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消息傳迴京城
開局南洋一小國,吊打列強! 作者:山楂L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送走了沙皇亞曆山大一世一行人之後,朱複明下令大宴全軍慶祝一番。
隨後朱複明安排於世龍率領他手下的步兵第十三師前去接管沙皇俄國在烏拉爾山脈一帶留下了的堡壘、據點。
安排好這邊的事情之後,朱複明也沒有必要繼續留在這裏了,於是朱複明踏上返京之路。
同時,《鄂木斯克條約》簽訂的消息也通過電台傳迴了京城。
政務院大樓,總理大臣陸文辰正在召開政務會議。
突然,會議室的大門被悄悄打開,陸文辰的秘書走了進來,他小心翼翼的來到陸文辰的身邊,先是附在陸文辰耳邊說了些什麽,隨後將翻譯好的電報交給陸文辰。
而陸文辰聽著秘書的匯報先是一怔,隨後拿起電報仔細看來了一番。
其他在座的原本正在發表意見、進行討論的各位大臣們,見狀也紛紛停止了,將目光投向陸文辰,一時之間,原本熱鬧的會議室突然安靜無比。
“哈哈哈哈……好好好……”陸文辰爽朗的笑聲打破了會議室的寧靜。
其他人見總理大人這麽高興,那指定是有好消息啊,於是連忙向陸文辰詢問發生什麽事情了?
陸文辰見諸位同僚急切的麵龐,一邊將電報遞給旁邊的大臣,一邊講道:“是陛下傳來的電報,和約已經簽訂了,戰爭結束了,具體的你們自己看看電報吧!”
“我滴乖乖,這《鄂木斯克條約》真的猛,這下子,沙俄帝國恐怕沒個五十年是翻不了身了。”
“是啊,還取得了這麽大的土地,還有這巨額的賠款,果然是應了那句老話,大炮一響,黃金萬兩啊!”
“哈哈哈哈……大家可別高興的太早,這仗打完了,可有我們忙的了。”
“嘿,瞧你這說的什麽話啊,咱們身為大明的臣子,忙點就忙點吧,咱們忙的有成就感啊!你這個思想覺悟很差勁啊。”
“哈哈哈哈,我同意,我同意……”
“好了好了,諸位聽我說了句。”陸文辰拍了拍手,製止了大臣們繼續討論。
“這種好消息不僅僅我們要知道,也要讓所有的大明百姓們高興高興。”陸文辰提議道。
“總理大人說的是。”其他大臣對於這個提議沒有意見。
“好,既然如此。”
“秘書。”
“大人!”陸文辰身邊的秘書趕忙俯下身子。
“你去通知《大明日報》報社,讓他們將這則好消息用最快的速度刊登出來,並且要讓大明每個地方都能夠以最快的速度知曉這則消息。”陸文辰交代道。
“是,總理大人!我這就下去辦。”秘書應聲道。
交代好這件事情後,陸文辰重新看向諸位大臣,說道:“即使已經勝利了,咱們也能有絲毫的鬆懈,還有很多事情需要我們去做。
財政部要與總參謀部相關部門做好對接,妥善安排好陣亡士兵的撫恤工作,不能讓他們流血又流淚。
外交部方麵,與朝鮮、倭國兩國做好溝通,咱們征集的兩國勞工暫時不能返還,咱們還需要他們為咱們大明的建設繼續發光發熱。
還有…………”
陸文辰對各方麵事項都做出了部署,隨後結束了會議。
而另一邊的秘書在得到陸文辰的命令之後,是一刻也不敢耽擱。
走出政務院大樓,因為《大明日報》報社距離政務院還有不小的距離,於是他坐上公務馬車,前往報社。
來到報社,隻見報社大樓中人們來來往往,有記者、也有投稿人……
總理秘書走下馬車,吩咐馬車師傅在外麵等著他,隨後便邁開腳步,走進報社大樓。
由於秘書也是第一次親自來到這個報社大樓,他也不認識路。
於是他隨手攔下一個工作人員,問道:“請問社長辦公室在哪?”
