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室大棚中,背對著李斯文的李二陛下突然問道:“這就是你從朕那裏,討要的幾顆絲瓜?大概還需多久才能成熟結果?”
其實李二陛下也不認識絲瓜秧具體長什麽樣子,隻是畦田一旁豎著個木牌子,明文寫著‘絲瓜’的字眼。
李斯文揉著惺忪睡眼,緩緩走來:“絲瓜耐活好生養,落地就長,一年四收,間期兩到三個月。”
聽到這個答案,李二陛下心裏有些驚喜:“好東西!怪不得那些西域行商,說什麽也不願意賣給咱們絲瓜籽,原來是怕大唐將士吃飽肚子,將來開疆擴土打到他們家門!”
李斯文撓了撓頭,絲瓜就是盤菜,又不頂飽,耐活又能怎樣,比得上土豆?
但低頭想了想,還是打消了把今年土豆的收成告訴李二陛下的打算。
萬一李二陛下知道了,著急東征高麗句怎麽辦?
還是在等自己發育一年半個月的吧。
見李斯文不迴聲,李二陛下也不想再搭理他,自顧自的看著眼前這綠油油的絲瓜秧,越看越喜歡。
心裏想,這可是自家寶貝閨女的救命稻草,不能隻放在湯峪這一個地方,萬一出了什麽意外,影響到兕子的康複那就不好了。
對沒錯,才不是自己嘴饞,想吃新鮮的綠葉菜!
於是起身,很嚴肅的下令道:“過年之前,一定要在朕的驪山行宮修這樣一個溫室大棚,需要什麽盡管開口,朕要種滿山遍野的絲瓜!”
“嗯...事情宜早不宜遲,明天就開工!”
李斯文哪裏看不出李二陛下的心思,麵無表情的拒絕:
“某還要忙濱河灣的大小事宜,沒空陪陛下胡鬧!而且,陛下你也別想著拿君臣父子什麽的嚇唬某,你之前可說了,某年紀還小當不了官。”
李二陛下聽出李斯文心裏還是有怨氣,笑著抬手點了點他:“朕不是許給你工部的職務了嗎,工部就負責蓋房子!”
李斯文翻了個白眼:“明明是陛下你自說自話,某可沒答應去工部。”
見他沒被糊弄過去,李二陛下撇了撇嘴:“那滄海道行軍大總管呢?你也不要了?”
李斯文突然瞪大雙眼,指著自己的鼻子反問一聲:“陛下你未免也太大材小用了吧!某要都是行軍大總管了,還蓋什麽房子,早領著水師去巡遊天下了!”
李二陛下笑著點了點頭:“說的沒錯!朕問你,滄海道行軍大總管,管的是什麽?”
“軍船、水師唄,還能是什麽?”
“那...軍船是不是和水有關?”
“陛下你這不廢話麽!”
見李斯文上了套,李二陛下指著水道說道:
“這溫泉是不是也和水有關?”
“溫室大棚架在溫泉上,是不是和軍船飄在水上一模一樣?既然都一樣,溫泉大棚不是你這個滄海道大總管的事宜,那是誰的事宜?”
“...”
李斯文張了張嘴,想反駁卻又卻意外發現,這話好像有點子道理。
不對!李二陛下這嘴皮子功夫見漲,差點就把自己繞進去。
雖然蓋一個溫室大棚花不了多少錢,但沒聽到皇帝親口許諾‘滄海道行軍大總管’一職,李思文實在不放心給他幹活。
萬一他這是在糊弄自己,那不就白幹了!
如此想著 ,突然伸手,指了指一側的玻璃外棚:
“溫泉水倒是不難搞,驪山和湯峪差不多,隨便找個地方都能挖出溫泉來。”
“但是這溫室大棚的造價可不便宜,陛下你就不怕被魏征知道了,罵你奢靡浪費麽?”
李二陛下表現的渾然不懼,擲地有聲:“朕又不搭在皇宮裏,隻要封鎖好消息,魏征那老貨又怎麽會知道其中花費多少。”
“他不知道具體花了多少錢,他憑什麽說朕奢靡浪費!”
