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他們一起走?
說白了,就是想繼續聽馬未平講解這些古書畫唄!
但是……
聽到那名男生的話,劉子夏的眉頭輕微地皺了起來。
今天,他們是來故宮博物院進行拍攝的,當然也不否認,想要好好逛一逛的想法。
畢竟身邊跟著這麽一位,說話風趣、幽默,而且還特別和藹的故宮博物院研究員。
<a id="wzsy" href="http://www.2kxiaoshuo.com">2kxiaoshuo.com</a>
能有這麽一位專業的人士,為他們講解這些文物的話,他們當然樂意了!
但是如果再加上一些其他人的話,恐怕就會影響拍攝了。
最關鍵的是,劉子夏他們的身份可能也會被這些人給看出來,到時候書畫館的秩序肯定也就亂了。
退一步來說,就算他們沒有看出來,但是劉子夏他們,還要去拍攝那些國寶級文物的細節。
如果有外人跟著他們的話,按照故宮博物院的遊覽規則,恐怕他們不會把文物讓他們近距離觀察的。
想到這裏,劉子夏剛要和馬未平說話,就件馬未平突然衝著他點了點頭。
然後在劉子夏愣神的時候,馬未平對那些學生們說道:“你們都是京大考古專業的學生吧?”
“是的,馬老師!”
這些小年輕全都點了點頭,還以為馬未平要帶他們一起呢。
“你們是不是特好奇,我一個搞文物鑒賞的,怎麽對這些書畫的曆史這麽清楚?”
馬未平笑看著這些京大的學生們,見所有人都在點頭,就繼續說道:
“一件文物,最重要的並不是這件文物本身的價值,可能一塊雜質很多的玉璧,市場價也就幾百塊錢,但是當它帶上曆史的厚重之後,也就變得價值幾萬、幾十萬、上百萬……因為它代表的不僅僅是它自己,還有當時的曆史和人文!
考古,就是通過這些文物,來了解咱們華夏先人的曆史和人文。
想要學好考古,就要下定決心去鑽研,花更多的力氣去了解曆史,接受它的枯燥和乏味,你們今天能夠聽我講很多有趣的故事,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因為我當初看過更多枯燥乏味的曆史,了解了很多人們不想去了解的人文。”
說到這裏的時候,馬未平看了陷入沉思中的小年輕們一眼,繼續說道:
“至於想要跟著我繼續聽我講解……同學們,真是不好意思,今天不太方便!我這邊是帶著任務來的,這幾位是電視台的朋友,我要帶著他們進行拍攝,所以……”
馬未平的身份擺在那,再加上這些大學生們都服他,所以被他說了一通,臉上也並沒有表現出不滿來,反倒一個個多了堅定的神色。
看來,馬未平這幾句話很有道理和鼓勵性,要不然的話,他們也不會這麽快就出現改變了。
聽到馬未平說今天不太方便,那名戴眼鏡的男生就說道:“馬老師,是我唐突了,那好,我就不打擾你們了,你們繼續吧!”
馬未平點點頭,然後也不再去管這些京大的學生們,徑直往前麵走了過去。
……
“馬老師,您還是京大考古專業的客座教授?”
劉子夏充滿好奇地詢問道:“那些學生都很崇拜您呢!”
“嗬嗬,就是年紀大了,接觸曆史、文物的時間久了而已。”
馬未平笑著擺了擺手,說道:“你們要是10歲左右的時候就開始接觸這一行,到了我這個年紀,恐怕比我還要厲害哩!”
其實對於文物也好,考古也罷,不僅僅是一個積累的過程,也講究一個開竅!
開竅,說白了就是對一件事突然就明白了,然後對整個係列的事也就都理解了。
如果想要從事考古研究、文物鑒賞,就必須要有一定的慧根,也就是開竅!
有的人,可能小小年紀就已經開竅了,但是有的人,臨老了恐怕都開不了竅。
像馬未平就屬於前者,10歲開竅,浸銀考古、文物30多年,將近40年!
