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群臣無二意,此番事了。


    李二陛下又道:“今日廷議主要是與眾卿商議,要如何杜絕此類事再次發生。不知眾卿有何建議?”


    經過百騎查訪,周至縣被欺壓的百姓聽聞韋家事發,不僅沒有表現出喜意,反倒是惶恐不安居多。


    多次詢問下才得知,他們被世家壓榨多年而不見朝廷主持公道,心裏對朝廷的信用已經降到最低。


    大多數人認為就算是韋家倒下了,主持公道的朝廷兵馬一旦離開,立馬就又會有第二個韋家出現。


    即使李君羨帶隊拉著韋挺等一眾主犯遊街示眾,試圖安撫民意,但見效無幾。


    而如此民心動蕩之下,朝廷處置稍有不當,便會造成極其嚴重的影響。


    但這些官員各個心裏跟明鏡一樣,並不理睬李二陛下的問題。


    別聽著李二陛下問的是該如何杜絕‘鄉紳欺壓百姓,而朝廷不知’此類事情發生,朝廷要如何改正。


    但實則問的,卻是要如何改變皇權不下鄉的現狀。


    這些人裏有一個算一個,都是世家大族出身,少有寒門,吃飽了撐的幫李二陛下打壓自家勢力,挖自家的根。


    思索至此,群臣皆是眼觀鼻,鼻觀心,陛下不點名絕不冒頭。


    良久之後依然沒見人響應,李二陛下麵露不悅之色。


    這群家夥要錢要權的時候一個比一個衝的靠前,等讓他們拿主意了,一問一個不吱聲!


    還好昨天他派人將房玄齡、魏征等人叫到了宮裏,就是為了提防今天可能會出現的冷場。


    得到皇帝的眼神示意,魏征出列稟奏道:“陛下統率天下三百州,但實則各大道都有專人負責,原因就是交通不便。”


    “朝廷頒布政事,起碼要經曆數月,才能傳遍各大道、各道州治下的每個鄉縣。”


    “而鄉縣中雖然有縣令代陛下傳達旨意,但畢竟縣衙要管理的事務過多,審案、財政...人力總有窮時。”


    “若改變這種現狀,無非就是朝廷收攬全部權力,加派官吏前往各個鄉縣處理相關事務;要麽就是將縣衙的權力外派,招攬當地鄉黨維護秩序。”


    “但若是選擇加派衙門下屬官吏,天下鄉縣何其多,隻會極大的增加對朝廷財力物力支出的負擔。”


    “反倒不如默許各衙門放出些不重要的權力,讓鄉紳代為管理。”


    聽到魏征人前人後兩種說辭,李二陛下心裏已經是罵了娘。


    按他昨天的意思,是想借此機會將朝廷的影響力下放。


    在盡量不引起鄉紳合力排擠的前提下,由衙門逐漸把持鄉縣內的重要事務,逐步將朝廷的威嚴深入人心,避免鄉民隻知鄉紳不知皇帝的窘態。


    但魏征這個老骨頭太死板,死活不願意為了朝廷的丁點風險,加大對大唐子民的稅收。


    而沒了新增稅收,光憑皇室把持的幾門行業分紅,對於新增數量極大的官吏月薪來說,就是杯水車薪。


    所以任他說破了嘴皮子,魏征這個老登也不為所動,隻是看天色太晚含糊其辭的應了下來。


    結果不出所料,今天一上朝,魏征就來了手背刺!


    你是真該死啊!


    這時,因為當年對韋挺的舉薦香火情,一心想要和這些亂臣賊子分清楚界限的王珪,不情不願的站了出來。


    沒辦法,李二陛下看他的眼神實在太嚇人,再不出來...他怕是要背上一口勾結亂黨,欺上瞞下的黑鍋。


    為了自己身家性命著想,還是苦一苦鄉紳吧!


    王珪心思急轉,隻幾瞬功夫便想到了一種兩全其美的辦法。


    拱手而道:“啟稟陛下,天下鄉縣何其多。”


    “而鄉間百姓性情又相對保守,若非必要不願與外界走動,比起隻上任幾年,甚是生疏的縣令,他們自然是願意去找當地有名望的鄉紳來解決難題。”


    “總的來說,鄉間百姓的主要問題就是與外界封閉,不知陛下聖恩;還有就是縣令任期不長,在鄉間屬於流水的縣官,鐵打的小吏。”


    “而要解決這個問題,延長各縣縣令的任職期自是不可取,唯一的辦法,就是建立聯通各道州城市與鄉鎮之間的道路,改變鄉間百姓相對封閉的環境。”


