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府議事大廳之中,呂布正高坐於最上首。


    除了留守長安的徐庶、張遼、魏延和馬超,以及統帥大軍在蜀中尚未歸來的高順等人之外。


    將軍府之中的文武重臣,幾乎全部到場!


    稱王大典這種事情,不是想辦立馬就能辦成的。


    必須要經過仔細謀劃,著重安排才行。


    隻有等到正式舉行典禮的時候,將軍府各路官員才會齊聚一堂。


    至於眼下,因為還處於籌劃階段,所以呂布並未大張旗鼓。


    看到眾人已經基本到齊,呂布率先開口道。


    “今日召集諸位前來,主要是為了商討兩個問題。”


    “第一是本將正式稱王之後,王號選定。”


    “第二是九卿人選,必須要提前安排到位。”


    “先從第一個問題開始吧,大家有何建議?可以暢所欲言!”


    場中上下都是自己人,所以呂布倒也不準備藏著掖著。


    在呂布的設想之中,一旦“三公九卿”人選確定之後,王國上下大大小小的事務,自有專人前去負責。


    因為王爵還不能冊封三公的緣故,所以陳宮暫時出任尚書令一職。


    而虞翻出任禦史中丞,再加上賈詡出任王府長史。


    “三公”人選雖定,但是九卿人選還差了好幾個,必須要盡快安排好!


    呂布這話一出口,虞翻立馬搶先拱手道。


    “主公,將軍府四麵擴張千軍辟易,全賴荊南和江東之地後方穩固。”


    “除此之外,這也是主公龍興之地,更當銘記。”


    “所以屬下建議,主公可稱吳王,號令四方!”


    荊南之地,在戰國時期屬於楚國治下。


    而江東之地,則屬於“吳越”。


    虞翻是會稽郡人士,今日商討王號選用,他首推吳王和越王兩個。


    隻是相對於越國而言,吳國轄地更大,王號氣格略高一籌。


    所以虞翻才推薦,立國為“吳”。


    呂布笑道:“吳王名號雖然不差,可我們將軍府轄地,現如今已經囊括數州,包括交州、益州、涼州,甚至關中等地都歸於治下。”


    “想要號令全境,吳王名號氣格還是有些太小了。”


    “諸位繼續舉薦,是否還有其他王號?”


    吳王這個名號,地域標簽實在太過明顯了。


    除此之外,春秋五霸和戰國七雄裏麵都沒有吳國。


    所以吳王這個名爵,氣格方麵也略顯不足。


    除了虞翻之外,也隻有魯肅、陸遜、吳郡張氏這些家族進行支持。


    看到呂布對吳王這個名號不滿意,虞翻歎息一聲拱手而退。


    老將嚴顏抱拳道:“主公,蜀中天府之國,高祖皇帝當年就是占據其中,然後才能克成大業!”


    “現如今將軍府轄地廣闊,南方有荊南、江東和交州,北方有涼州和關中,唯有蜀中之地正好居中。”


    “除此之外,成都之地繁華,益州百姓富足。”


    “所以末將以為,主公可以稱蜀王,號令四方!”


    蜀中之地還在劉璋手中的時候,東州世家和益州本土派互相爭鬥。


    呂軍入蜀成功之後,東州世家的實力有所削弱。


    益州本土派慢慢恢複元氣,雙方爭鬥也互相告一段落。


    嚴顏本人是益州巴郡人士,所以他更想要呂布稱蜀王。


    聽到嚴顏開口,甘寧猛一擊掌讚同道。


    “嚴將軍所言極是啊!主公稱王之後,必得高城大邑而居處。”


    “荊南和江東之地無甚可觀,涼州窮困,長安城更是損毀太多。”


    “唯有成都一地局勢平穩,更兼商貿繁華,百姓安樂。”


    “末將也讚同嚴將軍這個建議,請主公稱領蜀王~!”


    甘寧祖籍雖然在荊州,可他本人在巴郡生長,家族發展也都在蜀中。


    從這一點來說,甘寧和嚴顏的目標是一致的。


    看到嚴顏和甘寧帶頭,一部分蜀中官員也跟著互相應和起來!


    呂布笑了笑,然後略一擺手道。


    “山不在高,有仙則靈,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本將稱王之後,我所居處,自有王氣升騰。”


    “所以成都雖好,卻也不必過於求成。”


    “除此之外,自上古先秦以來,蜀王名號,一直都是偏居一隅。”


    “欲伸大義於天下者,不可太過偏安!”


    “諸位接著議,是否還有其他王號?”


    上古時期的古蜀國相關記載太少了,有記載的時候已經被秦國給並了。


    相對而言,“蜀王”這個氣格,甚至還不如“吳王”。


    畢竟人家吳王夫差,在戰國大亂鬥時候也算有頭有臉的人物。


    除此之外,一旦稱王之後將治所遷徙到成都,也確實會讓一部分官員消磨銳氣。


    所以綜合考慮,呂布並不準備選擇蜀王名號。


    看到呂布還是不答應,甘寧和嚴顏對視一眼之後,也隻能各自退下。


    楊阜偷偷瞄了一眼呂布,似乎想要開口又不太敢說。


    而賈詡這邊,則微不可察對他點了點頭。


    得到信號之後,楊阜立馬抱拳道。


    “主公,古之王爵尊大者,當以秦齊楚燕韓趙魏晉等號為先。”


    “自我軍從漢中出兵之後,下涼州,破關中,三秦故地現如今都已歸於將軍府治下。”


    “若是主公準備稱王舉尊,屬下建議可稱秦王,定都長安!”


    關中大戰結束之後,有太史慈和黃忠繼續坐鎮金城武威二郡,所以楊阜這邊倒也不必時時刻刻緊盯著。


    這次稱王大典囊括者眾,而楊阜又是個可造之材。


    所以大軍迴師經過涼州到時候,呂布特意將楊阜也一並帶了迴來。


    作為涼州人士,楊阜當然也想要為家鄉發展盡一份力!


    如果呂布稱秦王,都長安。


    荊南、江東、蜀中、漢中等地的各種物資,都要源源不斷經過涼州運抵關中長安。


    如此一來,涼州發展肯定會更進一步!


    聽到楊阜開口,賈詡輕咳一聲附和道。


    “主公,屬下以為義山所言確實頗有道理。”


    “若是主公稱秦王,一來氣格高大,足以號令天下。”


    “二來長安天下雄,足以為王都。”


    “至於其三,關中之地新定,百姓尚未徹底安穩。”


    “如果主公稱秦王,涼州和關中百姓,必然奔走相慶啊!”


    對於賈詡來說,其實他早就知道呂布心中到底想要什麽王號了。


    可身為涼州人士,有些話他也不能不說。


    所以哪怕明知道呂布自有決斷,也必須傾力一試!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我呂布,白門樓開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載酒青衣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載酒青衣客並收藏三國:我呂布,白門樓開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