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因其出色的才能和勤勉的作風,吸引了不少誌同道合之士。


    戴崇、金涉、箕閎、陽並、陳湯便是其中幾位。


    這些都乃當世名士,王莽不高傲自己的身份,皆都與他們兄弟相稱!


    戴崇,當世大儒,學富五車,門生眾多。


    一日,陽光柔和地灑在王莽的書房,戴崇與王莽相對而坐。


    戴崇目光堅定,緊握著王莽的手,慷慨激昂地說道:


    “兄,你之改革想法,正乃當下大漢所需,若能推行,必能扭轉乾坤!吾願以吾之所學,為兄之理念著書立說,廣傳於世,讓更多有識之士響應。”


    “吾那些門生,也皆對兄之抱負欽佩不已,願追隨其後,共襄盛舉。”


    其對王莽的支持不僅在於言語,更願以其學識和影響力為之鼓吹。


    金涉,出身名門望族,家族世代為官,在朝中頗有根基。


    一次奢華的宴會上,賓客們身著華服,推杯換盞,歡聲笑語不絕於耳。


    金涉避開喧鬧的人群,找到在角落中沉思的王莽,壓低聲音,神色凝重地說道:


    “王兄,我全力支持你。但此路艱辛,需小心行事。朝中各方勢力盤根錯節,稍有不慎,便可能萬劫不複。吾家族雖有些勢力,但也需謹慎行事,暗中籌謀。我已說服家中長輩,願在關鍵時刻,為兄提供財力與人力支持。”


    金涉雖出身顯貴,卻無絲毫驕縱之氣,願以家族之力暗中相助王莽。


    箕閎,一介文人,滿懷報國之誌,文章名動天下。


    一個風和日麗的午後,他與王莽在花園中漫步,園中百花爭豔,香氣四溢。


    箕閎言辭懇切,眼中閃爍著光芒:


    “莽兄,你的理念如明燈照亮黑暗,我願傾盡所能,助你一臂之力。吾願以筆為劍,寫下激昂之篇章,喚起民眾之覺醒,為兄之改革大業,營造有利之輿論。吾已聯絡諸多文人墨客,準備共同為改革發聲!”


    箕閎願以筆為劍,為王莽的改革搖旗呐喊。


    陽並,武將出身,性格剛直,戰功赫赫,在軍中威望頗高。


    演武場上,塵土飛揚,士兵們操練之聲震耳欲聾。


    陽並拉著王莽的手,大聲說道:


    “兄弟!隻要你一聲令下,我願為你的改革衝鋒陷陣!吾手下將士皆英勇無畏,定能為改革之路掃除障礙。吾已在軍中秘密訓練一支精銳之師,隻待兄之號令!”


    陽並欲以武力保障王莽改革之路的順遂。


    陳湯,智謀過人,善於洞察局勢,曾多次為朝廷出謀劃策,化解危機。


    在一個燭光搖曳的密室中,氣氛凝重。


    陳湯與王莽分析著當前的形勢,冷靜地說:


    “王莽公,此時機尚未成熟,還需從長計議。朝中權貴勾心鬥角,民間百姓怨聲載道,我們需找準時機,一擊必中!吾已派出親信,暗中收集各方情報,為日後行動做好準備。”


    “我心始終與你同在。”


    陳湯願以其謀略為王莽的改革之路出謀劃策,規避風險。


    王莽與他們交流頻繁,相互砥礪,更加堅定了推行改革的決心。


    然而,在生活中,王莽與其家人卻始終保持著節儉的作風。


    王莽的妻子衣著樸素,常身著粗布麻衣,操持家務,從不追求奢華的服飾和飾品。


    有一日,家中來了貴客,王莽的妻子前來迎接。


    客人見她衣裝簡陋,還以為是家中的奴仆,鬧出了一場誤會。


    事後,王莽卻笑言:


    “吾妻節儉,此乃美德,無需介懷。”


