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
周瑜早就已經看出問題來了。
在被圍困了那麽久的情況之下……
陳登、劉曄怎麽可能會活下來的。
這完全就沒有任何道理的。
換做是他來的話,他早就已經將這兩人給滅了無數次了。
不存在有任何活下來的可能性。
那麽,這兩人肯定是有問題了啊。
直到他和張繡大軍到了之後,周瑜就想到了一個擊潰所有人的辦法。
他在敵人的方向去思考這個問題。
那麽,他就想到了一個辦法。
也隻有這麽一個辦法,能夠以絕後患,一舉擊潰所有人的來犯敵軍。
當然了。
周瑜想到了之後,他並沒有 通知其他人,而是將其他人作為了獻祭品。
他自己則是帶著全軍直奔著風城而去。
等陸渾城下的混亂結束,發現他已經不見了。
這個時候他不是在風城城外,就應該已經是在風城內了。
周瑜迴頭叫道:“快快快。”
“跟上!”
“沿途遇到任何軍隊,直接躲開,直達風城,什麽都不要管。”
他必須要到風城去湊個熱鬧,等到最後分贓的時候,他一定要分到一份兒。
同時,也為孫權穩固一下統治。
孫權剛剛上台,一個不到及冠的毛頭小子,需要一場大勝來幫他穩固江山。
黑暗之中。
整片樹林都被燃燒了起來。
周瑜他們已經走出去數十裏了。
但是,依舊能夠看見遠處燃燒起來的火焰,那火焰一直深入到了天際,將黑暗給變成了白晝,無人能夠直視得了那耀眼的光芒。
“唿……”
一口濁氣吐出來。
“這個春天,結束了!”
……
陳到已經帶著人奮起直追了。
不過,當他們到了潼關下時,抬頭看著的潼關之上。
潼關上已經掛著劉表軍的旗幟了。
城頭之上。
一個男人朝著城下的眾人叫道:“諸位,不好意思,你們來晚了一步!”
“如果,能夠再來早那麽一步的話。”
“就能夠看見我們進關了。”
這潼關易守難攻,非常難以攻打。
不過,隻要圍住了潼關,切斷後路,那麽這一支孤軍就隻能在潼關裏麵餓死。
陳到立刻讓人在關外紮營。
不過,實際上關內早就已經無人了。
諸葛亮坐上了一條船,他從洛南一路乘船去風城。
而軍隊已經舍棄掉了潼關,一路直奔洛陽。
船上蔡瑁又問出了那個問題,“孔明,你怎麽能夠的肯定,他們不敢進攻潼關的啊?”
諸葛亮笑了起來,剛準備迴答的時候,蔡瑁就已經學會搶答了,“猜的。”
諸葛亮說:“哈哈哈,舅舅你都已經學會搶答了啊!”
“很通透,沒錯就是猜的。”
“等他們的發現潼關是空城的時候,我們已經到風城了。”
“我聽說……袁本初說了隻要誰能夠先到風城,那麽風城就是誰的。”
“我們絕對是第一個到風城。”
“不過,能不能進去還不好說,就看風城會不會抵抗。”
“通常在這種時候,應該不會抵抗的,看見軍隊到來,就知道前線已經戰敗,接著就是開門出來的。”
蔡瑁問:“為什麽會開門投降啊?”
諸葛亮說道:“你看看風城周圍布置了多少軍隊啊!”
“他們目的就是要將敵人給攔截在風城之外,風城之中能夠拉出去上陣打仗的軍隊,都已經被拉出去了。”
“剩下在城內的軍隊,不是沒有戰鬥力的,就是那些貪生怕死,根本就不敢上陣去打仗的。”
“潘鳳是拿了一把好牌,打得稀爛啊。”
“沿途我們都應該看見了,風軍在被圍攻之下,以少勝多,還贏了不少仗!”
“如果,不是我們選擇賭一把的話,說不定現在正被攔截在關中。”
“繼續耗下去的話,就算耗個二、三年都行。”
“風軍非常精銳,那些將領也幾乎身經百戰。”
“所以,大風的軍隊很強。”
蔡瑁問:“以孔明之見,潘鳳是從什麽時候開始走向敗亡的呢?”
