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候的黃河遠比後世的黃河水量大,現在雖然已是初冬,黃河進入了枯水期,但是在風陵渡這裏還是有著很寬闊的河麵。因為進入山西作戰的部隊幾乎都要走風陵渡,所以日軍對這裏的轟炸也比較頻繁,較大的船隻已經損失殆盡了,現在都是比較小的船隻在擺渡,場麵較為混亂。一個集團軍近三萬人馬分批乘小船渡河,進度比較還是比較慢的。


    我們連的運氣還是比較好的。原本我們師安排在打前鋒的45軍125師的後麵渡河,全師都站在河灘上吹著冷風打哆嗦。結果有一艘船因為黃河浪湧的變化,被帶到了我們連站立的河岸邊。船家也不磨嘰,大聲催促我們快點上船,過去一波是一波,不然耽誤的時間太長。見狀,王承裕對我們點了點頭,然後囑咐邵先誌,我們連過去後不用等他們,先跟著125師走,到了集結地再歸建。於是我們就先我們師過了黃河。


    潼關位於關中平原東部,雄踞秦、晉、豫三省要衝之地。潼關的形勢非常險要,南有秦嶺,北有渭、洛二水匯黃河抱關而下。周圍山連山,峰連峰,穀深崖絕,山高路狹,中通一條狹窄的羊腸小道,往來僅容一車一馬。古人常以“細路險與猿猴爭”、“人間路止潼關險”來比擬這裏形勢的險要。杜甫遊此後也有“丈人視要處,窄狹容單車。艱難奮長戟,萬古用一夫”的詩句。而我現在就站在潼關關前,望著這道雄關感歎!據說小鬼子始終沒有打到潼關,所以這裏目前還是非常安全的。


    我們跟隨125師373旅745團一起行動,745團的團長姚超倫把我們安排隨3營的部隊一起,於是我們連就暫時歸屬745團3營指揮。


    3營的營長叫楊宜,和這個時代大多數的中層軍官一樣,豪邁爽朗的性格讓我們很是喜歡。他聽說我們是出川後打響第一槍的部隊,對我們格外照顧,還說希望我們多傳授經驗給他們營的戰士。


    一路無話,我們從潼關乘火車出發,經過了幾天的顛簸,終於在12月19日抵達距離徐州城80多公裏的安徽碭山縣。我們被安排在這裏集結休整,等待進一步的命令。


    我們連跟隨3營在一個小村莊裏駐紮,我正百無聊賴的站在村口看風景的時候,一名小戰士跑到我的麵前,朝我敬了個禮說道:“林排長,營座讓你們連長和排長去營部開會,我沒找到你們邵連長,不知道您可以幫我傳達一下營座的命令嗎?”我不由的一愣,心道,這個小兵也算是口齒伶俐了。不由的多看了兩眼,但是怎麽越看越覺得他很麵熟,好像在哪裏見過他……


    “你叫什麽名字?哪裏人?”我實在是覺得他麵熟,於是問了一句。


    “報告林排長,我叫張朗軒,成都人!”張朗軒挺身迴答道。


    張朗軒?沒聽說過這個名字,可是為什麽我總覺得我見過他呢?算了!不想了,先找連長去開會吧。我讓張朗軒先迴去,然後我就往胡副連長的房子走去,他倆是袍哥兄弟,平時沒事就貓在一起,所以找邵連長也不是太難的事情。


    我們跟著連長邵先誌來到了營部,見裏麵已經坐滿了人,估計全營的連排長都來了。楊宜見人差不多來齊了,清了清嗓子說道:


    “21日開始,日軍對濟南發動了猛烈炮擊,韓複榘向李宗仁長官告急,要求讓東北軍於學忠部從濰縣增援濟南。但因為李長官已經計劃讓該部增援蚌埠,阻擊南方日軍北上,於是臨時決定由我們川軍的先頭部隊前往濟南增援。”楊宜說完,停下來望著大家,看看大家有沒有什麽異議。


    “啥,讓我們去增援?我們就一個團,怎麽打?”


    “是啊,我們還沒有重武器,去了也是送死吧,是不是再考慮一下,等22集團軍到齊了再說吧!”


    ……


    會場裏一片竊竊私語的聲音,大家似乎都不太願意孤軍前往。


    “好了,都別說了,姚團座已經決定增援了,現在,我命令。”楊宜抬手打斷了大家的議論,然後站起來嚴肅的說。我們所有人立即起立,挺直腰板等待命令。


    “命令,我營以7連、8連、營指、727團1營2連、9連的序列,往北沿微山湖西側徒步行軍,取道金鄉,從濟寧方向越過大運河,增援濟南前線。命令完畢,大家都去準備吧。明早5點開飯,6點出發。”楊宜嚴肅的宣布完命令,就揮了揮手讓大家離開了。


    迴到連駐地,邵先誌就把我們三個排長叫到一起說:“這次是在友軍指揮下作戰,這個楊營長還是不錯的,沒有讓咱們衝在前麵當擋箭牌,而是放在後麵,咱們可得承人家的情,不能有別的什麽想法,一定要好好配合打這一仗,大家明白了嗎?”