工作人員看著眼前的這個男人,還以為他是來投稿的,於是說道:“投稿不用找社長,去那邊找編輯就行。”說著還給他指了指方向。
秘書也不想在這裏多耗時間,於是直接掏出他的工作證件遞給報社工作人員,說道:“有要事,帶我去找你們社長。”
報社工作人員接過秘書的工作證件,打開隨便一瞄,看到職務一欄上赫然寫著:總理大臣秘書六個大字。
報社工作人員心中一驚,趕忙合上證件還給秘書,隨後說道:“社長就在辦公室,您請隨我來。”
“好,前麵帶路。”秘書點了點頭說道。
很快秘書便被帶到了三樓的社長辦公室前。
報社工作人員敲了敲門。
“進來。”屋內傳來了社長的聲音。
報社工作人員打開辦公室門,看著辦公桌前正在辦公的社長說道:“社長,有政務院的大人找您。”
社長聽到有政務院的人來找,有些驚訝,他放下手中的筆,抬起頭來。
而秘書剛好走了進來,秘書也不廢話,掏出證件遞給社長,接著說道:“總理大人有事情需要你們報社去做。”
而那名帶路的工作人員將人帶到後,很識相的退出房間,並且關上了門。
社長確定證件沒有問題,於是問道:“請問這位大人,總理大人有什麽吩咐?”
秘書收迴自己的證件,隨後將臨時抄錄的電報內容拿了出來,交給社長,並且說道:“總理大人要求你們報社,用最快的速度刊登這一消息,並且要求你們要用最快的速度讓全大明的百姓知道這一則好消息。”
社長接過紙張,看了看內容,隨後便說道:“沒問題!我沒事安排人進行下一期報紙的排版,並且通知各地的分社跟進。”
秘書聽後點了點頭,他的任務已經完成了。
臨走時,秘書再一次交代社長要盡快完成。
送走總理秘書之後,報社社長即刻召集下屬,立刻展開工作,爭取這則消息明天就能見報。
同時,社長動用報社內部的專用電台,將這則消息和事項傳給大明各地的分報社,讓他們同時進行工作。
隨後朱複明安排於世龍率領他手下的步兵第十三師前去接管沙皇俄國在烏拉爾山脈一帶留下了的堡壘、據點。
安排好這邊的事情之後,朱複明也沒有必要繼續留在這裏了,於是朱複明踏上返京之路。
同時,《鄂木斯克條約》簽訂的消息也通過電台傳迴了京城。
政務院大樓,總理大臣陸文辰正在召開政務會議。
突然,會議室的大門被悄悄打開,陸文辰的秘書走了進來,他小心翼翼的來到陸文辰的身邊,先是附在陸文辰耳邊說了些什麽,隨後將翻譯好的電報交給陸文辰。
而陸文辰聽著秘書的匯報先是一怔,隨後拿起電報仔細看來了一番。
其他在座的原本正在發表意見、進行討論的各位大臣們,見狀也紛紛停止了,將目光投向陸文辰,一時之間,原本熱鬧的會議室突然安靜無比。
“哈哈哈哈……好好好……”陸文辰爽朗的笑聲打破了會議室的寧靜。
其他人見總理大人這麽高興,那指定是有好消息啊,於是連忙向陸文辰詢問發生什麽事情了?
陸文辰見諸位同僚急切的麵龐,一邊將電報遞給旁邊的大臣,一邊講道:“是陛下傳來的電報,和約已經簽訂了,戰爭結束了,具體的你們自己看看電報吧!”
“我滴乖乖,這《鄂木斯克條約》真的猛,這下子,沙俄帝國恐怕沒個五十年是翻不了身了。”
“是啊,還取得了這麽大的土地,還有這巨額的賠款,果然是應了那句老話,大炮一響,黃金萬兩啊!”
