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0章 諸葛亮再獻計
三國:我呂布,白門樓開局 作者:載酒青衣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楚軍在漢中郡的兵力總和,已經完全超過劉軍和曹軍殘部相加。
一方六七萬人,另一方隻有三四萬人。
從理智上來說,劉備也知道這個時候應該盡快撤兵!
但是再多想一層呢?劉軍現如今局勢艱難啊!
往北是中原之地,繼續跟曹操死磕,已經沒有任何意義了。
往南是滾滾長江東去,再加上楚軍水師七八萬人!
以劉軍水師的實力而言,根本不可能助力本部兵馬渡江南下!
南北皆不可突,隻剩下西入漢中這一條路可走了!
所以劉備這個時候,非到萬不得已,絕不願意罷兵!
諸葛亮拱手道:“眼下之局,屬下還有一計或可謀劃一番!”
劉備大喜:“孔明有何妙計?速速道來!”
諸葛亮手指桌案上漢中地形圖開口道:“現如今漢中局勢,楚軍二分。”
“其中一部大約四五萬人,在西城縣附近,由吳懿統率。”
“剩下一部一兩萬人,全都集中於上庸城之內。”
“如果我軍想要繼續保持攻勢,可以想辦法讓二部敵軍不相連!”
略一停頓之後,諸葛亮繼續道。
“上庸城三麵環水,隻有北門外一條出路可以通行。”
“咱們可以加派人手,直接在城北也挖掘一條壕溝。”
“如此一來,上庸城就會四麵環水,基本鎖死霍峻手下兵馬。”
“隻要此計達成,以我軍現有兵力單獨麵對吳懿所部,未必不能取勝!”
三萬羌兵,已經是漢中楚軍最後的援兵了。
幽州和荊南之地,距離此處太遠了。
諸葛亮就不信,楚軍在漢中之地還有伏兵!
所以隻要吳懿戰敗,上庸城這邊,立馬就會重新變為孤城一座!
賀齊沉聲道:“曹將軍方才已經說了,吳懿手下兵馬至少四五萬人。”
“可我軍兵馬,現如今隻有不到四萬人。”
“就算咱們能把霍峻給鎖死在上庸城內,真能打得過吳懿所部?”
諸葛亮開口道:“吳懿所部兵馬,主要是三部分組成。”
“第一部分,乃漢中郡原本駐軍,雖然裝備精煉,可臨陣經驗不多。”
“第二部分,是從蜀中抽調而來的兵馬。”
“蜀中之地一向平穩,就連南中地區,這幾年都不敢興風作浪。”
“所以這一部分兵馬,其實也不足為慮。”
略一停頓之後,諸葛亮繼續道。
“至於第三部分兵馬,基本可以斷定是從涼州抽調而來的羌兵。”
“涼州羌人困居深山,茹毛飲血,根本不可能是我軍的對手。”
“所以綜合來看,敵軍雖多,卻都是烏合之眾。”
“我軍雖少,卻都是百戰精銳,傾力一戰之下必然能夠破敵!”
諸葛亮這話,倒也不算是胡吹大氣。
畢竟劉備手下兵馬,這幾年都在北上和曹軍爭鋒,大都是軍中老卒。
可楚軍兵馬,隻是仗著人多勢眾而已!
李嚴沉聲道:“可軍師想過沒有?吳懿此人乃百戰宿將。”
“呂布以漢中和蜀中局勢相托,他必然更加小心謹慎。”
“咱們謀劃再好,若他不肯迎戰,又當如何?”
按照諸葛亮的謀劃,隻能先行封鎖上庸城,然後等著吳懿帶兵來戰。
根本沒辦法,主動去往西城縣找吳懿決戰。
因為霍峻在上庸城內,不是死人啊!
你去的人馬太多,就沒辦法繼續封鎖上庸。
去的人手太少,又明顯打不過吳懿所部。
所以此戰能否成功,關鍵就在於,吳懿他會不會上鉤!
諸葛亮歎息道:“吳懿此人手段老道,用兵布局向來謀劃在先。”
“按理說,他確實很有可能不上鉤。”
“可眼下局勢,咱們根本沒辦法在敵軍壓力之下繼續猛攻上庸。”
“除此之外,正方還有什麽其他辦法能夠繼續保持攻勢?”
想當年楚軍入蜀之戰,呂布不惜讓賈詡使些手段,也要迫降吳懿。
當時大家還不覺得有什麽,隻以為呂布想要依仗吳懿對付南中地區。
沒想到啊沒想到,時至今日,吳懿居然變成劉軍入蜀的攔路虎!
