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王九年四月中旬。
雍城準備舉行盛大的加冠親政大典。
文信侯呂不韋在平定了鹹陽叛亂之後,特意率群臣從鹹陽趕來。
這一日。
風和日麗。
蘄年宮,太廟前。
高台之上,嬴政高居其上。
數千身著甲胄的秦軍銳士整整齊齊的排列在下方。
群臣也一一站在台下。
呂不韋跪坐在高台之上,坐在呂不韋對麵的是葉千秋。
此時,隻聽得禮官上前,手持加了太後印信和丞相印信的詔書,朗聲念道:“秦王加冠,開始!”
隻見嬴政跪坐在高台之上。
呂不韋站起身來,從一旁的侍者手中拿過了一卷黑布。
隻聽得那邊的禮官朗聲喊道:“一加布冠!”
“令月吉日!”
“始加元服,棄爾幼誌,順爾成德,壽考惟祺,介爾景福。”
隨著禮官的話音落下,一眾秦臣盡數朝著嬴政躬身行禮。
而呂不韋則是親自給嬴政纏上了這布冠。
呂不韋纏上布冠之後,朝著一旁複坐下去。
葉千秋站起身來,朝著嬴政身旁走去,從一旁的侍者手中接過黑冠。
那邊禮官繼續朗聲念著。
“二加爵弁,以歲之正,以月之令,鹹加爾服。”
“兄弟具在,以成厥德,黃耇無疆,受天之慶。”
“禮成!”
葉千秋將黑冠給嬴政戴上,又用長釵將嬴政的黑冠給固定住,戴上了冠冕。
做完這一切的葉千秋也坐迴了原位。
今日,嬴政加冠大禮。
由他和呂不韋一起替嬴政加冠。
這是嬴政一早就定好的。
此時,冠冕已經戴在嬴政的頭上,一身黑袍的嬴政臉上平靜無比。
隨著禮官的那一聲“禮成”落下。
台下的一眾秦臣,盡數朝著嬴政躬身,齊聲高唿道:“大王萬年!”
“大秦萬年!”
而後,那些在台下站著的秦軍銳士,也齊聲高唿道:“大王萬年!”
“大秦萬年!”
這一道道聲浪,一浪蓋過一浪,朝著雲端襲去。
這時,嬴氏宗主之長將穆公長劍給拿了過來。
嬴政將劍鞘係在腰間,一把將長劍拔出,遙指天際。
台下的聲浪愈發的高昂,直衝雲霄。
……
加冠大禮井然有序的進行完畢之後,眾人前往宮殿議事。
嬴政派人清點了秦王印璽與各方呈出的兵符。
呂不韋當場請辭“仲父”稱號,還政於秦王。
這時,隻聽得嬴政坐在上首朗聲道:“文信侯呂不韋加封地百裏,仍領開府丞相,總攝國政,其餘封君、大臣、將軍,凡平定嫪毐叛亂有功者,皆著文信侯酌情加地晉爵。”
“所有參戰內侍,皆晉軍功爵一級,王綰進長史,職掌王城事務。”
“蒙恬進鹹陽令兼領鹹陽將軍,職掌國都軍政。”
“王翦進前將軍,副桓齕總署藍田大營軍務。”
“內侍趙高進少府,職掌王室府庫。”
“加封道家掌門太玄子為大秦護國法師,公子扶蘇太傅,封地百裏。”
隨著嬴政親政之後的第一道詔命落下。
“大王萬歲!”
大臣們立即異口同聲擁戴,終於鬆了一口氣。
朝臣們聽到嬴政加封道家掌門太玄子為大秦護國法師,皆是暗自心驚。
他們從鹹陽趕來雍城之後,便聽聞太玄子幾乎以一人之力,將嫪毐的千餘叛軍全部誅殺。
那一夜,雷光閃耀。
太玄子如同仙神下凡一般,執掌天雷,滅了數千叛軍。
本來有些朝臣還是不信的,但隨著嬴政宣讀完詔書之後。
這一眾朝臣也終於明白,不管太玄子到底有沒有天神之威,太玄子在大秦的地位已經牢不可破。
道家再度進入了群臣的視野當中。
多年來,秦國政出多頭,傳聞紛紛。
朝野之中,人心惶惶了許久。
如今,眾臣見秦王嬴政頒布這一道詔書,頓時,知曉當今王上並非是一般人物。
朝野之中的群臣,一向對嬴政的秉性不太清楚,隻怕嬴政親政之後,立馬撤了呂不韋的相邦之位,任人唯親。
如今,嬴政這親政第一道詔書一發,大臣們心下便安穩了許多。
一切封賞都合乎法度!
除卻了太玄子這個護國法師從未有過,稍微讓人意外,其餘一切都十分穩妥。
但不論是護國法師之名,還是公子扶蘇太傅一位,手中都不握實權,不同於封侯拜相,尚且都在情理之中。
群臣心安,自然直唿嬴政聖明。
冠禮一結束,嬴政便連夜迴了鹹陽。
葉千秋隨駕,一同迴了章台宮。
翌日一早。
小朝會之後。
呂不韋來見嬴政。
葉千秋尚且沒有從章台宮離去。
呂不韋見葉千秋也在,笑道:“正好太玄先生也在。”
“還省了不韋再多跑一趟。”
嬴政道:“相邦有何事?”
呂不韋道:“啟稟王上,臣今日前來,是為了將羅網這件兇器交還給王上。”
嬴政聞言,微微一挑眉,道:“哦?”
呂不韋道:“羅網是當年先王在世時交給臣的一件兇器,刺探六國之情報,殺人於無形,羅網可謂是一件利器。”
“前番,臣已經將羅網的各種組織人員架構,還有各種聯係方式都盡數交給了太玄先生。”
“眼下,臣手中所掌控的隻有兩把劍。”
“一把是掩日,一把便是驚鯢。”
“黑白玄翦已經由太玄先生掌控。”
嬴政點了點頭,道:“此事,寡人已經知曉。”
“相邦操勞國事,這些小事的確要有人替相邦分憂。”
“這樣好了,太玄先生和相邦將這三把劍都交給小高子去掌管。”
“羅網是兇器,小高子是寡人的內侍,他掌管羅網,一旦有什麽消息,也能第一時間讓寡人知道。”
“相邦和先生以為如何?”
嬴政看著葉千秋和呂不韋說道。
葉千秋微微一笑,道:“王上的安排,很是合理。”
呂不韋也點頭道:“理當如此。”
嬴政笑道:“那好,那就先這麽定了。”
今日,嬴政召來廷尉、司寇、憲盜、禦史、國獄長、國正監等一班行法大臣,在東偏殿舉行了小朝會,專一計議對嫪毐亂黨的定罪處罰。
依照百餘年傳統,秦國法度嚴明,任何罪行曆來都是依法定罪,從來沒有過朝會商議某案的先例。
但是,自從呂不韋攝政之後,首開此舉,後來雖未成法,但卻已經為朝臣默認的章法。
大刑可朝會,朝會可寬刑。
此時,一幹重臣已經離去。
殿中隻剩下葉千秋、呂不韋和嬴政三人。
嬴政道:“今日關於嫪毐如何定罪一事,丞相似乎有未盡之言。”
“國有法度,自當依法行處。”
呂不韋正襟危坐,道:“然則,法無萬千之細。”
“若確有特異人事,也當就事論事,妥善處置。”
“當年蒙驁寬刑,便是量事量情而寬,設若不寬,秦軍大將幾無存焉!”
“我既為秦相,便當處處為秦國長遠計,當嚴則嚴,當寬則寬。”
“老臣所慮者,惟太後一人!今太後涉案,若不法外議處,王室顏麵何存?”
“此事理也,非法理也,我等自然得三思而後行。”
嬴政聞言,半晌沒有說話。
而後看向葉千秋,想要聽一聽葉千秋的看法。
葉千秋本來極力避免在朝堂政務之中,但若是此時一點建議也不給。
嬴政估計會覺得他是有意推脫。
葉千秋淡淡一笑,隻迴道:“嫪毐謀逆作亂,是秦國法治之恥!”
