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隸校尉府衙,議事大廳之中。


    韋康滿麵羞愧道:“屬下有負所托,還請鍾司隸責罰!”


    大散關一破,曹軍和呂軍在關中之地互相爭鋒。


    馬家軍態度如何,對於關中轄地歸屬影響巨大!


    在出發之前,韋康自己其實也沒有太大的信心。


    畢竟曹軍主力遠在河北,而呂軍主力已然近在咫尺。


    可韋康也沒想到,馬騰居然這麽果斷就直接拒絕了朝廷拉攏!


    鍾繇神色肅然道:“這事兒,倒也不全怪元將辦事不利。”


    “說到底,還是遠水解不了近渴~!”


    “現在我們仔細討論一下,關中之局,長安城要如何應對!”


    略一停頓之後,鍾繇繼續道。


    “大家都是什麽想法,直說即可,我們綜合考慮一下!”


    馬騰拒絕朝廷拉攏,很快就會直接放開眉縣和武功縣等地防務。


    而呂軍主力,用不了多久就能趕到槐裏城。


    槐裏城距離長安城已經很近了,一旦呂布跟馬騰會師之後,長安城立馬就要遭受大軍圍困!


    所以鍾繇現在必須要盡快決斷,到底是走是留!


    按照常理來說,一旦馬騰歸降呂布之後。


    雙方大軍一會師,呂布和馬騰所部相加,總兵力至少十二萬左右!


    這個兵力,已經五六倍於長安城守軍了!


    就算長安城本身再怎麽堅固,呂布仗著人多勢眾圍而不攻,等到三五個月之後,長安城一樣不能守!


    所以眼下最好選擇就是,趁著呂軍主力還沒趕到槐裏城。


    趕緊棄守長安,隻帶兩萬軍和絕大部分百姓撤往潼關以東。


    可長安本身牽扯太重,一旦鍾繇撤離長安城。


    整個三輔之地的右扶風、左馮翊和京兆尹,都要盡歸於呂布之手!


    如果這個時候撤離,那就是不戰而退,將朝廷轄地拱手讓人!


    鍾繇雖然是司隸校尉更兼持節都督關中,在不得曹操命令的情況下,他也很難做出如此決斷!


    至於派人詢問曹操的意思?


    冀州距離長安何止上千裏,根本來不及!


    議事大廳之中,除了鍾繇和剛剛歸來的韋康之外。


    還有京兆尹張既,和城中守將趙衢、梁寬二人。


    聽到鍾繇問起,大將趙衢開口道。


    “末將以為,長安城本身乃前漢朝廷帝都,城高牆厚而防禦充足,更兼將士用命,錢糧充足。”


    “眼下之局,咱們正當固守待援,等待朝廷調兵來救啊!”


    “若是不戰而退,曹公責罰尚且不說,恐怕咱們自己都無法交代!”


    趙衢是武將,站在他的立場上,更想要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


    如果自己能夠以長安城拖住呂軍主力三五個月,等到冀州援兵一到,重新將呂軍主力趕出關中。


    這可是天大的功勞,混個爵位說不定都有可能!


    可惜梁寬卻搖頭道:“長安城確實防禦充足,可馬騰投降之後,呂軍兵力猛增,至少能夠五六倍於我軍。”


    “呂布隻要大軍一分為二,其中一部分堵在潼關附近擋住援軍來救,剩下一部分駐紮城外圍而不攻。”


    “以城中局勢而言,咱們不可能長久守下去!”


    趙衢皺眉道:“你怎就如此確定,冀州援兵沒辦法突破敵軍封鎖?”


    梁寬開口道:“潼關以西,還有函穀關舊址。”


    “假設呂布調兵三五萬人重修函穀關,等到關隘修複一新之後,再以精兵一萬人駐守其中。”


    “就算冀州方麵有援軍十萬,真能一舉破關而入?”


    函穀關這地方,原本是擋在洛陽和長安中間的一道關。


    以函穀為界,劃為關西和關東。


    這地方地形險要,可謂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呂軍一萬人駐守其中,至少能夠擋住十萬人猛攻!


    聽到梁寬如此一說,趙衢雖然氣的雙目圓瞪,可他最終還是沒敢繼續誇海口!


    沒辦法,潼關、函穀關這種地方,本來就易守難攻。


    而呂布手下兵力,其實並不弱於冀州援軍。


    雙方隔著關隘互相對峙,肯定是呂軍主防占據更大優勢!


    京兆尹張既歎息道:“要不咱們撤吧,趁著呂軍主力未至,眼下撤離還能來得及。”


    “可一旦等到敵軍主力兵臨城下,到時候隻能白白受死而已。”


    “如果冀州援軍能夠突破呂軍封鎖,咱們守衛長安確實大功一件。”


    “可萬一冀州援兵沒辦法突破封鎖,或者是中原戰局再生變故,到時候恐怕朝廷方麵,根本就不一定還有援軍趕到了!”


    張既並不是什麽貪生怕死之輩,但是在他看來,在做重大決斷的時候,肯定是要考慮清楚才行!


    如果冀州援軍肯定能到,死守待援也不是不行。


    可若是朝廷不一定能派援軍,或者是援軍趕不過來,繼續死守長安甚至連呂軍士卒都沒辦法消耗!


    場中都是自己人,這不是韋康勸降馬騰時候滿口胡扯,說什麽冀州援軍二三十天就能趕到關中!


    所以大家心裏清楚,張既這個看法肯定是對的。


    隻是一旦撤離,總歸要有人下令,有人背鍋才行啊!


    看到場中諸人一時間沉默不語,鍾繇神色堅毅道。


    “傳我之命,長安城中所有守軍火速撤往潼關以東,什麽錢糧細軟全都不要了,人先越過潼關再說!”


    “除此之外,所有將士家眷優先撤離,剩下的京兆尹和左馮翊等地百姓,能遷走多少算多少!”


    “事不宜遲,這件事情立即開始布置,明日一早開始撤離!”


    看到鍾繇轉瞬之間就做出決斷,韋康小心翼翼開口道。


    “真要是不戰而退,萬一曹公怪罪下來,屆時又當如何?”


    當初在涼州的時候,韋康身為涼州刺史,他已經舍棄治所逃跑一次了。


    好不容易來到長安,還沒待一年時間,又要第二次撤離!


    一連兩次臨陣脫逃,就算迴去朝廷,從今往後恐怕也抬不起頭了!


    除此之外,韋康也確實有些擔心,曹操降罪不好承擔!


    鍾繇是曹操手下心腹,他在長安城坐鎮多年。


    這麽多功勞苦勞加在一起,曹操或許不會對他怎麽樣。


    可自己呢?先敗冀縣城,再敗長安城!


    萬一迴去之後正好遇到曹操想要發火,這豈不是自尋死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我呂布,白門樓開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載酒青衣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載酒青衣客並收藏三國:我呂布,白門樓開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