諸葛亮這話一出口,李嚴張了張嘴,最終還是沒接話。
眼下之局,除了諸葛亮誘敵來戰這一招,好像確實沒辦法了?
看到場中局勢一時沉默起來,曹洪想了想開口道。
“上庸城雖然三麵環水,可霍峻和吳懿,一直都能走水路互相連通。”
“如果咱們在城北挖掘壕溝,利用水勢把上庸徹底鎖死。”
“霍峻會不會,偷偷走水路出城,分兵一部分助力吳懿?”
諸葛亮的計劃,更側重於勾引吳懿興兵來戰。
其實他沒辦法,徹底鎖死上庸城。
畢竟劉軍和曹軍此來,誰也沒帶舟船之類的設備。
一旦入夜之後,霍峻就能趁著夜色掩護,以輕舟小船載兵出城。
諸葛亮開口道:“曹將軍勿憂,第一,這上庸城乃漢中重鎮,霍峻輕易之下絕不敢露出破綻來。”
“畢竟吳懿所部兵馬,本就要比我軍更多。”
“至於其二,咱們可以加派斥候不分晝夜沿河打探。”
“一旦發現賊兵出城去往西城縣,或者吳懿不肯上當,那就立即準備撤兵事宜退出漢中郡!”
“但是在此之前,還是要想辦法傾力一博才是!”
劉備不願意就此罷兵,諸葛亮其實也不想無功而返!
否則的話,這次謀劃漢中郡不成,楚軍下一次防備隻會更強!
到時候北方不可打,南方打不過。
劉軍處於朝廷和楚國夾縫之中,早晚都要被其中一方所滅!
聽罷諸葛亮此言,劉備霍然起身道。
“本王心意已決,咱們就按孔明之計開始布置!”
“傳令軍中,隻要擊破吳懿所部,本王必然重重有賞!”
“子廉將軍,你放心,貴軍將士們,絕不會白白戰死!”
“等本王拿下漢中,一定傾力補償!”
劉備手中資源有限,錢糧物資就更少了!
不拿下漢中郡,根本賠不起一萬多曹軍士卒的戰損!
事情商議妥當之後,劉軍立即開始在城北挖掘壕溝,同時加派斥候在城南仔細打探!
建安十四年,五月二十六,上庸城內。
“報~!將軍,城頭斥候傳報!”
“敵軍已經停止攻城,正在城北挖溝。”
“觀其舉動,好像是準備把東西兩麵河水連通起來,徹底鎖死城內!”
一方六七萬人,另一方隻有三四萬人。
從理智上來說,劉備也知道這個時候應該盡快撤兵!
但是再多想一層呢?劉軍現如今局勢艱難啊!
往北是中原之地,繼續跟曹操死磕,已經沒有任何意義了。
往南是滾滾長江東去,再加上楚軍水師七八萬人!
以劉軍水師的實力而言,根本不可能助力本部兵馬渡江南下!
南北皆不可突,隻剩下西入漢中這一條路可走了!
所以劉備這個時候,非到萬不得已,絕不願意罷兵!
諸葛亮拱手道:“眼下之局,屬下還有一計或可謀劃一番!”
劉備大喜:“孔明有何妙計?速速道來!”
諸葛亮手指桌案上漢中地形圖開口道:“現如今漢中局勢,楚軍二分。”
“其中一部大約四五萬人,在西城縣附近,由吳懿統率。”
“剩下一部一兩萬人,全都集中於上庸城之內。”
“如果我軍想要繼續保持攻勢,可以想辦法讓二部敵軍不相連!”
略一停頓之後,諸葛亮繼續道。
“上庸城三麵環水,隻有北門外一條出路可以通行。”
“咱們可以加派人手,直接在城北也挖掘一條壕溝。”
“如此一來,上庸城就會四麵環水,基本鎖死霍峻手下兵馬。”
“隻要此計達成,以我軍現有兵力單獨麵對吳懿所部,未必不能取勝!”
三萬羌兵,已經是漢中楚軍最後的援兵了。
幽州和荊南之地,距離此處太遠了。
諸葛亮就不信,楚軍在漢中之地還有伏兵!
所以隻要吳懿戰敗,上庸城這邊,立馬就會重新變為孤城一座!
賀齊沉聲道:“曹將軍方才已經說了,吳懿手下兵馬至少四五萬人。”
“可我軍兵馬,現如今隻有不到四萬人。”
“就算咱們能把霍峻給鎖死在上庸城內,真能打得過吳懿所部?”
