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4章 劉玄德兵至漢中
三國:我呂布,白門樓開局 作者:載酒青衣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為了準備這次漢中攻略,劉備親自帶兵三萬,又從曹操手中借兵兩萬。
關羽坐鎮江陵城防止楚軍北上,張飛留守襄陽確保後方安穩。
李嚴賀齊二將隨軍出戰,諸葛亮從旁輔助。
曹軍這邊,曹操是以曹洪為主將,帶兵兩萬前來協助。
論兵法韜略,曹洪水平確實不怎麽樣。
但是論忠心,曹操對他可以說一百個放心!
兩萬大軍不是地裏的大白菜,真要是不派個人盯著,誰知道劉備攻城的時候怎麽安排?
所以曹洪此來,有配合,也有提防。
縣衙之中,劉備率先開口道。
“房陵和上庸一線,是敵軍打造多年的防禦之地。”
“可我軍一兵未出,敵軍居然主動後撤。”
“霍峻這是什麽打算?難不成,這裏頭有陰謀在?”
大軍入漢中之前,劉備還想著,如何盡快拿下房陵進逼上庸。
隻要上庸一破,基本上就能大軍向前去往南鄭城。
可大軍入漢中沒多久,前方斥候卻探報說房陵縣守軍主動後撤了!
劉備不相信又加派斥候探查,前後左右都查了個遍,這才無奈發現,房陵縣真的變為空城一座了。
諸葛亮笑道:“房陵縣雖然穩固,可畢竟城池狹小,比不得郡城南鄭,也沒有上庸這等天然護城河環衛。”
“敵軍退守,多半是不想白白損失兵力。”
“現如今楚軍主力分布南北,兩三個月都不可能趕來支援。”
“霍峻手下士卒,死一個就少一個。”
“所以棄城而走,也是很有可能的事情。”
武都郡距離襄陽城遠著呢,關山阻隔來往甚為不便。
而劉軍斥候的探查範圍,也就局限於漢中之內。
所以諸葛亮也好,劉備也罷,這個時候確實不知道三萬羌兵的存在。
劉備點頭道:“房陵既下,就要直奔上庸了。”
“可上庸城三麵環水,再加上城池堅固。”
“想要強攻,恐怕難免折損過大。”
“孔明有何妙計,能夠在損失不大的情況下盡快破城?”
上庸縣附近,有堵河穿流而過,而堵河乃漢江支流。
因為地形所限,上庸城東西南三麵城牆,是沒辦法展開進攻的。
隻從北麵打,自己手下五六萬軍哪裏施展的開?
而城中守軍隻需防衛一麵,肯定能夠堅持很久!
諸葛亮笑道:“上庸城依水而建,可謂天然防禦。”
“可天地萬物,皆有生克。”
“此番破城之法,正好落在上庸城外的堵河上!”
曹洪開口道:“孔明是想要,引水灌城?”
漢中之戰,曹操其實曹操也更希望劉備可以打贏。
隻要劉備取漢中,呂布肯定會瘋狂反撲!
到時候不管荊南還是北疆兵馬,都要往漢中一線集結。
幽州局勢,自然也就沒辦法繼續保持攻勢。
楚軍一退,曹軍說不定可以繼續先前攻入雁門郡!
所以曹洪這一次受命之後,一直表現的十分配合。
諸葛亮搖頭:“眼下冬季,堵河水流不大,很難直接灌城。”
“但是堵河水流變緩,這就表示我軍可以在下遊築壩。”
“隻要河水一漫,就能將東西南三麵城牆全部淹沒。”
“屆時我軍猛攻城北,而其餘三麵城牆之外大水侵泡,上庸城就算修得再堅固,又能撐多久?”
城牆被水浸泡太久,牆體就會慢慢腐蝕。
雖然這個過程非常緩慢,可城外大軍圍困,又在城門傾力猛攻。
霍峻就算有通天之能,他能保證自己手下所有將士們全都視死如歸?
如果不能,城內守軍早晚人心浮動,然後再加以利用!
賀齊開口道:“漢中一郡之地,可霍峻手中卻隻有兩三萬軍。”
“除了上庸城之外,他多半還會分兵一部分駐守南鄭。”
“如果我軍圍城久攻不下,南鄭城大軍又趕來支援,又當如何?”
聽到賀齊此言,劉備對陳到開口道。
“上庸城和南鄭城之內,各有多少敵軍守衛,能否探查一二?”
