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太子妃
胤禛:在兄弟們重生的大清當團寵 作者:姮宸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年關很快到來,這一年的“福”字,全部都是由胤祥來寫了。
包括那頭一個“福”。
康熙放手得相當之幹脆,說不管,那就全部都不管了。
得虧是胤祥早有準備,不然還真想要到他麵前去理論理論。
在康熙三十九年即將過去的時候,皇帝又下了一道聖旨。
那是一道封妃聖旨,敏妃章佳氏晉封為貴妃,與鈕祜祿貴妃同級而座。
前朝後宮並沒有對這道聖旨有什麽大的反應,震驚談不上,反倒是理應如此的情緒居多。
本就是嘛,身為儲君的生母,母憑子貴,地位也該比別人高些了。
抱著此等情緒,康熙三十九年順滑而過。
年初的宴會上,又發生了一件大事。
於太和殿中,康熙帝見兵部尚書馬爾漢之女出落得鍾靈毓秀,便笑言她適與太子胤祥為妃,此話一出,滿朝文武皆驚異。
但見皇帝麵帶酒意,便又覺得許是玩笑之言,不需當真。
不過有這麽一句調侃,怕是那兆佳小女是板上釘釘的東宮之人了。
如此想著,便有不少官員都盯起了太子後院,其他王爺貝勒攀不上就算了,他們努努力,或許可以攀一下太子殿下呢?
打好了主意的一眾臣子,卻著實沒想到,他們剛盯好了太子妃寶座,下一刻龍椅上的帝王卻直接給定下了太子妃人選。
正是那兆佳·馬爾漢的女兒,出生於康熙二十七年的兆佳·彌雅。
馬爾漢一僵又一僵,本來聽到皇上調侃他家寶貝女兒跟太子殿下很配的話,他就已經不知所措了,現在皇上直接下了聖旨,他就更是慌亂了。
不是,怎麽就輪到他家了呢?
雖然他覺得他女兒天下第一好,誰都配得上,但那也隻是他覺得,他還真沒敢有太多的期望,尤其是那——太子妃之位。
可世事就是這麽奇妙,他都不敢想的事情,今兒就成了真。
別人看皇上或許有幾分醉意,可他直麵皇上的打量掃視,卻是明白皇上絕對沒有喝醉的。
也就是說,這聖旨全然是皇上在清醒時候作下的決定,那潑天的富貴真降臨到他們家中了!
馬爾漢僵硬了一會兒,反應過來後迅速就接了聖旨。
不管怎麽著,這旨先接了再說。
都是在官場上混的,誰不想要更進一步啊。
於是,康熙四十年初,年僅十四的皇太子胤祥便定下了自己的太子妃,是年僅十二,出身正白旗的兆佳·彌雅。
由於二人年紀都很小,所以婚約定了,婚期卻還定不下來。
以之前那些成婚的皇子阿哥為示例,可能得等個五六七年,這二人才可能完婚。
所以這道聖旨,其實也隻是短暫的掀起了一波風浪,很快就平息了。
畢竟太子完婚都得等好幾年後再說,現在談再多,又有個什麽用呢。
至於那種可以在太子娶妃之前,先往東宮塞人的想法?
那真是不好意思了,他們這一屆的皇上和太子,都是不按常理出牌的,別說給東宮塞人了,連這種想法,他們都不好意思有。
——因為一旦有了,那就是他們遭罪的時候了。
為此,滿朝文武罵罵咧咧。
裙帶關係不讓經營,那他們還能幹什麽?
不就隻剩下了一個埋頭苦幹嘛!
不幹又不行,皇上說了,他們不幹,有的是人幹。
這話一出,誰還敢裝傻賣蠢啊,等哪一天真被人頂替了位置,那就連哭都沒地方哭了。
至此,文武百官也隻能邊罵邊幹活了,心裏罵得比誰都歡,手裏的活卻是一個都不能丟出去的。
畢竟他們不幹,別人搶著都要幹,他們又不是傻子,自然知道怎麽選擇。
這樣卷生卷死的畫麵落在高坐龍椅的康熙眼裏,則是讓他無比驕傲。
不枉他一手營造這個氛圍啊,後世的資本家雖然有很多值得詬病的地方,但不得不說,他們的語錄還是很好用的。
也就是他們大清的人口還不像後世那麽多,不然的話 ... ...