“再者說,朕為救妻女散盡家財,這故事放哪個朝代,也是感天孝地的一大美談,你猜禦史諫官知道了這茬,是會攻訐朕奢靡浪費呢,還是大書特書誇朕一通?”
好一個強詞奪理,怪不得你是皇帝!
斟酌一下語句,李斯文便幽幽反駁道:“陛下真以為某聽不出...你這是在偷換概念麽?”
“孝子論心不論跡,若是一普通百姓為了家人傾家蕩產,自然稱得上一句‘好兒子、好丈夫、好父親’,古時候舉孝廉也能排的靠前。”
“可陛下作為一國之君,肩負重擔,自然要用聖人‘論跡不論心’的高標準來要求自己。”
“有道是‘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陛下身為國君,自當為天下表率,勤儉持家,當作世人楷模。”
“所以,就算某與陛下已經親如父子,但為了大唐的萬世江山,為了這百萬萬的黎民百姓,某哪怕冒著砍頭的風險,也要嚴詞拒絕陛下的不當要求!”
“若陛下執意如此...就休怪某大義滅親,親自去禦史台狀告一場了!”
看著李斯文這道貌岸然的模樣,李二陛下氣上心來,當即就拎著衣擺,一腳踹了上去:
“朕不就拿了你一個活字印刷術麽,至於如此斤斤計較!”
“長樂形容你的果真沒錯,小心眼、按翻舊賬!”
李斯文早防著他會惱羞成怒,身體一歪,很輕易的便躲過了這來勢洶洶的一腳。
同時上前一步,攙住差點摔倒的李二陛下,悠悠解釋道:
“陛下不要怪某無情無義,夫子曾說‘君子報仇,從早到晚’,陛下統帥九州,卻要克扣某一個未成年的獎賞,這傳到坊間...裏裏外外可都是陛下你的不是。”
李二陛下氣笑一聲:“你就放心吧,不到合適的時候,你就算說的天花亂墜,朕也不可能把‘滄海道大總管’的職位,交給你一毛頭小子。”
“你要是不服,信不信朕寫書一封送到並州,讓懋功親自迴來評理!”
一聽這話,李斯文動了動嘴皮,不敢反駁半聲。
其實李二陛下也不認識絲瓜秧具體長什麽樣子,隻是畦田一旁豎著個木牌子,明文寫著‘絲瓜’的字眼。
李斯文揉著惺忪睡眼,緩緩走來:“絲瓜耐活好生養,落地就長,一年四收,間期兩到三個月。”
聽到這個答案,李二陛下心裏有些驚喜:“好東西!怪不得那些西域行商,說什麽也不願意賣給咱們絲瓜籽,原來是怕大唐將士吃飽肚子,將來開疆擴土打到他們家門!”
李斯文撓了撓頭,絲瓜就是盤菜,又不頂飽,耐活又能怎樣,比得上土豆?
但低頭想了想,還是打消了把今年土豆的收成告訴李二陛下的打算。
萬一李二陛下知道了,著急東征高麗句怎麽辦?
還是在等自己發育一年半個月的吧。
見李斯文不迴聲,李二陛下也不想再搭理他,自顧自的看著眼前這綠油油的絲瓜秧,越看越喜歡。
心裏想,這可是自家寶貝閨女的救命稻草,不能隻放在湯峪這一個地方,萬一出了什麽意外,影響到兕子的康複那就不好了。
對沒錯,才不是自己嘴饞,想吃新鮮的綠葉菜!
於是起身,很嚴肅的下令道:“過年之前,一定要在朕的驪山行宮修這樣一個溫室大棚,需要什麽盡管開口,朕要種滿山遍野的絲瓜!”
“嗯...事情宜早不宜遲,明天就開工!”
李斯文哪裏看不出李二陛下的心思,麵無表情的拒絕:
“某還要忙濱河灣的大小事宜,沒空陪陛下胡鬧!而且,陛下你也別想著拿君臣父子什麽的嚇唬某,你之前可說了,某年紀還小當不了官。”
李二陛下聽出李斯文心裏還是有怨氣,笑著抬手點了點他:“朕不是許給你工部的職務了嗎,工部就負責蓋房子!”