諸葛亮說:“大概是迎奉皇帝的時候吧。”
“潘鳳本來就是一個非常強勢的人,他和皇帝是不可能好好相處的。”
“把皇帝的給留下的話,就是在風城裏麵埋下了一個雷。”
“這個雷就是最大的隱患。”
“說不定什麽時候就引爆了。”
“潘鳳迎奉皇帝的目的,就是想要在眾諸侯之中,占領政治高地。”
“不過,顯然的潘鳳並不是那麽懂政治,潘鳳打仗厲害,在政治這方麵就有點兒門外漢了。”
蔡瑁問:“那潘鳳那當如何才是正確做法?”
“當如何?”諸葛亮說:“當孫子啊!”
“直到你能夠將朝廷內外,都給完全掌控了,能夠一手遮天了,這個時候……”
蔡瑁道:“這個時候再廢掉皇帝嗎?”
諸葛亮搖了搖頭,說:“不不不,這個時候也不能廢掉皇帝。”
“皇帝不能被廢。”
“他隻能被世人所遺忘。”
“可能需要很長時間……”
……
黃河之上。
幾百條船,就是像是下餃子一樣,鋪滿了整個河麵。
田豐帶著人浩浩蕩蕩的直奔風城。
其實,就這麽著急,大張旗鼓奔風城,其實是有點兒危險的。
要是岸上有重兵防守的話,他們根本都上不了岸。
但是,之前袁紹被曹操給騙出了‘誰先入風城,風城就歸誰’這句話。
田豐也隻能加快速度了,拚一次……
船帆在唿嘯著。
很快就遠遠的看見了河岸。
“軍師,到了。”
“前麵就到岸邊了。”
田豐說:“小點兒,看看周圍有沒有埋伏。”
小船先過去靠岸,等小船上去偵查了過後,發現岸上並沒有埋伏之後,再讓後麵大船靠岸。
田豐踏上了土地,說道:“沒想到這麽的輕易就上來了。”
“哎……”
文醜不解的問道:“軍師,怎麽了?這不是很輕易就是上岸了嗎?”
“甚至,連一點兒阻礙都沒有,這有何歎氣的?”
田豐說道:“吾正是因此而歎息啊!”
“你說……我們這麽大張旗鼓的過河上岸了,卻並沒有一點兒阻礙,這是為什麽呢?”
文醜有點兒的不解,問道:“為什麽啊?”
周瑜早就已經看出問題來了。
在被圍困了那麽久的情況之下……
陳登、劉曄怎麽可能會活下來的。
這完全就沒有任何道理的。
換做是他來的話,他早就已經將這兩人給滅了無數次了。
不存在有任何活下來的可能性。
那麽,這兩人肯定是有問題了啊。
直到他和張繡大軍到了之後,周瑜就想到了一個擊潰所有人的辦法。
他在敵人的方向去思考這個問題。
那麽,他就想到了一個辦法。
也隻有這麽一個辦法,能夠以絕後患,一舉擊潰所有人的來犯敵軍。
當然了。
周瑜想到了之後,他並沒有 通知其他人,而是將其他人作為了獻祭品。
他自己則是帶著全軍直奔著風城而去。
等陸渾城下的混亂結束,發現他已經不見了。
這個時候他不是在風城城外,就應該已經是在風城內了。
周瑜迴頭叫道:“快快快。”
“跟上!”
“沿途遇到任何軍隊,直接躲開,直達風城,什麽都不要管。”
他必須要到風城去湊個熱鬧,等到最後分贓的時候,他一定要分到一份兒。
同時,也為孫權穩固一下統治。
孫權剛剛上台,一個不到及冠的毛頭小子,需要一場大勝來幫他穩固江山。
黑暗之中。
整片樹林都被燃燒了起來。
周瑜他們已經走出去數十裏了。
但是,依舊能夠看見遠處燃燒起來的火焰,那火焰一直深入到了天際,將黑暗給變成了白晝,無人能夠直視得了那耀眼的光芒。
“唿……”
一口濁氣吐出來。
“這個春天,結束了!”
……
陳到已經帶著人奮起直追了。
不過,當他們到了潼關下時,抬頭看著的潼關之上。
潼關上已經掛著劉表軍的旗幟了。
城頭之上。
一個男人朝著城下的眾人叫道:“諸位,不好意思,你們來晚了一步!”
