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是薩迦寺。”桑波和尚毫不遲疑地迴答,然後加上了一句,“倘若他真心想學。”
“為何一定要去那裏?”馬兮彤問。
”薩迦派在藏蕃各派中教法最精。“桑波正色道,“薩迦寺是薩迦派的本寺,那裏存有無數經典,且都是從天竺直接傳來,寫於貝葉之上,其他各派加起來也不足薩迦寺中經典的一半。
因此,有誌於佛法者都會去那裏學習。”
道一在一旁點頭。他想起小宋帝在東征時與夏督師兄弟談論佛法,夏督就說了薩迦寺中存有大量經典的事。
馬兮彤吸了口氣。”那麽這個薩迦寺在什麽地方?“
”在烏斯藏的西部,俄力思的東麵。“桑波迴答。
馬兮彤臉上一呆。”烏斯藏和俄力思又在什麽地方?“
桑波想了想說:“藏蕃大體分成三塊,分別稱烏斯藏(現今的西藏自治區),脫思麻(現今的青海)和朵甘思(現今的西康)。
脫思麻靠近涼州,朵甘思靠近西川。去烏斯藏可以通過這兩處地方。烏斯藏又分烏斯和藏,烏斯在東,又稱蕃(現今的前藏),藏在西(現今的後藏)。”
“那麽師父剛才說的俄力思又是哪裏?”馬兮彤又問。
“俄力思(現今的阿裏地區)也屬於藏,在最西端,地方十分廣大。”桑波說,“薩迦寺就在俄力思往東的仲曲河邊。”
“多謝師父告知。”馬兮彤若有所思地點點頭,然後突然又問,“師父是否知道,這附近可有什麽修船的地方?”
桑波又想了想。“翻過這座山,在島的西邊有個漁村,我也不知那裏能不能修船。不過,要是船壞得厲害,還是得去慶元府......哦,不。”
“怎麽了?”馬兮彤問,“慶元可是大港,一定能修的。”
桑波搖了搖頭。“最近那裏不太平,楊鎮龍正在造反,像是要攻打慶元,史弼史大人下令全城戒嚴。”
“史弼?”馬兮彤眼睛一亮,“怎麽是他?他不是在建康麽?”
桑波歎了口氣。
“對,原先史大人是在建康當行樞密院事。前一陣他的親弟弟,浙東宣慰使史耀,率兵攻打楊鎮龍時不幸戰死。史弼大人十分悲憤,向朝廷要求自貶為浙東宣慰使,接替弟弟抵擋楊鎮龍。”
“原來如此。”馬兮彤點點頭,嘴角露出一絲莫名的笑意。
”怎麽,船壞得很厲害?“道一在一旁擔心地問。
“還好。”馬兮彤說,“我隻是隨便問問,以防萬一。師父不是說了,那裏戒嚴,我們想去也不行。”
桑波啊了一聲。“我隻是聽說而已,究竟怎樣還得問告訴我的人......唔,那人還在這裏,姑娘若想問詳情,明天可以去問。“
馬兮彤高興地點點頭。”好,我明天一定去問。“
接著,桑波和尚開始反問道一和馬兮彤,問兩人去閣皂山後怎樣治好了病,之後又有哪些經曆。
道一不敢亂說,就由著馬兮彤開口。馬兮彤當然也沒說實話,隻說治好了病後,和道一在各地亂轉,一邊做些生意。
三人又談了一陣。桑波和尚忽然問道一:”你和馬姑娘成親沒有?“
道一張口結舌。馬兮彤連說沒有,一邊臉上飛紅。
桑波遲疑道:”哎呀,我這裏地方狹小,平時也沒人來,今晚兩位怎麽住......“
”不用不用。“馬兮彤忙說,“我要迴船上去的。”
道一也啊了一聲。“對,對,我們要迴去的。馬姑娘是船上的老大,船上沒她不行。”
就這樣,兩人約好明天一早再來這裏,然後便向桑波和尚告辭。
一離開小屋,馬兮彤立即高興地對道一說:“真沒想到,這麽快就打聽出小皇帝去了哪裏。”
道一臉上遲疑。“你能肯定?”
