初入顯陽苑夜宴,赴宴公卿人數眾多,呂布又站在丁原身後的柱子後麵,楊陵找了半天也沒看見。


    直到董卓拔劍,呂布以戟地楊陵才看到了躲在後麵的呂布。


    隻見呂布劍眉星目,虎背蜂腰,棱角分明的臉上盡顯陽剛之氣。


    就連楊陵也不得不承認,呂布確實當得起人中呂布的稱號。


    而李儒也用手扯住了董卓的衣袖說道:“哈哈~諸公,今日宴飲,不可談國事。此事重大,改日朝會再議。”


    董卓這時也看到了如同一頭猛虎般盯著自己的呂布,瞬間驚出一身冷汗。


    戎馬半生的董卓一眼便看出呂布十分危險,便借著李儒的話坐了下來。


    丁原則冷哼一聲,甩了甩衣袖怒視董卓一眼便帶著呂布轉身而去。


    董卓見丁原離開,仍然不甘心的問道:“諸位,方才所言難道不對嗎?天子暗弱,確實難當大任。”


    坐在一旁的盧植拱手道:“明公此言差異!昔日昌邑王登位才二十七日,造惡三千餘條,故霍光告太廟而廢之。當今天子雖幼,但聰明仁智,並無分毫過失。公乃外郡州牧,素未參與國政,又無伊、霍之大才,何以強主廢立之事?”


    楊陵望著白發蒼蒼的盧植,心中不由得有些敬佩。


    比起丁原,盧植所言有理有據,但是依舊有士大夫看不起邊將的姿態在那裏。


    董卓聞言大怒道:“諸位滿富才學的公卿,爾等身為國家大臣,不能匡正王室,致使國家動蕩,天子流落在外,有何麵目自此指手畫腳?本初,汝有何見解啊?”


    見董卓點名了,袁紹拱手道:“董公,在座公卿,恐怕大部分都不會同意。廢立之事,並非您所能一言而決。茲事體大,某還需請示太傅大人。”


    董卓冷笑一聲,又望向楊陵問道:“望舒,汝何意啊?”


    見董卓招唿了自己,一直沒說話的楊陵拱手道:“董公!天下動蕩已久,如今黃巾已滅,十常侍也已伏誅,何進外戚一黨也飛灰湮滅。此時正事我輩英雄輔佐天子再創盛事之機也,天子尚幼,若他日不賢,則我等之罪也。”


    楊陵的話既不像袁紹與盧植那樣看不起董卓,更不像丁原那樣胡亂發怒。而是從國家的角度出發,將在座的人稱為英雄,勸解大家一起攜手再建大漢。


    至於廢立的事,楊陵則並未表態。


    楊陵的迴答非常符合儒家的道統,平定亂世,再造大漢,致君堯舜。


    盧植聞言,不禁撫須頷首,而坐在盧植身旁的王允則目光灼灼。


    見袁紹與楊陵這兩個年輕一輩的翹楚居然都不讚同自己,尤其是先前和自己關係還不錯的楊陵居然打起了太極,董卓心中更加惱怒。


    借著三分醉意的董卓大怒道:“天下之事不決於我?我偏要為之!誰敢不服!?哼~以為老夫的刀不夠鋒利嗎?”


    董卓話音一落,滿座公卿噤若寒蟬。


    作為在場唯一一個皇親,楊陵知道自己已經退無可退。


    楊陵心道:“若是此時繼續苟,即便逃出了洛陽,名聲上也會有損。還不如收一波漢室老臣的好感。以董卓的政治覺悟,和我皇親的身份,他斷然不會傷我。曆史上袁紹不也沒死嗎,賭一把!”


    楊陵解下寶劍,拱手道:“天下鋒銳者,豈唯董公乎?”


    所有人的目光瞬間都望向了楊陵,有人瑟瑟發抖生怕董卓一怒將他們全部殺了,也有人目光敬佩,心中激蕩。


    王允心道:“麵對董卓的淫威,這位陛下親封的忠武侯居然說出如此鏗鏘之言,真乃國之柱石。”


    而袁紹則麵有異色低聲喃喃道:“這不是我想說的話嗎?”