幾十年的積累,絕對不是說著玩的。
眾人就這樣閑聊著,不知不覺地就來到了書畫館最裏麵一個隔間外。
這個隔間就是一間限時展覽藏品的房間了。
因為還沒到開放展覽的時間,所以門口有兩名安保人員負責警衛,隔間一米開外還拉著一條警戒線。
遠遠地,眾人就看到隔間裏麵,有一個長條的防彈玻璃展櫃,在展櫃裏麵開著燈光,一台防塵架上,一幅畫卷靜靜地躺在那裏。
整個隔間裏麵隻有一幅作品,那就是展櫃裏麵這幅畫卷。
“《清明上河圖》!”
看到這幅長長的圖卷,蘇諾頓時低聲驚唿了起來。
盡管因為隔得距離遠,劉子夏他們還沒有看到那幅圖,但是那麽長的畫卷,而且還是全開的卷軸,除了《清明上河圖》之外,恐怕也沒有第二件了!
“不錯,這就是《清明上河圖》了!”
馬未平領著眾人進到了隔間裏,臉上帶著驕傲和自豪地介紹了起來。
因為劉子夏他們身上都帶著參觀證,而馬未平因為經常出入這些展館,負責安保的人員也是認識他的,所以並沒有攔著他們,反倒主動拉開了警戒線。
眾人低頭看向了展櫃,但見這幅畫卷寬有20多厘米,長也得將近5米,入目第一眼,首先看到的就是人!
除了人,還是人!
好多的人聚集在鬧市中,形形**的,男人、女人、老人、孩童……
見眾人瞧地仔細,馬未平介紹道:“就和你們從課本上了解到的東西一樣,《清明上河圖》是北宋畫家,張擇端僅見的存世精品,屬於國寶級文物。
它寬24.8厘米、長528.7厘米 ,絹本設色,以長卷形式,采用散點透視構圖法,描繪了北宋時期都城汴京,以及汴河兩岸的自然風光和繁榮景象……”
小學的時候,眾人都學過《清明上河圖》這篇課文,裏麵詳細介紹了《清明上河圖》畫卷裏麵的內容,包括汴京郊外春.光、汴河場景、城內街市。
所以對於馬未平的介紹,眾人也都聽了進去,再加上自己記憶裏的東西,和圖中的內容相互對照起來。
……
蘇諾領著兩個小姑娘,幾乎是趴在了展櫃上,在仔細看著《清明上河圖》。
而在看了好一會之後的劉子夏,決定把《清明上河圖》作為《國寶檔案》這檔節目的預演目標之一。
所以,他安排賈哥他們這支拍攝小組,調試燈光、設備,構建拍攝環境……
在賈哥他們正在準備的時候,劉子夏開始向馬未平了解更多有關《清明上河圖》背後的故事。
當然這裏的拍攝也沒忘了,畢竟故宮博物院的研究員親自講解的故事,肯定比自己去了解的要真實地多,也有意思地多。
本來,馬未平還想簡單地介紹一下《清明上河圖》,現在這架勢,擺明了是要把這部作品作為上節目的‘國寶’之一。
馬未平知道,看來是要詳細介紹一下了。
“馬老師,我有一個疑問!”
果然,就見劉子夏看著馬未平,問道:“創作出《清明上河圖》這樣作品的畫家,按道理說,應該是一位名響天下的知名大家才對,但是據我所知,這位張擇端的身世,也是曆史上的一個謎,不知道這件事是不是真啊?”
“這倒是事實!”
馬未平點了點頭,說道:“張擇端在曆史上確實並不怎麽出名,甚至我們之所以知道這幅畫是張擇端畫的,也是因為在這幅作品上,有清.朝人對這幅作品的一個注釋。”
一邊這樣說著,馬未平還走到了標有注釋的地方,展現給劉子夏看。
負責拍攝記錄的張凱,趕緊上前兩步,把這段注釋給拍了下來,同時還做了標記。
“我們也是因為這個注釋,才開始尋找有關張擇端這個人的信息的。”
馬未平繼續說道:“但是就像你知道的那樣,這麽多年來,也尋找了不少的資料,但是有關張擇端的身世,還是一點信息都沒有找到。”
劉子夏眨了眨眼睛,說道:“那百渡上,屬於張擇端的資料?”
