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將近一個時辰的爭論,兜兜轉轉得,終於又迴到了最初的那個關鍵問題。
隻見孫思邈瞄了一眼房門,目光炯炯的看向李斯文,緩緩問道:“所以,你們倆這麽著急的進山來找老道,就是為了勸老道助你們一臂之力?”
趁著藥王說話間,李斯文輕輕搖了搖頭,同時向對麵的孫紫蘇使了個眼色。
心領神會的孫紫蘇立馬挽住了孫思邈的手臂,生怕一不留神又讓祖父跑了。
見此,李斯文才鬆了口氣,緩緩解釋道:“不是想讓您助一臂之力這麽簡單,某的目的,是想請您老人家出山,擔任醫院院長一職。”
等了一會兒,死活不見李斯文說院長的待遇,孫思邈心裏不禁暗罵一聲:彼娘之,好一個心黑的小子,這是想讓自己這個老人家給他打白工!
念及至此,孫思邈突然猛地起身,腳尖不過輕點地麵,身形便如燕般的朝著門外掠去。
隻是,藥王的手臂被他那自家孫女死死拽著不放,前方的去路也被早有預料的李斯文穩穩擋住。
左右掃視一眼,自己竟被這倆小家夥前後夾擊,猶如一隻籠中鳥,是插翅難逃。
眼瞅著是跑不掉了,孫思邈隻得是無奈的苦笑幾聲,搖了搖頭重重坐迴位置。
歎了口氣後,目光哀怨的看向自家寶貝孫女,話語間暮氣難掩:
“哎...祖父如今年逾九十,已經是個半隻腳踩進棺材裏的人了,實在是擔不起這麽大的責任。你們倆小娃娃呦,未免把我這老頭子看的太厲害嘍...”
聞言,李斯文心裏冷笑不止,半隻腳進棺材?
若不是他清楚的記得,你老人家足足活了一百四十二歲,尚有五十多年的陽壽在身,沒準這話他就信了!
李斯文一臉無奈的攤了攤手,緩緩安撫藥王:“孫道長息怒,我們這是實在沒了辦法,這才無奈找到了先生。”
“某就實話實說了吧,咱們醫家要是想成就某於夢中所見的那般煌煌盛世,光靠某與紫蘇兩個人,那是萬萬做不到的。”
“醫道大興,需要有無數能人誌士前仆後繼的投身其中,上下幾代人一同在這條滿是艱辛險阻的醫道變革之路上披荊斬棘,死後而已。”
“而若是想實現如此宏願,孫道長您這名震天下的‘藥王’大名,可是萬萬不能少的。”
見孫思邈的態度軟化,李斯文目光真摯的給他斟滿茶水,緩緩而道:
“待孫道長抵達湯峪之後,您後半生的一切吃穿用度,皆由曹國公府一力承擔,小子保證,您在湯峪絕無後顧之憂。”
“小子的開國三品爵,還有紫蘇的安定公主,足以攔住那些不懷好意的宵小之輩。”
“再說了,孫道長若是能在湯峪久居,也不用擔心再與孫女分割兩地,飽受相思之苦。”
“平時閑得慌了,還有袁天師、巢老這兩位同齡人陪您老下下棋,嘮嘮嗑什麽的,豈不比孫道長您在這深山裏風餐露宿舒服的多。”
“而小子所求的,隻不過是您在湯峪安心養老,靜極思動的時候,走兩步到醫院提拔提拔晚輩,時不時的為咱們醫家大興添磚加瓦,孫道長何樂而不為呢?”
聞言,孫思邈頓時吹胡子瞪眼,指著李斯文就罵道:“你個小兔崽子,可真是和李績那王八蛋學好了!盡會耍些嘴皮子功夫來哄老道開心!”
