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李二陛下矗立良久,好像不信自己的樣子,李斯文想了想,走到角落裏拿出一塊模板,其上有方正的小凹槽,大小與一顆鉛字契合。
又翻開手上的數學書,隨便找了句話指給李二陛下看:“大人你看這句‘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
然後便按照如今盛行的《切韻》分類法,緩緩轉動輪盤,很快就從同一個韻聲分類中找到了自己需要的幾個鉛字,並將其一一鑲嵌在刻有凹槽的模板上。
接著又拿起一根滾刷,在硯台上蘸滿了墨水,在鉛字上滾了幾次,確定沒有缺漏後便將整個模板都扣在了一張宣紙上。
片刻時間,翻開一看,宣紙之上字跡清晰,墨跡有痕。
將這張宣紙與書本上的相同字眼放在一起,遞給李二陛下,李斯文這才指了指輪盤,解釋道:
“這些鉛字可以隨意排布,從而印刷出天底下任何一本書籍。”
在李二陛下滿目駭然的注視下,李斯文又將模板上的鉛字一一扣下來,放迴輪盤上的原位置。
同時說道:“其使用的是鉛字印刷,所以成本較高。”
“但這些鉛字不同於木字,可以周而複始的循環使用,隻要不是故意損壞的話...這些模塊應該可以連續使用幾年而不壞。等將來賺迴成本後便是一本萬利的生意。”
“而這輪盤可以‘以字就人,按韻取字’,就算工匠不識字,隻要他會說話,就可以轉動輪盤找字,如此一來,雕版印刷的種種難點,都差不多解決了。”
看著李斯文有些輕描淡寫的話語,李二陛下卻默不作聲,心裏隻覺得麻木,自打到了這濱河灣,一路上感受到的震撼實在太多。
所以當他看到這活字印刷,甚至都沒有反應過來。
直到王小虎拎著茶壺走來,四人按照身份依次落座後,李二陛下這才深吸一口氣,眼中滿是驚喜。
而當他聽完李斯文所說,印刷近百本書籍後的成本後,更是忍不住大聲喝了聲:“彩!”
為什麽隋朝創立科舉製後,唐朝明知其優越之處,卻還是任用了壞處更多的九品中正製,是李二陛下不想麽?
隻是因為每一次的科舉,考中者十有八九都是世家子弟出身,因科舉受利的寒門子弟卻寥寥無幾!
施行科舉,不僅沒有實現它初始的目的——即招攬天下英才為我所用,還惹來世家子弟的惡感,使得科舉的名聲在民間極差。
這種荒唐的結果,究其原因便是教育壟斷,寒門子弟及以下的學子買不起書,隻能靠著別人施舍,或是自己熬夜抄來的幾本書學習。
又如何和那些自幼名師教導,博覽群書,受家族文學氣息熏陶的世家子弟相比?
但如今有了這活字印刷術,昂貴的書籍必定變得廉價,讀書的人多了,人能讀到的書多了,那寒門子弟自然也就有了和世家子弟公平競爭的條件。
即使這條件也算不上太公平,但寒門子弟的基數又豈是世家子弟能相提並論的。
世家子弟就算人人成才,而寒門子弟百裏挑一,寒門子弟成才的數量也遠遠超過世家!
隻要朝廷上下的寒門子弟成了一定規模,那世家千百年來對於教育的壟斷,自然不攻自破!
李二陛下深吸一口氣,不停地上下打量這個,越看越順眼的李斯文,什麽心中無君的奸臣,這分明是憂國為民的國之棟梁!
不禁點頭道:“好!你今日所為,可真是解了朕的心腹大患!”
李斯文笑眯眯的抿了口茶,當決定交出這活字印刷的時候,他就已經預見了李二陛下今天的模樣。
越是英明神武的皇帝,就越不會忽視活字印刷的功勞,所以對李二陛下的連連讚歎,李斯文心裏也沒什麽大的波瀾。
隻是,看著李二陛下正在琢磨如何封賞的模樣,想了想,覺得趁熱打鐵:“那依大人你看來,這活字印刷是不是一件利國利民,足以影響後世千百代的神物?”
李二陛下點了點頭:“此物可輕易打破世家封鎖,將這些爬在大唐背上吸血的害蟲打下雲巔,自然興國利民。”
“那此物一旦現世,是不是會被後世的無數文人騷客傳唱已久?無數受過此物恩惠的士子會不會感恩戴德?”
李二陛下又點了點頭:“此物能讓百姓也有機會參與朝政,讓無數被現實埋藏的人才有了更進一步的希望,自然會是一件定國安邦的國之重器!”
李斯文臉上依舊淡定,心裏卻要樂開花,李二陛下這也太識抬舉了,有話他是真吹啊!
又悠然笑道:“既然此物興國安邦,必將開創天下人人可讀書的盛世,那獻上此物算不算是一件奇功?”
“先說好,某也不是那種居功自傲的家夥,隻是大人你以明君自居,自然要做到有功必賞,公正開明才是盛世應有的景象,所以...”
這話說的...王小虎捂住羞紅的老臉,自家公子這邀功邀的,就差直說了,你說話就不能委婉些麽?
李君羨也是撇過腦袋,不想再看向這個沒皮沒臉的家夥,平日你對皇帝是愛搭不理,怎麽一到討賞的時候,就變得這麽諂媚了?
你心裏的傲骨呢?
他也實在不想承認自己心裏的酸澀,這個屬於自己晚輩的家夥,眼看著爵位就要超過自己了,可這貨竟然連戰場都沒見過!
再想想自己前半生屍山血海的闖過來,如今還兢兢業業不敢有一刻疏忽,可這爵位卻說什麽也升不上去..哎,可能這就是袁天師常掛在嘴邊的造化吧...