哎!
康熙扼腕,他也想要有十幾億的勞動力啊!
他現在要是有十幾億人口,他直接就征服星辰大海去了!
可惜他沒有。
“哎 ... ... 人生啊 ... ... ”
除了寂寞,還是寂寞。
康熙望天,一臉憂鬱,看得剛進門的胤祥十分有十二分的無語。
“汗阿瑪,您演夠了沒?趕緊過來看看這些奏折啊!”
胤祥很暴躁,他每迴兒抱著批閱好的奏折過來,都能看到他家汗阿瑪在那感歎人生寂寞如雪,頭一迴看到的時候,他還能保持微笑,但看得多了,他就想罵人了。
“汗阿瑪,雖然您已經決定退休了,但請不要忘了,您還沒有正式退休呢,您還是需要工作的!”
胤祥一臉悲憤地抗議著。
康熙訥訥開口:“朕這不是,正在交接工作的時期嘛 ... ... ”
一般情況下這段時期,他也不需要幹什麽工作啊,他就隻需要等退休就好了啊!
康熙摸了摸自己那為了顯得年輕而特意刮掉胡子的光潔下巴,一臉凝重地說道:“十三啊,你可不能奴役汗阿瑪這把老骨頭啊。”
他都年近半百了,已經是名副其實的一把老骨頭了,可不能再經受造作了,不然很容易就嘎嘣脆的。
胤祥沒好氣地白他一眼,直言道:“我可不管,反正汗阿瑪您還沒到退休的時候呢,您等真的退休了再去感歎人生寂寞吧,現在先把奏折看了!”
他一副磨刀霍霍的樣子,擺明了在告訴康熙不要把他逼急了,逼急了兔子也是會咬人的。
康熙無奈,也隻好照做了,畢竟他可不想臨到退休的時候,兒子給他來了一招臨陣脫逃。
那樣的話,可就真的很不妙了。
“好好好,你別惱,汗阿瑪看不就是了。”
反正這些奏折都是兒子批閱過的,他隨便過目一下就成了。
康熙心裏默默念著,一點兒也不敢把心裏話說出來,因為他心知肚明,這想法必定惹惱兒子,到時候不好過的絕對是他自個兒。
包括那頭一個“福”。
康熙放手得相當之幹脆,說不管,那就全部都不管了。
得虧是胤祥早有準備,不然還真想要到他麵前去理論理論。
在康熙三十九年即將過去的時候,皇帝又下了一道聖旨。
那是一道封妃聖旨,敏妃章佳氏晉封為貴妃,與鈕祜祿貴妃同級而座。
前朝後宮並沒有對這道聖旨有什麽大的反應,震驚談不上,反倒是理應如此的情緒居多。
本就是嘛,身為儲君的生母,母憑子貴,地位也該比別人高些了。
抱著此等情緒,康熙三十九年順滑而過。
年初的宴會上,又發生了一件大事。
於太和殿中,康熙帝見兵部尚書馬爾漢之女出落得鍾靈毓秀,便笑言她適與太子胤祥為妃,此話一出,滿朝文武皆驚異。
但見皇帝麵帶酒意,便又覺得許是玩笑之言,不需當真。
不過有這麽一句調侃,怕是那兆佳小女是板上釘釘的東宮之人了。
如此想著,便有不少官員都盯起了太子後院,其他王爺貝勒攀不上就算了,他們努努力,或許可以攀一下太子殿下呢?
打好了主意的一眾臣子,卻著實沒想到,他們剛盯好了太子妃寶座,下一刻龍椅上的帝王卻直接給定下了太子妃人選。
正是那兆佳·馬爾漢的女兒,出生於康熙二十七年的兆佳·彌雅。
馬爾漢一僵又一僵,本來聽到皇上調侃他家寶貝女兒跟太子殿下很配的話,他就已經不知所措了,現在皇上直接下了聖旨,他就更是慌亂了。
不是,怎麽就輪到他家了呢?
雖然他覺得他女兒天下第一好,誰都配得上,但那也隻是他覺得,他還真沒敢有太多的期望,尤其是那——太子妃之位。
可世事就是這麽奇妙,他都不敢想的事情,今兒就成了真。
別人看皇上或許有幾分醉意,可他直麵皇上的打量掃視,卻是明白皇上絕對沒有喝醉的。
也就是說,這聖旨全然是皇上在清醒時候作下的決定,那潑天的富貴真降臨到他們家中了!
