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8章 匈奴善攻而不善守
三國:我呂布,白門樓開局 作者:載酒青衣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稱王大典之後,魏延受封為蕩寇將軍。
雖然這隻是個普通將軍號,可魏延畢竟年輕啊!
現如今天下未定,拿下並州之後還有劉備和曹操這兩個對手。
隻要每次出征都能跟上隊伍,何愁將來官職上不去?
魏延領命之後,立馬從城中點起一萬五千步卒,再加上五千騎兵先行。
為了確保這次行動順利,又特意選了漢陽郡都尉楊嶽為副將。
楊嶽是漢陽太守楊阜之族弟,原本是在郡內坐鎮一方。
這一次呂布親自領兵攻打並州,所以楊阜就將他推薦入軍,想要跟著大軍出征攢點軍功。
魏延之所以選他為副將,一是楊嶽資曆淺,不會反對自己的各種計劃。
至於其二,主要是楊嶽乃並州本地人。
他對上郡附近的山川地形更為了解,確實能給自己提供不少助力。
從膚施縣去往美稷城,這一路上要經過龜茲縣、白土縣和楨林縣等地。
雖然五千騎兵速度快,可一萬多步卒,再加上各種軍需輜重,終究是拖延了不少時間。
一直到十幾天之後,魏延這才終於領兵趕到美稷城。
建安十一年,九月初十,美稷城。
吩咐大軍在城南安營紮寨之後,魏延和楊嶽等人親自前去查探地形。
美稷城方圓隻有四五裏大小,城牆高度兩丈有餘。
城中守軍很明顯已經探查到楚軍動向,所以城頭之上密密麻麻站著許多人正在緊張戒備。
魏延帶人繞城一周之後,這才對副將楊嶽開口道。
“城池雖小卻頗為堅固,城中守軍也在全力戒備。”
“想要強攻破城,恐怕難免一番折損啊。”
美稷城西麵城牆緊鄰湳水,是一道天然護城河。
南北兩麵城牆長度在一裏左右,主城門在東麵城牆之下。
但是為了防禦楚軍來攻,所有城門都已經全部封住。
城池方圓這麽小,但凡有點動靜,立馬就能傳遍全城。
所以無論強攻還是聲東擊西之策,都不太好使。
楊嶽開口道:“城中敵軍對於我軍調度一清二楚,既然不能強攻,能否假裝繞過美稷城前去探查黃河沿線?”
“如此一來,敵軍眼看我軍不去攻城,或許就會主動殺出。”
美稷城中的守軍,最大任務就是憑借城池固守,消耗楚軍兵力。
在楊嶽看來,如果不去主動進攻。
城中守軍為了阻擋自己繼續向前,就有很大可能會從城中殺出來進行牽製,如此一來自然就能引蛇出洞。
魏延搖頭道:“此計不妥,第一是敵軍兵少而我軍兵多,就算咱們繞過城池不打,城中守軍也未必就敢出城來戰。”
“至於其二,這個引蛇出洞的法子耗時太久了。”
“如果不能在大王和我軍主力趕到之前拿下美稷城,本將從今往後,恐怕再想獨領一軍就難了!”
雖然呂布當時給的任務是,伺機破城。
但是對魏延來說,如果連區區一座美稷城都攻不下。
從今往後,自己在軍中還怎麽混?
楊嶽思索片刻道:“那依將軍之見,眼下該當如何?”
魏延凝視前方城牆開口道:“大軍安營紮寨完畢,先發起試探性進攻,尋找敵軍防禦薄弱之處。”
“隻要他們一露破綻,咱們就能趁機建功!”
“匈奴人向來善攻而不善守,對於他們來說,馬背之上才是最好的戰場。”
“可對於我軍而言,攻城拔寨不過是尋常之事罷了!”
吩咐既定,魏延立即率領眾人返迴大營之中。
三日之後,兩萬大軍停駐的壕營已經搭建完畢。
而城牆下方用來阻擋楚軍向前的壕溝,也被盡數填平。
主要是美稷城太小了,城外那些壕溝的長度與城牆一樣。
數萬人全力發動之下,很快就完成任務。
看到前方橫亙在前的東城牆,魏延立即吩咐道。
“東城門之外,本將親自帶兵攻打。”
“楊將軍帶兵前去北門,南門之外,再安排一支兵力前去攻打。”
“等到戰事結束之後,再來匯報各自戰果如何!”
