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8章 曹操:大耳賊當殺!
三國:我呂布,白門樓開局 作者:載酒青衣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除了申斥之外,還號召天下世家和百姓一起對付呂布!
最後以天子名義傳令潼關,讓徐晃等人加強戒備,準備討伐呂布!
可曹操動作雖多,明眼人一下就能看出來,他根本就奈何不得呂布!
申斥這東西,除了站在朝廷角度罵幾句還有什麽用?
天下臣民共同討伐,根本就不現實!
楚王治下各處轄地全都是水潑不進,士徽被士燮主動流放了。
永昌郡蠻族,最多躲在山中偏安一隅,他們哪敢主動出山進行挑釁?
至於涼州羌人遷徙事宜,經過這麽長時間的安排,再加上太史慈和黃忠兩路大軍為後盾,一樣是安排的妥妥當當!
雖然確實有一些羌人部落不願意出山納糧交稅,甚至在遷徙完成之後,還試圖重新躲迴大山之中。
但是對於這些不服王化的刺兒頭,呂軍將士們可不會慣著!
在楚軍將士和阿古拉等人兩下夾擊之下,那幾個想要潛逃迴山的部落,連大山都沒邁進去就被清剿幹淨了!
有了這幾個榜樣在,剩下那些部落哪裏還敢繼續效仿?
傳令潼關準備討伐呂布,也不過是曹操故意放出去的障眼法罷了!
畢竟天子在許都,如果自己反應不夠大,那就是姑息養奸!
可真要從關中一線對付呂布,哪有這麽簡單?
三輔之地駐兵多少?潼關駐兵才多少?
曹操連給徐晃增兵的舉動都沒有,怎麽可能主動出擊攻略三輔?
呂布稱王之事,雖然看起來朝廷百官全都是群情激憤。
可實際上對於曹操而言,並沒有太大影響。
但是這幾天以來,曹操在許都城中,脾氣越來越大了!
主要是荊州方麵斥候傳報,說劉備治下也祥瑞頻發。
觀其行跡,一樣在準備稱王大典!
這一下把曹操給氣的,呂布稱王自己奈何不了他倒也罷了。
你劉備什麽水平?織席販履之輩,編筐賣帚之徒!
兵不過十萬,地不到二州,就這還敢學人家稱王?
除此之外,真正讓曹操覺得頭疼的是。
呂布和劉備若是群起而稱王,到時候並州高幹,幽州袁尚呢?
如果他們也跟著有樣學樣,自己手中的天子,豈不是作用大減?
還有自己手下許多鐵杆心腹,也在不斷蠱惑曹操。
呂布和劉備都稱王了,主公要不咱也稱王?
諸事雜陳之下,曹操覺得自己頭風病好像又犯了!
丞相府議事大廳之中,曹洪神色激動開口道。
“呂布此人倒行逆施兩麵三刀,劉備更是假借皇室名義招搖撞騙!”
“反倒是主公這麽多年為了朝廷勞心勞力,功莫大焉!”
“連他們兩個都能稱王,為何主公就稱不得?”
曹操今日召集眾人議事,本來是想要商量一下,萬一劉備那邊也正式稱王了,朝廷方麵到底要如何應對。
結果還沒開始呢,曹洪趁著曹操本人還沒到場,就開始蠱惑眾人跟自己一同勸說曹操也稱王!
聽到曹洪開口,曹仁略一皺眉正準備說話。
可忽然看到曹操從外麵施施然走了進來,於是立馬閉嘴不言。
反而是夏侯惇忍不住皺眉道:“朝廷大事,主公自有決斷。”
“到底要不要稱王,不是你我說了算的,子廉不可妄言!”
夏侯惇陪著荀彧坐鎮中樞這麽多年,他很清楚曹操想要稱王,絕沒有這麽簡單!
曹洪這麽不知輕重一通胡說,一個不好就會讓曹操難以自處,所以這才忍不住開口嗬斥。
曹洪背對著大門,根本就沒有發現曹操到來。
聽到夏侯惇開口立即反駁道:“軍國大事這麽多,主公總有關心不到之處。”
“我等既然身為臣屬,自當為主公排憂解難方可!”
“等主公到來之後,我必上奏請主公稱領王爵!”
曹洪話音方落,曹操立馬訓斥道。
“閉嘴!誰讓你在這裏胡說八道?再敢妄言絕不輕饒!”
稱王這件事,曹操心中不是沒考慮過。
但是眼下之局,絕非什麽好時機!
