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自主造艦能力
開局南洋一小國,吊打列強! 作者:山楂L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馬尼拉條約》簽訂之後,菲律賓算是正式納入大明帝國的疆土了。
消息傳迴大明國內,舉國歡慶,大明帝國再添一片土地。
對於菲律賓這塊土地,朱複明暫時沒有直接設立行省,而是設立了菲律賓總督轄區,派遣總督統治這片土地。
李鵬飛的71軍作為大明帝國的主力部隊,一直待在菲律賓也不好,於是總參謀部調集守備部隊對71軍進行有序的輪換,71軍被逐步撤迴大明本土。
至於菲律賓總督的人選,大臣們推薦出來好幾個人,最後經朱複明親自拍板決定,委任原新4師師長劉雲將軍為大明帝國第一任菲律賓總督。
接到命令的劉雲感謝了一番陛下之後,即刻向副手交代手中的事務,隨後乘船前往菲律賓總督轄區首府馬尼拉城。
憑借大明帝國龐大的體量,吞並菲律賓這個小地方是非常輕而易舉的事情。
大明帝國的國家機器高聲運轉,大批的基層官員陸續前往菲律賓總督府報到。
在大明帝國軍隊的強大武力鎮壓之下,那些眼見西班牙與大明帝國權力交替期間,想要搞事情的菲律賓土著被輕而易舉的平定。
不僅如此,那些被大明軍隊解救下來的西班牙人,大部分人的家人都在之前的菲律賓暴動中被菲律賓暴徒給屠殺掉了。
這群人無牽無掛,也不返迴西班牙本土了,加入到大明帝國,替大明帝國效力。
可能是其與菲律賓土著之間的血海深仇,這些西班牙誌願軍在鎮壓菲律賓人的作戰中兇狠無比、殘忍無比,即使是大明軍隊也稍遜一籌。
而有了西班牙誌願軍這一個打手,大明菲律賓總督政府也很是省心,在西班牙誌願軍的血腥鎮壓配合之下,菲律賓被大明帝國迅速接手。
按照大明帝國的優良傳統,那些之前在菲律賓暴動之中被大明軍隊俘虜的菲律賓起義軍們,大約有八萬多人的俘虜,全部被投入到了菲律賓的基礎設施建設當中。
在嚴厲看管之下,這些俘虜的效率極其的高效,一棟棟全新的建築拔地而起,一條條全新的道路被鋪設完畢。
其中最為矚目的便是位於馬尼拉城內的電報局。
信息是最為重要的,這個道理大明的官員都是懂得的,所以電報局也自然是重點建設項目。
這座三層建築就位於離菲律賓總督府僅僅五百米的地方。
建築通體白色,懸掛著大明帝國日月旗,牌匾上“電報局”三個大字令人醒目,作為重要的通訊中心,電報門口甚至還有兩名全副武裝的大明士兵守衛。
身為總督轄區的菲律賓顯然不能夠像大明本土一般實行府縣製度。
在菲律賓總督府的統一領導下,菲律賓總督轄區實行軍管製度。
除了大明軍隊之外,大明帝國的兩個傀儡小弟——朝鮮和倭國,也在大明的征召下出兵10萬,其中朝鮮7萬人,倭國3萬人。
有了這些仆從軍的協助,大明軍隊能夠省下很多事情。
當然光憑借這些外來軍隊是不好控製菲律賓的,還需要本地的菲奸來幫助。
在大明帝國菲律賓總督轄區政府的重金許諾下,大量的菲律賓土著開始充當起了菲奸,幫助大明軍隊鎮壓那些不安定分子。
朱複明的用人思想從來就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所以將劉雲任命為大明菲律賓總督之後,朱複明就不再過問菲律賓事務,一切由劉雲決斷。
而大明帝國皇帝陛下朱複明則是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此時的朱複明正在他的專列之上,專列在鐵路上飛速的行駛之中。
隻見皇帝專列外觀為黑紅配色,周圍還鑲有金邊,顯得格外奢侈。
身為皇帝專列,這倆列車的守備自然非常森嚴,隻見車廂與車廂連接處,皆有手持步槍的大明近衛師士兵把守。
甚至車廂之上,還有三挺重機槍在嚴陣以待,上麵的士兵警惕的巡視著專列的四周,以防賊人作亂。
這些都隻是從外麵能夠觀察到的守備力量,專列內部還有一些未顯露出來的。
整個專列可以說相當於一座移動的堡壘,讓人對其不敢其一絲覬覦之心。
朱複明正坐在車廂之中,一邊喝著茶一邊看著手中的《大明日報》。
他此行是前往鬆江,那裏的鬆江造船廠傳來了好消息,一艘完全由大明自主建造的千噸級鐵甲艦即將下水,特地邀請皇帝陛下前來觀禮。
得知這一好消息的朱複明自然不會拒絕,當即帶著人就登上了專列前往鬆江造船廠。
朱複明放下報紙,問道:“沈浪,現在到哪了?”