諸葛亮開口道:“吳懿所部兵馬,主要是三部分組成。”
“第一部分,乃漢中郡原本駐軍,雖然裝備精煉,可臨陣經驗不多。”
“第二部分,是從蜀中抽調而來的兵馬。”
“蜀中之地一向平穩,就連南中地區,這幾年都不敢興風作浪。”
“所以這一部分兵馬,其實也不足為慮。”
略一停頓之後,諸葛亮繼續道。
“至於第三部分兵馬,基本可以斷定是從涼州抽調而來的羌兵。”
“涼州羌人困居深山,茹毛飲血,根本不可能是我軍的對手。”
“所以綜合來看,敵軍雖多,卻都是烏合之眾。”
“我軍雖少,卻都是百戰精銳,傾力一戰之下必然能夠破敵!”
諸葛亮這話,倒也不算是胡吹大氣。
畢竟劉備手下兵馬,這幾年都在北上和曹軍爭鋒,大都是軍中老卒。
可楚軍兵馬,隻是仗著人多勢眾而已!
李嚴沉聲道:“可軍師想過沒有?吳懿此人乃百戰宿將。”
“呂布以漢中和蜀中局勢相托,他必然更加小心謹慎。”
“咱們謀劃再好,若他不肯迎戰,又當如何?”
按照諸葛亮的謀劃,隻能先行封鎖上庸城,然後等著吳懿帶兵來戰。
根本沒辦法,主動去往西城縣找吳懿決戰。
因為霍峻在上庸城內,不是死人啊!
你去的人馬太多,就沒辦法繼續封鎖上庸。
去的人手太少,又明顯打不過吳懿所部。
所以此戰能否成功,關鍵就在於,吳懿他會不會上鉤!
諸葛亮歎息道:“吳懿此人手段老道,用兵布局向來謀劃在先。”
“按理說,他確實很有可能不上鉤。”
“可眼下局勢,咱們根本沒辦法在敵軍壓力之下繼續猛攻上庸。”
“除此之外,正方還有什麽其他辦法能夠繼續保持攻勢?”
想當年楚軍入蜀之戰,呂布不惜讓賈詡使些手段,也要迫降吳懿。
當時大家還不覺得有什麽,隻以為呂布想要依仗吳懿對付南中地區。
沒想到啊沒想到,時至今日,吳懿居然變成劉軍入蜀的攔路虎!
諸葛亮這話一出口,李嚴張了張嘴,最終還是沒接話。
眼下之局,除了諸葛亮誘敵來戰這一招,好像確實沒辦法了?
看到場中局勢一時沉默起來,曹洪想了想開口道。
“上庸城雖然三麵環水,可霍峻和吳懿,一直都能走水路互相連通。”
“如果咱們在城北挖掘壕溝,利用水勢把上庸徹底鎖死。”
“霍峻會不會,偷偷走水路出城,分兵一部分助力吳懿?”
諸葛亮的計劃,更側重於勾引吳懿興兵來戰。
其實他沒辦法,徹底鎖死上庸城。
畢竟劉軍和曹軍此來,誰也沒帶舟船之類的設備。
一旦入夜之後,霍峻就能趁著夜色掩護,以輕舟小船載兵出城。
諸葛亮開口道:“曹將軍勿憂,第一,這上庸城乃漢中重鎮,霍峻輕易之下絕不敢露出破綻來。”
“畢竟吳懿所部兵馬,本就要比我軍更多。”
“至於其二,咱們可以加派斥候不分晝夜沿河打探。”
“一旦發現賊兵出城去往西城縣,或者吳懿不肯上當,那就立即準備撤兵事宜退出漢中郡!”
“但是在此之前,還是要想辦法傾力一博才是!”
劉備不願意就此罷兵,諸葛亮其實也不想無功而返!
否則的話,這次謀劃漢中郡不成,楚軍下一次防備隻會更強!
到時候北方不可打,南方打不過。
劉軍處於朝廷和楚國夾縫之中,早晚都要被其中一方所滅!
聽罷諸葛亮此言,劉備霍然起身道。
“本王心意已決,咱們就按孔明之計開始布置!”
“傳令軍中,隻要擊破吳懿所部,本王必然重重有賞!”
“子廉將軍,你放心,貴軍將士們,絕不會白白戰死!”
“等本王拿下漢中,一定傾力補償!”
劉備手中資源有限,錢糧物資就更少了!
不拿下漢中郡,根本賠不起一萬多曹軍士卒的戰損!
事情商議妥當之後,劉軍立即開始在城北挖掘壕溝,同時加派斥候在城南仔細打探!
建安十四年,五月二十六,上庸城內。
“報~!將軍,城頭斥候傳報!”
“敵軍已經停止攻城,正在城北挖溝。”
“觀其舉動,好像是準備把東西兩麵河水連通起來,徹底鎖死城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