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軍事行動…我是說突襲沙門溝村的效果很好。
當車隊一路狂奔到沙門溝村陳氏祠堂前時,這裏的人似乎還都沒反應過來。
沙門溝村說是一個村,但無論基礎建設,還是規劃布局,都絲毫不亞於穗川縣縣城。
就連村莊中的道路,也都是平整寬敞的水泥路。
我記得在老家y市的農村,很多村子還都是老舊的瀝青路。
天一熱,路麵的瀝青都被曬軟,稍微重一點的車子開過去,就能留下一條深深的車轍。
我那時穿著廉價的塑料涼鞋從上麵走過去,好像走在一大塊黏糊糊的口香糖上一樣,涼鞋都差點被黏住。
托這些寬闊大路的福,車隊很快就來到陳氏祠堂前。
和印象中電視劇裏那種青瓦高牆的老式祠堂不同,陳氏祠堂修的極為氣派。
光是祠堂前麵,經過水泥硬化的廣場,就足夠停下四五百輛汽車。
祠堂正麵用的是傳統中式風格,飛簷鬥拱好不氣派。
隻是此時天色已黑,靠著寥寥幾盞路燈,並不能讓人完全看清祠堂正門的全貌。
但僅僅是那些隱藏在暗處,偶然露出來的巨大陰影,也足夠讓人望而生畏。
這裏不像一座祠堂,反倒像一座皇帝行宮。
幾輛客車上的特戰隊員們率先下車,迅速拉開警戒線。荷槍實彈的戰士看起來殺氣騰騰,利落幹練,顯然是幹過不止一次這種任務。
同時,幾架閃著綠色信號燈的無人機也騰空而起,直接飛向陳家祠堂。
我們也下車和左隊長匯合。
直到這時,左隊長才撥通了警察局陳局長的電話,讓他加派人手來沙門溝村辦案。
至於為什麽不一開始就打電話,我猜是害怕有內鬼提前通風報信吧?
當然,或許這個陳局長自己就是“內鬼”也說不定。
“這…這幾位領導,你們來這裏是幹什麽?”這麽大的陣仗,自然驚動了祠堂裏的人。
這所謂的祠堂,麵積跟一個小公園也差不多了,裏麵自然有值班的人。
現在和我們接洽的,是一位五十多歲,穿著墨綠色棉大衣的男子。
他身材幹瘦,麵相奸猾,下巴上留著一撇小胡子,臉上皮笑肉不笑的,一看就是那種在社會上摸爬滾打多年的老油條。
左隊長似乎對這種人很有經驗,他冷冷地瞥了對方一眼,硬邦邦地說道:“查案!請配合一下,把門打開。”
這老油條聽完,似乎沒聽懂一般,笑嗬嗬地從懷裏摸出一包很少見的煙,抽出來一根遞給左隊長。
左隊長沒接也沒拒絕,隻是冷冷地盯著這個人。
遞煙的老油條見狀,也不惱,隻是把煙塞進自己嘴裏,點燃後才說道:“不知道這位領導來我們陳家祠堂有何貴幹?”
“開門!”左隊長絲毫不和他廢話,直接用命令的口吻說道。
老油條也不怯場,他直接反問道:“領導你說查案,有沒有搜查令?這裏是私人場所,你什麽手續都沒,我們可不好辦。”
說著,他不動聲色的小步後退。
隻是這小動作連我都瞞不過,更遑論左隊長。
“報告!陳家祠堂周圍的幾個重要出入口已經控製完畢!”這時,一名穿著防彈背心,斜挎一把突擊步槍的特戰隊員跑過來說道。
左隊長點點頭,朝他使了個眼色,然後盯著準備逃跑的老油條一聲不吭。
那隊員瞬間會意,直接三步並作兩步,衝上前去就把他按倒在地。
“你們,你們想幹什麽?!殺人啦!殺人啦!有人要殺…嗚嗚嗚嗚!”老油條也沒想到左隊長居然如此強硬,連給他通風報信的機會都不給。
他剛想扯著嗓子亂叫,就被那名隊員用一團不知道哪來的破布給堵上嘴。
“阿刀,能確定族譜族誌在哪放著嗎?”左隊長看向正在查看無人傳迴影像的方星刀。
方星刀沉吟片刻,說道:“這個祠堂的布局很怪,東北角這棟樓和西邊這棟建築都有可能。”
左隊長聽罷,先是在對講機中唿叫支援,接著對我們吩咐道:“阿刀,咱們去東北方向,阿平,你帶著大家去西邊,位置我讓阿刀標記在電子地圖上!”
