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這話一出口,劉備立即麵色一沉。


    而關羽忍不住開口道:“軍師,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


    “大哥稱王之後,會降低天子聲譽,所以曹操確實有理由出兵攻打我軍。”


    “可呂布匹夫,他自己不也是自立為王,有什麽資格對我們動兵?”


    諸葛亮歎息道:“以呂軍眼下實力而言,呂布想要對我軍動兵,還需要什麽理由麽?”


    關羽聞聽此言,一樣默然不語起來。


    對啊,以呂布的實力而言,別說攻打荊北了。


    就算是曹操轄地,他要動手直接出兵就是了,哪裏還需要什麽理由?


    糜竺開口道:“呂布稱王之後,需要時間來穩定地方,短期內應該再擅自動兵。”


    “從長期打算來看,有我軍擋在荊州,就能避免他提前和曹操開戰。”


    “如果我是呂布,下一步極有可能會想辦法攻略涼州西北三郡和並州轄地,唯有如此,才能在決戰曹操之前占據更多地盤。”


    “如此一來,就算主公真的稱王,應該也不會過於刺激呂布吧?”


    荊北四郡,揚州二郡之地,跟呂軍轄地隻有一江之隔。


    如果呂布調集大軍全力以赴,再加上數萬水師助力,確實極有可能攻破荊州州牧府的沿江防線。


    可呂軍一來,劉軍就隻能全力以赴,拚死防衛!


    到時候呂布自己殺敵一千,自損八百!


    就算他勉強可以打下荊州州牧府十郡之地,又當如何自守?


    要知道曹操那邊,可不會眼睜睜看著呂布取江北,然後再繼續北上中原!


    對於呂布而言,北上中原,最好是等到曹劉雙方拚死拚活之後,他再直接出兵摘桃子最為妥當!


    至於在此之前,涼州韓遂山窮水盡,並州高幹孤立無援!


    欺負他們倆,比大軍北上更容易!


    劉備點頭道:“子仲此言與我不謀而合,你再接著說,假如曹操出兵又當如何?”


    糜竺拱手道:“自從曹操取冀州之後,曹軍轄地三麵對敵。”


    “往南是徐州和荊州一線,由我軍駐守。”


    “如果曹操調動大軍來攻,我軍上下必然殊死抵抗,而呂布為了不讓曹操獨踞中原,說不定也會給我軍些許支助以供抵抗。”


    “所以曹操想要對付我軍,其實並不容易。”


    “曹軍往西是關中一線,原本呂布剛下三輔,民心未穩,防禦不足,隻要曹操趁機突擊,或許還能有所突破。”


    “可呂布重修函穀這一招,直接打斷了曹軍西進之可能。”


    略一停頓之後,糜竺繼續道。


    “若屬下是曹操,此番罷免三公,獨領丞相穩定好朝廷局勢。”


    “必然會繼續大軍北上,徹底拿下幽州,滅掉袁氏兄弟!”


    “唯有如此,才能讓朝廷轄地繼續擴大。”


    “畢竟相對於南下和西進而言,曹軍北上所能謀取的戰果更大。”


    “所以目前來看,就算主公稱王,曹操頂多借用天子名號進行申斥,也未必就會出兵南下!”


    荊州州牧府現在就是一塊肥肉,呂布和曹操都想吃。


    可地形所限,他們兩個誰也不願意先動手,生怕便宜對方!


    關羽附和道:“子仲所言確實極有道理,呂布手中轄地相對穩固,曹操縱然眼紅也無處下手。”


    “所以對他來說,現如今最重要的還是大軍北上,徹底解決袁氏兄弟拿下幽州半部。”


    “如此一來,諒他也不敢擅自對荊州用兵!”


    看到劉備目光灼灼緊盯著自己,諸葛亮神色肅然道。


    “主公想要稱王,還有第三個難題,那就是人心所向!”


    “從主公出仕以來,一直都是以朝廷忠良而自居。”


    “我們想辦法謀取荊州,或許還能掩耳盜鈴,可一旦稱王,就是徹底和朝廷撕破臉皮了。”


    “大漢養士四百年,其實朝廷之中,甚至包括呂布手下,或許都有一些人還對主公抱有期望!”


    “可主公若是真的稱王,從今往後,恐怕這些人將再也不為我軍所用!”


    劉協在曹操手中,不過就是個傀儡罷了!


    劉備以前名聲好,手段仁慈,再加上漢皇後裔的身份。


    確實能夠吸引一部分,其他諸侯手下之人的好感。


    謀取荊州這一招確實讓劉備的名聲大打折扣,可劉表身死,劉琦的心誌手段,無論如何也擋不住呂布和曹操。


    對於這個問題,天下之人都能看在眼中。


    包括荊州百姓,現如今還有幾個人記著劉表之好?


    誰又會想著,劉琦三兄弟哪裏去了?


    但是劉備一旦稱王,那就是自絕於這些心向漢室之人!


    除非有一天,他能夠破曹滅呂掌控天下。


    否則的話,大家對於漢室最後一絲期望,絕不會再掛在劉備身上!


    當然這些都是外因,還有一個原因是。


    諸葛亮自己也覺得劉備此時稱王,步子有些邁的太大了!


    荊州州牧府外有強敵,內有紛爭,再加上實力方麵較之呂布和曹操差了太多。


    一個不好,就是舟船傾覆的結果!


    聽罷諸葛亮此言,孫乾緩緩開口道。


    “方今天下,以呂布和曹操的實力最強。”


    “就算天下世家和百姓還有一些人心向主公,在呂軍和曹軍壓力之下,一樣是無能為也。”


    “這等人最多錦上添花,根本不可能雪中送炭。”


    “就算主公不稱王,他們也不可能為我所用。”


    “而且話說迴來,主公在荊襄之地稱王,也不全都是壞事麽!”


    孫乾的意思很清楚,人心向背這東西,總歸是受限於武力壓製。


    如果劉軍發展氣勢如虹,這些人或許還能有點用。


    可若是劉軍發展裹足不前,或者是呂布和曹操發展越來越好,就算是有那麽一部分人欣賞劉備又有什麽用呢?


    聽到孫乾這話,簡雍立即附和道。


    “公佑說的不錯,主公稱王並不全然都是壞事。”


    “隻要定下名爵和身份,對於我軍而言,其實一樣多有助力!”


    “別的不說,首先就是以王爵身份,可以跟呂布平起平坐。”


    “就連許都城中的曹操,也沒辦法再以天子名義來壓過我們!”


    簡雍和孫乾,都是劉備手下鐵杆心腹!


    他們倆已經看出來了,稱王這件事情,劉備心中肯定是願意的。


    雖然諸葛亮還有些猶豫,可一人之見,如何阻眾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我呂布,白門樓開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載酒青衣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載酒青衣客並收藏三國:我呂布,白門樓開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