李君羨抬頭數著房梁上的紋理,盡力不讓自己在眼底不停打轉的淚水留下來。
又翻開手上的數學書,隨便找了句話指給李二陛下看:“大人你看這句‘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
然後便按照如今盛行的《切韻》分類法,緩緩轉動輪盤,很快就從同一個韻聲分類中找到了自己需要的幾個鉛字,並將其一一鑲嵌在刻有凹槽的模板上。
接著又拿起一根滾刷,在硯台上蘸滿了墨水,在鉛字上滾了幾次,確定沒有缺漏後便將整個模板都扣在了一張宣紙上。
片刻時間,翻開一看,宣紙之上字跡清晰,墨跡有痕。
將這張宣紙與書本上的相同字眼放在一起,遞給李二陛下,李斯文這才指了指輪盤,解釋道:
“這些鉛字可以隨意排布,從而印刷出天底下任何一本書籍。”
在李二陛下滿目駭然的注視下,李斯文又將模板上的鉛字一一扣下來,放迴輪盤上的原位置。
同時說道:“其使用的是鉛字印刷,所以成本較高。”
“但這些鉛字不同於木字,可以周而複始的循環使用,隻要不是故意損壞的話...這些模塊應該可以連續使用幾年而不壞。等將來賺迴成本後便是一本萬利的生意。”
“而這輪盤可以‘以字就人,按韻取字’,就算工匠不識字,隻要他會說話,就可以轉動輪盤找字,如此一來,雕版印刷的種種難點,都差不多解決了。”
看著李斯文有些輕描淡寫的話語,李二陛下卻默不作聲,心裏隻覺得麻木,自打到了這濱河灣,一路上感受到的震撼實在太多。
所以當他看到這活字印刷,甚至都沒有反應過來。
直到王小虎拎著茶壺走來,四人按照身份依次落座後,李二陛下這才深吸一口氣,眼中滿是驚喜。
而當他聽完李斯文所說,印刷近百本書籍後的成本後,更是忍不住大聲喝了聲:“彩!”
為什麽隋朝創立科舉製後,唐朝明知其優越之處,卻還是任用了壞處更多的九品中正製,是李二陛下不想麽?
隻是因為每一次的科舉,考中者十有八九都是世家子弟出身,因科舉受利的寒門子弟卻寥寥無幾!
施行科舉,不僅沒有實現它初始的目的——即招攬天下英才為我所用,還惹來世家子弟的惡感,使得科舉的名聲在民間極差。
這種荒唐的結果,究其原因便是教育壟斷,寒門子弟及以下的學子買不起書,隻能靠著別人施舍,或是自己熬夜抄來的幾本書學習。
又如何和那些自幼名師教導,博覽群書,受家族文學氣息熏陶的世家子弟相比?
但如今有了這活字印刷術,昂貴的書籍必定變得廉價,讀書的人多了,人能讀到的書多了,那寒門子弟自然也就有了和世家子弟公平競爭的條件。
即使這條件也算不上太公平,但寒門子弟的基數又豈是世家子弟能相提並論的。
世家子弟就算人人成才,而寒門子弟百裏挑一,寒門子弟成才的數量也遠遠超過世家!
隻要朝廷上下的寒門子弟成了一定規模,那世家千百年來對於教育的壟斷,自然不攻自破!
李二陛下深吸一口氣,不停地上下打量這個,越看越順眼的李斯文,什麽心中無君的奸臣,這分明是憂國為民的國之棟梁!
不禁點頭道:“好!你今日所為,可真是解了朕的心腹大患!”
李斯文笑眯眯的抿了口茶,當決定交出這活字印刷的時候,他就已經預見了李二陛下今天的模樣。
越是英明神武的皇帝,就越不會忽視活字印刷的功勞,所以對李二陛下的連連讚歎,李斯文心裏也沒什麽大的波瀾。
隻是,看著李二陛下正在琢磨如何封賞的模樣,想了想,覺得趁熱打鐵:“那依大人你看來,這活字印刷是不是一件利國利民,足以影響後世千百代的神物?”
李二陛下點了點頭:“此物可輕易打破世家封鎖,將這些爬在大唐背上吸血的害蟲打下雲巔,自然興國利民。”
“那此物一旦現世,是不是會被後世的無數文人騷客傳唱已久?無數受過此物恩惠的士子會不會感恩戴德?”
李二陛下又點了點頭:“此物能讓百姓也有機會參與朝政,讓無數被現實埋藏的人才有了更進一步的希望,自然會是一件定國安邦的國之重器!”
李斯文臉上依舊淡定,心裏卻要樂開花,李二陛下這也太識抬舉了,有話他是真吹啊!
又悠然笑道:“既然此物興國安邦,必將開創天下人人可讀書的盛世,那獻上此物算不算是一件奇功?”
“先說好,某也不是那種居功自傲的家夥,隻是大人你以明君自居,自然要做到有功必賞,公正開明才是盛世應有的景象,所以...”
這話說的...王小虎捂住羞紅的老臉,自家公子這邀功邀的,就差直說了,你說話就不能委婉些麽?
李君羨也是撇過腦袋,不想再看向這個沒皮沒臉的家夥,平日你對皇帝是愛搭不理,怎麽一到討賞的時候,就變得這麽諂媚了?
你心裏的傲骨呢?
他也實在不想承認自己心裏的酸澀,這個屬於自己晚輩的家夥,眼看著爵位就要超過自己了,可這貨竟然連戰場都沒見過!
再想想自己前半生屍山血海的闖過來,如今還兢兢業業不敢有一刻疏忽,可這爵位卻說什麽也升不上去..哎,可能這就是袁天師常掛在嘴邊的造化吧...
李君羨抬頭數著房梁上的紋理,盡力不讓自己在眼底不停打轉的淚水留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