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七月裏,天熱的好像火上的蒸屜,為首的馬車上坐著的自然是建琮帝,此時的建琮帝盤腿坐在桌案前,正在翻看著奏折。
一美豔女子坐在建琮帝身側,她黛眉紅唇,麵帶濃妝,穿著的衣裳寶光流動,瀲灩臻美,雙耳墜著珍珠耳環,眼角處還有一顆黑痣。
“皇上歇歇吧,您都看了一路了,到了行宮再看也成的。”
建琮帝將手裏的折子一合,語氣有些不滿:“程閣老乃朕的嶽丈,卻不肯公然支持於朕,真不知道朕還為何要給他好臉色看。若他肯像愛妃你父親一樣支持朕,那幾十年前丟的柏洺湖早就奪迴來了。”
妃嬪笑著為建琮帝剝了個葡萄遞過去:“皇上,那柏洺湖太大了,周邊住的百姓又多,真打起來的確勞民傷財,而住在柏洺湖附近的,又是景王,這場仗您安排景王去打,程閣老反對也是正常。”
“正常?哪裏正常?讓景王去打這場仗,朕又不是讓他去送死,也會派兵相助,隻要他能打下柏洺湖就是。程閣老左遮右擋,說什麽柏洺湖還住著朕的子民,他們都住到敵人的地盤上了,還能叫朕的子民嗎!”建琮帝越想越氣,拿起那本折子胡寫一通,覺得不解氣順手從窗子扔了出去。
妃嬪隻好又勸道:“皇上,那程閣老於公是先帝舊臣,於私是國丈大人您的嶽父,嬪妾說句大逆不道的話,您在程閣老麵前是晚輩,也隻好忍讓些了。”
建琮帝聞言一瞪眼睛,接著暗暗罵道:“什麽國丈,當初如若不是先帝非讓朕娶皇後,他累幾輩子能做上朕的嶽丈?皇後也真是的,她父親不懂事,她也不知道勸著些!”
“皇上,後宮不得幹政,您讓皇後娘娘如何勸自己父親?”那嬪妃眼珠子一轉:“可嬪妾聽說,前些時日皇後娘娘的母親進宮探望來著,若是皇後娘娘真的支持您,有心提點母親兩句,想必程閣老也不會這麽不懂事。”
“你說得對,這都是皇後的問題。”
後頭馬車中的程皇後還不知前頭的馬車裏有多熱鬧,她穿著一身繡著鸞鳳的宮裝格外華貴,鸞鳳彩翼用的是金線,明晃晃的十分鮮亮,明豔雍容,端莊嫻靜。
這是她一貫的樣子,不會有人知道她的背後已經布滿汗水,也不會有人知道她這個皇後做的有多麽辛苦。
宮婢瞧著程皇後臉頰的汗覺得心疼,用帕子擦拭後低聲說道:“皇後娘娘,婢子給您要一盞冰酪去,您吃了好涼快涼快,宮裝如此繁重,您別熱壞了。”
程皇後輕輕一閉眼睛,苦笑道:“因本宮父親不讚成他派景王送死,他便借口本宮要養身子,不準吹涼不準用冰,還用皇後的身份強迫本宮穿上這宮裝母儀天下,為的便是磋磨本宮,好消他那口氣,你又哪裏能要到什麽冰酪,等下了車吹了風便好了。”
宮婢也熱的厲害,因建琮帝說程皇後不宜吹風,給她們分的馬車兩麵連個窗子也沒有,算是徹底剝奪了她們吹風的權利,此刻的車廂就像個蒸籠,誰又能在裏頭待的舒坦?
“其他妃嬪因天氣炎熱,都穿著單薄衣衫不準繁重,皇後娘娘自小便貪涼怕熱,這一場挺下來,怕是身子受不住,真會熱出毛病來。”
程皇後的確有些忍不住,用早就濕透了的帕子一點點的擦汗,生怕擦毀了妝容會給建琮帝丟臉。
她一邊擦汗一邊無奈的說:“這個皇後,本宮做的心不甘情不願,可做都做了,我也該為天下子民做些事。”
這個建琮帝實在太胡來了,獻媚於他的人都拍他的馬屁,後宮裏的女人隻要能討他的歡心,哪怕他說月亮是方的也會有許多人附和。
程皇後不能忍受這樣,所以她盡力規勸著建琮帝,也惹來了建琮帝的厭煩,這對於她來說無所謂,程閣老怕女兒在宮裏過的不好,她也隻傳自己過得好的消息出去,讓程閣老放心輔佐建琮帝,一旦建琮帝有什麽做的不對的地方要及時提點,以免鑄成大錯害了百姓。
這樣做的結果,就是程皇後無力反抗建琮帝的欺壓,像今日這種小磋磨隻是一道開胃菜,後宮裏的女人隻要得了建琮帝的歡心,有幾個把她程皇後放在眼裏的?