馬兮彤口中支吾。“當然不肯定,不過總比什麽都不知道的好......嗯,桑波師父讓你帶什麽東西去?”
道一從懷中取出那塊浮雕觀音像。”他讓我交給什麽本欽,還不能讓薩迦座主知道。“
馬兮彤皺起眉頭。”怎麽這麽怪?不過也好,薩迦座主嘛,肯定是薩迦派的大官,說不定就在薩迦寺。“
道一點頭。馬兮彤像是想起了什麽,又問他為什麽要把去藏地的事告訴桑波和尚。
”你不明白這是秘密嗎?怎麽能隨便說?就算他是恩人也不行。“
道一連忙否認,告訴馬兮彤是桑波向觀音菩薩求助,桑波早知道他們要去藏地。馬兮彤聽了根本不信。道一說桑波因此才每天在山頂盯著海麵望,就等著他們來。馬兮彤還是不信。
兩人就這麽說著話朝山下走。周圍變得愈發昏暗,好在此時風雨已經停歇,等兩人下山來到沙灘邊,忽然發現他們的船不見了。兩人一陣著慌,幸好道一很快發覺,這裏似乎是另一處海灘。
“你看,這裏的沙子又鬆又軟,可以沒過腳踝。我們一定走錯路了。”
說完,道一就要迴頭往山上走。馬兮彤拉住了他。“別亂走,上了山說不定更加迷路。”
“那你說怎麽辦?”道一問。
“就留在這裏,等天亮再說。反正雨也停了......“馬兮彤忽然吸了口氣,抬眼看向道一。”你記不記得,上迴在遼東翻船,我們上岸後,還下著雨呢。“
道一發覺馬家小姐的雙眸在閃光,他的心也開始亂跳。
”當然記得。我們上岸後,就躲在樹林裏......“
剛說到這裏,馬兮彤已經撲到他懷中,他也狠狠朝馬家小姐的雙唇吻去。
......
兩人在沙灘邊的樹林裏躲了一夜後,第二天天剛亮,便再次上山。山坡上有成片的鬆樹,可或許是因為成年大風的緣故,都長得瘦小,高不過丈,且亂七八糟,卻也因此阻礙不了視線。
此時正在日出,太陽如蒸餅般扁平,發著白光。放眼望去,北邊一長條沙灘卻散發著紫金色的光芒,十分好看。他們的船就在那片沙灘邊。看來昨天夜裏真是走錯路了。
兩人沿著山坡朝那片沙灘走去。很快,他們望見沙灘上有兩個人影,一個穿著勁裝,另一個卻是一身飄飄如雪的白衣。
”啊,那是......箐兒!還有梨花!”
道一驚唿一聲,急忙拉著馬兮彤朝對麵跑去。四人在沙灘邊上見麵,道一立刻問箐兒和梨花怎麽來了。
“我們想你啊......才怪!“梨花咯咯笑道,”船老大一夜沒迴來,張大哥當然著急,讓我來看看。箐兒姑娘老待在船上也不好。“
道一連連點點頭,又問箐兒怎麽樣了。梨花搶先迴答。
”箐兒一上岸就變得沒事一樣了。你們呢,昨晚上在哪?“
”我們......唔,那和尚留我們住下了。“馬兮彤也搶著說,”他上迴救過我。“
接著,馬兮彤告訴兩人,桑波和尚今天要帶她和道一去向一個人打聽慶元府的消息。梨花也說要去。於是,四個人立即上山,來到桑波和尚的小屋前。
桑波和尚已等在那裏,很快帶著四人朝山頂的寶陀寺走去。桑波邊走邊介紹。
”宋元豐年間,欽差王舜封出使高麗,迴來時過蓮花洋,有大龜負舟,舟不能行。王舜向觀音菩薩祈禱,龜便下潛不見了。王舜報告朝廷,賜名寶陀觀音寺。後來慶元年間,又列為江南教院五山十刹之一。”
“那這寺之前叫什麽?”馬兮彤問。
