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冊封新任太子
胤禛:在兄弟們重生的大清當團寵 作者:姮宸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一日,在雍郡王府裏發生的事情,除卻他們兄弟幾人,並無人知曉發生了什麽。
就連手眼通天的康熙帝,也不知道。
他現在一門心思在準備推自家十三兒子上位的事情上,好不容易等到了胤祥鬆口,他要是不趕緊把這小子按死在儲君之位上,他都怕過個幾天,這小子就反悔不幹了。
作為一個並不想采取強製性手段逼迫兒子的勉強算好阿瑪的阿瑪,康熙帝還是更喜歡溫水煮青蛙式勸服兒子自己接受現實的。
而現在好不容易胤祥接受了,他也不想去思考為什麽接受,反正隻要趕緊落實到位,就算胤祥要反悔,也是來不及的了。
隻要一想到自己很快就能夠退休出去浪,康熙幹活的勁頭就越發的猛。
努力努力,明年就能退休了!
*
康熙三十九年二月中旬,聖上突然下旨,將接近十四歲的十三阿哥遷入了毓慶宮。
毓慶宮啊,那可是當朝名副其實的太子東宮。
這旨意一下,頓時就引起了群臣注目。
什麽情況?
怎麽迴事?
難道說皇上屬意的下任繼承人,是還年幼的十三阿哥?
目光從年長的、身份貴重的幾位阿哥一一略過,滿朝文武陷入了沉思。
他們在思考,到底為什麽會是十三阿哥。
子憑母貴?
不應該,他們這位皇上,可沒在後宮多費任何心思,那十三阿哥的生母敏妃娘娘,亦是個不怎麽有存在感的人,所以要從敏妃的角度去思考,應該是沒必要的。
那還有什麽呢?
天資?
十三阿哥雖聰明能幹,可也不至於到碾壓其他阿哥的地步。
那 ... ...
是因為十三阿哥年輕嗎?
細細思考一番,貌似確實不無可能。
於朝臣心中,沒有哪個當皇帝的,會輕易將手中的權力讓出去。
他們從前便心有顧慮,眼看著皇上身體康健,再活個一二十年也不是問題,而彼時的太子胤礽已經是個雄壯的青年人了。
太子年輕力壯又有衝勁,便是皇上再如何疼愛兒子,可在自己逐漸老去的時候,真的不會對太子心生忌憚嗎?
朝臣心中有所揣測,卻看不到那場麵的發生,因為當初的太子胤礽自己請求退位了,也就沒有了驗證的可能。
而今,新儲待立,皇上對十三阿哥的青睞,又讓他們思考起了這種可能。
或許便是如此吧,不選擇年長的那些個阿哥,就是因為皇上其實心中也是有所忌憚的。
讓十四歲不到的十三阿哥上台,等他成長起來的時候,皇上說不定是個什麽狀態呢。
這樣既能避免儲君對帝王的威脅,也能避免儲君當多年太子當到年華消逝而難以等待,最後釀成大禍的結果。
一幹臣子好一番頭腦風暴,最後自覺自己讀懂了皇上的心理,對於十三阿哥的突然冒頭,也就沒了過多的抵觸心理。
雖然他們沒幾個舉薦過十三阿哥的,但沒關係,十三阿哥跟所有阿哥關係都很好,他們換條路依附一下也是可以的。
——最主要的,還是他們想依附的那些阿哥,一個個都不是很歡迎他們。
被約談過的六部尚書麵麵相覷,紛紛露出了尷尬不失禮貌的微笑。
誰懂啊,本來以為隻是去赴自己看好阿哥的邀約,結果撞上了一屋子同僚,還被一群阿哥連番說教,這滋味真是有夠不好受的。
可惡的阿哥們,到底哪來的那麽多惡趣味?!
幾個大臣垂眸咬牙,心中冷哼,既然不稀得他們依附,那他們就去尋被皇上看好的十三阿哥去,就不信十三阿哥也那麽不像話!
麵對朝臣的忿忿不平,除胤祥以外的皇子阿哥都是不在意的。
反正他們又不想要爭權奪利,管那麽多事情幹什麽?
