廟堂之上。


    眾人在一番商議之後。


    趙佶最終還是拍板道:“出兵!”


    “不過就是一萬人罷了。”


    “之前童貫在臧底河城打了一仗就死了八、九萬人。”


    “這次不過就是一萬人而已。”


    “可以一試。”


    趙佶不知這一萬人意味著什麽,他隻知道是一個數字而已。


    還有京城之中有著八十萬禁軍呢。


    整個大宋的兵力加起來是超過百萬。


    這才是一萬人而已。


    不到百分之一……


    就算是敗了也完全無妨嘛。


    根本就不會傷筋動骨。


    他整日聽下麵打仗,都是幾十萬大軍,幾十萬大軍的。


    因此,對這一萬人真是完全沒有任何的感觸了。


    不過,下麵樞密院的人對這事兒還有著那麽一點兒自己的估量。


    因為……


    這一萬人乃是從整個西北軍之中抽調出來的精銳。


    要是這一萬人要全死了的話,整個西北軍可能都會因此而廢掉。


    當然。


    趙佶並不明白這些事兒。


    不過,樞密院的人在商議一番之後,覺得這其實也算是一件好事兒。


    這些年來,一直在和西夏打仗,整個西北、河東全部都籠罩在這戰爭之中。


    這些片區都是不需要繳賦稅的,賦稅完全是江南地區在支撐著。


    這對國力的消耗巨大。


    就這麽一直拖延下去的話,西夏的國力肯定是拖不過大宋,但大宋所麵臨敵人並不隻有一個西夏啊。


    遼國正在一旁虎視眈眈的。


    他們和西夏拚一個兩敗俱傷,最後,是讓漁翁得利了。


    如果,這次真能一次性直接解決掉西夏的隱患,這算得上是一件好事兒。


    可以讓潘鳳帶著一萬人出去嚐試一下。


    要是潘鳳真能成功的話……


    對大宋來說算得上是一件好事兒,但對於這邊軍來說實際上算不得一件什麽好事兒。


    要是這西夏沒了,大批的軍人上哪兒去刷戰功啊?


    蔡京肯定了趙佶要出兵之後,也是讓人寫了一封信帶去給童貫。


    以前是他巴結童貫,童貫乃是趙佶身邊的人,趙佶喜愛書畫,而蔡京剛好就是一個書畫大家。


    他巴結上童貫,讓童貫將他書法送到趙佶麵前,這一下就讓蔡京一舉乘上了東風。


    隻不過當他權勢變得越來越大之後,他顯然是有那麽一點兒飄飄然了。


    在朝堂之上,他居然敢用皇帝來做比喻了。


    而且還是在朝堂之上,這蔡京是想要做什麽啊?


    他是想要證明自己能夠淩駕在那皇權之上了。


    很明顯……這蔡京其實也走不遠了。


    而且,最近有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兒在京城之中鬧得沸沸揚揚,那就是蔡京的大兒子和蔡京決裂了,兩人上演了一出父慈子孝。


    ……


    廟堂之中的決議也是很快就送到。


    潘鳳此時已經開始在軍中挑選精銳了。


    姚平仲的養父姚古此時是來找到了潘鳳。


    “那個……潘將軍啊。”


    “這一仗能不帶希宴否?”


    “這一戰吾知這其中的兇險,不過,他們家隻剩下他一根獨苗了。”


    “這小子整日也不上心留個種。”


    “他這要是死了,這可就壞了啊。”


    “可以不讓他去,讓我也行。”


    “你別看我一把年紀了,這要打起來的話,那小子還不一定比我強呢。”


    “別看下麵那些不懂事兒的人都叫他小太尉,實際上他還嫩著呢。”


    潘鳳此時也在無奈的笑了笑,說道:“伯父,這事兒不該來找我的啊!”


    “那姚平仲是什麽人啊!”


    “要我來給他封官兒的話,我都得給他封一個中郎強,這乃是一個天生的強種啊!”


    “你可知這次他幹了啥,他可是直接偷了大帥印,將軍隊給帶出來了。”


    “當然,這次他是做了一件好事兒。”


    “可這也看得出來啊,他要是想做什麽事兒,誰能攔得住他啊?”


    “隻要你能夠將他給說服的話,我這裏是完全沒有問題的啊。”


    姚古眨巴了一下眼睛,說道:“防禦使,潘參軍,你能幫忙嗎?”


    潘鳳道:“你不會是想要讓我去說服那個中郎強吧?”


    “我可說服不了。”


    “你別來找我。”


    外麵折彥質帶著他折家軍精銳出現。


    他在見到了潘鳳時,也是很高興,他和劉光世那小心眼兒並不一樣。


    折彥質文武雙全,而且心胸比較大氣,“潘將軍,上次一別之後,沒想到這麽快吾就要受你的指揮了。”


    “上次吾與你相見時,吾就知道汝必成大器也!”


    “隻是沒想到會這麽快。”


    “接下來,吾等就聽你節製了。”


    “我們等這一仗也是等了很久了。”


    “之前你的一仗也打得是很漂亮。”


    “要能夠由你來領軍的話,我們也能更加放心。”


    潘鳳說:“折將軍能文能武,豈能是一般人能夠相比的。”


    “吾與將軍相比的話,也是自愧不如也。”


    “能文能武者,目前全軍吾也隻見過兩個人,折將軍乃是其中一個。”


    折彥質此時也不由的問道:“那麽另外一個是誰呢?”


    潘鳳道:“當然是小種經略相公啊!”


    折彥質對種師道是非常佩服的,種師道早年師從橫渠先生。


    而橫渠先生乃是整個西北之文膽。


    西北文人大多數都是想要進入橫渠書院讀書,並且以之為榮也。


    種師道乃是文人之中的最強武將,武將之中的最強文人。


    兩人在相互的恭維了一番之後,也確實是沒什麽好說的。


    潘鳳將這一萬人給分為了三軍,他自己帶領前軍,折彥質率領中軍,而劉光世繼續帶領後軍。


    接下來就是直接出兵了。


    潘鳳在規劃著前往興慶府的路線,其實這一路都是大路,隻要不迷路距離興慶府是真不遠。


    臨行之前還要去見一次的童貫。


    在見到童貫時,一眾大小官宦全部都在跪著行禮。


    潘鳳則是站在了一旁,長長的在作了一個揖。


    童貫在地方之上,早就已經作威作福習慣了,眼神一下瞥向潘鳳時,他臉上的表情稍微有那麽一點兒厭惡。


    不過,接下來還需要潘鳳去打仗呢。


    他是忍了下來,說道:“祝各位將軍,馬到功成!”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在下潘鳳,字無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吾乃天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吾乃天少並收藏在下潘鳳,字無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