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說,他們在酒裏下了蒙汗藥,為的就是將我們麻翻,然後丟去爐子裏煉丹?”
秦若慈一臉不可置信地望著沈對,緩緩問道。
沈對駕馬,朝秦若慈撇笑道:
“對呀,你說你喝了這麽多斤蒙汗藥,會不會把腦子給喝壞呀!”
秦若慈聞罷,轉身朝沈對怒斥道:
“你還敢胡唚,就算本姑娘喝壞了腦子,也比你這家夥聰明!”
言盡,她便將纖手撫去自己的臉上,失望地歎了口氣道:
“唉,虧我還信了她那些永葆青春的鬼話!”
沈對望見她臉上露出失落神色,不知怎的自己心裏也跟著莫名其妙地不舒服起來。
他下意識地開口勸道:
“好啦,別再愁眉苦臉啦,你本來就已經很漂亮了......”
秦若慈聽聞這番話,臉頰瞬間漲得通紅,她迅速將腦袋扭向一邊,嬌嗔地說道:
“那是當然,這還用你說?!”
沈對也意識到氣氛有些不對勁,急忙轉首朝身後的沈萬裏問道:
“哥,還有多久能到行重山呀?”
沈萬裏聞罷,遙望遠方緩道:
“快了,過了前麵這片竹林就到了!”
日頭正濃,轉眼已至晌午。
沈對一行人踏過濃密的竹林,終於來到了行重山腳下。
他們抬頭仰望,隻見一座巍峨壯觀、高聳入雲的青翠山峰矗立在眼前。山峰之巔雲霧彌漫,宛如仙境一般,給人一種高深莫測的感覺。
沈對見狀,不禁連連叫苦道:
“這麽高的山,得爬多久呀!”
一旁的沈萬裏聞罷,連忙拍著沈對肩膀寬慰道:
“走吧,別抱怨啦,我們上山吧!”
言盡,他便率先翻身下馬,朝山上走去。
眾人見狀,也隻得緊隨其後,開始登山。
不到兩個時辰,四人便成功抵達山門之前。
此時的沈對,也早已累得汗流浹背,氣喘籲籲。
他扶著腰,朝山門一望,便望見山門口擺放著一張破舊的木桌,一位身著灰袍的小道士正趴在木桌之上打著瞌睡。
沈對拖著疲憊的身體移步到木桌之前,一屁股便坐了下來。
小道士被突如其來的動靜驚醒,慌忙地站起身來,甚至來不及拭去嘴角口水。
“敢問幾位施主……從何而來?”
小道士先是正了正腦袋上的道巾,隨後行了一個標準的道禮,朝沈對詢問道。
沈對則大咧咧地抓起桌上的本子,朝著自己猛扇了幾下,這才懶洋洋地迴複說:
“我們是從因都城來的。”
小道士聞罷,用餘光打量了一眼沈對身上的官服,接著又望了望沈萬裏身上的盔甲,隨後便更加恭敬和謹慎起來,他小心翼翼地開口問道:
“原來是從因都來的官爺!不知諸位大人今日來我行重派,所為何事呐?”
這時,沈對也意識到自己方才的行為有些失禮,於是他趕忙把屁股從木桌上挪開,並將手中書本放迴到桌麵之上,隨後雙手抱拳,朝小道士迴禮道:
“我們幾個,是為參加奕武大會而來!”
小道士聞罷,心底不禁一震,額頭上瞬間滲出一層細汗,說話也變得結結巴巴起來:
“奕武大會,這……”
沈對察覺到了小道士的為難,於是趕忙追問道:
“怎麽了,貴派不歡迎我們嗎?”
小道士見狀,連忙擺手解釋道:
“不不不,絕沒這個意思。隻是這奕武大會向來都是以武會友,各路英雄豪傑齊聚一堂,切磋之時難免出手沒個輕重,若是不慎傷到了各位大人,我們行重派可擔不起這樣的責任呀……”
沈萬裏聽到這兒,立馬邁步朝小道士身前走去,隨後拱手緩道:
“道長無需擔憂,我們此次前來便是為了和諸位英雄討教。若是真受了傷,那也是我們技不如人,絕不會給你們添麻煩的……”
小道士聽完這番話後,臉上的神色依舊有些遲疑不決,但又不敢輕易冒犯沈家兄弟,隻好將腦袋垂得更低,輕聲迴複道:
“此事關係重大,還請諸位稍等片刻,容貧道先去跟掌門稟報一聲!”