“哈哈哈哈……大家可別高興的太早,這仗打完了,可有我們忙的了。”
“嘿,瞧你這說的什麽話啊,咱們身為大明的臣子,忙點就忙點吧,咱們忙的有成就感啊!你這個思想覺悟很差勁啊。”
“哈哈哈哈,我同意,我同意……”
“好了好了,諸位聽我說了句。”陸文辰拍了拍手,製止了大臣們繼續討論。
“這種好消息不僅僅我們要知道,也要讓所有的大明百姓們高興高興。”陸文辰提議道。
“總理大人說的是。”其他大臣對於這個提議沒有意見。
“好,既然如此。”
“秘書。”
“大人!”陸文辰身邊的秘書趕忙俯下身子。
“你去通知《大明日報》報社,讓他們將這則好消息用最快的速度刊登出來,並且要讓大明每個地方都能夠以最快的速度知曉這則消息。”陸文辰交代道。
“是,總理大人!我這就下去辦。”秘書應聲道。
交代好這件事情後,陸文辰重新看向諸位大臣,說道:“即使已經勝利了,咱們也能有絲毫的鬆懈,還有很多事情需要我們去做。
財政部要與總參謀部相關部門做好對接,妥善安排好陣亡士兵的撫恤工作,不能讓他們流血又流淚。
外交部方麵,與朝鮮、倭國兩國做好溝通,咱們征集的兩國勞工暫時不能返還,咱們還需要他們為咱們大明的建設繼續發光發熱。
還有…………”
陸文辰對各方麵事項都做出了部署,隨後結束了會議。
而另一邊的秘書在得到陸文辰的命令之後,是一刻也不敢耽擱。
走出政務院大樓,因為《大明日報》報社距離政務院還有不小的距離,於是他坐上公務馬車,前往報社。
來到報社,隻見報社大樓中人們來來往往,有記者、也有投稿人……
總理秘書走下馬車,吩咐馬車師傅在外麵等著他,隨後便邁開腳步,走進報社大樓。
由於秘書也是第一次親自來到這個報社大樓,他也不認識路。
於是他隨手攔下一個工作人員,問道:“請問社長辦公室在哪?”
工作人員看著眼前的這個男人,還以為他是來投稿的,於是說道:“投稿不用找社長,去那邊找編輯就行。”說著還給他指了指方向。
秘書也不想在這裏多耗時間,於是直接掏出他的工作證件遞給報社工作人員,說道:“有要事,帶我去找你們社長。”
報社工作人員接過秘書的工作證件,打開隨便一瞄,看到職務一欄上赫然寫著:總理大臣秘書六個大字。
報社工作人員心中一驚,趕忙合上證件還給秘書,隨後說道:“社長就在辦公室,您請隨我來。”
“好,前麵帶路。”秘書點了點頭說道。
很快秘書便被帶到了三樓的社長辦公室前。
報社工作人員敲了敲門。
“進來。”屋內傳來了社長的聲音。
報社工作人員打開辦公室門,看著辦公桌前正在辦公的社長說道:“社長,有政務院的大人找您。”
社長聽到有政務院的人來找,有些驚訝,他放下手中的筆,抬起頭來。
而秘書剛好走了進來,秘書也不廢話,掏出證件遞給社長,接著說道:“總理大人有事情需要你們報社去做。”
而那名帶路的工作人員將人帶到後,很識相的退出房間,並且關上了門。
社長確定證件沒有問題,於是問道:“請問這位大人,總理大人有什麽吩咐?”
秘書收迴自己的證件,隨後將臨時抄錄的電報內容拿了出來,交給社長,並且說道:“總理大人要求你們報社,用最快的速度刊登這一消息,並且要求你們要用最快的速度讓全大明的百姓知道這一則好消息。”
社長接過紙張,看了看內容,隨後便說道:“沒問題!我沒事安排人進行下一期報紙的排版,並且通知各地的分社跟進。”
秘書聽後點了點頭,他的任務已經完成了。
臨走時,秘書再一次交代社長要盡快完成。
送走總理秘書之後,報社社長即刻召集下屬,立刻展開工作,爭取這則消息明天就能見報。
同時,社長動用報社內部的專用電台,將這則消息和事項傳給大明各地的分報社,讓他們同時進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