陳到拱手道:“上庸城內,估計至少有敵軍兩萬人以上。”
“南鄭城距離太遠,這一路還有敵軍斥候進行攔截,暫時還沒有最新消息傳迴來。”
“不過屬下預計,南鄭城內的敵軍,應該最多隻有一萬左右。”
上庸城才是阻擋劉軍進擊的最前線,這地方一丟,後麵防備更難。
霍峻想要護住整個漢中郡,確實隻能重兵在前。
諸葛亮笑道:“南鄭城一萬軍,最多再加上蜀中抽調的三五千軍,這點兵力想要救援上庸,恐怕根本不夠。”
“咱們隻要分兵一部向前,就能阻止他們靠近城池。”
“所以公苗(賀齊),有些擔心太過了。”
“隻要城內軍心不穩,再加上我軍在城外傾力猛攻,破城隻在早晚!”
李嚴沉聲道:“可孔明想過沒有?呂布此人絕非易與之輩。”
“而賈詡、龐統、法正和徐庶等人,同樣是謀略不俗。”
“假如我軍突襲漢中郡的計劃,已經提前被他們猜到。”
“呂布會不會,從其他地方抽調援兵前來漢中郡?”
諸葛亮的謀劃沒有問題,可李嚴還是覺得,有些太過想當然了。
就像一個沒有上過戰場的將軍紙上談兵,排兵布陣頭頭是道。
可一旦遭逢變故,真能謀劃周全麽?
諸葛亮笑道:“呂布猜到我軍有可能突襲漢中又如何?幽州和荊南之地的兵馬距離太遠,根本來不及進行救援。”
“關中一線,還要防備曹軍西進長安和三輔。”
“所以敵軍布防,隻能依托漢中和蜀中兵力而已。”
“呂布最多傳信霍峻,讓他加強戒備,小心行事罷了。”
李嚴這個顧慮確實存在,可呂布也沒辦法撒豆成兵!
除了漢中和蜀中兵馬,他還能從哪調兵來援?
劉備點頭道:“既如此,明日一早直奔上庸!”
“讓前方斥候盯緊一點,看看敵軍會不會在堵河對岸提前設伏,然後再趁著我軍渡河之際半渡而擊!”
入冬之後堵河水麵並不寬廣,敵軍在對岸設伏,最多造成一定影響,卻沒辦法徹底阻擋自己帶兵堵河。
畢竟上庸城內兵力有限,霍峻也不敢如此托大離城而戰。
可該有的防備,肯定不能粗心大意!
關羽坐鎮江陵城防止楚軍北上,張飛留守襄陽確保後方安穩。
李嚴賀齊二將隨軍出戰,諸葛亮從旁輔助。
曹軍這邊,曹操是以曹洪為主將,帶兵兩萬前來協助。
論兵法韜略,曹洪水平確實不怎麽樣。
但是論忠心,曹操對他可以說一百個放心!
兩萬大軍不是地裏的大白菜,真要是不派個人盯著,誰知道劉備攻城的時候怎麽安排?
所以曹洪此來,有配合,也有提防。
縣衙之中,劉備率先開口道。
“房陵和上庸一線,是敵軍打造多年的防禦之地。”
“可我軍一兵未出,敵軍居然主動後撤。”
“霍峻這是什麽打算?難不成,這裏頭有陰謀在?”
大軍入漢中之前,劉備還想著,如何盡快拿下房陵進逼上庸。
隻要上庸一破,基本上就能大軍向前去往南鄭城。
可大軍入漢中沒多久,前方斥候卻探報說房陵縣守軍主動後撤了!
劉備不相信又加派斥候探查,前後左右都查了個遍,這才無奈發現,房陵縣真的變為空城一座了。
諸葛亮笑道:“房陵縣雖然穩固,可畢竟城池狹小,比不得郡城南鄭,也沒有上庸這等天然護城河環衛。”
“敵軍退守,多半是不想白白損失兵力。”
“現如今楚軍主力分布南北,兩三個月都不可能趕來支援。”
“霍峻手下士卒,死一個就少一個。”
“所以棄城而走,也是很有可能的事情。”
武都郡距離襄陽城遠著呢,關山阻隔來往甚為不便。
而劉軍斥候的探查範圍,也就局限於漢中之內。
所以諸葛亮也好,劉備也罷,這個時候確實不知道三萬羌兵的存在。
劉備點頭道:“房陵既下,就要直奔上庸了。”
“可上庸城三麵環水,再加上城池堅固。”
“想要強攻,恐怕難免折損過大。”
“孔明有何妙計,能夠在損失不大的情況下盡快破城?”