而程皇後也隻能認了,她不能忤逆建琮帝,否則讓建琮帝有了廢後的理由,再扶持那些隻會討好順從的女人為後,再沒人會規勸建琮帝,天下便真的要亂了。
“皇後娘娘,您別這樣強迫自己。”宮婢心疼的說:“後頭臣子家眷那麽多,婢子討要些冰來,沒人會不給的。”
此刻的程皇後已經被熱的打暈,眼睛半睜半閉,就要靠在車壁上昏厥過去,宮婢將她扶起後,也不再聽她說話,下了馬車就往後跑。
曲傅林和程閣老品級相當,二人的馬車一前一後,曲傅林走在前頭,馬車上帶著標誌可知曉坐在裏頭的人是男是女,宮婢也不敢去打擾朝臣,隻看見一個乘著女眷的馬車攔住。
車隊正在前行,曲時笙瞧見馬車停下,本能的掀了簾子往外看,當她看見那宮婢時一眼就認出這是程皇後身邊的人。
這位程皇後沒比曲時笙大多少,未出閣時在京城那是有名的才女,從小飽讀詩書琴棋書畫樣樣精通,不然也不會被先帝選中成為皇後。
而程皇後出閣前,曾在各種宴席上見過曲時笙幾次,所以她身邊伺候丫頭曲時笙認識,後來程皇後嫁進宮中,曲時笙也在宮宴上也再見過這丫頭,自然知道她是伺候誰的。
“是喜鵲嗎?”曲時笙說道:“上來說話吧。”
喜鵲本來就熱,再加上跑了長長的一路,早就熱的說不出話來,臉上的汗水滾著灰土,簡直沒了皇後身邊一等宮婢的模樣。
“原來是曲姑娘,是您就好了。”喜鵲有些狼狽的爬上馬車:“皇後娘娘有些中暑,不知曲姑娘您這馬車裏可有冰塊,或者一盞涼茶也行。”
曲時笙聽出了喜鵲口中的危機,轉頭看向恬兒:“涼茶給她拿一壺,牛皮壺裏的冰水也拿上。”
接著她又看向涼兒:“我記得我帶了些薄荷葉,你找出來。”
涼兒從腰間解下個香囊來:“在這兒呢,怕姑娘中暑,婢子昨晚給做成香囊了。”
喜鵲被塞了一手的東西,有些不好意思:“這怎麽成呢,東西都給了我們娘娘,曲姑娘您用什麽啊?”
“冰塊沒了我隨時要都成,皇後娘娘那邊要緊,你快把東西送過去吧。”
喜鵲激動的就要哭了,她沒想到這樣順利,點頭道:“曲姑娘的恩情,我替皇後娘娘記得了。”
說完,喜鵲便下了車,馬不停蹄的跑向程皇後所乘的馬車。
一掀簾子,裏頭的人已經暈死過去,一頭一臉都是汗,仿佛是洗了一把臉。
曲時笙留意著外頭的動靜,隻見從後來跑來一匹馬,馬上坐了兩個人,後頭的那個曲時笙認出來了,是外祖父從前的弟子,如今也在太醫院當值。
“你出去打聽一下,那侍衛帶著太醫是要到哪去?”曲時笙吩咐著。
恬兒下了馬車,不多時返迴車廂內,迴答道:“婢子打聽了一下,說是皇後娘娘急症複發,所以太醫才過去的。”
“可有大礙?”