呂布稱王、劉備稱王,這是擺明了想要對抗朝廷,不尊天子!
對自己來說,剛剛罷免三公,獨領丞相一職。
用天子名義,還能繼續壓製呂布和劉備的名號~!
可若是自己也跟著稱王,這許都城裏的天子,那可就真的無用了!
曹洪這話一旦傳開之後,一旦手下之人誤解自己心思。
也跟著一起上奏請願,那才真是騎虎難下!
所以曹操此時立即出言打斷,根本就不讓他繼續胡說!
被曹操這麽一訓斥,曹洪立馬老老實實坐迴自己位置上。
看到眾人已經全部到齊,曹操落座之後沉聲道。
“呂布稱王,是因為他兵多將廣,手中轄地也各有險關要塞為之屏,我軍根本沒辦法主動出擊。”
“可劉備想要擅自稱王之事,你們怎麽看?”
“朝廷方麵,到底要不要出兵介入?”
呂布稱王奈何不得,那是打不過。
可朝廷打不過呂布,難道還打不過你劉備?
荀彧率先拱手道:“呂布稱王,朝廷不能雷霆一擊直接剿滅,這已經讓朝廷名望有所下降。”
“若是劉備稱王我們依然聽之任之,從今之後,恐怕並州高幹、幽州袁熙等人,說不定也會有樣學樣。”
“所以屬下以為,無論是為了保證朝廷聲望還是收複失地,一旦劉備果真僭越稱王,務必要大軍南下一舉破敵!”
荀彧想要出兵對付劉備,主要是出於兩方麵顧慮。
一是為了保證朝廷威嚴,不能讓什麽人都跳出來稱王稱帝,直接和朝廷分庭抗禮。
至於其二,劉備占據荊州之後慢慢向北蠶食,現如今已經變成朝廷大心腹大患了!
如果不能迅速解決掉他,荀彧擔心朝廷大軍北征或者西進之時,劉備又要從背後插刀!
與其如此,倒不如先滅掉他再說!
聽到荀彧這個建議,曹操隻是微微點頭,卻不置可否。
而郭嘉卻略一拱手道:“主公,屬下以為,劉備稱王之後我們可以繼續以朝廷名義進行申斥。”
“但是出兵南下之事,恐怕還要從長計議,切不可衝動行事啊!”
最後以天子名義傳令潼關,讓徐晃等人加強戒備,準備討伐呂布!
可曹操動作雖多,明眼人一下就能看出來,他根本就奈何不得呂布!
申斥這東西,除了站在朝廷角度罵幾句還有什麽用?
天下臣民共同討伐,根本就不現實!
楚王治下各處轄地全都是水潑不進,士徽被士燮主動流放了。
永昌郡蠻族,最多躲在山中偏安一隅,他們哪敢主動出山進行挑釁?
至於涼州羌人遷徙事宜,經過這麽長時間的安排,再加上太史慈和黃忠兩路大軍為後盾,一樣是安排的妥妥當當!
雖然確實有一些羌人部落不願意出山納糧交稅,甚至在遷徙完成之後,還試圖重新躲迴大山之中。
但是對於這些不服王化的刺兒頭,呂軍將士們可不會慣著!
在楚軍將士和阿古拉等人兩下夾擊之下,那幾個想要潛逃迴山的部落,連大山都沒邁進去就被清剿幹淨了!
有了這幾個榜樣在,剩下那些部落哪裏還敢繼續效仿?
傳令潼關準備討伐呂布,也不過是曹操故意放出去的障眼法罷了!
畢竟天子在許都,如果自己反應不夠大,那就是姑息養奸!
可真要從關中一線對付呂布,哪有這麽簡單?
三輔之地駐兵多少?潼關駐兵才多少?
曹操連給徐晃增兵的舉動都沒有,怎麽可能主動出擊攻略三輔?
呂布稱王之事,雖然看起來朝廷百官全都是群情激憤。
可實際上對於曹操而言,並沒有太大影響。
但是這幾天以來,曹操在許都城中,脾氣越來越大了!
主要是荊州方麵斥候傳報,說劉備治下也祥瑞頻發。
觀其行跡,一樣在準備稱王大典!
這一下把曹操給氣的,呂布稱王自己奈何不了他倒也罷了。
你劉備什麽水平?織席販履之輩,編筐賣帚之徒!
兵不過十萬,地不到二州,就這還敢學人家稱王?
