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沉聲道:“宛陵城這邊,眼下還是敵強我弱的局麵。”


    “所以城中守軍,不可輕動。”


    “讓軍中上下的斥候,給我死死盯住敵軍的一舉一動,若有變故立即來報!”


    看到周瑜已經是打定主意,再一想確實沒有什麽更好的解決辦法。


    場中諸將沉默良久,也隻能各自應命而已。


    等到眾將各自離開之後,周瑜特意將吳景給留了下來。


    “吳公,眼下有一件十分要緊的事情,希望吳公能夠助我一臂之力!”


    吳景開口道:“公瑾是想要老夫親自走一趟吳縣,想辦法讓主公支持這個計劃?”


    江北二郡的士卒想要趕到宛陵城附近,這也不是轉瞬即到的。


    從調令發出,再到他們渡江而來,至少需要十天半個月的時間。


    如果現在傳令的話,勉強還能趕在呂軍搶收糧食之前開戰。


    可若是先去吳縣通傳孫權,然後再從孫權那邊發出調令,這就是徹底的來不及了!


    為今之計,隻能是周瑜先以大都督的身份傳令,同時再讓人前去吳縣一行說服孫權。


    魯肅已經去了會稽郡,宛陵城這邊,真正能夠作為信使麵見孫權的,其實也隻有吳景一人而已。


    畢竟他在江東大軍之中的資曆高,再加上孫權舅父這個身份,說話也能更有份量一些。


    看到吳景已經猜到自己的打算,周瑜點頭道。


    “不瞞吳公,我之所以不願調動丹徒水師剩下的吳千軍,主要是出於兩個目的考慮。”


    “第一,正如方才所言,丹徒水師之中新招之兵戰力不足,很難跟呂軍精銳相抗衡。”


    “至於其二,呂賊這一次來勢洶洶。武將方麵這張遼、高順、甘寧、黃忠等人,都有統帥一方之才。而負責隨軍參讚的賈詡、徐庶和龐統等人,同樣是足智多謀!”


    “若我軍能夠成功擊退敵軍倒也罷了,可萬一事有不諧,丹徒水師那五千軍,就是我們討虜將軍府最後的退路了!”


    聽到周瑜此言,吳景滿臉苦澀道。


    “所以公瑾其實已經做好打算了?萬一事有不諧,就讓丹徒水師五千軍,拚死護送主公去往江北?”


    周瑜坦然道:“以我們雙方兵力而言,我軍和敵軍之間的差距,確實太大了。”


    “萬一事有不諧,本將會在宛陵城死死拖住敵軍,絕不會讓他們攻入吳郡。”


    “而主公可以帶著一眾家眷,從吳縣前往丹徒,然後再登船去往江北二郡。如此一來的話,就算是江東局勢崩壞,至少能夠保護主公安然無恙!”


    周瑜心中明白,此番對敵,廬江郡和九江郡那邊,根本就使不上力。


    所以江東大軍,隻能依托丹陽郡和會稽郡進行防守。


    這二郡之地,無論任何一處被敵軍破開,吳郡那邊都將會遭受進攻!


    而江東方麵為了拒敵於外,吳郡那邊的守衛力量,早已經被抽調一空,根本沒辦法進行頑抗!


    如果戰局真的發展到這一步,讓孫權渡江北上,就是最後的結果了!


    無論如何,至少能夠護住他一條命,還有孫策之子孫邵,包括自己妻兒無恙!


    吳景歎息道:“可江北二郡,西鄰劉表,北近曹操。”


    “就算是主公能夠帶上一部分心腹之兵趕過去,恐怕將來,也沒辦法再東山再起了!”


    劉表坐鎮荊州十餘年,就算是眼下隻有江北四郡,可他手中至少還有三四萬軍。


    至於雄踞中原的曹操,兗州、豫州、徐州和青州大半,都已經落入其手。


    想要憑借廬江郡和九江郡為根基跟他們倆相抗衡,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眼看著吳景滿臉惆悵,周瑜朗聲笑道。


    “吳公不必多想,讓主公帶兵渡江北上,這是萬不得已才會用到的招數。”


    “至於眼下,他呂奉先跟賈文和不好對付,難道我周公瑾就是土雞瓦狗不成?”


    “隻要江北二郡的援兵能夠盡快趕至,會稽郡那邊也能穩住局麵牽扯一部分敵軍。就算是正麵開戰的話,本將又何懼一戰?”


    為將領兵,無論何時都不能失了銳氣!


    周瑜這個布置,隻是做最壞的打算而已。


    可真要正麵開戰的話,等到江北二郡的五千軍,再加上程普手下五千軍趕至。


    三方兵力匯合之後,宛陵城這邊也有三萬五千軍左右。


    對付呂布手下四萬人,僅以雙方兵力而言的話,其實相差不大!


    看到周瑜這般氣盛,吳景慨然道。


    “公瑾放心!說服主公的事情,就交給老夫了!”


    “至於丹陽郡和會稽郡兩處戰局,就勞煩公瑾多多費心了!”


    “等到我們擊退呂賊之後,早晚還能更進一步,報仇雪恨!”


    周瑜對吳景重重一抱拳:“主公年少,所以難免會有些血氣方剛。”


    “他一旦知曉我這個計劃,肯定會因為擔心江北二郡不穩,從而對本將生出怨憤之心來。”


    “可吳此去,一定要謹記,無論如何也要說服主公答應這個計劃。”


    “否則的話,若是丹陽郡和會稽郡局勢不穩,我們討虜將軍府,將會陷入萬劫不複的境地!”


    孫權的身份畢竟是主君,如果他鐵了心不答應這個計劃,其他人根本沒辦法進行勸諫。


    也隻有吳景這個舅父的身份,多多少少還能說上幾句話。


    而且他去了吳縣之後,可以拉上其妹吳夫人一起勸說孫權。


    所以這件事情,周瑜也隻能拜托於他了!


    吳景略一拱手道:“公瑾放心!老夫此去,一定想辦法說服主公!”


    現如今距離丹陽郡穀物成熟,已經越來越近了。


    城外敵軍雖然沒有徹底包圍宛陵城,可呂軍斥候卻異常活躍。


    為了避免夜長夢多,兩人商議妥當之後,周瑜立即安排心腹精銳護送吳景出城。


    宛陵城距離吳縣,還有四百餘裏的路程。


    再加上這一次事關重大,所以吳景離開城池之後,立即快馬加鞭一路急行。


    建安六年,七月十三日,吳縣,討虜將軍府。


    “砰!哐當!嘩啦啦!”


    “這江東,到底是姓周還是姓孫?”


    “他這個大都督眼裏,還有沒有我這個主公?”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我呂布,白門樓開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載酒青衣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載酒青衣客並收藏三國:我呂布,白門樓開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