“之前叫不肯去觀音院。”桑波說,“唐朝時,日本僧人慧鍔從五台山請了尊觀音玉像,打算帶迴日本。他從慶元上船,經過蓮花洋時海浪翻滾,海麵出現朵朵鐵蓮,圍住船隻。船隻好在普陀山靠岸。
一連三次都是如此。慧鍔終於明白,觀音菩薩不肯去日本。山民張氏聽說後,獻出自家房舍,將觀音像安置其中,後來成了觀音院。”
四人聽了點頭。很快來到山頂,那裏地方狹小。道一隻顧著四處眺望。隻見東麵北麵都是大洋,隻有極遠處隱約有幾座小島的影子。西麵南麵隔著海峽,倒像是大陸。
桑波和尚卻說,那裏也是島,幾座大島,穿過去就可以到慶元,隻是水道十分複雜,沒人帶路不行。道一又朝山下看,西麵的山腳旁有一大片茅屋,桑波說那裏就是島上的漁村了。
寶陀寺乏善可陳,桑波說要找的人也不在那裏。於是四人匆匆參觀完後,就跟著桑波又朝東邊的山下走。道一問去哪裏。桑波手一指山腳下的大片礁石。
“那裏是潮音洞,昨夜你們的船就是去向那裏。傳說唐朝時,有一天竺僧人在潮音洞口焚燒十指,禮拜觀音,洞內忽然放出五彩光芒,觀音大士隨即現身。自那以後,時常有人在潮音洞祈禱,以求再見到觀音菩薩。”
四人點點頭,就這樣和桑波一起來到山下的沙灘。他們順著沙灘向南,就在海邊的成群礁石中,露著一個碩大的洞口,邊上排列著如獠牙般的尖利石柱,海水進進出出,來迴漱盥,發出魚龍似的吼嘯聲。
聽桑波說洞內也處處是亂石,幾無立足之處,道一便沒興趣了,隻是手扶箐兒,遠遠觀看。這時,他忽然發現,旁邊的馬家小姐正抬頭呆呆望著潮音洞的頂上,眼中還冒著怒火。
“為何一定要去那裏?”馬兮彤問。
”薩迦派在藏蕃各派中教法最精。“桑波正色道,“薩迦寺是薩迦派的本寺,那裏存有無數經典,且都是從天竺直接傳來,寫於貝葉之上,其他各派加起來也不足薩迦寺中經典的一半。
因此,有誌於佛法者都會去那裏學習。”
道一在一旁點頭。他想起小宋帝在東征時與夏督師兄弟談論佛法,夏督就說了薩迦寺中存有大量經典的事。
馬兮彤吸了口氣。”那麽這個薩迦寺在什麽地方?“
”在烏斯藏的西部,俄力思的東麵。“桑波迴答。
馬兮彤臉上一呆。”烏斯藏和俄力思又在什麽地方?“
桑波想了想說:“藏蕃大體分成三塊,分別稱烏斯藏(現今的西藏自治區),脫思麻(現今的青海)和朵甘思(現今的西康)。
脫思麻靠近涼州,朵甘思靠近西川。去烏斯藏可以通過這兩處地方。烏斯藏又分烏斯和藏,烏斯在東,又稱蕃(現今的前藏),藏在西(現今的後藏)。”
“那麽師父剛才說的俄力思又是哪裏?”馬兮彤又問。
“俄力思(現今的阿裏地區)也屬於藏,在最西端,地方十分廣大。”桑波說,“薩迦寺就在俄力思往東的仲曲河邊。”
“多謝師父告知。”馬兮彤若有所思地點點頭,然後突然又問,“師父是否知道,這附近可有什麽修船的地方?”
桑波又想了想。“翻過這座山,在島的西邊有個漁村,我也不知那裏能不能修船。不過,要是船壞得厲害,還是得去慶元府......哦,不。”
“怎麽了?”馬兮彤問,“慶元可是大港,一定能修的。”
桑波搖了搖頭。“最近那裏不太平,楊鎮龍正在造反,像是要攻打慶元,史弼史大人下令全城戒嚴。”
“史弼?”馬兮彤眼睛一亮,“怎麽是他?他不是在建康麽?”
