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9章 法孝直將計就計
三國:我呂布,白門樓開局 作者:載酒青衣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大軍征戰之時,水淹火攻本就是常用破敵之法。
上庸城臨河而建,當然要考慮敵軍水攻的可能。
但是敵軍這個做法,龐德確實有些想不明白了。
法正笑了笑,然後對霍峻開口道。
“仲邈久鎮漢中,對於堵河水文最為了解。”
“不知此河汛期,一般是幾月到幾月?”
霍峻開口:“堵河乃漢江支流,一般而言,每年八九月間是為汛期。”
“現如今已經深冬季節,雖然水麵未曾結冰。”
“可總體流速,可實際上已經算是枯水期了。”
法正點頭道:“上庸城臨水而建,地勢稍高,牆基厚實。”
“想要水淹城池,趁著汛期大水還有可能。”
“但是眼下枯水期,水位不足以漫上城頭。”
“敵軍在下有築壩,無非是想要攔河堵水,讓河水漫延至東西南三麵城牆附近罷了!”
龐德皺眉道:“可軍師方才也說了,上庸城牆基厚實,根本無懼於河水浸泡。”
“而眼下枯水期,水位也沒辦法漫上城頭。”
“既然如此,敵軍豈不是在白費功夫?”
法正笑道:“普通城牆,基本上都是夯土堆積而成,哪有泡不壞的?”
“十天半個月泡不壞,一個月兩個月呢?”
“所以敵軍在下遊築壩,就是故意給我軍施壓。”
“而北門強攻,也是在互相配合而已。”
“如果強攻可以破城,當然最好。”
“若是不能,我軍將士們在城頭之上看到城下積水,再一想城牆不能持久,心裏壓力就會越來越大。”
“如此一來,城中必然內亂滋生!”
法正的年紀,比諸葛亮還要大四五歲。
而他從劉璋麾下投效楚軍之後,這幾年下來南征北戰,所積累的經驗更是比諸葛亮多多了!
所以敵軍打算如何,隻要參考地形稍作分析就能明白!
聽明白其中關係之後,龐德笑道。
“敵軍打算雖好,可他們恐怕要失望了!”
“算算時間的話,孟起將軍還有十來天就能帶兵趕到。”
“十天之內,無論如何敵軍也沒辦法泡壞城牆吧?”
“所以敵軍築壩之舉,咱們不管不問就是了!”
按照之前規劃,隻要馬超所部大軍一到,會先在南鄭城停駐。
然後吳懿帶兵一萬五,假裝救援上庸城。
而馬超所部三萬羌兵,緊緊跟在後方一同前來。
到時候四萬餘大軍兵臨城下,再配合城中守軍兩萬。
有心算無心,敵軍大敗已是必然!
所以他們此時築壩,隻需無視即可。
但是龐德話音方落,霍峻卻搖頭道。
“敵軍築壩雖然沒用,可我軍卻不能不管不顧!”
法正笑道:“仲邈說的對,既然敵軍計劃都想出來了,咱們當然也要全力配合才是!”
看到一說一合,好像都能看透其中關鍵。
龐德忍不住苦笑道:“軍師就不要賣關子了,還是解說清楚吧!”
雖然大家同為軍師,可龐德覺得徐庶比法正好。
因為徐庶布局之時,為何如此,他會給你仔細解說清楚。
但是換了法正這邊,他好像更喜歡神秘莫測,或者不屑於解釋。
這種性格,多少有些頗為桀驁啊!
法正開口道:“敵軍此計一旦施行,按理說,我軍肯定要全力阻攔他們築壩防止後期局勢崩壞。”
“如果我軍無動於衷,劉備跟諸葛亮就會不斷猜疑。”
“隻有我軍派兵向前進行阻攔,才能讓敵軍自以為目標達成。”
“所以眼下之局,敵軍想要築壩攔河,咱們就要派兵破壞堤壩。”
略一停頓之後,法正繼續道。
“等孟起將軍帶兵趕到之後,咱們先讓吳懿將軍領兵一萬餘前來,迷惑敵軍斥候。”
“然後再讓孟起將軍隨後趕到,準備大戰一場。”
“屆時三方匯聚,全力向前,敵軍必然大敗!”
諸葛亮的謀劃沒問題,可惜他情報不足!
聽罷法正此言,龐德這才恍然大悟。
“所以我軍攔截築壩,就是要不露破綻!”
法正傲然一笑:“諸葛亮或許手段不弱,可惜,終究還是太嫩了!”