除此之外,真正讓曹操覺得頭疼的是。
呂布和劉備若是群起而稱王,到時候並州高幹,幽州袁尚呢?
如果他們也跟著有樣學樣,自己手中的天子,豈不是作用大減?
還有自己手下許多鐵杆心腹,也在不斷蠱惑曹操。
呂布和劉備都稱王了,主公要不咱也稱王?
諸事雜陳之下,曹操覺得自己頭風病好像又犯了!
丞相府議事大廳之中,曹洪神色激動開口道。
“呂布此人倒行逆施兩麵三刀,劉備更是假借皇室名義招搖撞騙!”
“反倒是主公這麽多年為了朝廷勞心勞力,功莫大焉!”
“連他們兩個都能稱王,為何主公就稱不得?”
曹操今日召集眾人議事,本來是想要商量一下,萬一劉備那邊也正式稱王了,朝廷方麵到底要如何應對。
結果還沒開始呢,曹洪趁著曹操本人還沒到場,就開始蠱惑眾人跟自己一同勸說曹操也稱王!
聽到曹洪開口,曹仁略一皺眉正準備說話。
可忽然看到曹操從外麵施施然走了進來,於是立馬閉嘴不言。
反而是夏侯惇忍不住皺眉道:“朝廷大事,主公自有決斷。”
“到底要不要稱王,不是你我說了算的,子廉不可妄言!”
夏侯惇陪著荀彧坐鎮中樞這麽多年,他很清楚曹操想要稱王,絕沒有這麽簡單!
曹洪這麽不知輕重一通胡說,一個不好就會讓曹操難以自處,所以這才忍不住開口嗬斥。
曹洪背對著大門,根本就沒有發現曹操到來。
聽到夏侯惇開口立即反駁道:“軍國大事這麽多,主公總有關心不到之處。”
“我等既然身為臣屬,自當為主公排憂解難方可!”
“等主公到來之後,我必上奏請主公稱領王爵!”
曹洪話音方落,曹操立馬訓斥道。
“閉嘴!誰讓你在這裏胡說八道?再敢妄言絕不輕饒!”
稱王這件事,曹操心中不是沒考慮過。
但是眼下之局,絕非什麽好時機!
呂布稱王、劉備稱王,這是擺明了想要對抗朝廷,不尊天子!
對自己來說,剛剛罷免三公,獨領丞相一職。
用天子名義,還能繼續壓製呂布和劉備的名號~!
可若是自己也跟著稱王,這許都城裏的天子,那可就真的無用了!
曹洪這話一旦傳開之後,一旦手下之人誤解自己心思。
也跟著一起上奏請願,那才真是騎虎難下!
所以曹操此時立即出言打斷,根本就不讓他繼續胡說!
被曹操這麽一訓斥,曹洪立馬老老實實坐迴自己位置上。
看到眾人已經全部到齊,曹操落座之後沉聲道。
“呂布稱王,是因為他兵多將廣,手中轄地也各有險關要塞為之屏,我軍根本沒辦法主動出擊。”
“可劉備想要擅自稱王之事,你們怎麽看?”
“朝廷方麵,到底要不要出兵介入?”
呂布稱王奈何不得,那是打不過。
可朝廷打不過呂布,難道還打不過你劉備?
荀彧率先拱手道:“呂布稱王,朝廷不能雷霆一擊直接剿滅,這已經讓朝廷名望有所下降。”
“若是劉備稱王我們依然聽之任之,從今之後,恐怕並州高幹、幽州袁熙等人,說不定也會有樣學樣。”
“所以屬下以為,無論是為了保證朝廷聲望還是收複失地,一旦劉備果真僭越稱王,務必要大軍南下一舉破敵!”
荀彧想要出兵對付劉備,主要是出於兩方麵顧慮。
一是為了保證朝廷威嚴,不能讓什麽人都跳出來稱王稱帝,直接和朝廷分庭抗禮。
至於其二,劉備占據荊州之後慢慢向北蠶食,現如今已經變成朝廷大心腹大患了!
如果不能迅速解決掉他,荀彧擔心朝廷大軍北征或者西進之時,劉備又要從背後插刀!
與其如此,倒不如先滅掉他再說!
聽到荀彧這個建議,曹操隻是微微點頭,卻不置可否。
而郭嘉卻略一拱手道:“主公,屬下以為,劉備稱王之後我們可以繼續以朝廷名義進行申斥。”
“但是出兵南下之事,恐怕還要從長計議,切不可衝動行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