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一大吃一驚,難怪小天師在拚命找九轉還魂丹,一定為了備不時之需。道一心裏不由浮現出和小天師在花亦紫府上的情形。


    道一現在已經明白,小天師為何要匆匆離去,臨走時還說了那句,“你在夫人麵前很大方”的話。


    可惜小天師給嚇得早早逃走,不然那顆九轉還魂丹花亦紫一定會送給他。不過,那樣一來,張大哥也就醒不過來了。道一心中琢磨,哪裏還可能有九轉還魂丹。


    張留孫見道一臉上沉思,問他在想什麽。道一啊了一聲。


    “我在想,何處還有金丹......南知宮曾去龍虎山將一枚金丹再次獻給了張天師,可惜張天師並不看重,轉手又送給了茅山許大法師。結果沒幾天,正是這枚金丹救了許大法師的命。


    當時我和小天師都在場,因此小天師才知道,金丹的確可以救命,嗯......小天師顯然沒有再去問南知宮討過金丹,不知許大法師得救後有沒有去找過南知宮?“


    “許大法師?”張留孫一愣,隨即又長長歎了口氣,“他當然沒有找過南知宮,否則也不會活活氣死了。”


    道一臉上迷惑。“誰活活氣死了?”


    “茅山宗壇師許道杞。”


    道一再次大驚。“許大法師死了?還是氣死的?“


    張留孫的嘴角露出一絲無可奈何的笑容。


    ”說起來還是他自討苦吃......啊,這事少俠也應該知道。少俠還記得前年你來這裏時見到的斷牆?上麵題有反詩,許大法師將其千裏迢迢運到這裏......“


    ”記得記得。“道一連連點頭,他剛才進來時還想問這事呢。


    張留孫繼續道:”不久之後,刑部尚書不忽木親自來看過斷牆。他看後哈哈大笑,說不過文人酒後胡言。國朝一統天下,得國之正,曠古未有,一失意文人豈能謗訕?


    於是此事便不了了之。消息傳迴茅山,許大法師當場氣倒在地......唉,也不知他與那文人究竟有何恩怨。”


    道一聽了無話可說。要是那時許大法師身邊還有一枚九轉金丹,說不定又可以救他一命吧。


    張留孫見道一又不說話了,再次問他有何想法。道一還是說在想哪裏還會有金丹。


    交談間,道一才發現張留孫並不知道南知宮已經在小孤山被範道士殺死的事,於是便把當時的事說了一番,還問閣皂山現在是誰在主持。張留孫迴答說,依舊由張天師在代管。


    “閣皂宗壇師至今人選未定。嗯,少俠也知道,張天師一直有意合並符籙三山。“


    道一眼睛一睜。”那麽茅山呢?這迴許大法師一死......“


    張留孫又嘴角一笑。


    “他離世突然,確實來不及傳位給別人。幾個上清派高道為宗壇師之位爭得你死我活,隻是這迴張天師身體不好,也管不過來。因此茅山一時間大亂,最後還是貧道呈報皇上,這才確定繼位之人。”


    道一聽了臉上微笑。”恭喜大宗師,又幫皇上定奪了一迴......啊,聽說這迴桑哥倒台,皇上也是聽了大宗師的意見......“


    ”非也。“張留孫連忙把手一擺,”奸相桑哥倒台,首功還是因歸切裏大人,嗯,不知少俠是否聽說過他?“


    道一又吃了一驚,連忙問是不是徐州的那個切裏。張留孫說是。道一更加驚訝了,這事怎麽會和切裏有關?


    “不知少俠是否也知道趙孟府此人?”隻聽張留孫道,“這迴據說是他鼓動切裏在皇帝麵前告發桑哥,隻因切裏乃宗室親貴,皇上或許能聽。


    切裏果然下定決心,在皇上麵前揭發桑哥執政後種種不是,言辭十分懇切,不料皇上聽後說他誹謗大臣,命掌嘴。切裏挨打之時,仍然不屈,說他與桑哥並無私怨,檢舉隻為國朝江山社稷。


    皇上隨即將他趕出殿外。桑哥乃睚眥必報之徒,人人以為切裏這迴性命不保,卻不知皇上隔天便召貧道進了宮。”


    道一聽得眼睛更大,原來此事竟還有這番曲折。他和張留孫又交談了一番,再次明確自己不知道九轉金丹的下落。張留孫見他有告辭的意思,連忙一抬手。


    “貧道請少俠來,並非隻為金丹一事。隻是還有一人也想見見少俠。”


    道一問是誰。


    張留孫微笑道:“他也是道家中人,與少俠有過一麵之交,聽說少俠在此,他也有事想問少俠。”


    道一再問是誰。


    張留孫道:“少俠可還記得當初你夜入天師府得到龍仙芝後,一路逃往重陽宮,半路在武當山躲入五龍宮?想見你的便是五龍宮葉主持。”


    道一眉頭一皺。那時他帶著馬家小姐和珂兒穿過武當山,被符籙三山道士追上,隻好就近前往五龍觀,因為他知道那裏是全真道觀,主持還是汪師伯。


    前兩年又聽說五龍觀的葉知宮奉詔進京求雨,大獲成功。皇帝升五龍觀為五龍宮,又讓葉知宮頂了汪師伯的位子。


    “他有何事要問我?”道一問,“他怎麽也在京城?”