恬兒搖了搖頭:“打聽不到,但是婢子聽說太醫吩咐了幾種藥材。”
聽恬兒複述了那幾個藥材的名字,曲時笙便知道了,程皇後那是因為中暑暈倒了。
雖說她與程皇後相識較早,但兩個人並沒有多深的交情,所以她其實無需對程皇後太過關注。
可曲時笙經過一世,知曉程皇後為人正直善良,她看不過去建琮帝的總總行為,經常規勸建琮帝,這也引起了建琮帝的反感,認為程皇後是在掣肘於他。
加上程皇後的父親又與曲傅林官職相當,既是老臣又是正直的高官,對建琮帝多有不滿,前世曲家出事後,曲時笙流落青樓,聽聞程皇後與外男私通,被建琮帝賞了一根白綾死在了冷宮。
程皇後出事,程家也不能幸免,她的父親據說是心疼女兒,大醉一場後夜裏栽進了護城河一命嗚唿了,這說法騙的過別人,曲時笙卻不信。
曲傅林曾和程閣老一起吃過飯,兩家小輩也大多在場,那程閣老不說是滴酒不沾,那也絕非放縱自己的人,喝酒向來是三杯就夠,多一口也不會喝,曲時笙認為他不是那種借酒澆愁的人。
所以曲時笙事後留意打探了一番,查到程皇後在嫁進宮做皇後前的確有一個心愛之人,可那男子早就在任上了,一直到程皇後喪命也未曾迴京,程皇後還能與什麽人私通?宮裏遍地是男人不假,但大多是太監內侍,好不容易找出幾個侍衛也不得進入皇後宮苑。
“堂堂一國之母,卻因中暑暈倒在馬車裏,皇後的貼身婢女要到臣子家眷這裏討要東西,看來皇後在宮裏的日子並不舒坦。”曲時笙歎了口氣:“他造的孽真是太多了。”
“姑娘說誰造孽?”涼兒沒聽清曲時笙的話。
曲時笙搖了搖頭:“沒什麽,快到了,等會兒下去吹吹風,我也熱的厲害。”
金烏西墜,天氣仍然悶熱的厲害,不見一絲涼爽。
終於到達行宮,所有人都累得很,涼兒扶著曲時笙下馬車時,看見程皇後的馬車正急急往前走著,大概是想先到裏頭休息。
“姑娘,那是皇後娘娘的馬車。”涼兒提醒說。
徐之珩騎著馬從後頭過來,遞給曲時笙一個壺,裏頭是清清涼涼的茶水。
“聽說你把你馬車上的東西給了皇後不少,你自己還有用的嗎?”徐之珩問。
曲時笙接過茶水,並沒有迴答這個問題,而是問道:“皇後怎麽樣了?”
“太醫施了針,聽說人醒了一會兒,好像還吐了,現在昏睡呢。”
“皇上那邊怎麽說?”
徐之珩沉默了片刻:“不讓外傳是中暑,隻說是舊症複發。”
這次出來是為了避暑和散心,皇家準備的自然是妥帖又周到,就連每個宮婢身上都有解暑的藥包,涼茶不斷,怕的就是有人出現中暑的事。
如今一國之母中暑暈倒,建琮帝自然是一攔再攔,擔心自己虐待程皇後的事被發散出去。
曲時笙看向建琮帝的馬車,此刻他人剛剛下來,迴身扶著一個嬪妃下馬車,看起來並沒有被程皇後的事所影響,還在同其他妃嬪有說有笑。
這簡直是讓曲時笙惡心。
行宮坐落在半山腰處,這裏很大,鳥語聲聲,草木茂盛,抬頭便是遮天蔽日的濃綠。山側是一片湖,湖水碧波如頃,波光瀲灩,遠遠望去水天皆一色的碧綠湖藍。
這裏的確比京城涼爽的多,曲時笙雖然不是第一次過來,但還是被這裏驚訝到了,因為每一年這裏都在修繕的更好,裏頭的園子到處都有花木碎石點綴,很多稀有昂貴的花木有的曲時笙根本叫不出名字。
行宮的宮人從很久以前就開始準備了,安頓好宮中貴人後就輪到了臣子及家眷。
一個穿著淺綠色宮裝的小宮婢走來,今兒是由她領著曲時笙去住處,曲時笙注意到這小宮婢的耳後有一顆痣,皮膚嫩白,五官也精致好看,說話的聲音軟乎乎的,瞧著比她要小上兩三歲。
在行宮裏走了許久,左轉右繞的才到了安排給曲時笙的住處,那小宮婢說道:“婢子名叫春喜,就在這院子伺候,您若是有什麽事使喚人叫婢子一聲就是,時候不早不打擾您休息了,稍後會有晚膳送來,旁邊的湖中魚蝦新鮮的緊,您稍等。”
曲時笙輕輕一點頭,恬兒過去塞了些銀錢在春喜手裏,春喜麵上一笑,轉頭走了。
