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無情,時間緊迫,蕭慕言和楚辭率領的三萬城守軍及上千名車夫自出了晉城南門之後,便一直處於急行軍狀態,如今他們已經出發了兩天。
一隻燕隼俯衝而下,穩穩的停在了蕭慕言伸出的胳膊上,看完字條上的內容,蕭慕言不由輕蔑一笑,隨即對身旁的楚辭言道:“趙元稹果然沒有撤迴龍驤軍,而且送往晉州的旨意於兩個時辰前到了,一切皆如浮玫所料。”
“嗯,咱們第一時間出兵救援,如今已眾所周知,而百姓心中自有一杆秤,孰是孰非一目了然。”得民心者得天下,楚辭和蕭慕言一樣,很清楚這個道理。
“隻說大義就好,無需談私心,你為何總是這麽實在。”長路漫漫,蕭慕言自然更不會放過任何一次調侃楚辭的機會。”
“呃..,前麵二十裏有一條小溪,咱們在那裏休息會?”楚辭立刻轉移了話題。
“你是統領問我幹嘛。”
與此同時,燕州城守軍統領李成山,幽州城守軍統領萬河以及沂州城守軍統領祝山川也在前往湘州的路上,三人分別率領了一萬城守軍正浩浩蕩蕩的疾速奔馳著。
而安西那邊,由越發成熟的趙廉帶領著三萬安西軍,也在快馬加鞭的追趕著時間。
按照路程,七到八天左右,幾支隊伍將進入湘州境,此刻他們均都盼望著,湘州的雨能夠停一停,歇一歇,在他們到來之前,讓湘州的災民們喘口氣。
雨還在下,已到了沒法再大的地步,此刻湘江城外密密麻麻的全是人,有孩子的哭聲,有老人的歎息,唯獨沒有失去親人的撕心裂肺,因為他們實在是哭累了。
幾十萬人,均是衣衫襤褸,無論以前他們是做什麽的,但此刻他們隻有一個身份:難民。
來的早的,還算是幸運,起碼能鑽進營帳裏遮風避雨,但營帳就那麽多,所以絕大多數人都是露頭躺在泥濘不堪的泥地裏。
還活著已是萬幸,淋著雨、躺在泥地裏又算的了什麽,再說每天起碼還能喝上一碗粥,比那些在水裏漂著的死屍簡直是強太多了。
站在城牆上的吳鳳山,看到城下的場景,忽然想起了十幾年前雍州大旱,自己得老師,也是當時的戶部尚書何深,從雍州迴來之後對自己說過的一句話:難民不是人。
想起了這句話,吳鳳山也不由想起了老師當年對他描述過的畫麵,而此刻眼前的場景和老師說的簡直一模一樣。
“小六,知道老爺我為什麽狠下心不讓災民進城嗎?”
“迴老爺,您說過是怕引發瘟疫。”
隻見吳鳳山搖了搖頭,神情肅穆的說道:“瘟疫不是重點,最可怕的是人心。我怕的是城內一些髒心爛肺的人,會用一口吃的讓這些難民賣兒賣女甚至是賣自己。”
“啊,哎,這些難民實在是太可憐了。”吳小六不免發出了一聲長歎。
“是啊,的確是可憐的很。”吳鳳山眼中閃過一絲痛心,但立刻神色冷峻的說道:“更殘忍的還在後麵,因為我剛剛下了令,明天除了病患之外,無論男女老幼每個人最多一碗粥,而且裏麵的米比今天會少一半。”
“老爺,這...”吳小六禁不住張大了嘴巴。
“是不是覺得老爺我很殘忍。”
“老爺,您千萬不要自責,我知道糧倉都被趙厚搬光了,可是您不是已經把情況稟報朝廷了嗎?”