言盡,小道士便慌慌張張、跌跌撞撞地朝門內跑去。
誰料,這才剛跑出去沒幾步遠,便迎麵撞上了另一位道長身上。
“我們出家之人,言行舉止應得體才好,似你這般手忙腳亂,成何體統!”
那道長語氣嚴厲,朝小道士開口訓斥道。
定睛觀瞧,隻見這道長束發盤髻,頭頂戴一頂九瓣蓮花冠,用一根雕刻精美的獸頭玉簪子別住,身上著一襲剪金色流袍,此刻正神色嚴肅地望著小道士。
小道士被撞得一個踉蹌,待站穩後,急忙抬頭,像抓住救命稻草一般,朝金袍道長躬身行禮道:
“大師兄!”
金袍道長伸手將小道士托住,隨後開口問道:
“如此慌裏慌張的,到底遇上了什麽事?”
然而,還未等未到小道士開口迴話,站在門外的沈對便抬手朝金袍道長招唿道:
“梁道長!!!”
金袍道長抬眼望向沈對,心中便已大致明白了事情原委,於是緊接著朝小道士緩緩說道:
“你先去找師父他老人家,這裏就交給我來處理吧。”
言畢,金袍道長便一臉笑意,大步邁去沈對麵前,行了一個道禮緩道:
“沈少俠,別來無恙呐!”
沈對也緊跟著抱拳迴禮道:
“梁道長也是風采依舊呀!”
言盡,他立刻轉身向沈萬裏介紹道:
“這位便是大名鼎鼎的行重派梁遠山,梁道長!”
沈萬裏聞罷,急忙拱手向梁遠山行禮道:
“在下沈萬裏,久仰梁道長大名!”
梁遠山望見這一幕,急忙朝著沈萬裏還禮道:
“沈將軍太客氣了,貧道也曾耳聞過將軍的威名!”
兩人寒暄過後,沈對便再次朝梁遠山介紹道:
“這位是懷明小師傅,他也是前來參加奕武大會的。這位是小慈姑娘,你見過的。”
梁遠山聞罷,又緊接著朝秦若慈和懷明小和尚施了道禮。
沈萬裏見狀,隨即好奇地問道:
“哦?梁道長之前見過小慈嗎?”
梁道長望了一眼沈對,隨後微笑道:
“這事就說來話長了,大家一路奔波肯定都餓了,不如先隨貧道去齋堂,咱們邊吃邊聊!”
……
秦若慈一臉不可置信地望著沈對,緩緩問道。
沈對駕馬,朝秦若慈撇笑道:
“對呀,你說你喝了這麽多斤蒙汗藥,會不會把腦子給喝壞呀!”
秦若慈聞罷,轉身朝沈對怒斥道:
“你還敢胡唚,就算本姑娘喝壞了腦子,也比你這家夥聰明!”
言盡,她便將纖手撫去自己的臉上,失望地歎了口氣道:
“唉,虧我還信了她那些永葆青春的鬼話!”
沈對望見她臉上露出失落神色,不知怎的自己心裏也跟著莫名其妙地不舒服起來。
他下意識地開口勸道:
“好啦,別再愁眉苦臉啦,你本來就已經很漂亮了......”
秦若慈聽聞這番話,臉頰瞬間漲得通紅,她迅速將腦袋扭向一邊,嬌嗔地說道:
“那是當然,這還用你說?!”
沈對也意識到氣氛有些不對勁,急忙轉首朝身後的沈萬裏問道:
“哥,還有多久能到行重山呀?”
沈萬裏聞罷,遙望遠方緩道:
“快了,過了前麵這片竹林就到了!”
日頭正濃,轉眼已至晌午。
沈對一行人踏過濃密的竹林,終於來到了行重山腳下。
他們抬頭仰望,隻見一座巍峨壯觀、高聳入雲的青翠山峰矗立在眼前。山峰之巔雲霧彌漫,宛如仙境一般,給人一種高深莫測的感覺。
沈對見狀,不禁連連叫苦道:
“這麽高的山,得爬多久呀!”
一旁的沈萬裏聞罷,連忙拍著沈對肩膀寬慰道:
“走吧,別抱怨啦,我們上山吧!”
言盡,他便率先翻身下馬,朝山上走去。
眾人見狀,也隻得緊隨其後,開始登山。
不到兩個時辰,四人便成功抵達山門之前。
此時的沈對,也早已累得汗流浹背,氣喘籲籲。
他扶著腰,朝山門一望,便望見山門口擺放著一張破舊的木桌,一位身著灰袍的小道士正趴在木桌之上打著瞌睡。
沈對拖著疲憊的身體移步到木桌之前,一屁股便坐了下來。
小道士被突如其來的動靜驚醒,慌忙地站起身來,甚至來不及拭去嘴角口水。
“敢問幾位施主……從何而來?”