“就是那個注釋啊!”
馬未平又一次點了點展櫃,說道:“你看,‘翰林張擇端,字正道,東武人也。幼讀書,遊學於京師,後習繪事。本工其界畫,尤嗜於舟車、市橋郭徑,別成家數也。按向氏《評論圖畫記》雲:《西湖爭標圖》、《清明上河圖》選入神品。’”
念完這段提拔,馬未平繼續說道:“張著的題跋,是關於張擇端身世最早的記載,也是世上惟一的記載。後世有關《清明上河圖》和作者的依據,都是皆源自這短短的71個字。”
“那這麽說起來的話,這個問題豈不是要成為一個千古難解之謎了?”劉子夏開玩笑一樣地說道。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是可以這麽說的。”
馬未平點點頭,說道:“不過隨著越來越多北.宋文物的出現,難保就會在某些文物上,出現有關張擇端身世的信息,這都說不準。”
“嗯!”劉子夏點點頭,繼續問道:“馬老師,有關這部作品,還有其他的小故事嗎?”
“有關作品的創作背景,網上都能夠找到,我就不多說了。”
馬未平想了一下,說道:“我說就說說這幅作品的傳世經曆吧!據說《清明上河圖》曆時十年才完成,最早由北.宋宮廷收藏,靖康之難後流入民間,曆經輾轉,後為南.宋賈似道所得……”
一個樂意講,一個喜歡聽,再加上一個負責拍攝的,把這些內容都完整地記錄了下來。
而通過馬未平的詳盡講述,一個屬於北.宋《清明上河圖》的時代,也為劉子夏敞開了一個完美的畫卷!
說白了,就是想繼續聽馬未平講解這些古書畫唄!
但是……
聽到那名男生的話,劉子夏的眉頭輕微地皺了起來。
今天,他們是來故宮博物院進行拍攝的,當然也不否認,想要好好逛一逛的想法。
畢竟身邊跟著這麽一位,說話風趣、幽默,而且還特別和藹的故宮博物院研究員。
<a id="wzsy" href="http://www.2kxiaoshuo.com">2kxiaoshuo.com</a>
能有這麽一位專業的人士,為他們講解這些文物的話,他們當然樂意了!
但是如果再加上一些其他人的話,恐怕就會影響拍攝了。
最關鍵的是,劉子夏他們的身份可能也會被這些人給看出來,到時候書畫館的秩序肯定也就亂了。
退一步來說,就算他們沒有看出來,但是劉子夏他們,還要去拍攝那些國寶級文物的細節。
如果有外人跟著他們的話,按照故宮博物院的遊覽規則,恐怕他們不會把文物讓他們近距離觀察的。
想到這裏,劉子夏剛要和馬未平說話,就件馬未平突然衝著他點了點頭。
然後在劉子夏愣神的時候,馬未平對那些學生們說道:“你們都是京大考古專業的學生吧?”
“是的,馬老師!”
這些小年輕全都點了點頭,還以為馬未平要帶他們一起呢。
“你們是不是特好奇,我一個搞文物鑒賞的,怎麽對這些書畫的曆史這麽清楚?”
馬未平笑看著這些京大的學生們,見所有人都在點頭,就繼續說道:
“一件文物,最重要的並不是這件文物本身的價值,可能一塊雜質很多的玉璧,市場價也就幾百塊錢,但是當它帶上曆史的厚重之後,也就變得價值幾萬、幾十萬、上百萬……因為它代表的不僅僅是它自己,還有當時的曆史和人文!