李斯文眨了眨眼,明顯有些無辜,他承認自己剛才的那一番話確實不怎麽像好人,但也不至於扯上他那遠在並州的便宜老爹啊。
孫思邈麵帶不善,他這說話兩頭堵的模樣,實在很難不讓孫思邈想起,幾年前的那樁往事。
貞觀二年的時候,李績也像今日的李斯文這般巧舌如簧,以醫家大義和自身利益作為雙重誘餌,成功把自己哄騙到長安,去給皇後診病治病。
當時要不是自己當機立斷,跑的足夠快且果斷,隻怕那皇帝是鐵了心,要想方設法的把自己困死在長安中,逼迫他為皇室效力。
迴憶起當年事,孫思邈仍然有些心有餘悸,所以在此刻麵對李斯文拋出的誘惑時,他不敢不深思熟慮。
隻見孫思邈眉頭緊皺,心思急轉下,不多時便找到了醫院分科之法可能存在的疏漏。
忽然冷笑一聲,開口道:“分科學習醫術,固然能在短時間內,促進醫者的水平快速成長,但如此一來,他們所精通的也不過醫道的十三分之一。”
說話間,孫思邈目光犀利緊緊盯著李斯文:“等將來,倘若這些人中有誰與你理念不合,想獨立出去另立門戶,僅憑這十三分之一的醫術,怎麽支撐得起一家醫館運營。”
“難不成...你其實是想用這樣的法子,來杜絕未來可能會出現的競爭對手?”
說著,孫思邈的眉頭更緊,語氣遲疑著:“你這做法...老道越看越覺得,和此地富商們打壓、壟斷同行的手法,是同出一轍啊...”
本來隻是說說,但越分析著,孫思邈就覺得越不對勁,心裏不禁打起了鼓。
這些來引鎮鳩占鵲巢的富商背後,該不會站的就是曹國公府吧?
而當孫思邈將他這一番看似有理的分析緩緩道來,原本滿心歡喜的孫紫蘇,此刻也不禁開始變得有些忐忑難安。
在這之前,她一直沉浸在李斯文嘴中所勾勒出的,那幅美倫美奐的理想畫卷中,壓根就沒靜下心,好好思索過其中潛藏的種種風險和隱患。
而以李斯文表現出的嚴謹縝密的心思,又怎麽可能會對這些問題毫無察覺。
難道正如祖父所說,李斯文如此處心積慮,就是故意設計的這般陷阱,企圖將天下醫者都一網打盡,收入囊中?
念及至此,原本笑嘻嘻挽住祖父臂膀的孫紫蘇,一雙秋眸也開始眨都不眨的盯住李斯文。
注意到孫紫蘇都開始變得遲疑,與爺孫倆對坐的李斯文,隻得無奈的舉起雙手:“孫道長,你要是這樣想,那可就錯怪了小子!”
說著拿出了自己隨身攜帶的金魚袋,振振有詞的解釋道:
“您想啊,某現在可是堂堂開國三品爵,不止是阿耶貴為曹國公,某的背後還有幾位同列國公高位的叔叔伯伯給予支持。”
“倘若不是為了夢中所見的那般,令人心往神馳的煌煌大勢,若不是某以醫者身份為傲,同樣也願意給天下同僚謀一條出路...”
“某又何必自討苦吃,去做這樣一件需耗時長久且短期內見不到成效,且稍有疏漏就會招致天下醫者群而攻之的苦差事?”
聽完李斯文這一番言辭懇切的說辭,孫思邈那張遍布狐疑的臉上,也少了幾分猜疑。
他說的確實沒錯,他雖然懷有一身精湛醫術,但開國三品縣公的身份,遠遠比一普通醫者的身份更為耀眼。
如今功成名就的李斯文若是無心仕途,早就可以過上錦衣玉食的瀟灑日子。
要不是見醫者的處境實在困難,感同身受下想要出一份力來改善醫者地位,他幹什麽不好,來摻和這種破事。
而他的構想一旦實現,不能再對醫者耀武揚威的權貴們會指責他不務正業,看病沒以前方便的百姓可能會覺得他多管閑事。
但隻有他們這些真正得到利益的醫者,沒有絲毫資格去責怪他包藏禍心。
李斯文見爺孫倆微微變了臉色,暗暗鬆了口氣的同時,繼續為自己辯解道:“再說了,專精一科不代表不對其他醫科進行涉獵,隻是側重不同。”
“東漢末年的神醫華佗固然醫術精湛,但他最擅長最出名的,還不是那已經成為‘醫家絕唱’,號稱能開顱去病,刮骨療毒的外科手術。”
“而曆代神醫同樣是各有所長。”
“醫聖張仲景隻一本《傷寒雜病論》便可號稱是集醫藥理論大成之作,但最讓醫者佩服的,還是他那創造性的內科六經八綱。”