“但若是事事依法,嫪毐何能以宦者之身入得宮闈?”
“不過,此事自然當以廷尉府領事勘審此案,嚴查不怠。”
“至於太後,也當議處。”
呂不韋聞言,朝著葉千秋看了一眼,然後不說話。
嬴政聽了,拍案道:“先生此言,甚合我意。”
“法若不法,何以成法?”
“先生雖是道家之人,但在這方麵卻是從來深合寡人心意。”
一番商談之後,嬴政定下了方案,葉千秋和呂不韋也一起向嬴政告辭,出了宮殿。
離了章台宮中央主殿之後,呂不韋朝著葉千秋道:“過幾日,老夫請太玄先生喝酒。”
葉千秋笑道:“如此甚好。”
二人在宮門前分開,葉千秋剛剛要迴白雲齋。
結果,走到半路上,便被一個內侍給攔住。
那內侍道:“太玄先生,王太後有請。”
此時,剛剛正午時分。
葉千秋聽到華陽太後要見他,倒是一點都不覺得奇怪。
自從上次見過華陽太後,這中間也已經隔了兩個月。
如今,嬴政已經親政。
但相邦依舊是呂不韋。
華陽太後這是著急了呀。
葉千秋沒有拒絕,直接跟著那內侍前往華陽太後所在的甘泉宮中。
……
甘泉宮中。
華陽太後已經等候葉千秋多時。
在甘泉宮中和華陽太後一起等候葉千秋的還有昌平君羋啟。
二人看到葉千秋前來,臉上都泛起笑意,昌平君更是早就站在甘泉宮外相迎多時。
華陽太後坐在主位,道:“先生與王上一並迴到鹹陽,在章台宮中與王上呆了一日,可謂是深得王上信任啊。”
“如今,先生已經是大秦護國法師,又任公子扶蘇太傅。”
“當真是可喜可賀。”
一旁的羋啟也說道:“現在應該稱唿太玄先生為國師了。”
“我也算是公子扶蘇的舅爺,現在太玄先生既然成了公子扶蘇的太傅。”
“那往後咱們還當該多多走動才是。”
華陽太後也深以為然的說道:“確實是該多多走動。”
葉千秋聞言,淡淡一笑,道:“王太後和昌平君的心意,我曉得。”
“不過,我乃是閑散之人,隻是王上信賴,封了個國師的虛名而已。”
“至於太傅一位,公子扶蘇尚且不足一歲,離開蒙之時尚早。”
“往後,我還不是不方便出入王城。”
華陽太後聞言,微微一笑,從手中摸出一塊玉來,遞給一旁的侍者,道:“這枚璞玉乃是上等的好玉。”
“往後,國師若是想入宮,可憑借此玉,來去自如。”
葉千秋笑道:“如此貴重之物,我受之有愧啊。”
華陽太後擺手道:“不是什麽貴重的東西。”
“國師護衛王上,鏟除嫪毐叛亂。”
“是大秦的有功之臣。”
“更何況,國師精通妙法,往後,哀家還要向國師多多請教養生之法呢。”
葉千秋聞言,沒有再推辭。
華陽太後見葉千秋收下了璞玉,笑意更深。
讓人擺上宴席,來與葉千秋宴飲。
待酒過三巡,菜過五味。
華陽太後方才說道:“其實今日相請國師前來,的確是有一件要事。”
葉千秋笑道:“哦?是何要事?”
華陽太後道:“嫪毐叛亂,文信侯呂不韋有著重大的責任。”
“嫪毐出自文信侯的府上。”
“嫪毐為非作歹,搗亂大秦朝堂,文信侯難辭其咎。”
“然則,文信侯依舊還是秦國宰相,著實是不太合適。”
葉千秋淡笑著,道:“那依王太後的意思,是不是想舉薦昌平君為相?”
華陽太後道:“哀家確實是有這個意思,羋啟若為秦相,定然可稱為王上的左膀右臂。”
“隻是不知道國師能否助昌平君一臂之力。”
葉千秋道:“我隻是一介散人,如何能決定得了這一國宰相之任免。”
“王太後莫要說笑。”
華陽太後卻道:“眼下的秦國,唯有國師一人,可稱之為王上之心腹。”
“隻要國師在王上麵前順便提上一嘴。”
“此事,便算國師辦成了。”
“哀家和昌平君定然會記得國師的相助之恩。”
昌平君在一旁表態道:“姑母太後的意思,便是我的意思。”
“還請國師助羋啟一臂之力。”
葉千秋聞言,卻是微微一笑,道:“王太後和昌平君著實言重了。”
“此事,我可以從中斡旋。”
“不過,王上是否會在文信侯之後選擇昌平君為相,這是誰也說不準的事情。”
華陽太後聞言,大喜道:“有國師此言,足矣!”
葉千秋微微一笑,道:“聽聞自宣太後之後,羋姓族人手中便掌握著兩把劍。”
“不知王太後可否在將這兩把劍交給王上之前,讓我一觀。”
華陽太後聞言,眼中閃過一抹笑意,道:“原來國師也喜好名劍。”
葉千秋淡淡說道:“天羅地網,無孔不入。”
“越王八劍這樣的兇器,我的確是有些興趣。”
華陽太後笑著抬手,雙掌一拍,隨著掌聲的響起,隻見兩個身著黑衣的女子悄然間出現在了大殿之中。
那是兩個身材凹凸有致,麵容精致的女子。
她們的手中各自握著一把劍。
她們的麵容幾乎一模一樣,一看便是雙胞胎。
隻見這兩個女子,一個手持紫劍,一個手持藍劍。
二人入得殿中,朝著華陽太後躬身施禮。
華陽太後朝著二女說道:“將你們手中的劍讓國師一觀。”
二女不動聲色的走到葉千秋的桌前,將各自手中的長劍放下。
葉千秋看著這一紫、一藍兩把劍。
臉上浮現出一抹淡淡的笑意。
他同時伸出雙手,一手拿起一把劍來,左右看去。
隻見這雙劍之上各自刻著劍的名字。
“轉魄!”
“滅魂!”
葉千秋瞧著這兩把劍,感受這劍身之上的劍氣,倒是對打造這越王八劍的歐冶子多了幾分興趣。
越王八劍,他也算是見過了其中四柄劍。
這四柄劍,各有特色,都是世上少有的利劍。
可惜,歐冶子是百餘年前的人物。
終究是無法相見了。
從轉魄和滅魂出現的時候,葉千秋便明白了,華陽太後已經是打算將這兩柄劍交給嬴政,取得嬴政的信任。
葉千秋知道,即便是沒有他的存在。
嬴政也勢必會起用昌平君羋啟。
嬴政雖然年輕,但是帝王心術一點都不少。
為了維持秦國的穩定,平衡朝中各方勢力。
嬴政一定會在呂不韋罷相之後,起用楚係之人為相。
眼下秦國朝堂一共有三股勢力,以呂不韋為首的外客,以華陽太後為首的楚係,還有嬴姓宗室。
呂不韋罷相之後,嬴政不會再讓外客成為宰相,嬴姓族人之中,沒有可用之才。
唯有楚係之中的昌平君羋啟尚且可堪一用。
所以,嬴政的選擇並不多。
這也是為什麽葉千秋會答應華陽太後的原因。
順水推舟的人情,這白白得來的人情,何必不要呢。
至於昌平君羋啟現在暗中是否已經在反秦。
葉千秋覺得倒不至於。
羋啟背叛秦國,是在華陽太後去逝之後的事情。
而且,那時候的秦國要吞並楚國。
羋啟身為楚考烈王之子,為楚國的延續,而反叛秦國,倒也說得過去。
目下的秦國尚且沒有東出,羋啟不具備反叛的土壤。
更何況,事實尚未發生。
縱使真走到了那一步,也有嬴政去定奪。
他不會去過多的幹涉秦國政務。
就好比嬴政要讓趙高掌控羅網一樣。
葉千秋也不會拒絕。
一切都在朝著固有的軌跡發展著。
這樣未嚐也不是一件好事。
葉千秋在甘泉宮呆了沒多久,便直接離開了。
……
翌日一早。
相府的家宰便來相請葉千秋,請葉千秋到府上赴宴。
這是葉千秋和呂不韋約定好的。
葉千秋自然是欣然赴約。
到了相府之後。
相府肉眼可見的門庭冷落了很多。
在大書房中,葉千秋見到了呂不韋。
呂不韋笑道:“太玄先生,來的正好。”
“且看這卷書如何。”
葉千秋走了過去,從呂不韋的手中接過竹簡,看了起來。
葉千秋看了片刻,方才讚道:“精彩。”
呂不韋笑道:“先生請坐。”
葉千秋坐在一旁,道:“今日相邦邀我前來僅僅是喝酒?”