桑波歎了口氣。
“對,原先史大人是在建康當行樞密院事。前一陣他的親弟弟,浙東宣慰使史耀,率兵攻打楊鎮龍時不幸戰死。史弼大人十分悲憤,向朝廷要求自貶為浙東宣慰使,接替弟弟抵擋楊鎮龍。”
“原來如此。”馬兮彤點點頭,嘴角露出一絲莫名的笑意。
”怎麽,船壞得很厲害?“道一在一旁擔心地問。
“還好。”馬兮彤說,“我隻是隨便問問,以防萬一。師父不是說了,那裏戒嚴,我們想去也不行。”
桑波啊了一聲。“我隻是聽說而已,究竟怎樣還得問告訴我的人......唔,那人還在這裏,姑娘若想問詳情,明天可以去問。“
馬兮彤高興地點點頭。”好,我明天一定去問。“
接著,桑波和尚開始反問道一和馬兮彤,問兩人去閣皂山後怎樣治好了病,之後又有哪些經曆。
道一不敢亂說,就由著馬兮彤開口。馬兮彤當然也沒說實話,隻說治好了病後,和道一在各地亂轉,一邊做些生意。
三人又談了一陣。桑波和尚忽然問道一:”你和馬姑娘成親沒有?“
道一張口結舌。馬兮彤連說沒有,一邊臉上飛紅。
桑波遲疑道:”哎呀,我這裏地方狹小,平時也沒人來,今晚兩位怎麽住......“
”不用不用。“馬兮彤忙說,“我要迴船上去的。”
道一也啊了一聲。“對,對,我們要迴去的。馬姑娘是船上的老大,船上沒她不行。”
就這樣,兩人約好明天一早再來這裏,然後便向桑波和尚告辭。
一離開小屋,馬兮彤立即高興地對道一說:“真沒想到,這麽快就打聽出小皇帝去了哪裏。”
道一臉上遲疑。“你能肯定?”
馬兮彤口中支吾。“當然不肯定,不過總比什麽都不知道的好......嗯,桑波師父讓你帶什麽東西去?”
道一從懷中取出那塊浮雕觀音像。”他讓我交給什麽本欽,還不能讓薩迦座主知道。“
馬兮彤皺起眉頭。”怎麽這麽怪?不過也好,薩迦座主嘛,肯定是薩迦派的大官,說不定就在薩迦寺。“
道一點頭。馬兮彤像是想起了什麽,又問他為什麽要把去藏地的事告訴桑波和尚。
”你不明白這是秘密嗎?怎麽能隨便說?就算他是恩人也不行。“
道一連忙否認,告訴馬兮彤是桑波向觀音菩薩求助,桑波早知道他們要去藏地。馬兮彤聽了根本不信。道一說桑波因此才每天在山頂盯著海麵望,就等著他們來。馬兮彤還是不信。
兩人就這麽說著話朝山下走。周圍變得愈發昏暗,好在此時風雨已經停歇,等兩人下山來到沙灘邊,忽然發現他們的船不見了。兩人一陣著慌,幸好道一很快發覺,這裏似乎是另一處海灘。
“你看,這裏的沙子又鬆又軟,可以沒過腳踝。我們一定走錯路了。”
說完,道一就要迴頭往山上走。馬兮彤拉住了他。“別亂走,上了山說不定更加迷路。”
“那你說怎麽辦?”道一問。
“就留在這裏,等天亮再說。反正雨也停了......“馬兮彤忽然吸了口氣,抬眼看向道一。”你記不記得,上迴在遼東翻船,我們上岸後,還下著雨呢。“
道一發覺馬家小姐的雙眸在閃光,他的心也開始亂跳。
”當然記得。我們上岸後,就躲在樹林裏......“
剛說到這裏,馬兮彤已經撲到他懷中,他也狠狠朝馬家小姐的雙唇吻去。
......