“西晉時期的大醫皇甫謐雖名聲不顯,但留有第一本針灸學專著《針灸甲乙經》,被譽為‘針灸鼻祖’。”
“當然,還有被人尊稱‘藥王’的孫道長,您這一身醫術也不敢拍胸脯說自己能包治百病吧?隻能說是涉獵的醫科比較廣,內外兒婦...對了,還有五官科。”
見孫思邈態度軟化,接近被自己說服。
李斯文攤了攤手,再次點出了一個之前被他忽視的大問題:
“孫道長您天資卓越,自幼便被稱唿‘聖童’,可即便是你,也是耗費了五六十年的功夫才精通了五科醫術。”
“反觀天下醫者,其中絕大多數,都是些天資魯鈍遠不如您的,若是學全了醫科,這輩子可能就是個平平無奇的醫者。
“但若是他們從一開始就決定隻專精一科,那可望不可即的名醫境界,也不是不可觸及。”
麵對這無力反駁的事實,孫思邈隻能是連連歎氣。
這些年他見識過不少醫術精湛之人,可遺憾的是,沒有一個是有望神醫境界的,能將醫術融會貫通,成就一代名醫的,都是少之又少。
但若是這些人從一開始就隻專精一科,不說玄之又玄的神醫境界,起碼在而立之年,大部分人就能摸到一代名醫的門檻。
雖然是專科名醫,但身份地位,也絕不是普通醫者能比肩的。
“...你說得對。”
一潭死水般的沉寂中,孫思邈嗓音嘶啞的點了點頭,而後目光炯炯的盯著李斯文:“老道還有最後一個問題。”
“孫道長請說。”
“暫且不提需要各科醫術全部大成,推陳出新才能成就一代神醫,就算是想要成為名醫,也需要精通各科醫術,將之全部融會貫通。”
“而像你所規劃的那樣,醫者隻專修一科,獨木難支下,即便天下醫者都能摸到名醫門檻又如何?”
“要想醫道萬載長青,最需要的還是那些,留下不朽經典的代代神醫。”
李斯文陷入沉思,正如孫思邈所言,雖然有些殘酷,但推動時代發展的確實不是數額龐大的普通人,而是頂層那些,為數稀少的兩三個偉人。
當年帶自己課題的導師就曾感歎道:
‘別看為了完成這個課題,咱們這些人花費了大半輩子時間,但目的卻隻是為了節省那些天才一頓午飯的時間。
但他們還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可不能把時間浪費在這些枯燥的數據身上。’
就比如醫聖張仲景,他這一生著書眾多,十六卷《傷寒雜病論》、十卷《辨傷寒》、一卷《評病藥方》...大多都失傳不存。
隻《傷寒雜病論》中流傳下來的一部分——關於雜病的《金匱要略》,便讓張仲景成為了聞名海外的醫學偉人。
天才的世界,生來就是讓人看不懂的。
李斯文沉思半晌,搖了搖頭:
“孫道長您說得對,想要成為一代神醫,確實要先成為天下醫術的集大成者。”
“但某覺得,如果是真正的天才,那遲早詩要成長為蒼天大樹,區區分科又怎麽阻擋得了他半分。”
“普通人需要五六年才能學會的一科醫術,天才隻需要短短幾月。”
“若是能遇見這樣的人才,某怎麽會加以阻止,某肯定是要支持他學會了就轉科,還要囑咐他多學多問,隻希望他能早點成才。”
“但對於普通人,某認為還是分科進修更為合適。”
“杏林杏林,醫者將自己比喻成杏樹而不是榕樹,就是因為他們清楚,醫道是沒辦法像榕樹那樣獨木成林的。”
“再比如某,某自認天資一般,所以隻學了外科一門醫術,對其他科隻是觸類旁通,談不上精通。”
“但僅憑外科這一門醫術,某便自信做到華佗當初刮骨療毒的事跡,就是聽上去天方夜譚的開顱治病...若是條件允許也不是不行。”
“而若是依照某的計劃進行,不出二十年,如今這些才發芽的樹苗,必將精誠合作成長為一片茂密的杏林,長勢好的特事特辦,長勢一般的也能雨露均沾。”
“如此一來,成千上萬的名醫,總是要比一位神醫救治的人多得多。”
隻見孫思邈瞄了一眼房門,目光炯炯的看向李斯文,緩緩問道:“所以,你們倆這麽著急的進山來找老道,就是為了勸老道助你們一臂之力?”