“另外,”左隊長補充道:“遇見有人阻攔,不用客氣,現在沒那麽多時間浪費!上頭追責就說這話是我說的,我頂著!”
李平安比了個ok的手勢,說道:“了解!”
這時,從正門又進來七八名特戰隊員。
在留了兩個人看住大門後,其他隊員分為兩小隊,分別加強到李隊長和左隊長手下。
西側的建築看起來像一間展廳,外牆都是整塊的玻璃,裏麵放著各種各樣的展品。
這種大塊玻璃需要定期養護,否則過一段時間不管,整塊玻璃就會看著灰蒙蒙髒兮兮的。
我打著強光手電觀察一下,發現這些玻璃被擦的很幹淨,看來日常一直有人在維護。
展廳大門是一扇雙開玻璃門,被人用鎖電動車的防盜鎖從中間鎖上。
李隊長帶過來的一個特戰隊員,直接用背在身上的液壓剪給鎖剪斷。
進入展廳,找到電閘開燈,我們這才有機會好好觀察一下這裏。
展廳從外麵看一共有三層。
第一層都是些陳家出來的著名人物的生平介紹和一些不知所謂的文物,從兩千多年前那位起義的開始算,基本上各種姓陳都被扒拉進了這個陳家。
也不知道怎麽攀附上的,反正隻要有點名氣的,不管天南海北都算他們陳家的。
說起來我也姓陳,跟穗川陳家五百年前說不定還是一家?
第二層則是一些陳家人物的突出貢獻。
大部分貢獻就是一張不知道從哪個網站上扒下來的照片,或許是某種發明專利,或許是書籍,或者是某個陳姓名人,總之隻要和陳姓能沾上邊,都算他們陳家的貢獻。
偶爾有些實物,但看介紹根本沒聽過。
我注意到有一個名叫陳白善的人,沒有照片,看出生年月,是一位兩百多年前的古人。
介紹上寫著他是一名醫生,寫了一本名叫《神農拾遺》的醫書,說是對現代醫學有什麽重大貢獻。
我沒聽過《神農拾遺》這本醫書,也沒聽過陳白善這個名字。但兩百多年前,白,醫生這幾個關鍵詞,總會讓我有一種不好的聯想。
不會是白家先祖吧?
我把這人的介紹拍照發給了方星刀。
當車隊一路狂奔到沙門溝村陳氏祠堂前時,這裏的人似乎還都沒反應過來。
沙門溝村說是一個村,但無論基礎建設,還是規劃布局,都絲毫不亞於穗川縣縣城。
就連村莊中的道路,也都是平整寬敞的水泥路。
我記得在老家y市的農村,很多村子還都是老舊的瀝青路。
天一熱,路麵的瀝青都被曬軟,稍微重一點的車子開過去,就能留下一條深深的車轍。
我那時穿著廉價的塑料涼鞋從上麵走過去,好像走在一大塊黏糊糊的口香糖上一樣,涼鞋都差點被黏住。
托這些寬闊大路的福,車隊很快就來到陳氏祠堂前。
和印象中電視劇裏那種青瓦高牆的老式祠堂不同,陳氏祠堂修的極為氣派。
光是祠堂前麵,經過水泥硬化的廣場,就足夠停下四五百輛汽車。
祠堂正麵用的是傳統中式風格,飛簷鬥拱好不氣派。
隻是此時天色已黑,靠著寥寥幾盞路燈,並不能讓人完全看清祠堂正門的全貌。
但僅僅是那些隱藏在暗處,偶然露出來的巨大陰影,也足夠讓人望而生畏。
這裏不像一座祠堂,反倒像一座皇帝行宮。
幾輛客車上的特戰隊員們率先下車,迅速拉開警戒線。荷槍實彈的戰士看起來殺氣騰騰,利落幹練,顯然是幹過不止一次這種任務。
同時,幾架閃著綠色信號燈的無人機也騰空而起,直接飛向陳家祠堂。
我們也下車和左隊長匯合。
直到這時,左隊長才撥通了警察局陳局長的電話,讓他加派人手來沙門溝村辦案。
至於為什麽不一開始就打電話,我猜是害怕有內鬼提前通風報信吧?