“朝廷?哼,那些高高在上的京官老爺們,有誰會在乎災民的死活。而且咱們陛下的心思全在西楚那邊,尤其開戰以來,國庫以及各州府庫都在全力供應龍驤軍,所以就算陛下下了旨,但各州能夠支援的也是寥寥無幾。”
“老爺,您也就在小的麵前發發牢騷,這些話可千萬不要...”吳小六唯恐自己得老爺,一個激動禍從口出。
“放心,我就算是想說也沒有人聽,你老爺我現在就是一個乞丐頭,他們躲我還來不及呢。”吳鳳山說著,不由苦笑著搖了搖頭。
“哎,老爺當上了刺史,我本來還開心的不得了,沒想到遇上了這麽一檔子事,臨行前,夫人讓您算算命,您就是不聽,您看...。”
“是福不是禍,既然攤上了,後悔也沒用,放心燕北王和安西王在朝廷旨意下達前就已經派了大軍帶上輜重出發了,等他們到了,也就有緩了。
“真沒想到大燕子民最後指望的不是朝廷,而是被朝廷形容為猛禽野獸的藩王,老爺,這還真是諷刺的很啊。”
“你這句話也同樣隻能在我麵前說說,不然老爺我也會受到牽連。”吳鳳山伸手敲了敲吳小六的腦殼。
“明白,小的明白。對了老爺,咱們的糧食還能吃幾天,如果按照一人一天一碗的話?”
“隻夠明天這一頓的了。”
“什麽,那...”
“別慌,前晚不是去見過那些富商老爺了嗎。”
“可他們到現在也沒有動靜,而老爺您又不能把刀架在他們脖子上。”
“誰說我不能把刀架在他們脖子上!”吳鳳山說完,咬了咬牙,同時緊緊握住了拳頭。
對於成功堵住決堤口,打撈安葬災民屍體,以及等洪水退去災區重建等一係列不可避免的大事,吳鳳山此刻已根本無力去想,好在災區還有俞瀾英的鷹銳軍在晝夜不停的忙碌著,所以他把所有心思都放在了城下的災民身上。
紅拂院,自前日刺史大人穿著官服來過一趟之後,這兩日已基本無人問津,幾十年來,從未有過如此冷淡。
而紅拂院的忠實顧客,例如李榮祿、錢富山、金寶庫等,跺跺腳、湘江城就會晃三晃的富紳巨賈們,此刻正齊聚一堂,商量著所謂的捐款事宜。
被刺史大人親自堵在了青樓,這個款是絕對要捐的,畢竟吳鳳山的麵子怎麽著也都的給,但沒有一個人想多捐,所以在少捐的基礎上,捐多少成為了眾人需要討論的問題。
“剛剛我偷偷見了李春華大人,據他說目前城外的災民在六十五萬人左右,按照一天一人一碗粥計算,稍微熬稀點,一斤米怎麽著也能熬出二十碗粥,所...”
錢富山扒拉著算盤,可是還沒等他算完,金寶庫便急赤白臉的站了起來。
“老錢,你當這些難民是你們家下人呢,還一斤米熬二十碗粥,這些個連狗都不如的東西,一斤米五十碗粥他們都會搶破頭。”
一隻燕隼俯衝而下,穩穩的停在了蕭慕言伸出的胳膊上,看完字條上的內容,蕭慕言不由輕蔑一笑,隨即對身旁的楚辭言道:“趙元稹果然沒有撤迴龍驤軍,而且送往晉州的旨意於兩個時辰前到了,一切皆如浮玫所料。”
“嗯,咱們第一時間出兵救援,如今已眾所周知,而百姓心中自有一杆秤,孰是孰非一目了然。”得民心者得天下,楚辭和蕭慕言一樣,很清楚這個道理。
“隻說大義就好,無需談私心,你為何總是這麽實在。”長路漫漫,蕭慕言自然更不會放過任何一次調侃楚辭的機會。”
“呃..,前麵二十裏有一條小溪,咱們在那裏休息會?”楚辭立刻轉移了話題。
“你是統領問我幹嘛。”