趁著藥王說話間,李斯文輕輕搖了搖頭,同時向對麵的孫紫蘇使了個眼色。
心領神會的孫紫蘇立馬挽住了孫思邈的手臂,生怕一不留神又讓祖父跑了。
見此,李斯文才鬆了口氣,緩緩解釋道:“不是想讓您助一臂之力這麽簡單,某的目的,是想請您老人家出山,擔任醫院院長一職。”
等了一會兒,死活不見李斯文說院長的待遇,孫思邈心裏不禁暗罵一聲:彼娘之,好一個心黑的小子,這是想讓自己這個老人家給他打白工!
念及至此,孫思邈突然猛地起身,腳尖不過輕點地麵,身形便如燕般的朝著門外掠去。
隻是,藥王的手臂被他那自家孫女死死拽著不放,前方的去路也被早有預料的李斯文穩穩擋住。
左右掃視一眼,自己竟被這倆小家夥前後夾擊,猶如一隻籠中鳥,是插翅難逃。
眼瞅著是跑不掉了,孫思邈隻得是無奈的苦笑幾聲,搖了搖頭重重坐迴位置。
歎了口氣後,目光哀怨的看向自家寶貝孫女,話語間暮氣難掩:
“哎...祖父如今年逾九十,已經是個半隻腳踩進棺材裏的人了,實在是擔不起這麽大的責任。你們倆小娃娃呦,未免把我這老頭子看的太厲害嘍...”
聞言,李斯文心裏冷笑不止,半隻腳進棺材?
若不是他清楚的記得,你老人家足足活了一百四十二歲,尚有五十多年的陽壽在身,沒準這話他就信了!
李斯文一臉無奈的攤了攤手,緩緩安撫藥王:“孫道長息怒,我們這是實在沒了辦法,這才無奈找到了先生。”
“某就實話實說了吧,咱們醫家要是想成就某於夢中所見的那般煌煌盛世,光靠某與紫蘇兩個人,那是萬萬做不到的。”
“醫道大興,需要有無數能人誌士前仆後繼的投身其中,上下幾代人一同在這條滿是艱辛險阻的醫道變革之路上披荊斬棘,死後而已。”
“而若是想實現如此宏願,孫道長您這名震天下的‘藥王’大名,可是萬萬不能少的。”
見孫思邈的態度軟化,李斯文目光真摯的給他斟滿茶水,緩緩而道:
“待孫道長抵達湯峪之後,您後半生的一切吃穿用度,皆由曹國公府一力承擔,小子保證,您在湯峪絕無後顧之憂。”
“小子的開國三品爵,還有紫蘇的安定公主,足以攔住那些不懷好意的宵小之輩。”
“再說了,孫道長若是能在湯峪久居,也不用擔心再與孫女分割兩地,飽受相思之苦。”
“平時閑得慌了,還有袁天師、巢老這兩位同齡人陪您老下下棋,嘮嘮嗑什麽的,豈不比孫道長您在這深山裏風餐露宿舒服的多。”
“而小子所求的,隻不過是您在湯峪安心養老,靜極思動的時候,走兩步到醫院提拔提拔晚輩,時不時的為咱們醫家大興添磚加瓦,孫道長何樂而不為呢?”
聞言,孫思邈頓時吹胡子瞪眼,指著李斯文就罵道:“你個小兔崽子,可真是和李績那王八蛋學好了!盡會耍些嘴皮子功夫來哄老道開心!”