都是不作死就不會死的皇家阿哥,他們連汗阿瑪的臉色都不看,難道還會搭理一群外人?
與其分心思給別人,還不如想想到時候怎麽聯手坑爹呢。
*
康熙三十九年三月初五日,皇帝下旨,冊封皇十三子胤祥為皇太子,下諭禮部擇吉日舉行冊封大典。
三月十八日,於太和殿舉行皇太子冊封大典,授予胤祥皇太子冊、寶,正位東宮,十九日正式頒詔天下。
言是禮部擇吉日,可是任誰都知道,這日子是皇上自己選定的。
特意選了帝王的生辰日冊封新任儲君,足見皇上對新太子的看重。
有人幽幽看了眼正在發呆的前任儲君,很想知道他是什麽感受。
常泰亦是滿眼擔憂地看向自家外甥,作為胤礽的嫡親舅舅,他至今記憶猶新,昔年胤礽的皇太子冊封大典,是在十二月十三日舉行的。
或許單說這個日子,一般人很難理解它的特殊。
可常泰總是記著的,這個日子,是他那個早夭的大外甥的生辰。
元後早逝長子承祜,便是出生於康熙八年十二月十三日的。
常泰不確定胤礽知不知道這個日子的特殊,正如他不確定當初定下這個日子作皇太子冊封大典的皇上心中到底是如何想的。
可不論胤礽知不知道,作為胤礽的舅舅,常泰這會兒對皇上還是有點怨言了。
兩個特殊的日子,對皇上而言,到底代表著什麽呢?
如常泰這般了解內情的人都有些注意力在前方的胤礽身上。
隻是胤礽本人嘛,他是半點兒也不知道別人在背後為他如何心傷的,他現在正在跟旁邊的胤祉小聲說話:“看看看,十三弟身上的太子冕服,可是我盯著人做出來的!”
對於自己把重任丟給十三弟這件事,胤礽還是有點小愧疚的,為此,他對這次的皇太子冊封大典十分之上心。
他親身參與的不止是大典的一切準備,就連皇太子冕服,都是他親自盯著趕製出來的,太子冕旒上的東珠,更是他特意差人尋來的。
若非汗阿瑪不同意,他就差連給十三弟穿戴冕服的事情都包攬了呢。
就連手眼通天的康熙帝,也不知道。
他現在一門心思在準備推自家十三兒子上位的事情上,好不容易等到了胤祥鬆口,他要是不趕緊把這小子按死在儲君之位上,他都怕過個幾天,這小子就反悔不幹了。
作為一個並不想采取強製性手段逼迫兒子的勉強算好阿瑪的阿瑪,康熙帝還是更喜歡溫水煮青蛙式勸服兒子自己接受現實的。
而現在好不容易胤祥接受了,他也不想去思考為什麽接受,反正隻要趕緊落實到位,就算胤祥要反悔,也是來不及的了。
隻要一想到自己很快就能夠退休出去浪,康熙幹活的勁頭就越發的猛。
努力努力,明年就能退休了!
*
康熙三十九年二月中旬,聖上突然下旨,將接近十四歲的十三阿哥遷入了毓慶宮。
毓慶宮啊,那可是當朝名副其實的太子東宮。
這旨意一下,頓時就引起了群臣注目。
什麽情況?
怎麽迴事?
難道說皇上屬意的下任繼承人,是還年幼的十三阿哥?
目光從年長的、身份貴重的幾位阿哥一一略過,滿朝文武陷入了沉思。
他們在思考,到底為什麽會是十三阿哥。
子憑母貴?
不應該,他們這位皇上,可沒在後宮多費任何心思,那十三阿哥的生母敏妃娘娘,亦是個不怎麽有存在感的人,所以要從敏妃的角度去思考,應該是沒必要的。
那還有什麽呢?
天資?
十三阿哥雖聰明能幹,可也不至於到碾壓其他阿哥的地步。
那 ... ...
是因為十三阿哥年輕嗎?
細細思考一番,貌似確實不無可能。
於朝臣心中,沒有哪個當皇帝的,會輕易將手中的權力讓出去。
他們從前便心有顧慮,眼看著皇上身體康健,再活個一二十年也不是問題,而彼時的太子胤礽已經是個雄壯的青年人了。
太子年輕力壯又有衝勁,便是皇上再如何疼愛兒子,可在自己逐漸老去的時候,真的不會對太子心生忌憚嗎?