呂不韋笑著說道:“太玄先生還是這般快人快語。”
“喝酒自然是要喝的。”
“不過,有件事,不韋還是要提醒一下太玄先生。”
葉千秋道:“哦?不知相邦要提醒我何事?”
呂不韋道:“嫪毐一案牽扯到了太後,太後畢竟是王上生母。”
“如今,雖然王上因為太後縱容嫪毐反叛一事,對太後心中生了嫌隙。”
“但,太後終究是王上生母。”
“打斷骨頭連著筋呐。”
“今時今日,若是太後嫪毐一事被打入冷宮。”
“將來,王上難免會後悔。”
“到時候,會想起先生勸解依法查辦之事,可能會因此對先生有了不滿之意。”
“君,始終是君。”
“臣,始終是臣。”
“先生以為如何?”
葉千秋聞言,淡淡一笑,道:“相邦精通世事,洞察人心。”
“不過,相邦知道我和相邦最大的不同在何處嗎?”
呂不韋聞言,詫異道:“哦?”
“願聞其詳!”
葉千秋笑道:“我和相邦最大的不同之處,就在於我乃世間一浮萍。”
“浮萍者,無重也。”
“王上是君不假,但我非臣也。”
“這一點,不會因為王上封我為護法國師,公子太傅就發生改變。”
葉千秋此話一出,頓時惹得呂不韋一怔。
良久之後,呂不韋方才笑著歎息道:“是啊,倒是本相忘了先生的神通了。”
“以先生之厲害,天下之大,何處不可去。”
“王權富貴,在先生眼中,確實是不值一提!”
“不過,先生可千萬不要在旁人麵前再提起“非臣”之言。”
“這可是犯忌諱的。”
葉千秋聞言,笑道:“多謝相邦提醒。”
呂不韋點了點頭,然後道:“其實,今日邀請先生前來府上一敘,還有一件事。”
“什麽事?”
“相邦盡管說來便是。”
葉千秋在一旁說道。
呂不韋道:“我知道,我這個相邦是做不久了。”
“在我離開鹹陽之前。”
“我還有一件事,要托付於先生。”
葉千秋道:“相邦請直言便是。”
呂不韋道:“我欲將文信學宮交給先生!”
“先生乃是當世僅存的大才。”
“道家之聖賢者,目下,唯先生一人也!”
“文信學宮,有我這多年來的心血。”
“我若是離開鹹陽,恐文信學宮會落入破敗。”
“若是先生能入主文信學宮,成為學宮之主,那來日定然可以將文信學宮發揚光大。”
“當然,先生若是入主文信學宮,那麽學宮自然可以更名為太玄學宮。”
“隻要那些士子能留在秦國,不外流向東方六國。”
“便是先生之大功也!”
“不韋在此拜謝先生了!”
說著,隻見呂不韋站起身來,朝著葉千秋深深一躬身。
葉千秋見狀,急忙起身,虛扶一下呂不韋,然後說道:“若是相邦托我其他事情,我可能辦不到。”
“但是,此事,相邦盡管可以放心。”
“文信學宮,我來主掌。”
呂不韋聞言,大喜道:“我就知道,先生會同意的。”
“明日,我便上書王上,將此事稟報於王上。”
“以王上對先生的了解,一定會同意此事的。”
葉千秋微微頷首,道:“如此甚好。”
說到這裏,呂不韋笑道:“不韋心願已了,此生最大的遺憾,就是不知道能不能親眼看到王上一統天下。”
葉千秋聞言,心中微微一動,從呂不韋的話中已經聽出了幾分“狡兔死,走狗烹”的味道。
呂不韋是個聰明人。
曆來在秦國為相者,很少有結局好的。
綱成君蔡澤算是個例外,他早就急流勇退。
而呂不韋不同,他是聰明人,自知掌握權柄太久,因為遲遲不肯同意嬴政親政一事,與嬴政心中有了嫌隙。
他這個相邦是做不久了。
就怕相邦做不成,性命也要丟了。
葉千秋又寬慰了呂不韋兩句。
“相邦不必如此悲觀。”
“隻要相邦歸隱山林,王上不會為難相邦。”
呂不韋歎息道:“王上和莊襄王終究是不同啊。”
葉千秋和呂不韋相談甚歡,聊了許久。
呂不韋此人所學甚雜。
他是經世致用的典範,對於治國之道,有著自己的理解。
經商和治國有異曲同工之妙。
呂不韋能走到今天,和他的才華是分不開的。
葉千秋和呂不韋交談之時,總是能從呂不韋的身上發現縱橫派的思想。
呂不韋雖然不是鬼穀傳人,但是,縱橫派的精髓,呂不韋也算是通曉了許多。
這天下間的學問,本就是有互通之處。
呂不韋被文信學宮的士子文人們稱為呂子,倒也不無道理。
就在葉千秋和呂不韋談的很是歡快的時候。
有一個女子走進了大書房之中。
這女子生的端莊雍容,身上自有一股令人難以忘懷的氣息。
隻見那女子進來之後,笑道:“聊什麽呢,聊的這麽開心。”
葉千秋還是第一次在相邦府見到女眷。
“這位是?”
葉千秋有些疑惑的看著呂不韋。
呂不韋笑道:“這是我的至交,紅顏知己,琴清姑娘。”
“琴清?”
葉千秋道。
呂不韋笑道:“太玄先生也聽過琴姑娘的大名?”
葉千秋道:“鄒衍大師的入室弟子。”
“自然是略有耳聞。”
那邊,琴清朝著葉千秋淺淺一笑。
葉千秋和琴清點頭示意。
琴清道:“原來先生便是將道家天人二宗給重歸一統的道家掌門人太玄子。”
“聞名不如一見。”
“太玄先生之風姿,著實令人側目。”
“先生所著《道經》十二篇,的確可以稱得上是道家的名篇,琴清拜讀之後,深感先生胸懷之寬廣,誌向之遠大。”
葉千秋淡淡一笑,道:“琴姑娘不愧是鄒衍大師的高足。”
呂不韋朝著琴清問道:“清兒,你怎麽來了?”
琴清朝著呂不韋道:“我聽聞太玄先生到了府上,便想著來給你和太玄先生撫琴一曲,助助興。”
呂不韋聞言,笑道:“你有心了。”
說著,呂不韋朝著葉千秋道:“太玄先生,清兒的琴技可是一絕。”
“咱們今日有耳福了。”
那邊,隻見琴清早已經抱琴過來,坐在一旁,開始彈奏起來。
琴音乍起,讓人心神一震。
呂不韋早已陷入了琴清的韻律之中。
葉千秋卻始終是淡淡笑著,臉上隻有平靜。
音律之道,博大精深。
有很多人都會將武功融合到音律之道中。
葉千秋也是此中高手。
琴清的琴彈的的確不錯。
若是單純抱著欣賞的心思去聽,的確是令人迴味。
但是,葉千秋可不認為這琴清很單純的隻是來彈個琴,助個興。
從這琴清的琴曲之中,他聽出了一抹似曾相識的味道。
似乎在某一瞬間,這琴清身上的氣質和東君的氣質十分相像。
不過,東君那小丫頭,比起琴清來,要稚嫩的太多。
葉千秋心中猜測著,或許這琴清就是上一任東君。
不過,又覺得不太可能。
如果上一任東君尚在,東皇太一為什麽會讓新人繼承東君的封號呢?