在法正看來,劉備奪荊州之後,諸葛亮處理政務確實很厲害。
但是說到用兵謀劃,自己對他,半點不怵啊!
龐德神色慨然對霍峻抱拳道:“末將願意帶兵向前,想辦法阻攔敵軍築壩,爭取不露破綻!”
聽到龐德此言,法正卻搖頭道。
“敵軍攔河築壩,我軍很難在陸地之上進行反擊。”
“所以此番對敵,領兵之將至少需要熟悉水性才行。”
“令明雖然勇武,可這水性,恐怕多少有些不足啊!”
龐德是涼州出身,馬上悍將。
讓他率領騎兵前去衝殺,這個沒問題。
可說到水戰,連遊泳都不會,如何前去對敵?
被法正這麽一提醒,龐德也是忍不住的麵色一紅。
沒辦法,涼州那地方根本沒水軍,大家從軍也不用測試水性如何啊!
好在霍峻笑道:“令明昨日百騎劫營,就足以嚇破敵膽了。”
“此番對敵,本將親自領兵前去吧。”
“為了以防萬一,令明可以和軍師在城頭之上觀戰。”
“若事有不諧,當調動援兵火速來救!”
霍峻倒是挺喜歡龐德這種性格,為將帶兵敢打敢戰,沒那麽多小心思。
龐德抱拳道:“既如此,末將遵命!”
事情商議妥當之後,三人立即各自準備起來。
北城門攻防戰,劉軍明顯還沒有徹底發力,仍在試探城池防禦弱點。
而東門之外的敵軍水壩,也隻是剛剛開始修建。
從眼下進度來看,想要左右合攏,至少還要兩三天才行。
所以霍峻此時,並不急著立馬出動。
一直等到兩天之後,看到河水兩岸的堤壩快要連接了。
霍峻這才吩咐放船入水,然後帶著數百軍士順流而下!
堤壩附近,一個個曹軍士卒正賣力往河中丟石頭。
有人負責運送,有人在堤壩之上進行接應。
想要築壩,最快的方法是在河中心打樁,然後再順著木樁用一些柵欄等物擋住水流。
最後再以石塊等物堆積在柵欄後方,防止堤壩垮塌。
可現在寒冬季節,曹軍士卒也不敢輕易涉水啊。
所以曹洪隻能用最笨的辦法,從兩岸向河中心慢慢合攏。
上庸城臨河而建,當然要考慮敵軍水攻的可能。
但是敵軍這個做法,龐德確實有些想不明白了。
法正笑了笑,然後對霍峻開口道。
“仲邈久鎮漢中,對於堵河水文最為了解。”
“不知此河汛期,一般是幾月到幾月?”
霍峻開口:“堵河乃漢江支流,一般而言,每年八九月間是為汛期。”
“現如今已經深冬季節,雖然水麵未曾結冰。”
“可總體流速,可實際上已經算是枯水期了。”
法正點頭道:“上庸城臨水而建,地勢稍高,牆基厚實。”
“想要水淹城池,趁著汛期大水還有可能。”
“但是眼下枯水期,水位不足以漫上城頭。”
“敵軍在下有築壩,無非是想要攔河堵水,讓河水漫延至東西南三麵城牆附近罷了!”
龐德皺眉道:“可軍師方才也說了,上庸城牆基厚實,根本無懼於河水浸泡。”
“而眼下枯水期,水位也沒辦法漫上城頭。”
“既然如此,敵軍豈不是在白費功夫?”
法正笑道:“普通城牆,基本上都是夯土堆積而成,哪有泡不壞的?”
“十天半個月泡不壞,一個月兩個月呢?”
“所以敵軍在下遊築壩,就是故意給我軍施壓。”
“而北門強攻,也是在互相配合而已。”
“如果強攻可以破城,當然最好。”
“若是不能,我軍將士們在城頭之上看到城下積水,再一想城牆不能持久,心裏壓力就會越來越大。”
“如此一來,城中必然內亂滋生!”
法正的年紀,比諸葛亮還要大四五歲。
而他從劉璋麾下投效楚軍之後,這幾年下來南征北戰,所積累的經驗更是比諸葛亮多多了!
所以敵軍打算如何,隻要參考地形稍作分析就能明白!
聽明白其中關係之後,龐德笑道。
“敵軍打算雖好,可他們恐怕要失望了!”
“算算時間的話,孟起將軍還有十來天就能帶兵趕到。”
“十天之內,無論如何敵軍也沒辦法泡壞城牆吧?”