    “還不是為了求雨。”張留孫說,”北方大旱,皇帝再次召他進京。至於何事,貧道也不知......唉,他怎麽還沒來?若是今天不來,明日貧道可不在京城了。“


    ”大宗師要迴龍虎山?“道一隨口問道。


    張留孫搖搖頭。”貧道要去上都祭六丁神祠,唉,年年如此。“


    雖然說得唉聲歎氣,張留孫眉宇間卻露出一絲得意。


    道一一愣,他知道上都南屏山有座六丁神祠。東征乃顏那年,太一教主蕭全嶺還帶他去看過。不知張留孫說的是不是這座。


    ”可是南屏山那座?“道一問。


    張留孫點點頭。


    ”不知少俠是否知道。六丁神祠乃故相劉秉忠為皇上所建,主祭六丁六甲,上都和大都各有一座。劉秉忠精通風水,易學,及奇門遁甲之術,天下無雙。皇上之所以能有天下,劉秉忠功不可沒。


    當年皇上在金蓮川時,正是劉秉忠選風水寶地建立上都,也是他建議皇上在燕山以南再立新都,這才有了如今的大都。


    此二座神祠由劉秉忠親自選址規劃,親自建立,需年年祭祀,春祭上都,秋祭大都。劉秉忠在世時親掌祭祀一事,如此要職如今已落到貧道身上。“


    張留孫自說自話講了這一大通。道一對兩座神祠的來曆早已知道,因此聽了之後隻是輕輕哦了一聲。


    張留孫見他沒什麽反應,眼睛一眯道:”少俠是否以為不過兩座神祠而已,何謂要職?殊不知此二神祠乃鎮都之用,乃二都之命脈......不,應該是國之命脈。“


    ”國之命脈?“道一終於露出好奇的樣子。


    張留孫再次點頭。


    ”少俠曾是全真弟子。劉秉忠也是,可謂同門。劉秉忠以為上都在燕北,欲王天下,皇上須定都於燕南。否則即便得了天下,也不能長久。然而國朝起於朔漠,不在燕北立都,無以為本。


    劉秉忠以易經推算後,認定燕山南北可各設一都,以遁甲神氣相連,二都便可成為一體,實乃兩全其美之策。


    因此才有了這一南一北兩座神祠,隔燕山而望,其中南祠中遁甲神坐南望北,北祠中遁甲神坐北望南,神氣便可相連。以少俠之見,此二神祠是否可稱為國之命脈?“


    道一滿臉堆笑,連連稱是,其實他心裏想的則是另一迴事,什麽神氣相連,全是胡說八道,還不是風水那套?我全真可不信這個。


    張子銓在一旁卻聽得認真,張留孫一說完,他便開始發問,兩人於是就攀談起來。


    說話間,有道人來報。”五龍宮葉主持到了。“


    張留孫連忙讓請進來。不多時,道一見過的那個五龍觀葉知宮便進來了。張留問他為什麽來晚了。葉主持說,皇帝臨時下令又加了一場求雨法會。


    寒暄剛過,葉主持就迫不及待地問道一。”貧道聽說少俠去年此時在峨眉山?“


    道一不由自主地點了點頭。


    葉主持臉上興奮。“而且清微派黃教主於峨眉觀仙去時,少俠也在他身邊?”


    道一再次點頭。


    葉主持吸了口氣。“少俠可否告訴貧道,黃教主仙去前將掌教之位傳與了何人?”


    道一想了想說:“黃教主仙去前,寫了封信,讓我和他身邊那個小弟子一起去五龍觀給張道貴張道長。我那時正有急事,便讓我師叔代我去了。“


    葉主持立即沉下臉來。


    道一口中發慌。”怎麽,出了什麽事?張道長沒有收到信?”


    葉主持道:“他收到信了,裏麵不過說了些瑣事。”


    道一眉頭揚起。“那如今清微派教主是......”


    葉主持臉色凝重:”是道惠,黃教主身邊的那個小弟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元初小道士縱橫天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瓊樓健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瓊樓健步並收藏元初小道士縱橫天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