葉千秋將這事掩藏在心底,並沒有顯露出半點其他神色。
一曲奏完,琴清主動離去。
葉千秋和呂不韋繼續把酒言歡。
……
幾日之後。
葉千秋來到章台宮中,麵見嬴政。
嬴政親政之後,變得忙碌起來。
空閑的時間變得很少。
他剛開始親政,什麽事情都想親力親為。
這會兒,抽出一會兒空來見葉千秋。
葉千秋道:“不知王上今日召我前來,所為何事?”
嬴政笑道:“先生請坐,坐下說。”
葉千秋點了點頭,落座在一旁。
嬴政笑道:“文信侯說要請先生入主文信學宮,主掌文信學宮之事,還提議將文信學宮改名為太玄學宮。”
“此事,寡人認為,甚好!”
“先生不日便可以到太玄學宮去認個門兒了。”
葉千秋點了點頭,道:“此事文信侯已經與我說過了。”
嬴政道:“那好,咱們說第二件事,前日,祖母太後請寡人到甘泉宮一坐。”
“向寡人合盤托出了羅網之事。”
“祖母太後手中掌控著的兩柄劍,已經到了寡人這裏。”
“寡人已經讓小高子去訓練她們了。”
“小高子初掌羅網。”
“還需要先生多多指教才是。”
“先生若是得空,可以去讓小高子帶先生去看一看他挑選的新劍奴。”
葉千秋點了點頭,道:“此事好辦,我一會兒便可以去。”
嬴政聞言,笑道:“有先生在,寡人心安啊。”
葉千秋道:“王上還有何事?”
此時,嬴政臉上的笑意漸漸散去,隻見嬴政朝著葉千秋歎息道:“確實還有一事。”
“經廷尉備細勘審一應在押嫪毐亂黨。”
“王城密宮坊兩個內侍頭子分別供認了一事,當年嫪毐去勢之日,乃文信侯府上女掌事的馬夫,他是持文信侯的手令入宮,令密宮坊總管親自操持去勢。”
“那操持嫪毐去勢的內侍供認,隻對嫪毐拔須洗麵,便交人密車帶走。”
“還有,太後身邊的兩名侍女供認,太後身旁的女官奉文信侯之命進入太後宮中做事。”
“嫪毐有巨陽之事,也是其有意透露給太後。”
“據查,嫪毐乃是巴蜀琴清族侄,當年文信侯曾受琴清之托,允諾助其族侄入仕。”
“後來,嫪毐持琴清烙印寬簡投奔文信侯,成為文信侯門客舍人。”
“這些事,都有人證物證,足證嫪毐之禍事,皆由文信侯而起。”
“當日,先生所謀略之事,都已經一一應驗了。”
“眼下,先生以為,罷相時機,是否已經到了?”
嬴政目光灼灼的看著葉千秋。
葉千秋一臉平靜,道:“既然人證物證皆在,罷相之事,自然可以提上日程。”
嬴政道:“那先生以為,罷相之後,該由何人出任相邦!”
葉千秋笑道:“不瞞王上,華陽太後曾經兩次邀請我前往甘泉宮做客。”
“上次做客之後,華陽太後請我在王上麵前舉薦昌平君羋啟為相。”
嬴政一挑眉,道:“哦?”
“還有此事?”
“先生答應了?”
葉千秋點頭笑道:“對,我答應了。”
嬴政聞言,道:“先生為何要答應?”
葉千秋笑道:“舉薦良相本就是為秦國計。”
“文信侯罷相之後,縱觀秦國朝堂上下,可為相者,不多。”
“但羋啟絕對是一個合適的人選。”
“當然,如何定奪,還全在王上手中。”
嬴政聞言,微微頷首,道:“此事,寡人會細細思量。”
葉千秋和嬴政又商談了一番,然後方才從章台宮主殿之中離開。
出了大殿,趙高便跟了上來。
趙高朝著葉千秋行禮,恭敬道:“國師有禮了。”
葉千秋點了點頭,道:“小高子,走吧,去見一見你新招的劍奴。”
趙高躬身抬手道:“國師這邊請。”
……
趙高如今是少府,深得嬴政信任。
走在半路上,葉千秋和趙高閑聊道:“小高子,你幾歲進的宮啊?”
趙高迴道:“國師,小的六歲便進宮了。”
葉千秋點了點頭,道:“那你進宮也有些年頭了。”
“那家裏還有人嗎?”
趙高搖了搖頭,道:“早些年,就和家裏人失散了。”
“天下七國戰亂不休,他們或許早已經死在了戰火之中吧。”
葉千秋聞言,微微頷首,道:“別灰心,你掌管了羅網,以後有機會,可以讓羅網的這些個劍奴順便替你去找一找家人嘛。”
“也許,他們還活著呢。”
趙高聞言,道:“多謝國師提點,小的記住了。”
葉千秋笑了笑,沒有再多說什麽。
趙高接掌了羅網,葉千秋手中的斷水劍、黑白玄翦、亂神都已經給了趙高。
讓趙高去尋找合適的劍奴。
這天下間,戰亂不休,有太多的孤兒。
趙高要找到合適的劍奴,並不是一件難事。
無非就是廣撒網,多捕魚。
很快,葉千秋就跟著趙高來到了訓練羅網殺手的地方。
這是王城之中的一座偏殿。
此時,殿中有不少人都在其中訓練著。
有的在紮馬步,有的在對打。
還有的被人拋進了大水缸之中,練習閉氣。
葉千秋和趙高一直玩裏麵走。
走了沒多久。
進了一間小屋裏。
這屋子裏,有一個大概四五歲的小姑娘坐在那裏,麵上似乎一點懼怕之色都沒有。
她的雙膝上有一把劍。
那是一把外型美麗的長劍,護手的中間為鯢魚,劍尾為蓮花,劍頭鏤空,劍身左右各有三道凹痕。
小姑娘坐在那榻上,看到葉千秋和趙高走了進來,也無動於衷。
葉千秋看著那小姑娘,朝著趙高問道:“她是?”
趙高笑道:“迴國師的話。”
“她是驚鯢劍的下一任劍奴。”
“驚鯢?”
葉千秋若有所思的看向那小姑娘。
片刻後,朝著那小姑娘走了過去。
葉千秋看著那小姑娘,小姑娘對葉千秋的到來無動於衷。
葉千秋朝著那小姑娘道:“你叫言?”
小姑娘的臉上終於有了一絲變化,她抬起頭來,看向葉千秋,道:“你是誰?”
葉千秋笑了笑,道:“你可以叫我太玄先生。”
“太玄先生?”
小姑娘細細咀嚼著這四個字。
這時,葉千秋轉過身去,朝著趙高道:“小高子,這個女娃倒是很特殊。”
“確實有資格成為驚鯢。”
“你的眼光還真不錯。”
趙高聞言,朝著葉千秋恭敬笑道:“多謝國師誇獎。”
葉千秋一邊往外麵走去,一邊和趙高說道:“對她好一些,不要用你的那些肮髒手段。”
“一把劍能有多鋒利,還要看使用這把劍的人有多鋒利。uu看書.uukanshu ”
“如果羅網終究隻能在黑暗中潛行,那羅網終究有一日會被連根拔起。”
“你明白我的話嗎?”
趙高看著葉千秋高大的背影,若有所思,隨後朝著葉千秋躬身道:“小的多謝國師指點。”
葉千秋微微頷首,道:“其他的劍奴,我就不去看了。”
“你自己掌握分寸。”
說罷,葉千秋的身形憑空消失在了趙高的眼前。
趙高也見怪不怪。
自從在蘄年宮見到葉千秋以一敵千,不費吹灰之力就將那些叛軍全部給誅殺之後。
趙高便已經深刻的明白。
太玄子的恐怖,絕非是他能夠抵擋的。
在這世上,唯有太玄子才是最讓人恐懼的人。
不,應該說,太玄子已經不是人。
他已經等同於神一般的存在。
若非是神明,又豈能擁有那般毀天滅地的力量。
在那樣的力量下麵,縱使是千軍萬馬,又能如何。
人力之渺小,在神明麵前,顯得太過脆弱了。
這時,趙高迴過神來,朝著屋中的小姑娘看了一眼,然後計上心頭,突然說道:“掩日,將驚鯢送迴農家去吧。”
秦王九年四月中旬。
雍城準備舉行盛大的加冠親政大典。
文信侯呂不韋在平定了鹹陽叛亂之後,特意率群臣從鹹陽趕來。
這一日。
風和日麗。
蘄年宮,太廟前。
高台之上,嬴政高居其上。
數千身著甲胄的秦軍銳士整整齊齊的排列在下方。
群臣也一一站在台下。
呂不韋跪坐在高台之上,坐在呂不韋對麵的是葉千秋。
此時,隻聽得禮官上前,手持加了太後印信和丞相印信的詔書,朗聲念道:“秦王加冠,開始!”