李斯文翻了個白眼:“明明是陛下你自說自話,某可沒答應去工部。”
見他沒被糊弄過去,李二陛下撇了撇嘴:“那滄海道行軍大總管呢?你也不要了?”
李斯文突然瞪大雙眼,指著自己的鼻子反問一聲:“陛下你未免也太大材小用了吧!某要都是行軍大總管了,還蓋什麽房子,早領著水師去巡遊天下了!”
李二陛下笑著點了點頭:“說的沒錯!朕問你,滄海道行軍大總管,管的是什麽?”
“軍船、水師唄,還能是什麽?”
“那...軍船是不是和水有關?”
“陛下你這不廢話麽!”
見李斯文上了套,李二陛下指著水道說道:
“這溫泉是不是也和水有關?”
“溫室大棚架在溫泉上,是不是和軍船飄在水上一模一樣?既然都一樣,溫泉大棚不是你這個滄海道大總管的事宜,那是誰的事宜?”
“...”
李斯文張了張嘴,想反駁卻又卻意外發現,這話好像有點子道理。
不對!李二陛下這嘴皮子功夫見漲,差點就把自己繞進去。
雖然蓋一個溫室大棚花不了多少錢,但沒聽到皇帝親口許諾‘滄海道行軍大總管’一職,李思文實在不放心給他幹活。
萬一他這是在糊弄自己,那不就白幹了!
如此想著 ,突然伸手,指了指一側的玻璃外棚:
“溫泉水倒是不難搞,驪山和湯峪差不多,隨便找個地方都能挖出溫泉來。”
“但是這溫室大棚的造價可不便宜,陛下你就不怕被魏征知道了,罵你奢靡浪費麽?”
李二陛下表現的渾然不懼,擲地有聲:“朕又不搭在皇宮裏,隻要封鎖好消息,魏征那老貨又怎麽會知道其中花費多少。”
“他不知道具體花了多少錢,他憑什麽說朕奢靡浪費!”
“再者說,朕為救妻女散盡家財,這故事放哪個朝代,也是感天孝地的一大美談,你猜禦史諫官知道了這茬,是會攻訐朕奢靡浪費呢,還是大書特書誇朕一通?”
好一個強詞奪理,怪不得你是皇帝!
斟酌一下語句,李斯文便幽幽反駁道:“陛下真以為某聽不出...你這是在偷換概念麽?”
“孝子論心不論跡,若是一普通百姓為了家人傾家蕩產,自然稱得上一句‘好兒子、好丈夫、好父親’,古時候舉孝廉也能排的靠前。”
“可陛下作為一國之君,肩負重擔,自然要用聖人‘論跡不論心’的高標準來要求自己。”
“有道是‘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陛下身為國君,自當為天下表率,勤儉持家,當作世人楷模。”
“所以,就算某與陛下已經親如父子,但為了大唐的萬世江山,為了這百萬萬的黎民百姓,某哪怕冒著砍頭的風險,也要嚴詞拒絕陛下的不當要求!”
“若陛下執意如此...就休怪某大義滅親,親自去禦史台狀告一場了!”
看著李斯文這道貌岸然的模樣,李二陛下氣上心來,當即就拎著衣擺,一腳踹了上去:
“朕不就拿了你一個活字印刷術麽,至於如此斤斤計較!”
“長樂形容你的果真沒錯,小心眼、按翻舊賬!”
李斯文早防著他會惱羞成怒,身體一歪,很輕易的便躲過了這來勢洶洶的一腳。
同時上前一步,攙住差點摔倒的李二陛下,悠悠解釋道:
“陛下不要怪某無情無義,夫子曾說‘君子報仇,從早到晚’,陛下統帥九州,卻要克扣某一個未成年的獎賞,這傳到坊間...裏裏外外可都是陛下你的不是。”
李二陛下氣笑一聲:“你就放心吧,不到合適的時候,你就算說的天花亂墜,朕也不可能把‘滄海道大總管’的職位,交給你一毛頭小子。”
“你要是不服,信不信朕寫書一封送到並州,讓懋功親自迴來評理!”
一聽這話,李斯文動了動嘴皮,不敢反駁半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