李斯文眨了眨眼,明顯有些無辜,他承認自己剛才的那一番話確實不怎麽像好人,但也不至於扯上他那遠在並州的便宜老爹啊。
孫思邈麵帶不善,他這說話兩頭堵的模樣,實在很難不讓孫思邈想起,幾年前的那樁往事。
貞觀二年的時候,李績也像今日的李斯文這般巧舌如簧,以醫家大義和自身利益作為雙重誘餌,成功把自己哄騙到長安,去給皇後診病治病。
當時要不是自己當機立斷,跑的足夠快且果斷,隻怕那皇帝是鐵了心,要想方設法的把自己困死在長安中,逼迫他為皇室效力。
迴憶起當年事,孫思邈仍然有些心有餘悸,所以在此刻麵對李斯文拋出的誘惑時,他不敢不深思熟慮。
隻見孫思邈眉頭緊皺,心思急轉下,不多時便找到了醫院分科之法可能存在的疏漏。
忽然冷笑一聲,開口道:“分科學習醫術,固然能在短時間內,促進醫者的水平快速成長,但如此一來,他們所精通的也不過醫道的十三分之一。”
說話間,孫思邈目光犀利緊緊盯著李斯文:“等將來,倘若這些人中有誰與你理念不合,想獨立出去另立門戶,僅憑這十三分之一的醫術,怎麽支撐得起一家醫館運營。”
“難不成...你其實是想用這樣的法子,來杜絕未來可能會出現的競爭對手?”
說著,孫思邈的眉頭更緊,語氣遲疑著:“你這做法...老道越看越覺得,和此地富商們打壓、壟斷同行的手法,是同出一轍啊...”
本來隻是說說,但越分析著,孫思邈就覺得越不對勁,心裏不禁打起了鼓。
這些來引鎮鳩占鵲巢的富商背後,該不會站的就是曹國公府吧?
而當孫思邈將他這一番看似有理的分析緩緩道來,原本滿心歡喜的孫紫蘇,此刻也不禁開始變得有些忐忑難安。
在這之前,她一直沉浸在李斯文嘴中所勾勒出的,那幅美倫美奐的理想畫卷中,壓根就沒靜下心,好好思索過其中潛藏的種種風險和隱患。
而以李斯文表現出的嚴謹縝密的心思,又怎麽可能會對這些問題毫無察覺。
難道正如祖父所說,李斯文如此處心積慮,就是故意設計的這般陷阱,企圖將天下醫者都一網打盡,收入囊中?
念及至此,原本笑嘻嘻挽住祖父臂膀的孫紫蘇,一雙秋眸也開始眨都不眨的盯住李斯文。
注意到孫紫蘇都開始變得遲疑,與爺孫倆對坐的李斯文,隻得無奈的舉起雙手:“孫道長,你要是這樣想,那可就錯怪了小子!”
說著拿出了自己隨身攜帶的金魚袋,振振有詞的解釋道:
“您想啊,某現在可是堂堂開國三品爵,不止是阿耶貴為曹國公,某的背後還有幾位同列國公高位的叔叔伯伯給予支持。”
“倘若不是為了夢中所見的那般,令人心往神馳的煌煌大勢,若不是某以醫者身份為傲,同樣也願意給天下同僚謀一條出路...”
“某又何必自討苦吃,去做這樣一件需耗時長久且短期內見不到成效,且稍有疏漏就會招致天下醫者群而攻之的苦差事?”
聽完李斯文這一番言辭懇切的說辭,孫思邈那張遍布狐疑的臉上,也少了幾分猜疑。
他說的確實沒錯,他雖然懷有一身精湛醫術,但開國三品縣公的身份,遠遠比一普通醫者的身份更為耀眼。
如今功成名就的李斯文若是無心仕途,早就可以過上錦衣玉食的瀟灑日子。
要不是見醫者的處境實在困難,感同身受下想要出一份力來改善醫者地位,他幹什麽不好,來摻和這種破事。
而他的構想一旦實現,不能再對醫者耀武揚威的權貴們會指責他不務正業,看病沒以前方便的百姓可能會覺得他多管閑事。
但隻有他們這些真正得到利益的醫者,沒有絲毫資格去責怪他包藏禍心。
李斯文見爺孫倆微微變了臉色,暗暗鬆了口氣的同時,繼續為自己辯解道:“再說了,專精一科不代表不對其他醫科進行涉獵,隻是側重不同。”
“東漢末年的神醫華佗固然醫術精湛,但他最擅長最出名的,還不是那已經成為‘醫家絕唱’,號稱能開顱去病,刮骨療毒的外科手術。”
“而曆代神醫同樣是各有所長。”
“醫聖張仲景隻一本《傷寒雜病論》便可號稱是集醫藥理論大成之作,但最讓醫者佩服的,還是他那創造性的內科六經八綱。”