“切記今日之戰主要是為了試探敵軍防禦,尋找其弱點,絕不可在攻城之時折損太多~!”
魏延確實想要趕在主力大軍趕到之前破城,可若是為了區區一座美稷城折損太多,到時候一樣不好交代!
隨著魏延一聲令下,楊嶽和另外一名楚軍校尉立馬行動起來。
城頭之上,匈奴人右穀蠡王格爾泰,正帶著兩名千夫長嚴陣以待。
匈奴人最高統領,一般稱作大單於。
在單於之下,還有左賢王、右賢王、左右穀蠡王等職。
唿廚泉率領大軍退往河東之後,就把死守美稷城的任務交給格爾泰了。
對他來說,其實也明白此番守城多半是九死一生。
可唿廚泉既然下了嚴令,格爾泰也隻能硬著頭皮死撐而已。
看到城牆下方敵軍迅速分出三隊,然後分別去往東南北三麵城牆。
千夫長蘇合神色凝重道:“大王,敵軍如此動作,莫非是想要憑借兵多三麵強攻?”
格爾泰搖頭道:“漢人用兵向來狡詐,在沒有摸清我軍守衛之前,敵軍主將不可能全軍壓上。”
“他此番布局,多半是想要先行試探一番。”
“等到察覺出我軍防禦弱點之後,再全力施為。”
格爾泰也是跟隨唿廚泉南征北戰許多年的宿將了,對於這點布局,還是能夠看明白的。
千夫長阿爾木開口道:“依大王之見,我軍要如何布局?”
格爾泰沉思片刻道:“東南北三處城頭之上,各自安八百人駐守。”
“西麵城牆之上,調動五十人來迴巡視。”
“除了參與守城之戰的將士們以外,其餘士卒先在城中休整。”
敵軍此來,肯定是不破城池決不罷休。
而城中所有守軍加起來,也隻有五千人左右。
如果一下子全部派出去,用不了幾天就要全軍疲憊不堪。
所以格爾泰隻能將五千軍分成兩隊,如此一來也能輪換休息。
其實眼下之局,將城中守軍分成三隊更加妥當。
第一隊白天值守,第二隊夜間值守,第三隊就好好休息。
奈何城中兵力有限,再加上格爾泰也不知道漢軍戰力到底如何。
所以他隻能先行分成兩隊,先試探一番再說。
雖然這隻是個普通將軍號,可魏延畢竟年輕啊!
現如今天下未定,拿下並州之後還有劉備和曹操這兩個對手。
隻要每次出征都能跟上隊伍,何愁將來官職上不去?
魏延領命之後,立馬從城中點起一萬五千步卒,再加上五千騎兵先行。
為了確保這次行動順利,又特意選了漢陽郡都尉楊嶽為副將。
楊嶽是漢陽太守楊阜之族弟,原本是在郡內坐鎮一方。
這一次呂布親自領兵攻打並州,所以楊阜就將他推薦入軍,想要跟著大軍出征攢點軍功。
魏延之所以選他為副將,一是楊嶽資曆淺,不會反對自己的各種計劃。
至於其二,主要是楊嶽乃並州本地人。
他對上郡附近的山川地形更為了解,確實能給自己提供不少助力。
從膚施縣去往美稷城,這一路上要經過龜茲縣、白土縣和楨林縣等地。
雖然五千騎兵速度快,可一萬多步卒,再加上各種軍需輜重,終究是拖延了不少時間。
一直到十幾天之後,魏延這才終於領兵趕到美稷城。
建安十一年,九月初十,美稷城。
吩咐大軍在城南安營紮寨之後,魏延和楊嶽等人親自前去查探地形。
美稷城方圓隻有四五裏大小,城牆高度兩丈有餘。
城中守軍很明顯已經探查到楚軍動向,所以城頭之上密密麻麻站著許多人正在緊張戒備。
魏延帶人繞城一周之後,這才對副將楊嶽開口道。
“城池雖小卻頗為堅固,城中守軍也在全力戒備。”
“想要強攻破城,恐怕難免一番折損啊。”
美稷城西麵城牆緊鄰湳水,是一道天然護城河。
南北兩麵城牆長度在一裏左右,主城門在東麵城牆之下。
但是為了防禦楚軍來攻,所有城門都已經全部封住。
城池方圓這麽小,但凡有點動靜,立馬就能傳遍全城。
所以無論強攻還是聲東擊西之策,都不太好使。
楊嶽開口道:“城中敵軍對於我軍調度一清二楚,既然不能強攻,能否假裝繞過美稷城前去探查黃河沿線?”