“如果,能夠再來早那麽一步的話。”
“就能夠看見我們進關了。”
這潼關易守難攻,非常難以攻打。
不過,隻要圍住了潼關,切斷後路,那麽這一支孤軍就隻能在潼關裏麵餓死。
陳到立刻讓人在關外紮營。
不過,實際上關內早就已經無人了。
諸葛亮坐上了一條船,他從洛南一路乘船去風城。
而軍隊已經舍棄掉了潼關,一路直奔洛陽。
船上蔡瑁又問出了那個問題,“孔明,你怎麽能夠的肯定,他們不敢進攻潼關的啊?”
諸葛亮笑了起來,剛準備迴答的時候,蔡瑁就已經學會搶答了,“猜的。”
諸葛亮說:“哈哈哈,舅舅你都已經學會搶答了啊!”
“很通透,沒錯就是猜的。”
“等他們的發現潼關是空城的時候,我們已經到風城了。”
“我聽說……袁本初說了隻要誰能夠先到風城,那麽風城就是誰的。”
“我們絕對是第一個到風城。”
“不過,能不能進去還不好說,就看風城會不會抵抗。”
“通常在這種時候,應該不會抵抗的,看見軍隊到來,就知道前線已經戰敗,接著就是開門出來的。”
蔡瑁問:“為什麽會開門投降啊?”
諸葛亮說道:“你看看風城周圍布置了多少軍隊啊!”
“他們目的就是要將敵人給攔截在風城之外,風城之中能夠拉出去上陣打仗的軍隊,都已經被拉出去了。”
“剩下在城內的軍隊,不是沒有戰鬥力的,就是那些貪生怕死,根本就不敢上陣去打仗的。”
“潘鳳是拿了一把好牌,打得稀爛啊。”
“沿途我們都應該看見了,風軍在被圍攻之下,以少勝多,還贏了不少仗!”
“如果,不是我們選擇賭一把的話,說不定現在正被攔截在關中。”
“繼續耗下去的話,就算耗個二、三年都行。”
“風軍非常精銳,那些將領也幾乎身經百戰。”
“所以,大風的軍隊很強。”
蔡瑁問:“以孔明之見,潘鳳是從什麽時候開始走向敗亡的呢?”
諸葛亮說:“大概是迎奉皇帝的時候吧。”
“潘鳳本來就是一個非常強勢的人,他和皇帝是不可能好好相處的。”
“把皇帝的給留下的話,就是在風城裏麵埋下了一個雷。”
“這個雷就是最大的隱患。”
“說不定什麽時候就引爆了。”
“潘鳳迎奉皇帝的目的,就是想要在眾諸侯之中,占領政治高地。”
“不過,顯然的潘鳳並不是那麽懂政治,潘鳳打仗厲害,在政治這方麵就有點兒門外漢了。”
蔡瑁問:“那潘鳳那當如何才是正確做法?”
“當如何?”諸葛亮說:“當孫子啊!”
“直到你能夠將朝廷內外,都給完全掌控了,能夠一手遮天了,這個時候……”
蔡瑁道:“這個時候再廢掉皇帝嗎?”
諸葛亮搖了搖頭,說:“不不不,這個時候也不能廢掉皇帝。”
“皇帝不能被廢。”
“他隻能被世人所遺忘。”
“可能需要很長時間……”
……
黃河之上。
幾百條船,就是像是下餃子一樣,鋪滿了整個河麵。
田豐帶著人浩浩蕩蕩的直奔風城。
其實,就這麽著急,大張旗鼓奔風城,其實是有點兒危險的。
要是岸上有重兵防守的話,他們根本都上不了岸。
但是,之前袁紹被曹操給騙出了‘誰先入風城,風城就歸誰’這句話。
田豐也隻能加快速度了,拚一次……
船帆在唿嘯著。
很快就遠遠的看見了河岸。
“軍師,到了。”
“前麵就到岸邊了。”
田豐說:“小點兒,看看周圍有沒有埋伏。”
小船先過去靠岸,等小船上去偵查了過後,發現岸上並沒有埋伏之後,再讓後麵大船靠岸。
田豐踏上了土地,說道:“沒想到這麽的輕易就上來了。”
“哎……”
文醜不解的問道:“軍師,怎麽了?這不是很輕易就是上岸了嗎?”
“甚至,連一點兒阻礙都沒有,這有何歎氣的?”
田豐說道:“吾正是因此而歎息啊!”
“你說……我們這麽大張旗鼓的過河上岸了,卻並沒有一點兒阻礙,這是為什麽呢?”
文醜有點兒的不解,問道:“為什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