馬爾漢僵硬了一會兒,反應過來後迅速就接了聖旨。
不管怎麽著,這旨先接了再說。
都是在官場上混的,誰不想要更進一步啊。
於是,康熙四十年初,年僅十四的皇太子胤祥便定下了自己的太子妃,是年僅十二,出身正白旗的兆佳·彌雅。
由於二人年紀都很小,所以婚約定了,婚期卻還定不下來。
以之前那些成婚的皇子阿哥為示例,可能得等個五六七年,這二人才可能完婚。
所以這道聖旨,其實也隻是短暫的掀起了一波風浪,很快就平息了。
畢竟太子完婚都得等好幾年後再說,現在談再多,又有個什麽用呢。
至於那種可以在太子娶妃之前,先往東宮塞人的想法?
那真是不好意思了,他們這一屆的皇上和太子,都是不按常理出牌的,別說給東宮塞人了,連這種想法,他們都不好意思有。
——因為一旦有了,那就是他們遭罪的時候了。
為此,滿朝文武罵罵咧咧。
裙帶關係不讓經營,那他們還能幹什麽?
不就隻剩下了一個埋頭苦幹嘛!
不幹又不行,皇上說了,他們不幹,有的是人幹。
這話一出,誰還敢裝傻賣蠢啊,等哪一天真被人頂替了位置,那就連哭都沒地方哭了。
至此,文武百官也隻能邊罵邊幹活了,心裏罵得比誰都歡,手裏的活卻是一個都不能丟出去的。
畢竟他們不幹,別人搶著都要幹,他們又不是傻子,自然知道怎麽選擇。
這樣卷生卷死的畫麵落在高坐龍椅的康熙眼裏,則是讓他無比驕傲。
不枉他一手營造這個氛圍啊,後世的資本家雖然有很多值得詬病的地方,但不得不說,他們的語錄還是很好用的。
也就是他們大清的人口還不像後世那麽多,不然的話 ... ...
哎!
康熙扼腕,他也想要有十幾億的勞動力啊!
他現在要是有十幾億人口,他直接就征服星辰大海去了!
可惜他沒有。
“哎 ... ... 人生啊 ... ... ”
除了寂寞,還是寂寞。
康熙望天,一臉憂鬱,看得剛進門的胤祥十分有十二分的無語。
“汗阿瑪,您演夠了沒?趕緊過來看看這些奏折啊!”
胤祥很暴躁,他每迴兒抱著批閱好的奏折過來,都能看到他家汗阿瑪在那感歎人生寂寞如雪,頭一迴看到的時候,他還能保持微笑,但看得多了,他就想罵人了。
“汗阿瑪,雖然您已經決定退休了,但請不要忘了,您還沒有正式退休呢,您還是需要工作的!”
胤祥一臉悲憤地抗議著。
康熙訥訥開口:“朕這不是,正在交接工作的時期嘛 ... ... ”
一般情況下這段時期,他也不需要幹什麽工作啊,他就隻需要等退休就好了啊!
康熙摸了摸自己那為了顯得年輕而特意刮掉胡子的光潔下巴,一臉凝重地說道:“十三啊,你可不能奴役汗阿瑪這把老骨頭啊。”
他都年近半百了,已經是名副其實的一把老骨頭了,可不能再經受造作了,不然很容易就嘎嘣脆的。
胤祥沒好氣地白他一眼,直言道:“我可不管,反正汗阿瑪您還沒到退休的時候呢,您等真的退休了再去感歎人生寂寞吧,現在先把奏折看了!”
他一副磨刀霍霍的樣子,擺明了在告訴康熙不要把他逼急了,逼急了兔子也是會咬人的。
康熙無奈,也隻好照做了,畢竟他可不想臨到退休的時候,兒子給他來了一招臨陣脫逃。
那樣的話,可就真的很不妙了。
“好好好,你別惱,汗阿瑪看不就是了。”
反正這些奏折都是兒子批閱過的,他隨便過目一下就成了。
康熙心裏默默念著,一點兒也不敢把心裏話說出來,因為他心知肚明,這想法必定惹惱兒子,到時候不好過的絕對是他自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