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昭在孫權麵前越說越起勁兒,可吳景聽了之後,卻是越聽越生氣!


    這是兩軍對壘,生死之間的事情。


    就算是以周瑜之能,在麵對呂軍進攻之時,也要想著如何抽調精兵強將前去。


    可張昭這個計劃呢?什麽土雞瓦狗之輩都往戰場上送。


    就算是兵力能夠拉到跟呂軍持平又如何?戰力不行,還不是前去送死?


    張昭微怒道:“老夫這個計劃怎麽就行不通了?難道一定要從江北調兵,直接放棄廬江郡和九江郡不成?”


    “夫未戰而先怯者,何以用兵?”


    吳景反駁道:“首先,荊州劉表現如今跟我軍是盟友關係,除非他願意看到呂布一家獨大,然後再伺機北上的結果,否則在這個節骨眼上,就不會輕易對廬江郡下手。”


    “其次,許都曹操現如今最大的敵人還是河北袁紹。隻要袁紹一天不死,曹操就不會輕易向南用兵,所以九江郡方麵,至少短期內也無需擔心外敵。”


    “最關鍵的是,老夫之前就已經說過了。丹徒水師大營剩下的五千軍,全都是新近招募的,戰力不高。而這些世家大族提供的家兵家將,他們忠心不足,沒有經過訓練就送到戰場上,更是一盤散沙而已!”


    “就憑這些士卒,我們如何敵得過如狼似虎的賊兵?”


    孫權本人雖然頗有雄主之姿,可他畢竟年輕。


    除了去年底坐鎮後方剿滅山越族殘部之外,幾乎沒有什麽領兵打仗的經驗。


    所以他聽到張昭這個一石三鳥的計劃,立馬就有些心動了。


    可吳景畢竟是經曆過沙場亂戰的宿將了,他很清楚張昭這個計劃完全是紙上談兵,根本就行不通!


    張昭冷笑道:“我們假設劉表和曹操會放過送到眼前的肥肉,不去攻打江北二郡。”


    “可一旦德謀手下五千軍也派出去了,咱們整個吳郡,就徹底無兵守衛了。”


    “如果這個時候,呂布暗中派人前來拉攏世家大族,屆時又當如何?”


    “須知討逆將軍當初起家之時,為了穩定一方,在江東之地一直都是殺伐果斷!如果我軍強盛,自然能夠壓服那些世家大族不敢造次。可現如今這個局麵,他們還能繼續安安穩穩跟我軍一條心麽?”


    孫堅雖然是吳郡本地人,可他不過是寒族出身罷了,跟當地世家大族幾乎沒什麽交情。


    至於後來孫策取江東,也是依仗周瑜張昭這些淮泗集團的助力。


    他對於江東世家的態度,一直都是強力打壓,迫其歸附。


    孫權上位之後,因為江東局勢稍有緩和,所以討虜將軍府跟江東世家的關係,也算是慢慢有所改善了。


    如果再給孫權三五年的時間,以他的心思手段,肯定能夠將這些世家收拾的服服貼貼!


    關鍵是,現如今呂布傾兵來攻,討虜將軍府這邊,哪裏還有三五年的水磨功夫慢慢去收服他們?


    如果不能對他們徹底放心,一旦程普帶兵離開之後,誰能確保這些世家大族會不會暗中反叛?


    “你!”吳景大怒道:“我們現在討論的是,如何才能在丹陽郡力克敵軍,將呂布重新趕迴荊南之地。”


    “至於吳郡這邊如何企穩,不是還有丹徒水師大營之中五千軍可用麽?”


    “讓他們上戰場或許戰力不足,可用來維持地方安穩,又有何難?”


    “最關鍵的是,主公這一兩年一直對他們禮遇有加。這朱家、顧家、張家,都有子弟在將軍府之中出仕。現如今我們不說一榮俱榮,一損俱損,隻要將軍府還沒到山窮水盡的時候,他們就不會擅自叛亂!”


    吳郡世家的威脅,說小不小,但是絕沒有張昭說的這麽誇張。


    看到吳景還是絲毫不肯退讓,張昭也懶得繼續跟他吵了。


    隻是對著孫權略一拱手道:“主公以為,眼下之局當如何破解?”


    孫權負手而立,神色堅定道。


    “江北二郡,是我們將軍府將士們好不容易拚死力戰,這才得來的兩塊轄地。”


    “雖然這中間有江水阻隔,可無論如何,絕不能輕易撤防!”


    看到吳景似乎還要開口再勸,孫權大手一揮道。


    “舅父不必多說了,今日就算是公瑾親自前來,本將也是這個態度!”


    “丹陽郡增兵可以,但是從江北二郡撤防絕無可能!”


    “除非能有什麽更好的辦法,否則的話,眼下就隻能按照張公的建議去執行了!”


    周瑜想要調動江北二郡的守軍前去丹陽郡,孫權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理解不代表就會配合!


    對他來說,萬一這江北二郡出了什麽變故,自己剛剛上位就丟了二郡之地,這討虜將軍的威嚴何在?


    如果主君威望不著,接下來還如何震懾江東?


    另外一個擔心,就是張昭所說的江東世家了。


    遠的不說,這陸家家主陸遜,就連番拒絕自己的招攬,根本不願意在將軍府為官。


    這一迴呂布帶兵前來,潛伏在吳郡各處的斥候密探,肯定也會一起行動。


    萬一真有人在吳郡生事,到時候如何收場?


    所以孫權現在,其實更為讚同張昭的計劃!


    吳景萬般無奈道:“主公,我江東諸將,也隻有公瑾真正有手段去跟呂布打擂台而已。”


    “既然他想要調動江北二郡士卒前來,無論如何,肯定是想著盡最大可能去戰勝敵軍,所以才會如此。”


    “若是我們一定要改變這個計劃,萬一丹陽郡事有不協,又當如何?”


    孫權麵色森然道:“我江東五郡之地,六萬餘大軍,丹陽郡兩萬五千軍,已然盡歸於公瑾之手。”


    “就算是會稽郡那邊兩萬五千軍,他也能夠以大都督的身份進行調動。”


    “自古而今,為將用兵者,能有幾個主君能夠這般信任和放權?”


    “難道本將做到這種程度還不夠?真要把這個討虜將軍的名頭,也送給他不成?”


    孫權這話一出口,吳景就算是再有千言萬語,也沒辦法繼續勸說了!


    隻能是歎息一聲拱手道:“主公息怒!請主公立即派人前去江北二郡,讓廬江郡和九江郡的士卒不必渡江。”


    “屬下和子布這邊,會立即調動丹徒水師,然後再讓各大世家整頓家兵家將,盡快趕赴丹陽郡!”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我呂布,白門樓開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載酒青衣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載酒青衣客並收藏三國:我呂布,白門樓開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