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尚的心思,已經從如何反擊變成如何自守。


    甚至是,如何才能不被曹操直接殲滅在高邑城之中?


    審配拱手道:“眼下之局,對於我軍而言隻有兩條路可走。”


    “要麽拚死力戰,在高邑城中和敵軍玉石俱焚!”


    “要麽早做打算,配合二公子所部幽州軍,一起向幽州轉移!”


    城牆破損難以持久,而並州高幹又作壁上觀不肯前來。


    高邑城這邊,已經沒辦法繼續守衛了。


    留下死戰,那就是等到城破之後,被曹軍直接一網打盡。


    至於向幽州方向轉移,說到底不過是棄城而逃罷了,隻是審配沒敢說這麽直接,而是用了轉移這個詞。


    袁尚背負雙手在場中來迴踱步,片刻之後才開口道。


    “如果我軍向幽州轉移,能否敵的過曹軍劫殺?”


    城中上下,現如今隻剩下三萬餘人。


    但是這三萬軍,幾乎全都是從冀州本地招募而來。


    如果自己人在冀州,或許還能壓服他們給州牧府繼續效力。


    可若是自己準備逃亡幽州,還能有多少士卒願意跟隨呢?


    除此之外,幽州方麵也不是一片太平。


    西部鮮卑步度根所部,中部鮮卑軻比能所部,全都對幽州虎視眈眈。


    袁熙從幽州方麵,最多抽調兩萬軍趕來支援。


    但是城外曹軍,最起碼還有六七萬人!


    審配開口道:“城外敵軍雖多,卻沒辦法徹底封鎖全城。”


    “二公子所部幽州軍,已經快要趕到高邑城附近。”


    “我們可以提前派出斥候傳信,跟二公子約定好突圍時間。”


    “等時間一到,先以小股兵力出城襲擾,假裝準備偷襲敵軍大營。”


    “隻要敵軍一亂,自然就沒辦法繼續阻攔我軍向北突圍!”


    高邑城雖然年久失修,可城池本身還是非常廣闊的。


    曹操手下大軍這段時間,一直都在緊盯著城牆破損之處進行猛攻。


    再加上曹操也知道並州和幽州多半會有兵來援,如果自己兵力太過分散,一個不好就要被袁尚逐個擊破。


    所以曹軍主力,一直都在高邑城南駐紮,並沒有四麵圍城。


    看到袁尚似乎還在猶豫,辛評略一拱手道。


    “主公,屬下以為正南此計可行啊。”


    “高邑城如此局勢多留無益,二公子所部即將趕到高邑城的消息,肯定也瞞不過曹軍斥候之耳目。”


    “如果我們行動足夠快,或許還能殺出一條血路直奔幽州。”


    “可若是我軍反應太慢,萬一曹操從大營之中遣將一員,調兵一兩萬直接北上提前堵住二公子所部。”


    “到時候咱們再想突圍,也未必能成啊!”


    袁軍士卒困守城中,各方行動都要受到許多限製。


    但是曹軍主力可是一直在城外駐守,而且以曹操現如今的兵力而言,就算分出去一兩萬人,也能繼續保持現有攻勢。


    並州高幹已經確定不會前來,萬一幽州袁軍再被曹操提前擊退,到時候高邑城可就真變為孤城一座了!


    看到審配和辛評二人,全都主張盡快撤離。


    袁尚臉上陰晴不定道:“可一旦我軍向北撤離,冀州將士們至少七成以上都不會繼續跟隨。”


    “而幽州刺史府,就算傾盡全力最多也就四五萬軍。”


    “等我們退往幽州之後,如何抵抗曹軍繼續向前進擊?”


    高邑城之中的冀州軍將士,他們家人在冀州,土地在冀州,祖祖輩輩全都生活在這個地方。


    別說七成以上,至少八九成軍士都不會前去。


    而且自己撤離之後,這些冀州軍將士,立馬就會投降曹操!


    反觀幽州之局,幽州東部還在公孫康手中。


    袁熙這個所謂的幽州刺史,實際上隻能控製幽州中西部地區!


    自己這麽一撤,不但反攻冀州再無可能。


    就連幽州那邊,也很難擋得住曹軍繼續向前用兵!


    審配歎息道:“主公,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啊!”


    “幽州刺史府雖然兵力有限,隻要全力調動起來,至少也有三五萬軍可用。”


    “除此之外,大將軍尚在時,咱們就一直跟烏桓人交好。”


    “主要這麽多年,也沒少動用錢糧物資結好他們。”


    “一旦我軍退往幽州之後,如果曹軍繼續向前步步緊逼,咱們正好聯合烏桓人一起出兵抵抗!”


    公孫瓚當年還活著的時候,跟三郡烏桓之間仇恨深重。


    而袁紹為了對付公孫瓚,就想辦法跟烏桓人交好。


    雖然袁紹已經身死,可袁尚主張冀州這幾年,也在繼續維持雙方之間的關係。


    如果曹操拿下冀州之後繼續向前追擊,看在雙方這麽多年互相交好的情分上,想要說動烏桓人南下還是極有可能的!


    辛評點頭道:“正南所言極是啊主公,三郡烏桓加在一起至少還有數萬可用之兵。”


    “而且烏桓人就在邊塞之地,弓馬嫻熟。”


    “想要對付曹軍追擊,我們完全可以在幽冀交界之處,依仗騎兵之力直接對付他們。”


    “隻要曹軍沒辦法去到幽州轄地,自然就能慢慢籌劃反擊之策!”


    匈奴人、烏桓人和鮮卑人,全都是馬背上長大的。


    雖然他們的騎兵裝備不行,可勝在人多勢眾啊!


    數萬騎兵橫陳於曠野之上,再加上幽州刺史府大軍助力。


    想要擋住曹軍主力北上,倒也不是不可能!


    聽罷兩人這一番分析,再一看場中諸將,似乎也都不願意跟高邑城共存亡。


    袁尚終於緩緩開口道:“既如此,派人給二哥傳信,讓他繼續率軍南下,準備策應我軍突圍!”


    “不過在此之間,誰也不許擅自走漏消息。”


    “城中上下,還要繼續修補城牆,阻擋曹軍來攻!”


    冀州州牧府走到今日,已經快要山窮水盡了,可曹軍勢力正盛。


    如果提前告訴城中守軍自己想要突圍,一個不好就會泄露消息,讓曹操那邊早做防備。


    所以在袁熙率軍趕到之前,袁尚必須要不露破綻才行!


    看到袁尚已經做出決斷,場中諸人立即各自應命準備起來。


    與此同時,高邑城南,曹軍大營之中。


    六月下旬的天氣如同火爐一般,就算已經入夜,可暑氣未退,仍然讓人覺得酷熱無比。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我呂布,白門樓開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載酒青衣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載酒青衣客並收藏三國:我呂布,白門樓開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