    “叮!大漢尚書盧植對您的好感達到誌同道合!”


    “叮!大漢河南尹王允對您的好感達到誌同道合!”


    “叮!大漢侍中蔡邕對您的好感達到誌同道合!”


    ······


    “叮!達成成就【護國利刃】,獎勵聲望3000點!”


    “叮!恭喜您您的聲望達到【名滿天下】”


    雖然刷了一波好感,但其實楊陵心裏慌得一比。


    董卓見楊陵如此決絕,持刀而起大怒道:“當真以為老夫不敢殺汝嗎?”


    正當氣氛無比壓抑之時,生怕董卓一怒將楊陵給宰了的老好人蔡邕連忙跑出來說道:“董公,望舒乃長公主駙馬,下曲陽助董公一戰功成,廣宗先登,複南陽。若害之,恐天下震怖。”


    王允也起身拱手道道:“廢立之事,不可酒後相商,不若改日再議。”


    一旁的李儒也附耳道:“嶽父大人,楊陵前恭而後倨,定有隱情。不若留宿顯陽苑,再細細問之。若確實心懷叵測,再殺之不遲。”


    董卓眉頭微皺,複又大笑道:“老夫醉了,望舒亦醉乎?不若今日留宿顯陽苑?”


    楊陵心道:“要是不留,恐怕有殺生之禍,見招拆招吧。”


    心念至此,楊陵拱手道:“固所願,不敢請爾!望舒正欲與董公論一論。”


    這話在董卓耳中聽來,則是“我確實有好多話想和你說清楚。”


    而在公卿們耳中則是“留就留,怕你不成。”


    出現這種情況全在於認知的偏差。


    董卓與楊陵去歲便相識,曾並肩作戰討伐黃巾,楊陵對董卓的態度一直謙卑有禮。


    今日突然意見相左,且態度堅決,董卓與李儒不免多想一些。


    而在座公卿對楊陵為人並不太熟悉,隻知道他是弘農楊氏旁支,天下名將,更是長公主的駙馬,維護大漢威嚴,理所當然。


    酒宴散去,公卿退走。夜宴之上,僅剩董卓、楊陵,以及李儒三人。


    “望舒今日何意啊?”董卓麵色陰沉的問道。


    而一旁的李儒卻似笑非笑的望著楊陵。


    楊陵知道,要是答得不好,今日恐怕難以活著出這顯陽苑。


    楊陵起身拱手語不驚人死不休的說道:“念及昔日與董公並肩戰於河北,不忍見董公身首異處,故有此言!”


    董卓心中疑惑,而李儒卻笑道:“忠武侯此言何解?”


    楊陵上前幾步說道:“董公戍邊多年,內討黃巾,外平定羌亂,乃大漢的英雄。若擅廢天子,必背上千古罵名。”


    李儒沒有絲毫避諱的說道:“忠武侯是聰明人,掌天下權柄,何惜身後之名?這滿朝公卿的口中,我涼並子弟,又有什麽身後之名?”


    楊陵一邊聽著李儒的話,一邊注意著董卓的表情。


    當李儒說出“何惜身後之名”後,董卓的眼角明顯向李儒那邊瞥了一瞥。


    董卓青年從軍,黃巾之亂前多次參與了漢軍對西北羌人、匈奴人、鮮卑人的平叛之戰。


    年輕時候的董卓與大多數大漢男兒一樣,欲學霍去病建功塞外,都有著一個英雄夢。


    隻是漢廷的腐敗與滿朝公卿對邊將的輕視,讓他心理開始慢慢扭曲,而李儒也如同董卓一樣對著滿朝公卿充滿了怨恨。


    而入洛陽之後,袁隗的態度成了點燃董卓與李儒的導火索。


    楊陵大笑道:“荒謬!滿朝公卿輕視我等武人,我等便要做這天怒人怨之事嗎?豈不坐實了我武人粗鄙之言?”


    聽了楊陵的話,董卓有些疲憊的說道:“袁隗已經同意廢立天子之事了。”


    “此事萬萬不可!袁隗老賊要害董公!”楊陵大聲怒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出來混要講家世,你算什麽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莯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莯莀並收藏三國:出來混要講家世,你算什麽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