隻見嬴政跪坐在高台之上。
呂不韋站起身來,從一旁的侍者手中拿過了一卷黑布。
隻聽得那邊的禮官朗聲喊道:“一加布冠!”
“令月吉日!”
“始加元服,棄爾幼誌,順爾成德,壽考惟祺,介爾景福。”
隨著禮官的話音落下,一眾秦臣盡數朝著嬴政躬身行禮。
而呂不韋則是親自給嬴政纏上了這布冠。
呂不韋纏上布冠之後,朝著一旁複坐下去。
葉千秋站起身來,朝著嬴政身旁走去,從一旁的侍者手中接過黑冠。
那邊禮官繼續朗聲念著。
“二加爵弁,以歲之正,以月之令,鹹加爾服。”
“兄弟具在,以成厥德,黃耇無疆,受天之慶。”
“禮成!”
葉千秋將黑冠給嬴政戴上,又用長釵將嬴政的黑冠給固定住,戴上了冠冕。
做完這一切的葉千秋也坐迴了原位。
今日,嬴政加冠大禮。
由他和呂不韋一起替嬴政加冠。
這是嬴政一早就定好的。
此時,冠冕已經戴在嬴政的頭上,一身黑袍的嬴政臉上平靜無比。
隨著禮官的那一聲“禮成”落下。
台下的一眾秦臣,盡數朝著嬴政躬身,齊聲高唿道:“大王萬年!”
“大秦萬年!”
而後,那些在台下站著的秦軍銳士,也齊聲高唿道:“大王萬年!”
“大秦萬年!”
這一道道聲浪,一浪蓋過一浪,朝著雲端襲去。
這時,嬴氏宗主之長將穆公長劍給拿了過來。
嬴政將劍鞘係在腰間,一把將長劍拔出,遙指天際。
台下的聲浪愈發的高昂,直衝雲霄。
……
加冠大禮井然有序的進行完畢之後,眾人前往宮殿議事。
嬴政派人清點了秦王印璽與各方呈出的兵符。
呂不韋當場請辭“仲父”稱號,還政於秦王。
這時,隻聽得嬴政坐在上首朗聲道:“文信侯呂不韋加封地百裏,仍領開府丞相,總攝國政,其餘封君、大臣、將軍,凡平定嫪毐叛亂有功者,皆著文信侯酌情加地晉爵。”
“所有參戰內侍,皆晉軍功爵一級,王綰進長史,職掌王城事務。”
“蒙恬進鹹陽令兼領鹹陽將軍,職掌國都軍政。”
“王翦進前將軍,副桓齕總署藍田大營軍務。”
“內侍趙高進少府,職掌王室府庫。”
“加封道家掌門太玄子為大秦護國法師,公子扶蘇太傅,封地百裏。”
隨著嬴政親政之後的第一道詔命落下。
“大王萬歲!”
大臣們立即異口同聲擁戴,終於鬆了一口氣。
朝臣們聽到嬴政加封道家掌門太玄子為大秦護國法師,皆是暗自心驚。
他們從鹹陽趕來雍城之後,便聽聞太玄子幾乎以一人之力,將嫪毐的千餘叛軍全部誅殺。
那一夜,雷光閃耀。
太玄子如同仙神下凡一般,執掌天雷,滅了數千叛軍。
本來有些朝臣還是不信的,但隨著嬴政宣讀完詔書之後。
這一眾朝臣也終於明白,不管太玄子到底有沒有天神之威,太玄子在大秦的地位已經牢不可破。
道家再度進入了群臣的視野當中。
多年來,秦國政出多頭,傳聞紛紛。
朝野之中,人心惶惶了許久。
如今,眾臣見秦王嬴政頒布這一道詔書,頓時,知曉當今王上並非是一般人物。
朝野之中的群臣,一向對嬴政的秉性不太清楚,隻怕嬴政親政之後,立馬撤了呂不韋的相邦之位,任人唯親。
如今,嬴政這親政第一道詔書一發,大臣們心下便安穩了許多。
一切封賞都合乎法度!
除卻了太玄子這個護國法師從未有過,稍微讓人意外,其餘一切都十分穩妥。
但不論是護國法師之名,還是公子扶蘇太傅一位,手中都不握實權,不同於封侯拜相,尚且都在情理之中。
群臣心安,自然直唿嬴政聖明。
冠禮一結束,嬴政便連夜迴了鹹陽。
葉千秋隨駕,一同迴了章台宮。
翌日一早。
小朝會之後。
呂不韋來見嬴政。
葉千秋尚且沒有從章台宮離去。
呂不韋見葉千秋也在,笑道:“正好太玄先生也在。”
“還省了不韋再多跑一趟。”
嬴政道:“相邦有何事?”
呂不韋道:“啟稟王上,臣今日前來,是為了將羅網這件兇器交還給王上。”
嬴政聞言,微微一挑眉,道:“哦?”
呂不韋道:“羅網是當年先王在世時交給臣的一件兇器,刺探六國之情報,殺人於無形,羅網可謂是一件利器。”
“前番,臣已經將羅網的各種組織人員架構,還有各種聯係方式都盡數交給了太玄先生。”
“眼下,臣手中所掌控的隻有兩把劍。”
“一把是掩日,一把便是驚鯢。”
“黑白玄翦已經由太玄先生掌控。”
嬴政點了點頭,道:“此事,寡人已經知曉。”
“相邦操勞國事,這些小事的確要有人替相邦分憂。”
“這樣好了,太玄先生和相邦將這三把劍都交給小高子去掌管。”
“羅網是兇器,小高子是寡人的內侍,他掌管羅網,一旦有什麽消息,也能第一時間讓寡人知道。”
“相邦和先生以為如何?”
嬴政看著葉千秋和呂不韋說道。
葉千秋微微一笑,道:“王上的安排,很是合理。”
呂不韋也點頭道:“理當如此。”
嬴政笑道:“那好,那就先這麽定了。”
今日,嬴政召來廷尉、司寇、憲盜、禦史、國獄長、國正監等一班行法大臣,在東偏殿舉行了小朝會,專一計議對嫪毐亂黨的定罪處罰。
依照百餘年傳統,秦國法度嚴明,任何罪行曆來都是依法定罪,從來沒有過朝會商議某案的先例。
但是,自從呂不韋攝政之後,首開此舉,後來雖未成法,但卻已經為朝臣默認的章法。
大刑可朝會,朝會可寬刑。
此時,一幹重臣已經離去。
殿中隻剩下葉千秋、呂不韋和嬴政三人。
嬴政道:“今日關於嫪毐如何定罪一事,丞相似乎有未盡之言。”
“國有法度,自當依法行處。”
呂不韋正襟危坐,道:“然則,法無萬千之細。”
“若確有特異人事,也當就事論事,妥善處置。”
“當年蒙驁寬刑,便是量事量情而寬,設若不寬,秦軍大將幾無存焉!”
“我既為秦相,便當處處為秦國長遠計,當嚴則嚴,當寬則寬。”
“老臣所慮者,惟太後一人!今太後涉案,若不法外議處,王室顏麵何存?”
“此事理也,非法理也,我等自然得三思而後行。”
嬴政聞言,半晌沒有說話。
而後看向葉千秋,想要聽一聽葉千秋的看法。
葉千秋本來極力避免在朝堂政務之中,但若是此時一點建議也不給。
嬴政估計會覺得他是有意推脫。
葉千秋淡淡一笑,隻迴道:“嫪毐謀逆作亂,是秦國法治之恥!”