    那一日,陽光正好,照在王莽妻子那洗得有些發白的衣裳上。


    她的臉上雖有疲憊之色,卻依然帶著溫和的笑容。


    王莽自己更是以身作則,家中的飲食簡單清淡,從不鋪張浪費。


    他的居所布置簡潔,沒有過多的裝飾和昂貴的家具。


    王莽的兒子想要一件新的裘皮披風,王莽卻嚴肅地說道:


    “如今百姓尚多貧苦,我們怎可貪圖享受?應當心懷天下,多為蒼生謀福祉。”


    兒子聽完,慚愧地低下了頭,眼中閃爍著淚花,似是明白了父親的苦心。


    隨後,兒子默默地迴到自己的房間,將之前珍愛的一些小玩意拿出來,說要送給貧苦的孩子。


    在節慶之時,別家貴族張燈結彩,大肆宴請,而王莽家中隻是一家人圍坐一起,簡單地享用粗茶淡飯,共享天倫之樂。


    那夜,月色如水,灑在王莽家簡樸的庭院中,一家人的歡聲笑語在空氣中迴蕩。


    王莽的小女兒天真地問道:


    “爹爹,為何別人家都那麽熱鬧,我們家這麽安靜?”


    王莽慈愛地摸著她的頭說:


    “孩子,熱鬧不代表幸福,我們一家人這樣簡簡單單、和和睦睦,就是最大的幸福。”


    王莽的母親過壽,他也隻是準備了一份簡單卻飽含心意的壽禮,並未大擺宴席。


    母親欣慰地說道:


    “吾兒心係天下,不忘根本,此乃家族之幸。”


    母親的眼中滿是慈愛與理解,溫暖的目光能融化一切。


    親朋好友們都被王莽家的節儉之風所感動,紛紛表示要向他們學習。


    這種節儉的風氣在王莽家中傳承,也讓更多的人對王莽的品德欽佩不已。


    不久,王莽的母親病了,他的一眾朋友戴崇、金涉、箕閎、陽並、陳湯等人得知後前來探望。


    眾人踏入王莽府中,隻見一位身著粗布舊衣、發髻簡單挽起的女子正忙碌地端茶送水。


    女子身形消瘦,麵容疲憊,但手腳卻不停歇。


    戴崇等人見這女子衣著簡陋、神態謙卑,便想當然地認為她是府中的奴婢。


    金涉高聲說道:


    “那婢女,再去添些熱水來。”


    王莽的妻子聽聞,未作辯解,默默轉身去準備。


    她的腳步有些沉重,卻沒有絲毫的不滿。


    她加快腳步,很快就將熱水端了過來,熱氣騰騰的水汽模糊了她的麵容。


    箕閎也接著道:


    “快把這果盤收拾了,莫要在此礙眼。”


    她繼續順從地照做,臉上依舊帶著溫和的神情。


    她仔細地收拾著果盤,動作熟練而利落。


    陽並更是粗聲粗氣地指使:


    “去將我的披風拿來,動作麻利些!”


    陳湯在一旁雖未言語,但也未對同伴們的行為加以製止。


    待眾人坐定,與王莽交談時,偶然提及他的妻子,王莽這才說道:


    “方才為諸位忙碌的便是拙荊。”


    此言一出,戴崇等人皆大驚失色,滿臉愧疚。


    戴崇連忙起身,對著王莽的妻子深深一揖,額頭都冒出了汗珠,說道:


    “嫂夫人,我等有眼無珠,多有冒犯,還望嫂夫人恕罪。”


    金涉也紅著臉:


    “實在慚愧,我等竟將嫂夫人當作婢女使喚,真是荒唐至極。”


    他的手不停地搓著衣角,顯得極為尷尬。


    箕閎和陽並也紛紛向她賠禮道歉,陽並抱拳:


    “嫂夫人,俺這粗人不懂事,您千萬別往心裏去。”


    陳湯亦一臉愧疚地說:


    “此乃我等之過,嫂夫人莫要放在心上。”


    而王莽的妻子隻是微微一笑,眼中沒有絲毫的怨恨:


    “各位大人不必介懷,原是我著裝樸素,讓諸位誤會了。”


    此事過後,戴崇等人對王莽一家的節儉是敬佩有加。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楚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劍等雲青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劍等雲青上並收藏漢楚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