待她走後,曲時笙開始打量起了這個住處。
牆外綠柳周垂,院內甬路相銜,屋內收拾的很幹淨,此時正燃著味道極好的香,從窗子望出去,還可以看見西牆下那栽的幾從芭蕉。
一美豔女子坐在建琮帝身側,她黛眉紅唇,麵帶濃妝,穿著的衣裳寶光流動,瀲灩臻美,雙耳墜著珍珠耳環,眼角處還有一顆黑痣。
“皇上歇歇吧,您都看了一路了,到了行宮再看也成的。”
建琮帝將手裏的折子一合,語氣有些不滿:“程閣老乃朕的嶽丈,卻不肯公然支持於朕,真不知道朕還為何要給他好臉色看。若他肯像愛妃你父親一樣支持朕,那幾十年前丟的柏洺湖早就奪迴來了。”
妃嬪笑著為建琮帝剝了個葡萄遞過去:“皇上,那柏洺湖太大了,周邊住的百姓又多,真打起來的確勞民傷財,而住在柏洺湖附近的,又是景王,這場仗您安排景王去打,程閣老反對也是正常。”
“正常?哪裏正常?讓景王去打這場仗,朕又不是讓他去送死,也會派兵相助,隻要他能打下柏洺湖就是。程閣老左遮右擋,說什麽柏洺湖還住著朕的子民,他們都住到敵人的地盤上了,還能叫朕的子民嗎!”建琮帝越想越氣,拿起那本折子胡寫一通,覺得不解氣順手從窗子扔了出去。
妃嬪隻好又勸道:“皇上,那程閣老於公是先帝舊臣,於私是國丈大人您的嶽父,嬪妾說句大逆不道的話,您在程閣老麵前是晚輩,也隻好忍讓些了。”
建琮帝聞言一瞪眼睛,接著暗暗罵道:“什麽國丈,當初如若不是先帝非讓朕娶皇後,他累幾輩子能做上朕的嶽丈?皇後也真是的,她父親不懂事,她也不知道勸著些!”
“皇上,後宮不得幹政,您讓皇後娘娘如何勸自己父親?”那嬪妃眼珠子一轉:“可嬪妾聽說,前些時日皇後娘娘的母親進宮探望來著,若是皇後娘娘真的支持您,有心提點母親兩句,想必程閣老也不會這麽不懂事。”
“你說得對,這都是皇後的問題。”
後頭馬車中的程皇後還不知前頭的馬車裏有多熱鬧,她穿著一身繡著鸞鳳的宮裝格外華貴,鸞鳳彩翼用的是金線,明晃晃的十分鮮亮,明豔雍容,端莊嫻靜。
這是她一貫的樣子,不會有人知道她的背後已經布滿汗水,也不會有人知道她這個皇後做的有多麽辛苦。
宮婢瞧著程皇後臉頰的汗覺得心疼,用帕子擦拭後低聲說道:“皇後娘娘,婢子給您要一盞冰酪去,您吃了好涼快涼快,宮裝如此繁重,您別熱壞了。”
程皇後輕輕一閉眼睛,苦笑道:“因本宮父親不讚成他派景王送死,他便借口本宮要養身子,不準吹涼不準用冰,還用皇後的身份強迫本宮穿上這宮裝母儀天下,為的便是磋磨本宮,好消他那口氣,你又哪裏能要到什麽冰酪,等下了車吹了風便好了。”
宮婢也熱的厲害,因建琮帝說程皇後不宜吹風,給她們分的馬車兩麵連個窗子也沒有,算是徹底剝奪了她們吹風的權利,此刻的車廂就像個蒸籠,誰又能在裏頭待的舒坦?
“其他妃嬪因天氣炎熱,都穿著單薄衣衫不準繁重,皇後娘娘自小便貪涼怕熱,這一場挺下來,怕是身子受不住,真會熱出毛病來。”
程皇後的確有些忍不住,用早就濕透了的帕子一點點的擦汗,生怕擦毀了妝容會給建琮帝丟臉。
她一邊擦汗一邊無奈的說:“這個皇後,本宮做的心不甘情不願,可做都做了,我也該為天下子民做些事。”
這個建琮帝實在太胡來了,獻媚於他的人都拍他的馬屁,後宮裏的女人隻要能討他的歡心,哪怕他說月亮是方的也會有許多人附和。
程皇後不能忍受這樣,所以她盡力規勸著建琮帝,也惹來了建琮帝的厭煩,這對於她來說無所謂,程閣老怕女兒在宮裏過的不好,她也隻傳自己過得好的消息出去,讓程閣老放心輔佐建琮帝,一旦建琮帝有什麽做的不對的地方要及時提點,以免鑄成大錯害了百姓。
這樣做的結果,就是程皇後無力反抗建琮帝的欺壓,像今日這種小磋磨隻是一道開胃菜,後宮裏的女人隻要得了建琮帝的歡心,有幾個把她程皇後放在眼裏的?