“但若是事事依法,嫪毐何能以宦者之身入得宮闈?”
“不過,此事自然當以廷尉府領事勘審此案,嚴查不怠。”
“至於太後,也當議處。”
呂不韋聞言,朝著葉千秋看了一眼,然後不說話。
嬴政聽了,拍案道:“先生此言,甚合我意。”
“法若不法,何以成法?”
“先生雖是道家之人,但在這方麵卻是從來深合寡人心意。”
一番商談之後,嬴政定下了方案,葉千秋和呂不韋也一起向嬴政告辭,出了宮殿。
離了章台宮中央主殿之後,呂不韋朝著葉千秋道:“過幾日,老夫請太玄先生喝酒。”
葉千秋笑道:“如此甚好。”
二人在宮門前分開,葉千秋剛剛要迴白雲齋。
結果,走到半路上,便被一個內侍給攔住。
那內侍道:“太玄先生,王太後有請。”
此時,剛剛正午時分。
葉千秋聽到華陽太後要見他,倒是一點都不覺得奇怪。
自從上次見過華陽太後,這中間也已經隔了兩個月。
如今,嬴政已經親政。
但相邦依舊是呂不韋。
華陽太後這是著急了呀。
葉千秋沒有拒絕,直接跟著那內侍前往華陽太後所在的甘泉宮中。
……
甘泉宮中。
華陽太後已經等候葉千秋多時。
在甘泉宮中和華陽太後一起等候葉千秋的還有昌平君羋啟。
二人看到葉千秋前來,臉上都泛起笑意,昌平君更是早就站在甘泉宮外相迎多時。
華陽太後坐在主位,道:“先生與王上一並迴到鹹陽,在章台宮中與王上呆了一日,可謂是深得王上信任啊。”
“如今,先生已經是大秦護國法師,又任公子扶蘇太傅。”
“當真是可喜可賀。”
一旁的羋啟也說道:“現在應該稱唿太玄先生為國師了。”
“我也算是公子扶蘇的舅爺,現在太玄先生既然成了公子扶蘇的太傅。”
“那往後咱們還當該多多走動才是。”
華陽太後也深以為然的說道:“確實是該多多走動。”
葉千秋聞言,淡淡一笑,道:“王太後和昌平君的心意,我曉得。”
“不過,我乃是閑散之人,隻是王上信賴,封了個國師的虛名而已。”
“至於太傅一位,公子扶蘇尚且不足一歲,離開蒙之時尚早。”
“往後,我還不是不方便出入王城。”
華陽太後聞言,微微一笑,從手中摸出一塊玉來,遞給一旁的侍者,道:“這枚璞玉乃是上等的好玉。”
“往後,國師若是想入宮,可憑借此玉,來去自如。”
葉千秋笑道:“如此貴重之物,我受之有愧啊。”
華陽太後擺手道:“不是什麽貴重的東西。”
“國師護衛王上,鏟除嫪毐叛亂。”
“是大秦的有功之臣。”
“更何況,國師精通妙法,往後,哀家還要向國師多多請教養生之法呢。”
葉千秋聞言,沒有再推辭。
華陽太後見葉千秋收下了璞玉,笑意更深。
讓人擺上宴席,來與葉千秋宴飲。
待酒過三巡,菜過五味。
華陽太後方才說道:“其實今日相請國師前來,的確是有一件要事。”
葉千秋笑道:“哦?是何要事?”
華陽太後道:“嫪毐叛亂,文信侯呂不韋有著重大的責任。”
“嫪毐出自文信侯的府上。”
“嫪毐為非作歹,搗亂大秦朝堂,文信侯難辭其咎。”
“然則,文信侯依舊還是秦國宰相,著實是不太合適。”
葉千秋淡笑著,道:“那依王太後的意思,是不是想舉薦昌平君為相?”
華陽太後道:“哀家確實是有這個意思,羋啟若為秦相,定然可稱為王上的左膀右臂。”
“隻是不知道國師能否助昌平君一臂之力。”
葉千秋道:“我隻是一介散人,如何能決定得了這一國宰相之任免。”
“王太後莫要說笑。”
華陽太後卻道:“眼下的秦國,唯有國師一人,可稱之為王上之心腹。”
“隻要國師在王上麵前順便提上一嘴。”
“此事,便算國師辦成了。”
“哀家和昌平君定然會記得國師的相助之恩。”
昌平君在一旁表態道:“姑母太後的意思,便是我的意思。”
“還請國師助羋啟一臂之力。”
葉千秋聞言,卻是微微一笑,道:“王太後和昌平君著實言重了。”
“此事,我可以從中斡旋。”
“不過,王上是否會在文信侯之後選擇昌平君為相,這是誰也說不準的事情。”
華陽太後聞言,大喜道:“有國師此言,足矣!”
葉千秋微微一笑,道:“聽聞自宣太後之後,羋姓族人手中便掌握著兩把劍。”
“不知王太後可否在將這兩把劍交給王上之前,讓我一觀。”
華陽太後聞言,眼中閃過一抹笑意,道:“原來國師也喜好名劍。”
葉千秋淡淡說道:“天羅地網,無孔不入。”
“越王八劍這樣的兇器,我的確是有些興趣。”
華陽太後笑著抬手,雙掌一拍,隨著掌聲的響起,隻見兩個身著黑衣的女子悄然間出現在了大殿之中。
那是兩個身材凹凸有致,麵容精致的女子。
她們的手中各自握著一把劍。
她們的麵容幾乎一模一樣,一看便是雙胞胎。
隻見這兩個女子,一個手持紫劍,一個手持藍劍。
二人入得殿中,朝著華陽太後躬身施禮。
華陽太後朝著二女說道:“將你們手中的劍讓國師一觀。”
二女不動聲色的走到葉千秋的桌前,將各自手中的長劍放下。
葉千秋看著這一紫、一藍兩把劍。
臉上浮現出一抹淡淡的笑意。
他同時伸出雙手,一手拿起一把劍來,左右看去。
隻見這雙劍之上各自刻著劍的名字。
“轉魄!”
“滅魂!”
葉千秋瞧著這兩把劍,感受這劍身之上的劍氣,倒是對打造這越王八劍的歐冶子多了幾分興趣。
越王八劍,他也算是見過了其中四柄劍。
這四柄劍,各有特色,都是世上少有的利劍。
可惜,歐冶子是百餘年前的人物。
終究是無法相見了。
從轉魄和滅魂出現的時候,葉千秋便明白了,華陽太後已經是打算將這兩柄劍交給嬴政,取得嬴政的信任。
葉千秋知道,即便是沒有他的存在。
嬴政也勢必會起用昌平君羋啟。
嬴政雖然年輕,但是帝王心術一點都不少。
為了維持秦國的穩定,平衡朝中各方勢力。
嬴政一定會在呂不韋罷相之後,起用楚係之人為相。
眼下秦國朝堂一共有三股勢力,以呂不韋為首的外客,以華陽太後為首的楚係,還有嬴姓宗室。
呂不韋罷相之後,嬴政不會再讓外客成為宰相,嬴姓族人之中,沒有可用之才。
唯有楚係之中的昌平君羋啟尚且可堪一用。
所以,嬴政的選擇並不多。
這也是為什麽葉千秋會答應華陽太後的原因。
順水推舟的人情,這白白得來的人情,何必不要呢。
至於昌平君羋啟現在暗中是否已經在反秦。
葉千秋覺得倒不至於。
羋啟背叛秦國,是在華陽太後去逝之後的事情。
而且,那時候的秦國要吞並楚國。
羋啟身為楚考烈王之子,為楚國的延續,而反叛秦國,倒也說得過去。
目下的秦國尚且沒有東出,羋啟不具備反叛的土壤。
更何況,事實尚未發生。
縱使真走到了那一步,也有嬴政去定奪。
他不會去過多的幹涉秦國政務。
就好比嬴政要讓趙高掌控羅網一樣。
葉千秋也不會拒絕。
一切都在朝著固有的軌跡發展著。
這樣未嚐也不是一件好事。
葉千秋在甘泉宮呆了沒多久,便直接離開了。
……
翌日一早。
相府的家宰便來相請葉千秋,請葉千秋到府上赴宴。
這是葉千秋和呂不韋約定好的。
葉千秋自然是欣然赴約。
到了相府之後。
相府肉眼可見的門庭冷落了很多。
在大書房中,葉千秋見到了呂不韋。
呂不韋笑道:“太玄先生,來的正好。”
“且看這卷書如何。”
葉千秋走了過去,從呂不韋的手中接過竹簡,看了起來。
葉千秋看了片刻,方才讚道:“精彩。”
呂不韋笑道:“先生請坐。”
葉千秋坐在一旁,道:“今日相邦邀我前來僅僅是喝酒?”