    “明白了!”我們齊聲迴答。然後各自準備去了。


    這時太陽已經西沉,我驀然看到那個叫張朗軒的小戰士,背對著太陽,手裏拿著步槍,背上背著大刀和鬥笠……看著這個角度,這個動作,這一刻我瞬間就想起來了我是在哪裏見過他的,他就是……就是後世成都市人民公園東門前那座“川軍抗日陣亡將士紀念碑”雕塑上的那名戰士,對,就是他,和雕塑長得一模一樣……


    前世的我經常去人民公園和朋友喝茶打牌,對那尊雕塑非常熟悉,但是沒想到原來“川軍抗日陣亡將士紀念碑”這座雕塑上的戰士的原型是這個叫張朗軒的小戰士啊,實在想不到這個其貌不揚的小戰士將來會化身為一座永垂不朽的雕像,讓後世的人世世代代的敬仰!


    第二天一早,我們按照計劃出發了,從碭山一路往北,沿著單縣和豐縣之間的小路,穿集過鎮直奔金鄉縣插了過去……


    一路上不好的消息不斷地傳來……


    12月24日,韓複榘執行所謂的“焦土抗戰”計劃,火燒濟南城,並縱兵劫掠富戶。


    12月26日,韓複榘指揮山東軍不戰而退,沿運河西逃,撤離濟南。


    12月27日,濟南淪陷,日軍占領濟南欲後揮師南下,兵鋒直指徐州;


    12月31日,日軍南下進犯泰城,泰城陷落。


    ……


    我們也在不斷變化的敵情中改變著行軍路線,最後,戰區長官部根據對日軍攻擊線路的判斷日軍將沿津浦線南下攻擊徐州,於是急令22集團軍全軍開往藤縣,防禦日軍第十師團磯穀師團南下。而我們所在的745團則被命令前往沛縣附近,渡過微山湖搶占臨城。


    我們掉頭往迴走的路上,又接到新的命令,不去沛縣,繼續南下,從微山湖南邊的黃口乘火車北上搶占臨城……


    一個個混亂的命令,一個個火急火燎的命令,一個個自相矛盾的命令,讓我們像無頭蒼蠅一樣在微山湖西側各縣之間四處亂竄,這下終於有了一個明確的目標,部隊立即全速跑了起來。


    1月5日傍晚,經過幾天又是徒步,又是火車的行軍,我們跟隨745團終於乘火車抵達了臨城火車站。隻見眼前的車站一片混亂,到處是慌張亂竄的士兵和人群……


    這時,一個穿著車站服裝的人從我們麵前跑過,我一把拉住了他。他迴頭剛要發怒,一看我是當兵了,立馬換上了一張諂媚的笑臉,說道:“請問,這位長官有何貴幹?”


    “你們這是在幹嘛?撤退嗎?”我疑惑的問。


    “是啊!臨城前麵已經沒有我們的軍隊了,鬼子天亮就要開過來了。你們這是徐州往北開的最後一趟車。等爆破車迴來後,我們這個站就要撤退、爆破了。”那個車站的人急切的說。


    “什麽情況?鬼子打到哪裏了?”聞言我大驚,這可不能讓他們把車站炸了,我們的大部隊可還沒上來呢。


    “今天上午鄒城已經陷落了,鬼子的前哨據說已經出現在鄒縣靠近滕縣的兩下店了!”


    “前麵的路是什麽情況?火車還能往前開嗎?最遠能開到哪裏?”我聞言焦急的問。


    “滕縣北麵那座鐵道橋已經炸了,鬼子暫時還不好往南推進。現在正在準備炸滕縣和臨城之間的幾座橋。”這時一邊走過來一個少校,看樣子是工兵營的。


    我立即給他敬了個禮說道:“長官,請跟我去見我們團座,把實際情況說一下,您看可好?”


    那個少校軍官點了點頭,我迴頭對身邊的劉明遠和趙開勝說:“你倆跟著這個車站的人,去把他們的站長找到,帶去團座那裏。”安排完這些後,我就帶著少校去找姚超倫團長了。


    當得知我們是要去搶占藤縣,阻敵南下的時候,工兵營長的嘴裏都可以塞進去一個雞蛋,他實在無法想象,現在全山東的部隊都在往南撤退,都在逃命,居然有一支裝備簡陋的部隊要往北走,去阻擊風頭正盛的日軍,而且這支軍隊連炮都沒有……


    (謹以此章致敬川軍第22集團軍45軍125師373旅745團3營傳令班班長張朗軒,四川成都市人。1938年3月,在參加了三個多月的徐州會戰後,張朗軒受命返川招募新兵。迴成都後因故留在川康綏靖公署。1944年,張朗軒被著名雕塑大師劉開渠先生選中為“川軍抗日陣亡將士紀念碑”雕塑銅像的原型模特。在此期間,他每天都要帶著步槍、大刀、背卷、米袋、鬥笠、綁腿帶、十字楸等用品,穿上草鞋,從督院街住地步行到東門竹林巷做模特工作。每天上午約二小時,下午二三小時。連續近兩月之久。雕塑銅像最終定型為“俯身跨步,仰視前方,作出征衝鋒狀”,形態英武。此碑於1944年7月7日在當時的成都市東門城門洞落成,以前俗稱:無名英雄紀念碑。現坐落在成都市人民公園東門廣場。紀念碑坐西南朝東北,由基座、碑體、塑像三部分組成,整體高約8米。2013年,川軍抗日陣亡將士紀念碑被公布為成都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20年9月1日,川軍抗日陣亡將士紀念碑被列入第三批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血色長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月光下的老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月光下的老狼並收藏血色長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