隨行的錦衣衛指揮使沈浪立馬上前,恭敬的迴答道:“迴陛下,列車已經到蘇州府地界了,馬上就要到鬆江了。”
朱複明點了點頭,隨後繼續拿起報紙看了起來。
而沈浪見朱複明不再說話,也默默的退了下去。
一個小時過後,伴隨著火車的鳴笛聲,皇帝專列緩緩駛進了鬆江車站。
而此時的鬆江車站,為了迎接朱複明的到來,本地駐軍已經進駐車站。
鬆江的官員也前來對朱複明進行拜見。
“陛下,請小心!”
朱複明慢慢走下車廂,沈浪在一旁小心翼翼的護衛著。
剛剛走下車廂,就見到一群身穿大明官服以及軍服的官員、軍官快步迎了上來。
“臣等拜見陛下!”眾人向朱複明行禮道。
“免禮!”
隨後朱複明先是和本地的官員、軍官們寒暄了一番。
詢問了一番本地百姓的生活狀態,還有本地駐軍的訓練情況。
鬆江造船廠的廠長也在迎接朱複明人群之中,朱複明特地將他叫了出來,將鬆江造船廠上下好好誇讚了一番。
自主建造出千噸級的鐵甲艦,對於大明帝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意味著以後大明海軍的鐵甲艦可以像下餃子一般下水了。
大明海軍的鐵甲艦就不僅僅隻有第三艦隊這一支艦隊了。
想到如此,朱複明就有些激動,應付了一番本地官員之後,朱複明就迫不及待的準備前往鬆江造船廠,去見一見那自主建造出的鐵甲艦。
消息傳迴大明國內,舉國歡慶,大明帝國再添一片土地。
對於菲律賓這塊土地,朱複明暫時沒有直接設立行省,而是設立了菲律賓總督轄區,派遣總督統治這片土地。
李鵬飛的71軍作為大明帝國的主力部隊,一直待在菲律賓也不好,於是總參謀部調集守備部隊對71軍進行有序的輪換,71軍被逐步撤迴大明本土。
至於菲律賓總督的人選,大臣們推薦出來好幾個人,最後經朱複明親自拍板決定,委任原新4師師長劉雲將軍為大明帝國第一任菲律賓總督。
接到命令的劉雲感謝了一番陛下之後,即刻向副手交代手中的事務,隨後乘船前往菲律賓總督轄區首府馬尼拉城。
憑借大明帝國龐大的體量,吞並菲律賓這個小地方是非常輕而易舉的事情。
大明帝國的國家機器高聲運轉,大批的基層官員陸續前往菲律賓總督府報到。
在大明帝國軍隊的強大武力鎮壓之下,那些眼見西班牙與大明帝國權力交替期間,想要搞事情的菲律賓土著被輕而易舉的平定。
不僅如此,那些被大明軍隊解救下來的西班牙人,大部分人的家人都在之前的菲律賓暴動中被菲律賓暴徒給屠殺掉了。
這群人無牽無掛,也不返迴西班牙本土了,加入到大明帝國,替大明帝國效力。
可能是其與菲律賓土著之間的血海深仇,這些西班牙誌願軍在鎮壓菲律賓人的作戰中兇狠無比、殘忍無比,即使是大明軍隊也稍遜一籌。
而有了西班牙誌願軍這一個打手,大明菲律賓總督政府也很是省心,在西班牙誌願軍的血腥鎮壓配合之下,菲律賓被大明帝國迅速接手。
按照大明帝國的優良傳統,那些之前在菲律賓暴動之中被大明軍隊俘虜的菲律賓起義軍們,大約有八萬多人的俘虜,全部被投入到了菲律賓的基礎設施建設當中。
在嚴厲看管之下,這些俘虜的效率極其的高效,一棟棟全新的建築拔地而起,一條條全新的道路被鋪設完畢。
其中最為矚目的便是位於馬尼拉城內的電報局。
信息是最為重要的,這個道理大明的官員都是懂得的,所以電報局也自然是重點建設項目。
這座三層建築就位於離菲律賓總督府僅僅五百米的地方。
建築通體白色,懸掛著大明帝國日月旗,牌匾上“電報局”三個大字令人醒目,作為重要的通訊中心,電報門口甚至還有兩名全副武裝的大明士兵守衛。