呂不韋笑著說道:“太玄先生還是這般快人快語。”
“喝酒自然是要喝的。”
“不過,有件事,不韋還是要提醒一下太玄先生。”
葉千秋道:“哦?不知相邦要提醒我何事?”
呂不韋道:“嫪毐一案牽扯到了太後,太後畢竟是王上生母。”
“如今,雖然王上因為太後縱容嫪毐反叛一事,對太後心中生了嫌隙。”
“但,太後終究是王上生母。”
“打斷骨頭連著筋呐。”
“今時今日,若是太後嫪毐一事被打入冷宮。”
“將來,王上難免會後悔。”
“到時候,會想起先生勸解依法查辦之事,可能會因此對先生有了不滿之意。”
“君,始終是君。”
“臣,始終是臣。”
“先生以為如何?”
葉千秋聞言,淡淡一笑,道:“相邦精通世事,洞察人心。”
“不過,相邦知道我和相邦最大的不同在何處嗎?”
呂不韋聞言,詫異道:“哦?”
“願聞其詳!”
葉千秋笑道:“我和相邦最大的不同之處,就在於我乃世間一浮萍。”
“浮萍者,無重也。”
“王上是君不假,但我非臣也。”
“這一點,不會因為王上封我為護法國師,公子太傅就發生改變。”
葉千秋此話一出,頓時惹得呂不韋一怔。
良久之後,呂不韋方才笑著歎息道:“是啊,倒是本相忘了先生的神通了。”
“以先生之厲害,天下之大,何處不可去。”
“王權富貴,在先生眼中,確實是不值一提!”
“不過,先生可千萬不要在旁人麵前再提起“非臣”之言。”
“這可是犯忌諱的。”
葉千秋聞言,笑道:“多謝相邦提醒。”
呂不韋點了點頭,然後道:“其實,今日邀請先生前來府上一敘,還有一件事。”
“什麽事?”
“相邦盡管說來便是。”
葉千秋在一旁說道。
呂不韋道:“我知道,我這個相邦是做不久了。”
“在我離開鹹陽之前。”
“我還有一件事,要托付於先生。”
葉千秋道:“相邦請直言便是。”
呂不韋道:“我欲將文信學宮交給先生!”
“先生乃是當世僅存的大才。”
“道家之聖賢者,目下,唯先生一人也!”
“文信學宮,有我這多年來的心血。”
“我若是離開鹹陽,恐文信學宮會落入破敗。”
“若是先生能入主文信學宮,成為學宮之主,那來日定然可以將文信學宮發揚光大。”
“當然,先生若是入主文信學宮,那麽學宮自然可以更名為太玄學宮。”
“隻要那些士子能留在秦國,不外流向東方六國。”
“便是先生之大功也!”
“不韋在此拜謝先生了!”
說著,隻見呂不韋站起身來,朝著葉千秋深深一躬身。
葉千秋見狀,急忙起身,虛扶一下呂不韋,然後說道:“若是相邦托我其他事情,我可能辦不到。”
“但是,此事,相邦盡管可以放心。”
“文信學宮,我來主掌。”
呂不韋聞言,大喜道:“我就知道,先生會同意的。”
“明日,我便上書王上,將此事稟報於王上。”
“以王上對先生的了解,一定會同意此事的。”
葉千秋微微頷首,道:“如此甚好。”
說到這裏,呂不韋笑道:“不韋心願已了,此生最大的遺憾,就是不知道能不能親眼看到王上一統天下。”
葉千秋聞言,心中微微一動,從呂不韋的話中已經聽出了幾分“狡兔死,走狗烹”的味道。
呂不韋是個聰明人。
曆來在秦國為相者,很少有結局好的。
綱成君蔡澤算是個例外,他早就急流勇退。
而呂不韋不同,他是聰明人,自知掌握權柄太久,因為遲遲不肯同意嬴政親政一事,與嬴政心中有了嫌隙。
他這個相邦是做不久了。
就怕相邦做不成,性命也要丟了。
葉千秋又寬慰了呂不韋兩句。
“相邦不必如此悲觀。”
“隻要相邦歸隱山林,王上不會為難相邦。”
呂不韋歎息道:“王上和莊襄王終究是不同啊。”
葉千秋和呂不韋相談甚歡,聊了許久。
呂不韋此人所學甚雜。
他是經世致用的典範,對於治國之道,有著自己的理解。
經商和治國有異曲同工之妙。
呂不韋能走到今天,和他的才華是分不開的。
葉千秋和呂不韋交談之時,總是能從呂不韋的身上發現縱橫派的思想。
呂不韋雖然不是鬼穀傳人,但是,縱橫派的精髓,呂不韋也算是通曉了許多。
這天下間的學問,本就是有互通之處。
呂不韋被文信學宮的士子文人們稱為呂子,倒也不無道理。
就在葉千秋和呂不韋談的很是歡快的時候。
有一個女子走進了大書房之中。
這女子生的端莊雍容,身上自有一股令人難以忘懷的氣息。
隻見那女子進來之後,笑道:“聊什麽呢,聊的這麽開心。”
葉千秋還是第一次在相邦府見到女眷。
“這位是?”
葉千秋有些疑惑的看著呂不韋。
呂不韋笑道:“這是我的至交,紅顏知己,琴清姑娘。”
“琴清?”
葉千秋道。
呂不韋笑道:“太玄先生也聽過琴姑娘的大名?”
葉千秋道:“鄒衍大師的入室弟子。”
“自然是略有耳聞。”
那邊,琴清朝著葉千秋淺淺一笑。
葉千秋和琴清點頭示意。
琴清道:“原來先生便是將道家天人二宗給重歸一統的道家掌門人太玄子。”
“聞名不如一見。”
“太玄先生之風姿,著實令人側目。”
“先生所著《道經》十二篇,的確可以稱得上是道家的名篇,琴清拜讀之後,深感先生胸懷之寬廣,誌向之遠大。”
葉千秋淡淡一笑,道:“琴姑娘不愧是鄒衍大師的高足。”
呂不韋朝著琴清問道:“清兒,你怎麽來了?”
琴清朝著呂不韋道:“我聽聞太玄先生到了府上,便想著來給你和太玄先生撫琴一曲,助助興。”
呂不韋聞言,笑道:“你有心了。”
說著,呂不韋朝著葉千秋道:“太玄先生,清兒的琴技可是一絕。”
“咱們今日有耳福了。”
那邊,隻見琴清早已經抱琴過來,坐在一旁,開始彈奏起來。
琴音乍起,讓人心神一震。
呂不韋早已陷入了琴清的韻律之中。
葉千秋卻始終是淡淡笑著,臉上隻有平靜。
音律之道,博大精深。
有很多人都會將武功融合到音律之道中。
葉千秋也是此中高手。
琴清的琴彈的的確不錯。
若是單純抱著欣賞的心思去聽,的確是令人迴味。
但是,葉千秋可不認為這琴清很單純的隻是來彈個琴,助個興。
從這琴清的琴曲之中,他聽出了一抹似曾相識的味道。
似乎在某一瞬間,這琴清身上的氣質和東君的氣質十分相像。
不過,東君那小丫頭,比起琴清來,要稚嫩的太多。
葉千秋心中猜測著,或許這琴清就是上一任東君。
不過,又覺得不太可能。
如果上一任東君尚在,東皇太一為什麽會讓新人繼承東君的封號呢?
