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石縣太守府,府衙之中,鄧升正在召集眾人緊急磋商。


    楚軍渡河之前,鄧升手中有兩萬軍坐鎮河西。


    楚軍渡河之後,被殺被俘數千人。


    離石縣城中,現如今隻剩下一萬三千軍左右。


    因為離石縣本身是西河郡郡治,再加上高幹把上郡、西河郡不少百姓內遷,所以城中人口極多。


    鄧升為了抵禦高順進攻,很快就下令將城中青壯進行整編。


    如此數日下來,又新得兩千青壯進行輔佐,這才稍稍有些安心。


    城外高順所部,渡河之前總兵力三萬人。


    不過渡河一戰聲東擊西悄無聲息,幾乎沒怎麽折損。


    所以高順手下兵力,仍然將近三萬人。


    離石縣位置示意圖


    議事大廳之中,除了鄧升和張遠二將之外。


    還有西河郡太守宋成,郡丞李澤二人在座。


    太守宋成小心翼翼開口道:“鄧將軍,城中布防是否都已經安排妥當?還有哪些地方,需要我們太守府進行協助?”


    離石縣地處西河郡南部,匈奴人諸般劫掠,基本上打不到這裏。


    涼州軍想要過來,也要橫渡黃河才行。


    至於並州本部,從建安年間開始,高幹就一直掌控並州。


    這麽多年下來,宋成這個太守幾乎未曾經曆戰火。


    此次楚軍來襲,高幹以鄧升前線指揮使,西河郡太守府也要受其節製。


    對於其他太守而言,或許會覺得想要交權有些難處。


    可對於宋成來說,他巴不得將所有戰事相關都推到鄧升身上!


    宋成這個態度,鄧升是喜憂參半。


    喜的是不管自己要如何布置城防,宋成全都是鼎力支持。


    可憂的是宋成、李澤等人,對於兵法謀略根本插不上手。


    如何對付城外敵軍,全靠他自己和副將張遠一起商量。


    聽到宋成問起,鄧升開口道。


    “城中上下都已經布置妥當,我軍正兵一萬餘,再加上兩三千青壯進行守衛,城外敵軍一時半刻打不進來。”


    “但是敵軍渡河已畢,肯定會想盡辦法盡快破城。”


    “而晉陽城方麵,主公還要麵對楚軍主力,一時半刻也不會繼續派兵前來支援我們。”


    “所以城外敵軍如何應對,全靠我們自己了!”


    駱縣城在西河郡北部,離石縣在西河郡南部。


    雙方相距數百裏,再加上城外還有楚軍監視,所以鄧升現在並不知道楚軍主力渡河成功,匈奴人大軍潰敗的消息。


    但是在見識過楚軍戰力之後,鄧升很清楚唿廚泉不是楚軍主力的對手。


    隻要楚軍主力渡河成功,太原守軍必然會受到威壓。


    到時候州牧府那邊自顧不暇,哪裏還有什麽餘力支援離石縣?


    還好鄧升和宋成二人,全都是高幹手下心腹!


    換了其他人守城,眼下之局說不定就直接投降了!


    聽到鄧升此話,宋成歎息道。


    “眼下隻希望唿廚泉能夠阻擋呂布渡河,隻要楚軍主力過不來,高順所部就孤掌難鳴。”


    鄧升搖頭道:“匈奴人裝備簡陋,不識兵法戰陣。”


    “靠著人多和地利優勢阻擋楚軍一時還有可能,想要徹底阻攔呂布率軍渡河,這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我們離石縣,必須要早做打算才行!”


    匈奴人最擅長的是騎兵襲擾,出其不意。


    真要是同等兵力正麵決戰,別說楚軍了,就連並州軍他們都打不過!


    聽到早作準備這幾個字,宋成略微不解道。


    “鄧將軍的意思是?如何準備?”


    鄧升沉聲道:“敵軍在城外不斷施壓,太原郡也未有援兵趕到。”


    “城中將士們的軍心士氣,早晚要一降再降。”


    “想要守住城池不失,我們必須要想辦法大勝一場,盡可能滅掉城外更多敵軍才行!”


    城中守軍一萬五,城外敵軍三萬人。


    高順真要是率軍強攻,其實未必能夠破城。


    可太原郡那邊,三兩個月也不一定會有援兵趕到。


    因為高幹為了對付楚軍來襲,已經把並州家底整個掏空了!


    反觀楚軍這邊,高順所部三萬人不過是偏師先遣之兵罷了。


    涼州、關中和漢中一線,還有楚軍將士源源不斷趕過來。


    城外大軍三萬人還能守,城外大軍如果增加到四萬人,五萬人呢?


    所以眼下之局,必須要想辦法消耗城外敵軍兵力才行!


    郡丞李澤開口道:“鄧將軍是想要故意示敵以弱,吸引敵軍來攻,然後卻趁機消耗?”


    鄧升搖頭道:“高順此人久經戰陣,再加上徐庶算無遺策。”


    “在沒有十足把握破城的情況下,敵軍絕不會輕易攻城折損士卒。”


    宋成苦笑道:“鄧將軍有何妙計,還請直言即可。”


    “我們離石縣久未遭逢戰事,府衙上下,確實不懂如何對敵!”


    鄧升定了定神,然後對宋成開口道。


    “聽聞宋府君,是五原郡人士?”


    宋成點頭道:“本官乃五原郡九原縣人士,早年間舉孝廉入仕。”


    “初為九原縣功曹,後轉刺史府任職。”


    “建安五年八月,奉命調任西河郡太守到如今。”


    鄧升繼續道:“楚王呂布就是五原郡九原縣人士,如此算來,宋府君與他還有同鄉之誼。”


    “現如今楚軍勢大而我軍勢弱,宋府君又身居西河郡太守一職。”


    “如果這個時候,你派人出城聯絡高順,就說想要給楚軍獻城,敵軍會不會信以為真?”


    鄧升這話一出口,宋成瞬間麵色大變道。


    “鄧將軍!可不能無憑無據汙人清白啊!”


    “宋某自從調任西河郡太守以來,一直對於州牧府忠心耿耿!”


    “楚軍再怎麽勢大,宋某也不會背叛州牧大人!”


    並州九郡之地,高幹在全盛時期,也隻能掌控其中四五郡轄地而已。


    所以這幾處太守,包括宋成在內,全都是他手下心腹!


    看到宋成有些急眼了,鄧升趕緊擺手解釋道。


    “宋府君稍安勿躁,本將當然知曉你對州牧府忠心耿耿。”


    “我隻是說,現如今楚軍勢大,高順在城外急於破城繼續向前威壓太原郡或者上黨郡,而宋府君又恰好與那呂布同鄉。”


    “有了這層關係在,咱們能不能,想辦法詐降引誘敵軍上當?”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我呂布,白門樓開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載酒青衣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載酒青衣客並收藏三國:我呂布,白門樓開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