“如此一來,敵軍眼看我軍不去攻城,或許就會主動殺出。”
美稷城中的守軍,最大任務就是憑借城池固守,消耗楚軍兵力。
在楊嶽看來,如果不去主動進攻。
城中守軍為了阻擋自己繼續向前,就有很大可能會從城中殺出來進行牽製,如此一來自然就能引蛇出洞。
魏延搖頭道:“此計不妥,第一是敵軍兵少而我軍兵多,就算咱們繞過城池不打,城中守軍也未必就敢出城來戰。”
“至於其二,這個引蛇出洞的法子耗時太久了。”
“如果不能在大王和我軍主力趕到之前拿下美稷城,本將從今往後,恐怕再想獨領一軍就難了!”
雖然呂布當時給的任務是,伺機破城。
但是對魏延來說,如果連區區一座美稷城都攻不下。
從今往後,自己在軍中還怎麽混?
楊嶽思索片刻道:“那依將軍之見,眼下該當如何?”
魏延凝視前方城牆開口道:“大軍安營紮寨完畢,先發起試探性進攻,尋找敵軍防禦薄弱之處。”
“隻要他們一露破綻,咱們就能趁機建功!”
“匈奴人向來善攻而不善守,對於他們來說,馬背之上才是最好的戰場。”
“可對於我軍而言,攻城拔寨不過是尋常之事罷了!”
吩咐既定,魏延立即率領眾人返迴大營之中。
三日之後,兩萬大軍停駐的壕營已經搭建完畢。
而城牆下方用來阻擋楚軍向前的壕溝,也被盡數填平。
主要是美稷城太小了,城外那些壕溝的長度與城牆一樣。
數萬人全力發動之下,很快就完成任務。
看到前方橫亙在前的東城牆,魏延立即吩咐道。
“東城門之外,本將親自帶兵攻打。”
“楊將軍帶兵前去北門,南門之外,再安排一支兵力前去攻打。”
“等到戰事結束之後,再來匯報各自戰果如何!”
“切記今日之戰主要是為了試探敵軍防禦,尋找其弱點,絕不可在攻城之時折損太多~!”
魏延確實想要趕在主力大軍趕到之前破城,可若是為了區區一座美稷城折損太多,到時候一樣不好交代!
隨著魏延一聲令下,楊嶽和另外一名楚軍校尉立馬行動起來。
城頭之上,匈奴人右穀蠡王格爾泰,正帶著兩名千夫長嚴陣以待。
匈奴人最高統領,一般稱作大單於。
在單於之下,還有左賢王、右賢王、左右穀蠡王等職。
唿廚泉率領大軍退往河東之後,就把死守美稷城的任務交給格爾泰了。
對他來說,其實也明白此番守城多半是九死一生。
可唿廚泉既然下了嚴令,格爾泰也隻能硬著頭皮死撐而已。
看到城牆下方敵軍迅速分出三隊,然後分別去往東南北三麵城牆。
千夫長蘇合神色凝重道:“大王,敵軍如此動作,莫非是想要憑借兵多三麵強攻?”
格爾泰搖頭道:“漢人用兵向來狡詐,在沒有摸清我軍守衛之前,敵軍主將不可能全軍壓上。”
“他此番布局,多半是想要先行試探一番。”
“等到察覺出我軍防禦弱點之後,再全力施為。”
格爾泰也是跟隨唿廚泉南征北戰許多年的宿將了,對於這點布局,還是能夠看明白的。
千夫長阿爾木開口道:“依大王之見,我軍要如何布局?”
格爾泰沉思片刻道:“東南北三處城頭之上,各自安八百人駐守。”
“西麵城牆之上,調動五十人來迴巡視。”
“除了參與守城之戰的將士們以外,其餘士卒先在城中休整。”
敵軍此來,肯定是不破城池決不罷休。
而城中所有守軍加起來,也隻有五千人左右。
如果一下子全部派出去,用不了幾天就要全軍疲憊不堪。
所以格爾泰隻能將五千軍分成兩隊,如此一來也能輪換休息。
其實眼下之局,將城中守軍分成三隊更加妥當。
第一隊白天值守,第二隊夜間值守,第三隊就好好休息。
奈何城中兵力有限,再加上格爾泰也不知道漢軍戰力到底如何。
所以他隻能先行分成兩隊,先試探一番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