上庸縣附近,有堵河穿流而過,而堵河乃漢江支流。
因為地形所限,上庸城東西南三麵城牆,是沒辦法展開進攻的。
隻從北麵打,自己手下五六萬軍哪裏施展的開?
而城中守軍隻需防衛一麵,肯定能夠堅持很久!
諸葛亮笑道:“上庸城依水而建,可謂天然防禦。”
“可天地萬物,皆有生克。”
“此番破城之法,正好落在上庸城外的堵河上!”
曹洪開口道:“孔明是想要,引水灌城?”
漢中之戰,曹操其實曹操也更希望劉備可以打贏。
隻要劉備取漢中,呂布肯定會瘋狂反撲!
到時候不管荊南還是北疆兵馬,都要往漢中一線集結。
幽州局勢,自然也就沒辦法繼續保持攻勢。
楚軍一退,曹軍說不定可以繼續先前攻入雁門郡!
所以曹洪這一次受命之後,一直表現的十分配合。
諸葛亮搖頭:“眼下冬季,堵河水流不大,很難直接灌城。”
“但是堵河水流變緩,這就表示我軍可以在下遊築壩。”
“隻要河水一漫,就能將東西南三麵城牆全部淹沒。”
“屆時我軍猛攻城北,而其餘三麵城牆之外大水侵泡,上庸城就算修得再堅固,又能撐多久?”
城牆被水浸泡太久,牆體就會慢慢腐蝕。
雖然這個過程非常緩慢,可城外大軍圍困,又在城門傾力猛攻。
霍峻就算有通天之能,他能保證自己手下所有將士們全都視死如歸?
如果不能,城內守軍早晚人心浮動,然後再加以利用!
賀齊開口道:“漢中一郡之地,可霍峻手中卻隻有兩三萬軍。”
“除了上庸城之外,他多半還會分兵一部分駐守南鄭。”
“如果我軍圍城久攻不下,南鄭城大軍又趕來支援,又當如何?”
聽到賀齊此言,劉備對陳到開口道。
“上庸城和南鄭城之內,各有多少敵軍守衛,能否探查一二?”
陳到拱手道:“上庸城內,估計至少有敵軍兩萬人以上。”
“南鄭城距離太遠,這一路還有敵軍斥候進行攔截,暫時還沒有最新消息傳迴來。”
“不過屬下預計,南鄭城內的敵軍,應該最多隻有一萬左右。”
上庸城才是阻擋劉軍進擊的最前線,這地方一丟,後麵防備更難。
霍峻想要護住整個漢中郡,確實隻能重兵在前。
諸葛亮笑道:“南鄭城一萬軍,最多再加上蜀中抽調的三五千軍,這點兵力想要救援上庸,恐怕根本不夠。”
“咱們隻要分兵一部向前,就能阻止他們靠近城池。”
“所以公苗(賀齊),有些擔心太過了。”
“隻要城內軍心不穩,再加上我軍在城外傾力猛攻,破城隻在早晚!”
李嚴沉聲道:“可孔明想過沒有?呂布此人絕非易與之輩。”
“而賈詡、龐統、法正和徐庶等人,同樣是謀略不俗。”
“假如我軍突襲漢中郡的計劃,已經提前被他們猜到。”
“呂布會不會,從其他地方抽調援兵前來漢中郡?”
諸葛亮的謀劃沒有問題,可李嚴還是覺得,有些太過想當然了。
就像一個沒有上過戰場的將軍紙上談兵,排兵布陣頭頭是道。
可一旦遭逢變故,真能謀劃周全麽?
諸葛亮笑道:“呂布猜到我軍有可能突襲漢中又如何?幽州和荊南之地的兵馬距離太遠,根本來不及進行救援。”
“關中一線,還要防備曹軍西進長安和三輔。”
“所以敵軍布防,隻能依托漢中和蜀中兵力而已。”
“呂布最多傳信霍峻,讓他加強戒備,小心行事罷了。”
李嚴這個顧慮確實存在,可呂布也沒辦法撒豆成兵!
除了漢中和蜀中兵馬,他還能從哪調兵來援?
劉備點頭道:“既如此,明日一早直奔上庸!”
“讓前方斥候盯緊一點,看看敵軍會不會在堵河對岸提前設伏,然後再趁著我軍渡河之際半渡而擊!”
入冬之後堵河水麵並不寬廣,敵軍在對岸設伏,最多造成一定影響,卻沒辦法徹底阻擋自己帶兵堵河。
畢竟上庸城內兵力有限,霍峻也不敢如此托大離城而戰。
可該有的防備,肯定不能粗心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