當然,或許這個陳局長自己就是“內鬼”也說不定。
“這…這幾位領導,你們來這裏是幹什麽?”這麽大的陣仗,自然驚動了祠堂裏的人。
這所謂的祠堂,麵積跟一個小公園也差不多了,裏麵自然有值班的人。
現在和我們接洽的,是一位五十多歲,穿著墨綠色棉大衣的男子。
他身材幹瘦,麵相奸猾,下巴上留著一撇小胡子,臉上皮笑肉不笑的,一看就是那種在社會上摸爬滾打多年的老油條。
左隊長似乎對這種人很有經驗,他冷冷地瞥了對方一眼,硬邦邦地說道:“查案!請配合一下,把門打開。”
這老油條聽完,似乎沒聽懂一般,笑嗬嗬地從懷裏摸出一包很少見的煙,抽出來一根遞給左隊長。
左隊長沒接也沒拒絕,隻是冷冷地盯著這個人。
遞煙的老油條見狀,也不惱,隻是把煙塞進自己嘴裏,點燃後才說道:“不知道這位領導來我們陳家祠堂有何貴幹?”
“開門!”左隊長絲毫不和他廢話,直接用命令的口吻說道。
老油條也不怯場,他直接反問道:“領導你說查案,有沒有搜查令?這裏是私人場所,你什麽手續都沒,我們可不好辦。”
說著,他不動聲色的小步後退。
隻是這小動作連我都瞞不過,更遑論左隊長。
“報告!陳家祠堂周圍的幾個重要出入口已經控製完畢!”這時,一名穿著防彈背心,斜挎一把突擊步槍的特戰隊員跑過來說道。
左隊長點點頭,朝他使了個眼色,然後盯著準備逃跑的老油條一聲不吭。
那隊員瞬間會意,直接三步並作兩步,衝上前去就把他按倒在地。
“你們,你們想幹什麽?!殺人啦!殺人啦!有人要殺…嗚嗚嗚嗚!”老油條也沒想到左隊長居然如此強硬,連給他通風報信的機會都不給。
他剛想扯著嗓子亂叫,就被那名隊員用一團不知道哪來的破布給堵上嘴。
“阿刀,能確定族譜族誌在哪放著嗎?”左隊長看向正在查看無人傳迴影像的方星刀。
方星刀沉吟片刻,說道:“這個祠堂的布局很怪,東北角這棟樓和西邊這棟建築都有可能。”
左隊長聽罷,先是在對講機中唿叫支援,接著對我們吩咐道:“阿刀,咱們去東北方向,阿平,你帶著大家去西邊,位置我讓阿刀標記在電子地圖上!”
“另外,”左隊長補充道:“遇見有人阻攔,不用客氣,現在沒那麽多時間浪費!上頭追責就說這話是我說的,我頂著!”
李平安比了個ok的手勢,說道:“了解!”
這時,從正門又進來七八名特戰隊員。
在留了兩個人看住大門後,其他隊員分為兩小隊,分別加強到李隊長和左隊長手下。
西側的建築看起來像一間展廳,外牆都是整塊的玻璃,裏麵放著各種各樣的展品。
這種大塊玻璃需要定期養護,否則過一段時間不管,整塊玻璃就會看著灰蒙蒙髒兮兮的。
我打著強光手電觀察一下,發現這些玻璃被擦的很幹淨,看來日常一直有人在維護。
展廳大門是一扇雙開玻璃門,被人用鎖電動車的防盜鎖從中間鎖上。
李隊長帶過來的一個特戰隊員,直接用背在身上的液壓剪給鎖剪斷。
進入展廳,找到電閘開燈,我們這才有機會好好觀察一下這裏。
展廳從外麵看一共有三層。
第一層都是些陳家出來的著名人物的生平介紹和一些不知所謂的文物,從兩千多年前那位起義的開始算,基本上各種姓陳都被扒拉進了這個陳家。
也不知道怎麽攀附上的,反正隻要有點名氣的,不管天南海北都算他們陳家的。
說起來我也姓陳,跟穗川陳家五百年前說不定還是一家?
第二層則是一些陳家人物的突出貢獻。
大部分貢獻就是一張不知道從哪個網站上扒下來的照片,或許是某種發明專利,或許是書籍,或者是某個陳姓名人,總之隻要和陳姓能沾上邊,都算他們陳家的貢獻。
偶爾有些實物,但看介紹根本沒聽過。
我注意到有一個名叫陳白善的人,沒有照片,看出生年月,是一位兩百多年前的古人。
介紹上寫著他是一名醫生,寫了一本名叫《神農拾遺》的醫書,說是對現代醫學有什麽重大貢獻。
我沒聽過《神農拾遺》這本醫書,也沒聽過陳白善這個名字。但兩百多年前,白,醫生這幾個關鍵詞,總會讓我有一種不好的聯想。
不會是白家先祖吧?
我把這人的介紹拍照發給了方星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