身為總督轄區的菲律賓顯然不能夠像大明本土一般實行府縣製度。
在菲律賓總督府的統一領導下,菲律賓總督轄區實行軍管製度。
除了大明軍隊之外,大明帝國的兩個傀儡小弟——朝鮮和倭國,也在大明的征召下出兵10萬,其中朝鮮7萬人,倭國3萬人。
有了這些仆從軍的協助,大明軍隊能夠省下很多事情。
當然光憑借這些外來軍隊是不好控製菲律賓的,還需要本地的菲奸來幫助。
在大明帝國菲律賓總督轄區政府的重金許諾下,大量的菲律賓土著開始充當起了菲奸,幫助大明軍隊鎮壓那些不安定分子。
朱複明的用人思想從來就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所以將劉雲任命為大明菲律賓總督之後,朱複明就不再過問菲律賓事務,一切由劉雲決斷。
而大明帝國皇帝陛下朱複明則是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此時的朱複明正在他的專列之上,專列在鐵路上飛速的行駛之中。
隻見皇帝專列外觀為黑紅配色,周圍還鑲有金邊,顯得格外奢侈。
身為皇帝專列,這倆列車的守備自然非常森嚴,隻見車廂與車廂連接處,皆有手持步槍的大明近衛師士兵把守。
甚至車廂之上,還有三挺重機槍在嚴陣以待,上麵的士兵警惕的巡視著專列的四周,以防賊人作亂。
這些都隻是從外麵能夠觀察到的守備力量,專列內部還有一些未顯露出來的。
整個專列可以說相當於一座移動的堡壘,讓人對其不敢其一絲覬覦之心。
朱複明正坐在車廂之中,一邊喝著茶一邊看著手中的《大明日報》。
他此行是前往鬆江,那裏的鬆江造船廠傳來了好消息,一艘完全由大明自主建造的千噸級鐵甲艦即將下水,特地邀請皇帝陛下前來觀禮。
得知這一好消息的朱複明自然不會拒絕,當即帶著人就登上了專列前往鬆江造船廠。
朱複明放下報紙,問道:“沈浪,現在到哪了?”
隨行的錦衣衛指揮使沈浪立馬上前,恭敬的迴答道:“迴陛下,列車已經到蘇州府地界了,馬上就要到鬆江了。”
朱複明點了點頭,隨後繼續拿起報紙看了起來。
而沈浪見朱複明不再說話,也默默的退了下去。
一個小時過後,伴隨著火車的鳴笛聲,皇帝專列緩緩駛進了鬆江車站。
而此時的鬆江車站,為了迎接朱複明的到來,本地駐軍已經進駐車站。
鬆江的官員也前來對朱複明進行拜見。
“陛下,請小心!”
朱複明慢慢走下車廂,沈浪在一旁小心翼翼的護衛著。
剛剛走下車廂,就見到一群身穿大明官服以及軍服的官員、軍官快步迎了上來。
“臣等拜見陛下!”眾人向朱複明行禮道。
“免禮!”
隨後朱複明先是和本地的官員、軍官們寒暄了一番。
詢問了一番本地百姓的生活狀態,還有本地駐軍的訓練情況。
鬆江造船廠的廠長也在迎接朱複明人群之中,朱複明特地將他叫了出來,將鬆江造船廠上下好好誇讚了一番。
自主建造出千噸級的鐵甲艦,對於大明帝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意味著以後大明海軍的鐵甲艦可以像下餃子一般下水了。
大明海軍的鐵甲艦就不僅僅隻有第三艦隊這一支艦隊了。
想到如此,朱複明就有些激動,應付了一番本地官員之後,朱複明就迫不及待的準備前往鬆江造船廠,去見一見那自主建造出的鐵甲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