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配笑道:“主公勿憂,說起來,張燕此時按耐不住想要主動出山,其實對於我軍而言未必就是壞事!”


    袁尚若有所思道:“審公是想要調虎離山,然後再趁機撲殺?”


    審配點頭道:“張燕如果一直躲在山中,時不時進行騷擾,其實我軍也很難迅速反應前去擊破。”


    “可曹操如果不想我軍渡河南下,他就必須要想辦法將我軍兵馬,全部牽製在冀州之地。曹軍士卒已經全部退往兗州,這冀州上下,也隻有張燕能夠牽製我軍了。”


    “所以屬下建議,主公可以繼續調兵遣將,假裝我軍準備渡河南下,然後卻暗中調動我軍騎兵前去中山郡、常山郡等地進行布防。”


    “如此一來,隻要張燕膽敢帶兵出山,就能迅速擊破!”


    張燕手底下兵力雖多,可大部分都是步卒,他哪有大股騎兵?


    反倒是袁尚的冀州州牧府,有並州刺史高幹和幽州刺史袁熙助力,根本就不愁戰馬來源。


    所以騎兵方麵,至少拉出來萬餘人還是沒問題的!


    袁尚沉思片刻道:“審公,張燕雖然可恨,但是他畢竟實力有限,反而曹操才是我軍大敵。”


    “如果這一次我們為了剿滅張燕而耽誤大軍南下之機,這是不是,多少有些因小失大了?”


    袁尚也想要盡快滅掉張燕,然後徹底一統冀州!


    可曹軍眼下之窘迫,隻是一時伸展不開而已。


    等到曹操迅速平定青州和徐州叛亂,到時候再想動兵那就難了!


    審配正色道:“主公,我軍此時渡河南下,勝負不過是在兩可之間。”


    “可若有張燕抄襲後路,那就是敗多而勝少之局!”


    “欲圖其遠,還是要先定其身才行啊!”


    “而且話說迴來,青州和徐州局勢如火,這個時候,曹操應該比我們更著急,所以張燕在冀州的行動,絕不會拖延太久。”


    “反倒是我軍正當深思熟慮,絕不可輕易孤注一擲啊!”


    眼下之局比起當年官渡之時又不一樣,當年的官渡之戰,袁紹手底下兵強馬壯,謀士眾多。


    可正因為如此,大家都覺得此戰必勝,具體如何打,卻沒辦法統一。


    而眼下之局,袁尚所能倚重的謀士隻剩下自己。


    所以審配肯定是想要慎之再慎,有了十足把握再動手!


    聽罷審配這一番分析,袁尚沉思良久。


    終於開口道:“既如此,就按照審公的法子去辦吧!”


    “本將會親自坐鎮黎陽城,然後調集兵馬和糧草軍械,假裝一副隨時準備渡河南下的態度。”


    “蘇將軍,你繼續加派斥候打探兗州之地的各種動向,務必要將李典和徐晃等敵軍探查清楚。”


    “尹將軍,你帶上我軍騎兵北上常山郡和中山郡等地布防,一旦發現張燕所部出山襲擾,務必要全力擊破之!”


    聽到袁尚吩咐,二將立馬拱手應諾!


    建安八年,九月初十,許都,曹操官邸之中。


    看到麵前最新送到的冀州情報,曹操也是忍不住的感歎道。


    “呂布的入蜀之戰雖然前期有些受阻,可江州城大戰之後,就一路順風順水,幾乎沒有遭逢什麽抵抗!”


    “可我軍平定河北之戰,一開始打的如此順利。”


    “為何到了如今,卻反而越來越艱難?”


    青州方麵已經陷入拉鋸戰,夏侯淵跟於禁合兵一處,正想要從袁譚手中重新奪迴樂安郡。


    可就算樂安郡能夠奪迴來,平原郡和齊郡這兩地,卻一直都是袁譚的地盤,恐怕很難直接拿下!


    也就是說,青州方麵幾乎不可能全歸於自己統轄,除非袁譚戰死!


    徐州方麵,曹操前幾日剛剛批複了曹仁想要免去三郡之地一年稅賦的建議。


    但是從目前局勢來看,下邳和廣陵二郡已經丟了。


    就算曹仁跟臧霸互相匯合之後,也隻能先穩住其餘三郡的局勢,然後再伺機而動準備反攻。


    至於何時能夠趕走李嚴奪迴下邳和廣陵,一樣沒有定數。


    最關鍵的是,袁尚小兒屯兵黎陽城卻引而不發!


    如此一來,就等於是李典、徐晃和曹洪三路兵馬,根本無法調動,隻能被釘死在河南之地進行布防!


    諸事繁多之下,曹操隻覺得自己這段時間頭風病都越來越重了!


    看到曹操神色不愉,荀彧勸慰道。


    “明公,現如今天下洶洶,大丈夫想要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本就如逆水行舟!”


    “非有大毅力,大智慧,大決斷之人方可。”


    “現如今我軍雖有小亂,可至少朝廷安穩,百姓歸心,軍士效命。”


    “而眼下之局雖然艱險,可比之當年呂布襲兗州,袁紹屯黃河之際,仍然大有不如。”


    “隻要我們穩紮穩打,總有破敵興複之日!”


    聽罷荀彧這番勸解,曹操小眼睛一眨笑道。


    “哈哈哈哈!本官也隻是隨口感歎一句罷了。”


    “就憑袁譚和袁尚兩小兒,再加上劉備這個織席販履之輩,怎麽可能讓本官心生忌憚?”


    “奉孝啊,你來說說看吧,眼下之局具體該怎麽辦?”


    相對於荀彧的老成持重,郭嘉的性子一直都比較跳脫一些。


    聽到曹操開口,郭嘉笑道。


    “主公,從眼下戰局來看,我軍所需麵對的敵軍一共有三處,分別是青州袁譚、徐州劉備,跟河北袁尚三人。”


    “其中青州方麵局勢相對最好,於禁將軍成功守住臨淄城,就等於是直接穩住了青州三郡之地。”


    “而夏侯淵將軍帶兵趕到之後,我軍兵力方麵將會超過袁譚,再加上公達和仲德為之助,那就更不用擔心了。想必用不了多久,主公就能收到青州捷報,樂安郡已經重新歸於我軍治下。”


    袁譚曹操青州勢力分布圖


    略一停頓之後,郭嘉繼續道。


    “至於袁譚盤踞的平原郡和齊郡,這兩地在開戰之前本就不屬於我軍治下,能夠拿下最好,就算不能又如何呢?”


    “也無非就是,繼續維持之前的格局罷了!”


    曹操點頭道:“袁譚小兒屢敗於我軍之手,這一迴之所以能夠有是實力反擊青州,無非是袁尚從旁助力罷了。”


    “可今次之後,如果他損兵折將太多,袁尚也不可能繼續支持他。”


    “既然勢已用盡,自然也就不足為慮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我呂布,白門樓開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載酒青衣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載酒青衣客並收藏三國:我呂布,白門樓開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