朝臣心中有所揣測,卻看不到那場麵的發生,因為當初的太子胤礽自己請求退位了,也就沒有了驗證的可能。
而今,新儲待立,皇上對十三阿哥的青睞,又讓他們思考起了這種可能。
或許便是如此吧,不選擇年長的那些個阿哥,就是因為皇上其實心中也是有所忌憚的。
讓十四歲不到的十三阿哥上台,等他成長起來的時候,皇上說不定是個什麽狀態呢。
這樣既能避免儲君對帝王的威脅,也能避免儲君當多年太子當到年華消逝而難以等待,最後釀成大禍的結果。
一幹臣子好一番頭腦風暴,最後自覺自己讀懂了皇上的心理,對於十三阿哥的突然冒頭,也就沒了過多的抵觸心理。
雖然他們沒幾個舉薦過十三阿哥的,但沒關係,十三阿哥跟所有阿哥關係都很好,他們換條路依附一下也是可以的。
——最主要的,還是他們想依附的那些阿哥,一個個都不是很歡迎他們。
被約談過的六部尚書麵麵相覷,紛紛露出了尷尬不失禮貌的微笑。
誰懂啊,本來以為隻是去赴自己看好阿哥的邀約,結果撞上了一屋子同僚,還被一群阿哥連番說教,這滋味真是有夠不好受的。
可惡的阿哥們,到底哪來的那麽多惡趣味?!
幾個大臣垂眸咬牙,心中冷哼,既然不稀得他們依附,那他們就去尋被皇上看好的十三阿哥去,就不信十三阿哥也那麽不像話!
麵對朝臣的忿忿不平,除胤祥以外的皇子阿哥都是不在意的。
反正他們又不想要爭權奪利,管那麽多事情幹什麽?
都是不作死就不會死的皇家阿哥,他們連汗阿瑪的臉色都不看,難道還會搭理一群外人?
與其分心思給別人,還不如想想到時候怎麽聯手坑爹呢。
*
康熙三十九年三月初五日,皇帝下旨,冊封皇十三子胤祥為皇太子,下諭禮部擇吉日舉行冊封大典。
三月十八日,於太和殿舉行皇太子冊封大典,授予胤祥皇太子冊、寶,正位東宮,十九日正式頒詔天下。
言是禮部擇吉日,可是任誰都知道,這日子是皇上自己選定的。
特意選了帝王的生辰日冊封新任儲君,足見皇上對新太子的看重。
有人幽幽看了眼正在發呆的前任儲君,很想知道他是什麽感受。
常泰亦是滿眼擔憂地看向自家外甥,作為胤礽的嫡親舅舅,他至今記憶猶新,昔年胤礽的皇太子冊封大典,是在十二月十三日舉行的。
或許單說這個日子,一般人很難理解它的特殊。
可常泰總是記著的,這個日子,是他那個早夭的大外甥的生辰。
元後早逝長子承祜,便是出生於康熙八年十二月十三日的。
常泰不確定胤礽知不知道這個日子的特殊,正如他不確定當初定下這個日子作皇太子冊封大典的皇上心中到底是如何想的。
可不論胤礽知不知道,作為胤礽的舅舅,常泰這會兒對皇上還是有點怨言了。
兩個特殊的日子,對皇上而言,到底代表著什麽呢?
如常泰這般了解內情的人都有些注意力在前方的胤礽身上。
隻是胤礽本人嘛,他是半點兒也不知道別人在背後為他如何心傷的,他現在正在跟旁邊的胤祉小聲說話:“看看看,十三弟身上的太子冕服,可是我盯著人做出來的!”
對於自己把重任丟給十三弟這件事,胤礽還是有點小愧疚的,為此,他對這次的皇太子冊封大典十分之上心。
他親身參與的不止是大典的一切準備,就連皇太子冕服,都是他親自盯著趕製出來的,太子冕旒上的東珠,更是他特意差人尋來的。
若非汗阿瑪不同意,他就差連給十三弟穿戴冕服的事情都包攬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