而程皇後也隻能認了,她不能忤逆建琮帝,否則讓建琮帝有了廢後的理由,再扶持那些隻會討好順從的女人為後,再沒人會規勸建琮帝,天下便真的要亂了。
“皇後娘娘,您別這樣強迫自己。”宮婢心疼的說:“後頭臣子家眷那麽多,婢子討要些冰來,沒人會不給的。”
此刻的程皇後已經被熱的打暈,眼睛半睜半閉,就要靠在車壁上昏厥過去,宮婢將她扶起後,也不再聽她說話,下了馬車就往後跑。
曲傅林和程閣老品級相當,二人的馬車一前一後,曲傅林走在前頭,馬車上帶著標誌可知曉坐在裏頭的人是男是女,宮婢也不敢去打擾朝臣,隻看見一個乘著女眷的馬車攔住。
車隊正在前行,曲時笙瞧見馬車停下,本能的掀了簾子往外看,當她看見那宮婢時一眼就認出這是程皇後身邊的人。
這位程皇後沒比曲時笙大多少,未出閣時在京城那是有名的才女,從小飽讀詩書琴棋書畫樣樣精通,不然也不會被先帝選中成為皇後。
而程皇後出閣前,曾在各種宴席上見過曲時笙幾次,所以她身邊伺候丫頭曲時笙認識,後來程皇後嫁進宮中,曲時笙也在宮宴上也再見過這丫頭,自然知道她是伺候誰的。
“是喜鵲嗎?”曲時笙說道:“上來說話吧。”
喜鵲本來就熱,再加上跑了長長的一路,早就熱的說不出話來,臉上的汗水滾著灰土,簡直沒了皇後身邊一等宮婢的模樣。
“原來是曲姑娘,是您就好了。”喜鵲有些狼狽的爬上馬車:“皇後娘娘有些中暑,不知曲姑娘您這馬車裏可有冰塊,或者一盞涼茶也行。”
曲時笙聽出了喜鵲口中的危機,轉頭看向恬兒:“涼茶給她拿一壺,牛皮壺裏的冰水也拿上。”
接著她又看向涼兒:“我記得我帶了些薄荷葉,你找出來。”
涼兒從腰間解下個香囊來:“在這兒呢,怕姑娘中暑,婢子昨晚給做成香囊了。”
喜鵲被塞了一手的東西,有些不好意思:“這怎麽成呢,東西都給了我們娘娘,曲姑娘您用什麽啊?”
“冰塊沒了我隨時要都成,皇後娘娘那邊要緊,你快把東西送過去吧。”
喜鵲激動的就要哭了,她沒想到這樣順利,點頭道:“曲姑娘的恩情,我替皇後娘娘記得了。”
說完,喜鵲便下了車,馬不停蹄的跑向程皇後所乘的馬車。
一掀簾子,裏頭的人已經暈死過去,一頭一臉都是汗,仿佛是洗了一把臉。
曲時笙留意著外頭的動靜,隻見從後來跑來一匹馬,馬上坐了兩個人,後頭的那個曲時笙認出來了,是外祖父從前的弟子,如今也在太醫院當值。
“你出去打聽一下,那侍衛帶著太醫是要到哪去?”曲時笙吩咐著。
恬兒下了馬車,不多時返迴車廂內,迴答道:“婢子打聽了一下,說是皇後娘娘急症複發,所以太醫才過去的。”
“可有大礙?”