“西晉時期的大醫皇甫謐雖名聲不顯,但留有第一本針灸學專著《針灸甲乙經》,被譽為‘針灸鼻祖’。”
“當然,還有被人尊稱‘藥王’的孫道長,您這一身醫術也不敢拍胸脯說自己能包治百病吧?隻能說是涉獵的醫科比較廣,內外兒婦...對了,還有五官科。”
見孫思邈態度軟化,接近被自己說服。
李斯文攤了攤手,再次點出了一個之前被他忽視的大問題:
“孫道長您天資卓越,自幼便被稱唿‘聖童’,可即便是你,也是耗費了五六十年的功夫才精通了五科醫術。”
“反觀天下醫者,其中絕大多數,都是些天資魯鈍遠不如您的,若是學全了醫科,這輩子可能就是個平平無奇的醫者。
“但若是他們從一開始就決定隻專精一科,那可望不可即的名醫境界,也不是不可觸及。”
麵對這無力反駁的事實,孫思邈隻能是連連歎氣。
這些年他見識過不少醫術精湛之人,可遺憾的是,沒有一個是有望神醫境界的,能將醫術融會貫通,成就一代名醫的,都是少之又少。
但若是這些人從一開始就隻專精一科,不說玄之又玄的神醫境界,起碼在而立之年,大部分人就能摸到一代名醫的門檻。
雖然是專科名醫,但身份地位,也絕不是普通醫者能比肩的。
“...你說得對。”
一潭死水般的沉寂中,孫思邈嗓音嘶啞的點了點頭,而後目光炯炯的盯著李斯文:“老道還有最後一個問題。”
“孫道長請說。”
“暫且不提需要各科醫術全部大成,推陳出新才能成就一代神醫,就算是想要成為名醫,也需要精通各科醫術,將之全部融會貫通。”
“而像你所規劃的那樣,醫者隻專修一科,獨木難支下,即便天下醫者都能摸到名醫門檻又如何?”
“要想醫道萬載長青,最需要的還是那些,留下不朽經典的代代神醫。”
李斯文陷入沉思,正如孫思邈所言,雖然有些殘酷,但推動時代發展的確實不是數額龐大的普通人,而是頂層那些,為數稀少的兩三個偉人。
當年帶自己課題的導師就曾感歎道:
‘別看為了完成這個課題,咱們這些人花費了大半輩子時間,但目的卻隻是為了節省那些天才一頓午飯的時間。
但他們還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可不能把時間浪費在這些枯燥的數據身上。’
就比如醫聖張仲景,他這一生著書眾多,十六卷《傷寒雜病論》、十卷《辨傷寒》、一卷《評病藥方》...大多都失傳不存。
隻《傷寒雜病論》中流傳下來的一部分——關於雜病的《金匱要略》,便讓張仲景成為了聞名海外的醫學偉人。
天才的世界,生來就是讓人看不懂的。
李斯文沉思半晌,搖了搖頭:
“孫道長您說得對,想要成為一代神醫,確實要先成為天下醫術的集大成者。”
“但某覺得,如果是真正的天才,那遲早詩要成長為蒼天大樹,區區分科又怎麽阻擋得了他半分。”
“普通人需要五六年才能學會的一科醫術,天才隻需要短短幾月。”
“若是能遇見這樣的人才,某怎麽會加以阻止,某肯定是要支持他學會了就轉科,還要囑咐他多學多問,隻希望他能早點成才。”
“但對於普通人,某認為還是分科進修更為合適。”
“杏林杏林,醫者將自己比喻成杏樹而不是榕樹,就是因為他們清楚,醫道是沒辦法像榕樹那樣獨木成林的。”
“再比如某,某自認天資一般,所以隻學了外科一門醫術,對其他科隻是觸類旁通,談不上精通。”
“但僅憑外科這一門醫術,某便自信做到華佗當初刮骨療毒的事跡,就是聽上去天方夜譚的開顱治病...若是條件允許也不是不行。”
“而若是依照某的計劃進行,不出二十年,如今這些才發芽的樹苗,必將精誠合作成長為一片茂密的杏林,長勢好的特事特辦,長勢一般的也能雨露均沾。”
“如此一來,成千上萬的名醫,總是要比一位神醫救治的人多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