“所以敵軍築壩之舉,咱們不管不問就是了!”
按照之前規劃,隻要馬超所部大軍一到,會先在南鄭城停駐。
然後吳懿帶兵一萬五,假裝救援上庸城。
而馬超所部三萬羌兵,緊緊跟在後方一同前來。
到時候四萬餘大軍兵臨城下,再配合城中守軍兩萬。
有心算無心,敵軍大敗已是必然!
所以他們此時築壩,隻需無視即可。
但是龐德話音方落,霍峻卻搖頭道。
“敵軍築壩雖然沒用,可我軍卻不能不管不顧!”
法正笑道:“仲邈說的對,既然敵軍計劃都想出來了,咱們當然也要全力配合才是!”
看到一說一合,好像都能看透其中關鍵。
龐德忍不住苦笑道:“軍師就不要賣關子了,還是解說清楚吧!”
雖然大家同為軍師,可龐德覺得徐庶比法正好。
因為徐庶布局之時,為何如此,他會給你仔細解說清楚。
但是換了法正這邊,他好像更喜歡神秘莫測,或者不屑於解釋。
這種性格,多少有些頗為桀驁啊!
法正開口道:“敵軍此計一旦施行,按理說,我軍肯定要全力阻攔他們築壩防止後期局勢崩壞。”
“如果我軍無動於衷,劉備跟諸葛亮就會不斷猜疑。”
“隻有我軍派兵向前進行阻攔,才能讓敵軍自以為目標達成。”
“所以眼下之局,敵軍想要築壩攔河,咱們就要派兵破壞堤壩。”
略一停頓之後,法正繼續道。
“等孟起將軍帶兵趕到之後,咱們先讓吳懿將軍領兵一萬餘前來,迷惑敵軍斥候。”
“然後再讓孟起將軍隨後趕到,準備大戰一場。”
“屆時三方匯聚,全力向前,敵軍必然大敗!”
諸葛亮的謀劃沒問題,可惜他情報不足!
聽罷法正此言,龐德這才恍然大悟。
“所以我軍攔截築壩,就是要不露破綻!”
法正傲然一笑:“諸葛亮或許手段不弱,可惜,終究還是太嫩了!”
在法正看來,劉備奪荊州之後,諸葛亮處理政務確實很厲害。
但是說到用兵謀劃,自己對他,半點不怵啊!
龐德神色慨然對霍峻抱拳道:“末將願意帶兵向前,想辦法阻攔敵軍築壩,爭取不露破綻!”
聽到龐德此言,法正卻搖頭道。
“敵軍攔河築壩,我軍很難在陸地之上進行反擊。”
“所以此番對敵,領兵之將至少需要熟悉水性才行。”
“令明雖然勇武,可這水性,恐怕多少有些不足啊!”
龐德是涼州出身,馬上悍將。
讓他率領騎兵前去衝殺,這個沒問題。
可說到水戰,連遊泳都不會,如何前去對敵?
被法正這麽一提醒,龐德也是忍不住的麵色一紅。
沒辦法,涼州那地方根本沒水軍,大家從軍也不用測試水性如何啊!
好在霍峻笑道:“令明昨日百騎劫營,就足以嚇破敵膽了。”
“此番對敵,本將親自領兵前去吧。”
“為了以防萬一,令明可以和軍師在城頭之上觀戰。”
“若事有不諧,當調動援兵火速來救!”
霍峻倒是挺喜歡龐德這種性格,為將帶兵敢打敢戰,沒那麽多小心思。
龐德抱拳道:“既如此,末將遵命!”
事情商議妥當之後,三人立即各自準備起來。
北城門攻防戰,劉軍明顯還沒有徹底發力,仍在試探城池防禦弱點。
而東門之外的敵軍水壩,也隻是剛剛開始修建。
從眼下進度來看,想要左右合攏,至少還要兩三天才行。
所以霍峻此時,並不急著立馬出動。
一直等到兩天之後,看到河水兩岸的堤壩快要連接了。
霍峻這才吩咐放船入水,然後帶著數百軍士順流而下!
堤壩附近,一個個曹軍士卒正賣力往河中丟石頭。
有人負責運送,有人在堤壩之上進行接應。
想要築壩,最快的方法是在河中心打樁,然後再順著木樁用一些柵欄等物擋住水流。
最後再以石塊等物堆積在柵欄後方,防止堤壩垮塌。
可現在寒冬季節,曹軍士卒也不敢輕易涉水啊。
所以曹洪隻能用最笨的辦法,從兩岸向河中心慢慢合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