兩人在沙灘邊的樹林裏躲了一夜後,第二天天剛亮,便再次上山。山坡上有成片的鬆樹,可或許是因為成年大風的緣故,都長得瘦小,高不過丈,且亂七八糟,卻也因此阻礙不了視線。
此時正在日出,太陽如蒸餅般扁平,發著白光。放眼望去,北邊一長條沙灘卻散發著紫金色的光芒,十分好看。他們的船就在那片沙灘邊。看來昨天夜裏真是走錯路了。
兩人沿著山坡朝那片沙灘走去。很快,他們望見沙灘上有兩個人影,一個穿著勁裝,另一個卻是一身飄飄如雪的白衣。
”啊,那是......箐兒!還有梨花!”
道一驚唿一聲,急忙拉著馬兮彤朝對麵跑去。四人在沙灘邊上見麵,道一立刻問箐兒和梨花怎麽來了。
“我們想你啊......才怪!“梨花咯咯笑道,”船老大一夜沒迴來,張大哥當然著急,讓我來看看。箐兒姑娘老待在船上也不好。“
道一連連點點頭,又問箐兒怎麽樣了。梨花搶先迴答。
”箐兒一上岸就變得沒事一樣了。你們呢,昨晚上在哪?“
”我們......唔,那和尚留我們住下了。“馬兮彤也搶著說,”他上迴救過我。“
接著,馬兮彤告訴兩人,桑波和尚今天要帶她和道一去向一個人打聽慶元府的消息。梨花也說要去。於是,四個人立即上山,來到桑波和尚的小屋前。
桑波和尚已等在那裏,很快帶著四人朝山頂的寶陀寺走去。桑波邊走邊介紹。
”宋元豐年間,欽差王舜封出使高麗,迴來時過蓮花洋,有大龜負舟,舟不能行。王舜向觀音菩薩祈禱,龜便下潛不見了。王舜報告朝廷,賜名寶陀觀音寺。後來慶元年間,又列為江南教院五山十刹之一。”
“那這寺之前叫什麽?”馬兮彤問。
“之前叫不肯去觀音院。”桑波說,“唐朝時,日本僧人慧鍔從五台山請了尊觀音玉像,打算帶迴日本。他從慶元上船,經過蓮花洋時海浪翻滾,海麵出現朵朵鐵蓮,圍住船隻。船隻好在普陀山靠岸。
一連三次都是如此。慧鍔終於明白,觀音菩薩不肯去日本。山民張氏聽說後,獻出自家房舍,將觀音像安置其中,後來成了觀音院。”
四人聽了點頭。很快來到山頂,那裏地方狹小。道一隻顧著四處眺望。隻見東麵北麵都是大洋,隻有極遠處隱約有幾座小島的影子。西麵南麵隔著海峽,倒像是大陸。
桑波和尚卻說,那裏也是島,幾座大島,穿過去就可以到慶元,隻是水道十分複雜,沒人帶路不行。道一又朝山下看,西麵的山腳旁有一大片茅屋,桑波說那裏就是島上的漁村了。
寶陀寺乏善可陳,桑波說要找的人也不在那裏。於是四人匆匆參觀完後,就跟著桑波又朝東邊的山下走。道一問去哪裏。桑波手一指山腳下的大片礁石。
“那裏是潮音洞,昨夜你們的船就是去向那裏。傳說唐朝時,有一天竺僧人在潮音洞口焚燒十指,禮拜觀音,洞內忽然放出五彩光芒,觀音大士隨即現身。自那以後,時常有人在潮音洞祈禱,以求再見到觀音菩薩。”
四人點點頭,就這樣和桑波一起來到山下的沙灘。他們順著沙灘向南,就在海邊的成群礁石中,露著一個碩大的洞口,邊上排列著如獠牙般的尖利石柱,海水進進出出,來迴漱盥,發出魚龍似的吼嘯聲。
聽桑波說洞內也處處是亂石,幾無立足之處,道一便沒興趣了,隻是手扶箐兒,遠遠觀看。這時,他忽然發現,旁邊的馬家小姐正抬頭呆呆望著潮音洞的頂上,眼中還冒著怒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