考古,就是通過這些文物,來了解咱們華夏先人的曆史和人文。
想要學好考古,就要下定決心去鑽研,花更多的力氣去了解曆史,接受它的枯燥和乏味,你們今天能夠聽我講很多有趣的故事,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因為我當初看過更多枯燥乏味的曆史,了解了很多人們不想去了解的人文。”
說到這裏的時候,馬未平看了陷入沉思中的小年輕們一眼,繼續說道:
“至於想要跟著我繼續聽我講解……同學們,真是不好意思,今天不太方便!我這邊是帶著任務來的,這幾位是電視台的朋友,我要帶著他們進行拍攝,所以……”
馬未平的身份擺在那,再加上這些大學生們都服他,所以被他說了一通,臉上也並沒有表現出不滿來,反倒一個個多了堅定的神色。
看來,馬未平這幾句話很有道理和鼓勵性,要不然的話,他們也不會這麽快就出現改變了。
聽到馬未平說今天不太方便,那名戴眼鏡的男生就說道:“馬老師,是我唐突了,那好,我就不打擾你們了,你們繼續吧!”
馬未平點點頭,然後也不再去管這些京大的學生們,徑直往前麵走了過去。
……
“馬老師,您還是京大考古專業的客座教授?”
劉子夏充滿好奇地詢問道:“那些學生都很崇拜您呢!”
“嗬嗬,就是年紀大了,接觸曆史、文物的時間久了而已。”
馬未平笑著擺了擺手,說道:“你們要是10歲左右的時候就開始接觸這一行,到了我這個年紀,恐怕比我還要厲害哩!”
其實對於文物也好,考古也罷,不僅僅是一個積累的過程,也講究一個開竅!
開竅,說白了就是對一件事突然就明白了,然後對整個係列的事也就都理解了。
如果想要從事考古研究、文物鑒賞,就必須要有一定的慧根,也就是開竅!
有的人,可能小小年紀就已經開竅了,但是有的人,臨老了恐怕都開不了竅。
像馬未平就屬於前者,10歲開竅,浸銀考古、文物30多年,將近40年!
幾十年的積累,絕對不是說著玩的。
眾人就這樣閑聊著,不知不覺地就來到了書畫館最裏麵一個隔間外。
這個隔間就是一間限時展覽藏品的房間了。
因為還沒到開放展覽的時間,所以門口有兩名安保人員負責警衛,隔間一米開外還拉著一條警戒線。
遠遠地,眾人就看到隔間裏麵,有一個長條的防彈玻璃展櫃,在展櫃裏麵開著燈光,一台防塵架上,一幅畫卷靜靜地躺在那裏。
整個隔間裏麵隻有一幅作品,那就是展櫃裏麵這幅畫卷。
“《清明上河圖》!”
看到這幅長長的圖卷,蘇諾頓時低聲驚唿了起來。
盡管因為隔得距離遠,劉子夏他們還沒有看到那幅圖,但是那麽長的畫卷,而且還是全開的卷軸,除了《清明上河圖》之外,恐怕也沒有第二件了!
“不錯,這就是《清明上河圖》了!”
馬未平領著眾人進到了隔間裏,臉上帶著驕傲和自豪地介紹了起來。
因為劉子夏他們身上都帶著參觀證,而馬未平因為經常出入這些展館,負責安保的人員也是認識他的,所以並沒有攔著他們,反倒主動拉開了警戒線。
眾人低頭看向了展櫃,但見這幅畫卷寬有20多厘米,長也得將近5米,入目第一眼,首先看到的就是人!
除了人,還是人!