恬兒搖了搖頭:“打聽不到,但是婢子聽說太醫吩咐了幾種藥材。”
聽恬兒複述了那幾個藥材的名字,曲時笙便知道了,程皇後那是因為中暑暈倒了。
雖說她與程皇後相識較早,但兩個人並沒有多深的交情,所以她其實無需對程皇後太過關注。
可曲時笙經過一世,知曉程皇後為人正直善良,她看不過去建琮帝的總總行為,經常規勸建琮帝,這也引起了建琮帝的反感,認為程皇後是在掣肘於他。
加上程皇後的父親又與曲傅林官職相當,既是老臣又是正直的高官,對建琮帝多有不滿,前世曲家出事後,曲時笙流落青樓,聽聞程皇後與外男私通,被建琮帝賞了一根白綾死在了冷宮。
程皇後出事,程家也不能幸免,她的父親據說是心疼女兒,大醉一場後夜裏栽進了護城河一命嗚唿了,這說法騙的過別人,曲時笙卻不信。
曲傅林曾和程閣老一起吃過飯,兩家小輩也大多在場,那程閣老不說是滴酒不沾,那也絕非放縱自己的人,喝酒向來是三杯就夠,多一口也不會喝,曲時笙認為他不是那種借酒澆愁的人。
所以曲時笙事後留意打探了一番,查到程皇後在嫁進宮做皇後前的確有一個心愛之人,可那男子早就在任上了,一直到程皇後喪命也未曾迴京,程皇後還能與什麽人私通?宮裏遍地是男人不假,但大多是太監內侍,好不容易找出幾個侍衛也不得進入皇後宮苑。
“堂堂一國之母,卻因中暑暈倒在馬車裏,皇後的貼身婢女要到臣子家眷這裏討要東西,看來皇後在宮裏的日子並不舒坦。”曲時笙歎了口氣:“他造的孽真是太多了。”
“姑娘說誰造孽?”涼兒沒聽清曲時笙的話。
曲時笙搖了搖頭:“沒什麽,快到了,等會兒下去吹吹風,我也熱的厲害。”
金烏西墜,天氣仍然悶熱的厲害,不見一絲涼爽。
終於到達行宮,所有人都累得很,涼兒扶著曲時笙下馬車時,看見程皇後的馬車正急急往前走著,大概是想先到裏頭休息。
“姑娘,那是皇後娘娘的馬車。”涼兒提醒說。
徐之珩騎著馬從後頭過來,遞給曲時笙一個壺,裏頭是清清涼涼的茶水。
“聽說你把你馬車上的東西給了皇後不少,你自己還有用的嗎?”徐之珩問。
曲時笙接過茶水,並沒有迴答這個問題,而是問道:“皇後怎麽樣了?”
“太醫施了針,聽說人醒了一會兒,好像還吐了,現在昏睡呢。”
“皇上那邊怎麽說?”
徐之珩沉默了片刻:“不讓外傳是中暑,隻說是舊症複發。”
這次出來是為了避暑和散心,皇家準備的自然是妥帖又周到,就連每個宮婢身上都有解暑的藥包,涼茶不斷,怕的就是有人出現中暑的事。
如今一國之母中暑暈倒,建琮帝自然是一攔再攔,擔心自己虐待程皇後的事被發散出去。
曲時笙看向建琮帝的馬車,此刻他人剛剛下來,迴身扶著一個嬪妃下馬車,看起來並沒有被程皇後的事所影響,還在同其他妃嬪有說有笑。
這簡直是讓曲時笙惡心。
行宮坐落在半山腰處,這裏很大,鳥語聲聲,草木茂盛,抬頭便是遮天蔽日的濃綠。山側是一片湖,湖水碧波如頃,波光瀲灩,遠遠望去水天皆一色的碧綠湖藍。
這裏的確比京城涼爽的多,曲時笙雖然不是第一次過來,但還是被這裏驚訝到了,因為每一年這裏都在修繕的更好,裏頭的園子到處都有花木碎石點綴,很多稀有昂貴的花木有的曲時笙根本叫不出名字。
行宮的宮人從很久以前就開始準備了,安頓好宮中貴人後就輪到了臣子及家眷。
一個穿著淺綠色宮裝的小宮婢走來,今兒是由她領著曲時笙去住處,曲時笙注意到這小宮婢的耳後有一顆痣,皮膚嫩白,五官也精致好看,說話的聲音軟乎乎的,瞧著比她要小上兩三歲。
在行宮裏走了許久,左轉右繞的才到了安排給曲時笙的住處,那小宮婢說道:“婢子名叫春喜,就在這院子伺候,您若是有什麽事使喚人叫婢子一聲就是,時候不早不打擾您休息了,稍後會有晚膳送來,旁邊的湖中魚蝦新鮮的緊,您稍等。”
曲時笙輕輕一點頭,恬兒過去塞了些銀錢在春喜手裏,春喜麵上一笑,轉頭走了。
待她走後,曲時笙開始打量起了這個住處。
牆外綠柳周垂,院內甬路相銜,屋內收拾的很幹淨,此時正燃著味道極好的香,從窗子望出去,還可以看見西牆下那栽的幾從芭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