小道士先是正了正腦袋上的道巾,隨後行了一個標準的道禮,朝沈對詢問道。
沈對則大咧咧地抓起桌上的本子,朝著自己猛扇了幾下,這才懶洋洋地迴複說:
“我們是從因都城來的。”
小道士聞罷,用餘光打量了一眼沈對身上的官服,接著又望了望沈萬裏身上的盔甲,隨後便更加恭敬和謹慎起來,他小心翼翼地開口問道:
“原來是從因都來的官爺!不知諸位大人今日來我行重派,所為何事呐?”
這時,沈對也意識到自己方才的行為有些失禮,於是他趕忙把屁股從木桌上挪開,並將手中書本放迴到桌麵之上,隨後雙手抱拳,朝小道士迴禮道:
“我們幾個,是為參加奕武大會而來!”
小道士聞罷,心底不禁一震,額頭上瞬間滲出一層細汗,說話也變得結結巴巴起來:
“奕武大會,這……”
沈對察覺到了小道士的為難,於是趕忙追問道:
“怎麽了,貴派不歡迎我們嗎?”
小道士見狀,連忙擺手解釋道:
“不不不,絕沒這個意思。隻是這奕武大會向來都是以武會友,各路英雄豪傑齊聚一堂,切磋之時難免出手沒個輕重,若是不慎傷到了各位大人,我們行重派可擔不起這樣的責任呀……”
沈萬裏聽到這兒,立馬邁步朝小道士身前走去,隨後拱手緩道:
“道長無需擔憂,我們此次前來便是為了和諸位英雄討教。若是真受了傷,那也是我們技不如人,絕不會給你們添麻煩的……”
小道士聽完這番話後,臉上的神色依舊有些遲疑不決,但又不敢輕易冒犯沈家兄弟,隻好將腦袋垂得更低,輕聲迴複道:
“此事關係重大,還請諸位稍等片刻,容貧道先去跟掌門稟報一聲!”
言盡,小道士便慌慌張張、跌跌撞撞地朝門內跑去。
誰料,這才剛跑出去沒幾步遠,便迎麵撞上了另一位道長身上。
“我們出家之人,言行舉止應得體才好,似你這般手忙腳亂,成何體統!”
那道長語氣嚴厲,朝小道士開口訓斥道。
定睛觀瞧,隻見這道長束發盤髻,頭頂戴一頂九瓣蓮花冠,用一根雕刻精美的獸頭玉簪子別住,身上著一襲剪金色流袍,此刻正神色嚴肅地望著小道士。
小道士被撞得一個踉蹌,待站穩後,急忙抬頭,像抓住救命稻草一般,朝金袍道長躬身行禮道:
“大師兄!”
金袍道長伸手將小道士托住,隨後開口問道:
“如此慌裏慌張的,到底遇上了什麽事?”
然而,還未等未到小道士開口迴話,站在門外的沈對便抬手朝金袍道長招唿道:
“梁道長!!!”
金袍道長抬眼望向沈對,心中便已大致明白了事情原委,於是緊接著朝小道士緩緩說道:
“你先去找師父他老人家,這裏就交給我來處理吧。”
言畢,金袍道長便一臉笑意,大步邁去沈對麵前,行了一個道禮緩道:
“沈少俠,別來無恙呐!”
沈對也緊跟著抱拳迴禮道:
“梁道長也是風采依舊呀!”
言盡,他立刻轉身向沈萬裏介紹道:
“這位便是大名鼎鼎的行重派梁遠山,梁道長!”
沈萬裏聞罷,急忙拱手向梁遠山行禮道:
“在下沈萬裏,久仰梁道長大名!”
梁遠山望見這一幕,急忙朝著沈萬裏還禮道:
“沈將軍太客氣了,貧道也曾耳聞過將軍的威名!”
兩人寒暄過後,沈對便再次朝梁遠山介紹道:
“這位是懷明小師傅,他也是前來參加奕武大會的。這位是小慈姑娘,你見過的。”
梁遠山聞罷,又緊接著朝秦若慈和懷明小和尚施了道禮。
沈萬裏見狀,隨即好奇地問道:
“哦?梁道長之前見過小慈嗎?”
梁道長望了一眼沈對,隨後微笑道:
“這事就說來話長了,大家一路奔波肯定都餓了,不如先隨貧道去齋堂,咱們邊吃邊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