    王珪也不傻,他的確是想著借幫助陛下來對付鄉紳,借此表明自己的立場,也好與犯下重罪的韋家分割。


    但身為太原王氏的一家之主,他不可能背叛自己的階級,去幫著皇權對付自家人。


    鄉紳的稱唿隻不過是用來區分地方大族和京城豪門的不同,但兩者之間,並沒有明顯差別,隻是立足的地方繁華不同。


    要是幫皇帝對付完鄉紳,下一個可就輪到他們了,王珪一個名門正統的豪門家主,又怎麽會去做這種助紂為虐,自斷雙臂的蠢事。


    而拋出一個看似合理,實則不可能實現的辦法,即表明自己跟隨陛下的中心,又能避免皇權壓倒世家,才是最合理的做法。


    聽到王珪給出的看似‘合理’的辦法,李二陛下的臉色稍緩。


    顯然,關於修建鄉道的辦法,早在他的考慮之中。


    但想要修建鄉道,首先要麵對的,就是要如何修建聯通天下各地的道路網絡。


    這是一件極其費時、費力還費錢的大工程,就憑精鹽和琉璃器的分紅,不過是異想天開。


    但要是借此加大對大唐子民的稅收,就又迴到了最初的問題,收的上來他又何必去鼓搗什麽修路,直接加派官吏不就得了。


    隻是,見李二陛下沉吟不語,好像是有所感觸。


    一直默不作聲的房玄齡心中一沉,暗道一聲不好,趕緊就站了出來啟奏道:“啟稟陛下,以臣之見,修建道路用以解決皇權下放的問題,看似合理,實則天方夜譚。”


    “就算是耗費人力物力修出來了,每逢大雨洪水衝刷之下,怕是過不了幾年,好好的道路就又會變的雜草叢生。”


    “修建道路一法猶如飲鴆止渴,有弊無利啊!”


    王珪掐了掐大腿,強迫自己露出不忿之情。


    自貞觀元年再次被貶後,他就一直隱居終南山,期間與房玄齡、杜如晦一直有書信往來,交情甚好。


    但自從他再次被委任重職,開始在朝廷上聯絡朋黨,試圖與愈發勢大的關隴士族分庭抗禮後,便與山東士族之首的房玄齡,隱隱分道揚鑣。


    即使兩人之間沒有出現什麽矛盾、生出隔閡。


    但為了不讓陛下忌憚,作為江南、山東兩派領頭人的他們,也隻能是選擇放下那段君子之交,默契的表現出疏遠乃至於仇視。


    畢竟,群臣不和才是陛下想看到的。


    而剛才魏征開口,房玄齡一言不發,明顯是聽之任之的表現。


    但如今自己一開口,房玄齡就等不及的跳出來反駁,這在王珪看來,明顯就是房玄齡故意針對。


    不過也好,有房玄齡在前邊頂著壓力,自己這個看似合理的法子肯定做不到落實,至少也不用擔心辦事不利而受到責罰。


    可王珪想退,李二陛下卻不讓他退,似笑非笑的看向王珪:“王卿,對於房相剛才的說法,你就沒什麽別的看法?”


    被隱隱點破心思,架在火上烤的王珪暗罵一聲。


    不得已的又站出來朗聲而道:“房相一針見血,臣反複斟酌下也覺得此法欠妥,還請陛下另尋其他良法。”


    李二陛下還是不願意放過這個給自己挖坑的老登,又追問道:“聽王卿的意思,是又有別的辦法?”


    王珪無奈的歎了口氣,說起了假大空:“既然鄉間百姓是因為道路封閉而不願外出,那便讓陛下的威名自發的傳播到鄉間。”


    “讓鄉間百姓知道,他們能過上如今的安生日子,全是仰賴陛下聖恩。”


    李二陛下麵露滿意,這一點同樣在他的主張中,而後點頭道:


    “那依王卿所言,朝廷應該如何做,才能讓鄉間百姓知曉朝廷的恩德?”


    王珪心中冷笑不止,再次拋出了一個根本不可能的辦法:“依臣之見,可以將陛下的事跡編撰成冊,廣傳天下!”


    他當然不是在攻擊李二陛下的黑點,想將玄武門事變中不為人知的細節,變得廣為人知。


    隻是將問題再次拉出了最初—缺錢。


    就算是草紙的價錢低廉,但書寫內容的墨水可不便宜。


    再加上需要一本本的撰寫出來,等湊夠了數量,他差不多也該乞骸骨,告老還鄉了。


    到時候是剩下一地雞毛,還是皇權成功下放,就都和他沒什麽關係了。


    雖然王珪的兩種辦法都在包藏禍心,沒什麽實際作用,但也的的確確的說到了李二陛下的心坎上。


    在他看來,不怕事情有多難辦,隻怕事情沒法辦。


    隻要有了大致方向,舉他泱泱大唐一國之力,即使再難的事情,也能用時間磨過去。


    同時,心裏又擔心房玄齡和魏征這兩個臂膀再出言反對。


    李二陛下趕緊一拍案幾,試圖將此事蓋棺定論:“修路、著書兩法雖然可行,但畢竟都是勞民傷財之舉,確實不該大動幹戈。”


    不等魏征和房玄齡鬆口氣,李二陛下緊接著又道:


    “但皇權不下鄉,鄉紳毒害一方的症結,已經到了迫在眉睫的時候,就算是想要改變,腳步也不可邁得太大。”


    “不如便以京兆尹治下二十二縣作為表率,修路著書一試成效。”


    說完,李二陛下便麵無表情的盯著又想要出聲的幾個大臣,那意思很明顯——朕已經退了一步,給足了你們麵子。


    誰要是再敢出來反對,朕定不輕饒!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極品帝婿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炳燭夜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炳燭夜遊並收藏大唐極品帝婿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