好多的人聚集在鬧市中,形形**的,男人、女人、老人、孩童……
見眾人瞧地仔細,馬未平介紹道:“就和你們從課本上了解到的東西一樣,《清明上河圖》是北宋畫家,張擇端僅見的存世精品,屬於國寶級文物。
它寬24.8厘米、長528.7厘米 ,絹本設色,以長卷形式,采用散點透視構圖法,描繪了北宋時期都城汴京,以及汴河兩岸的自然風光和繁榮景象……”
小學的時候,眾人都學過《清明上河圖》這篇課文,裏麵詳細介紹了《清明上河圖》畫卷裏麵的內容,包括汴京郊外春.光、汴河場景、城內街市。
所以對於馬未平的介紹,眾人也都聽了進去,再加上自己記憶裏的東西,和圖中的內容相互對照起來。
……
蘇諾領著兩個小姑娘,幾乎是趴在了展櫃上,在仔細看著《清明上河圖》。
而在看了好一會之後的劉子夏,決定把《清明上河圖》作為《國寶檔案》這檔節目的預演目標之一。
所以,他安排賈哥他們這支拍攝小組,調試燈光、設備,構建拍攝環境……
在賈哥他們正在準備的時候,劉子夏開始向馬未平了解更多有關《清明上河圖》背後的故事。
當然這裏的拍攝也沒忘了,畢竟故宮博物院的研究員親自講解的故事,肯定比自己去了解的要真實地多,也有意思地多。
本來,馬未平還想簡單地介紹一下《清明上河圖》,現在這架勢,擺明了是要把這部作品作為上節目的‘國寶’之一。
馬未平知道,看來是要詳細介紹一下了。
“馬老師,我有一個疑問!”
果然,就見劉子夏看著馬未平,問道:“創作出《清明上河圖》這樣作品的畫家,按道理說,應該是一位名響天下的知名大家才對,但是據我所知,這位張擇端的身世,也是曆史上的一個謎,不知道這件事是不是真啊?”
“這倒是事實!”
馬未平點了點頭,說道:“張擇端在曆史上確實並不怎麽出名,甚至我們之所以知道這幅畫是張擇端畫的,也是因為在這幅作品上,有清.朝人對這幅作品的一個注釋。”
一邊這樣說著,馬未平還走到了標有注釋的地方,展現給劉子夏看。
負責拍攝記錄的張凱,趕緊上前兩步,把這段注釋給拍了下來,同時還做了標記。
“我們也是因為這個注釋,才開始尋找有關張擇端這個人的信息的。”
馬未平繼續說道:“但是就像你知道的那樣,這麽多年來,也尋找了不少的資料,但是有關張擇端的身世,還是一點信息都沒有找到。”
劉子夏眨了眨眼睛,說道:“那百渡上,屬於張擇端的資料?”
“就是那個注釋啊!”
馬未平又一次點了點展櫃,說道:“你看,‘翰林張擇端,字正道,東武人也。幼讀書,遊學於京師,後習繪事。本工其界畫,尤嗜於舟車、市橋郭徑,別成家數也。按向氏《評論圖畫記》雲:《西湖爭標圖》、《清明上河圖》選入神品。’”
念完這段提拔,馬未平繼續說道:“張著的題跋,是關於張擇端身世最早的記載,也是世上惟一的記載。後世有關《清明上河圖》和作者的依據,都是皆源自這短短的71個字。”
“那這麽說起來的話,這個問題豈不是要成為一個千古難解之謎了?”劉子夏開玩笑一樣地說道。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是可以這麽說的。”
馬未平點點頭,說道:“不過隨著越來越多北.宋文物的出現,難保就會在某些文物上,出現有關張擇端身世的信息,這都說不準。”
“嗯!”劉子夏點點頭,繼續問道:“馬老師,有關這部作品,還有其他的小故事嗎?”
“有關作品的創作背景,網上都能夠找到,我就不多說了。”
馬未平想了一下,說道:“我說就說說這幅作品的傳世經曆吧!據說《清明上河圖》曆時十年才完成,最早由北.宋宮廷收藏,靖康之難後流入民間,曆經輾轉,後為南.宋賈似道所得……”
一個樂意講,一個喜歡聽,再加上一個負責拍攝的,把這些內容都完整地記錄了下來。
而通過馬未平的詳盡講述,一個屬於北.宋《清明上河圖》的時代,也為劉子夏敞開了一個完美的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