葉千秋將這事掩藏在心底,並沒有顯露出半點其他神色。
一曲奏完,琴清主動離去。
葉千秋和呂不韋繼續把酒言歡。
……
幾日之後。
葉千秋來到章台宮中,麵見嬴政。
嬴政親政之後,變得忙碌起來。
空閑的時間變得很少。
他剛開始親政,什麽事情都想親力親為。
這會兒,抽出一會兒空來見葉千秋。
葉千秋道:“不知王上今日召我前來,所為何事?”
嬴政笑道:“先生請坐,坐下說。”
葉千秋點了點頭,落座在一旁。
嬴政笑道:“文信侯說要請先生入主文信學宮,主掌文信學宮之事,還提議將文信學宮改名為太玄學宮。”
“此事,寡人認為,甚好!”
“先生不日便可以到太玄學宮去認個門兒了。”
葉千秋點了點頭,道:“此事文信侯已經與我說過了。”
嬴政道:“那好,咱們說第二件事,前日,祖母太後請寡人到甘泉宮一坐。”
“向寡人合盤托出了羅網之事。”
“祖母太後手中掌控著的兩柄劍,已經到了寡人這裏。”
“寡人已經讓小高子去訓練她們了。”
“小高子初掌羅網。”
“還需要先生多多指教才是。”
“先生若是得空,可以去讓小高子帶先生去看一看他挑選的新劍奴。”
葉千秋點了點頭,道:“此事好辦,我一會兒便可以去。”
嬴政聞言,笑道:“有先生在,寡人心安啊。”
葉千秋道:“王上還有何事?”
此時,嬴政臉上的笑意漸漸散去,隻見嬴政朝著葉千秋歎息道:“確實還有一事。”
“經廷尉備細勘審一應在押嫪毐亂黨。”
“王城密宮坊兩個內侍頭子分別供認了一事,當年嫪毐去勢之日,乃文信侯府上女掌事的馬夫,他是持文信侯的手令入宮,令密宮坊總管親自操持去勢。”
“那操持嫪毐去勢的內侍供認,隻對嫪毐拔須洗麵,便交人密車帶走。”
“還有,太後身邊的兩名侍女供認,太後身旁的女官奉文信侯之命進入太後宮中做事。”
“嫪毐有巨陽之事,也是其有意透露給太後。”
“據查,嫪毐乃是巴蜀琴清族侄,當年文信侯曾受琴清之托,允諾助其族侄入仕。”
“後來,嫪毐持琴清烙印寬簡投奔文信侯,成為文信侯門客舍人。”
“這些事,都有人證物證,足證嫪毐之禍事,皆由文信侯而起。”
“當日,先生所謀略之事,都已經一一應驗了。”
“眼下,先生以為,罷相時機,是否已經到了?”
嬴政目光灼灼的看著葉千秋。
葉千秋一臉平靜,道:“既然人證物證皆在,罷相之事,自然可以提上日程。”
嬴政道:“那先生以為,罷相之後,該由何人出任相邦!”
葉千秋笑道:“不瞞王上,華陽太後曾經兩次邀請我前往甘泉宮做客。”
“上次做客之後,華陽太後請我在王上麵前舉薦昌平君羋啟為相。”
嬴政一挑眉,道:“哦?”
“還有此事?”
“先生答應了?”
葉千秋點頭笑道:“對,我答應了。”
嬴政聞言,道:“先生為何要答應?”
葉千秋笑道:“舉薦良相本就是為秦國計。”
“文信侯罷相之後,縱觀秦國朝堂上下,可為相者,不多。”
“但羋啟絕對是一個合適的人選。”
“當然,如何定奪,還全在王上手中。”
嬴政聞言,微微頷首,道:“此事,寡人會細細思量。”
葉千秋和嬴政又商談了一番,然後方才從章台宮主殿之中離開。
出了大殿,趙高便跟了上來。
趙高朝著葉千秋行禮,恭敬道:“國師有禮了。”
葉千秋點了點頭,道:“小高子,走吧,去見一見你新招的劍奴。”
趙高躬身抬手道:“國師這邊請。”
……
趙高如今是少府,深得嬴政信任。
走在半路上,葉千秋和趙高閑聊道:“小高子,你幾歲進的宮啊?”
趙高迴道:“國師,小的六歲便進宮了。”
葉千秋點了點頭,道:“那你進宮也有些年頭了。”
“那家裏還有人嗎?”
趙高搖了搖頭,道:“早些年,就和家裏人失散了。”
“天下七國戰亂不休,他們或許早已經死在了戰火之中吧。”
葉千秋聞言,微微頷首,道:“別灰心,你掌管了羅網,以後有機會,可以讓羅網的這些個劍奴順便替你去找一找家人嘛。”
“也許,他們還活著呢。”
趙高聞言,道:“多謝國師提點,小的記住了。”
葉千秋笑了笑,沒有再多說什麽。
趙高接掌了羅網,葉千秋手中的斷水劍、黑白玄翦、亂神都已經給了趙高。
讓趙高去尋找合適的劍奴。
這天下間,戰亂不休,有太多的孤兒。
趙高要找到合適的劍奴,並不是一件難事。
無非就是廣撒網,多捕魚。
很快,葉千秋就跟著趙高來到了訓練羅網殺手的地方。
這是王城之中的一座偏殿。
此時,殿中有不少人都在其中訓練著。
有的在紮馬步,有的在對打。
還有的被人拋進了大水缸之中,練習閉氣。
葉千秋和趙高一直玩裏麵走。
走了沒多久。
進了一間小屋裏。
這屋子裏,有一個大概四五歲的小姑娘坐在那裏,麵上似乎一點懼怕之色都沒有。
她的雙膝上有一把劍。
那是一把外型美麗的長劍,護手的中間為鯢魚,劍尾為蓮花,劍頭鏤空,劍身左右各有三道凹痕。
小姑娘坐在那榻上,看到葉千秋和趙高走了進來,也無動於衷。
葉千秋看著那小姑娘,朝著趙高問道:“她是?”
趙高笑道:“迴國師的話。”
“她是驚鯢劍的下一任劍奴。”
“驚鯢?”
葉千秋若有所思的看向那小姑娘。
片刻後,朝著那小姑娘走了過去。
葉千秋看著那小姑娘,小姑娘對葉千秋的到來無動於衷。
葉千秋朝著那小姑娘道:“你叫言?”
小姑娘的臉上終於有了一絲變化,她抬起頭來,看向葉千秋,道:“你是誰?”
葉千秋笑了笑,道:“你可以叫我太玄先生。”
“太玄先生?”
小姑娘細細咀嚼著這四個字。
這時,葉千秋轉過身去,朝著趙高道:“小高子,這個女娃倒是很特殊。”
“確實有資格成為驚鯢。”
“你的眼光還真不錯。”
趙高聞言,朝著葉千秋恭敬笑道:“多謝國師誇獎。”
葉千秋一邊往外麵走去,一邊和趙高說道:“對她好一些,不要用你的那些肮髒手段。”
“一把劍能有多鋒利,還要看使用這把劍的人有多鋒利。uu看書.uukanshu ”
“如果羅網終究隻能在黑暗中潛行,那羅網終究有一日會被連根拔起。”
“你明白我的話嗎?”
趙高看著葉千秋高大的背影,若有所思,隨後朝著葉千秋躬身道:“小的多謝國師指點。”
葉千秋微微頷首,道:“其他的劍奴,我就不去看了。”
“你自己掌握分寸。”
說罷,葉千秋的身形憑空消失在了趙高的眼前。
趙高也見怪不怪。
自從在蘄年宮見到葉千秋以一敵千,不費吹灰之力就將那些叛軍全部給誅殺之後。
趙高便已經深刻的明白。
太玄子的恐怖,絕非是他能夠抵擋的。
在這世上,唯有太玄子才是最讓人恐懼的人。
不,應該說,太玄子已經不是人。
他已經等同於神一般的存在。
若非是神明,又豈能擁有那般毀天滅地的力量。
在那樣的力量下麵,縱使是千軍萬馬,又能如何。
人力之渺小,在神明麵前,顯得太過脆弱了。
這時,趙高迴過神來,朝著屋中的小姑娘看了一眼,然後計上心頭,突然說道:“掩日,將驚鯢送迴農家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