與此同時,燕州城守軍統領李成山,幽州城守軍統領萬河以及沂州城守軍統領祝山川也在前往湘州的路上,三人分別率領了一萬城守軍正浩浩蕩蕩的疾速奔馳著。
而安西那邊,由越發成熟的趙廉帶領著三萬安西軍,也在快馬加鞭的追趕著時間。
按照路程,七到八天左右,幾支隊伍將進入湘州境,此刻他們均都盼望著,湘州的雨能夠停一停,歇一歇,在他們到來之前,讓湘州的災民們喘口氣。
雨還在下,已到了沒法再大的地步,此刻湘江城外密密麻麻的全是人,有孩子的哭聲,有老人的歎息,唯獨沒有失去親人的撕心裂肺,因為他們實在是哭累了。
幾十萬人,均是衣衫襤褸,無論以前他們是做什麽的,但此刻他們隻有一個身份:難民。
來的早的,還算是幸運,起碼能鑽進營帳裏遮風避雨,但營帳就那麽多,所以絕大多數人都是露頭躺在泥濘不堪的泥地裏。
還活著已是萬幸,淋著雨、躺在泥地裏又算的了什麽,再說每天起碼還能喝上一碗粥,比那些在水裏漂著的死屍簡直是強太多了。
站在城牆上的吳鳳山,看到城下的場景,忽然想起了十幾年前雍州大旱,自己得老師,也是當時的戶部尚書何深,從雍州迴來之後對自己說過的一句話:難民不是人。
想起了這句話,吳鳳山也不由想起了老師當年對他描述過的畫麵,而此刻眼前的場景和老師說的簡直一模一樣。
“小六,知道老爺我為什麽狠下心不讓災民進城嗎?”
“迴老爺,您說過是怕引發瘟疫。”
隻見吳鳳山搖了搖頭,神情肅穆的說道:“瘟疫不是重點,最可怕的是人心。我怕的是城內一些髒心爛肺的人,會用一口吃的讓這些難民賣兒賣女甚至是賣自己。”
“啊,哎,這些難民實在是太可憐了。”吳小六不免發出了一聲長歎。
“是啊,的確是可憐的很。”吳鳳山眼中閃過一絲痛心,但立刻神色冷峻的說道:“更殘忍的還在後麵,因為我剛剛下了令,明天除了病患之外,無論男女老幼每個人最多一碗粥,而且裏麵的米比今天會少一半。”
“老爺,這...”吳小六禁不住張大了嘴巴。
“是不是覺得老爺我很殘忍。”
“老爺,您千萬不要自責,我知道糧倉都被趙厚搬光了,可是您不是已經把情況稟報朝廷了嗎?”
“朝廷?哼,那些高高在上的京官老爺們,有誰會在乎災民的死活。而且咱們陛下的心思全在西楚那邊,尤其開戰以來,國庫以及各州府庫都在全力供應龍驤軍,所以就算陛下下了旨,但各州能夠支援的也是寥寥無幾。”
“老爺,您也就在小的麵前發發牢騷,這些話可千萬不要...”吳小六唯恐自己得老爺,一個激動禍從口出。
“放心,我就算是想說也沒有人聽,你老爺我現在就是一個乞丐頭,他們躲我還來不及呢。”吳鳳山說著,不由苦笑著搖了搖頭。
“哎,老爺當上了刺史,我本來還開心的不得了,沒想到遇上了這麽一檔子事,臨行前,夫人讓您算算命,您就是不聽,您看...。”
“是福不是禍,既然攤上了,後悔也沒用,放心燕北王和安西王在朝廷旨意下達前就已經派了大軍帶上輜重出發了,等他們到了,也就有緩了。
“真沒想到大燕子民最後指望的不是朝廷,而是被朝廷形容為猛禽野獸的藩王,老爺,這還真是諷刺的很啊。”
“你這句話也同樣隻能在我麵前說說,不然老爺我也會受到牽連。”吳鳳山伸手敲了敲吳小六的腦殼。
“明白,小的明白。對了老爺,咱們的糧食還能吃幾天,如果按照一人一天一碗的話?”
“隻夠明天這一頓的了。”
“什麽,那...”
“別慌,前晚不是去見過那些富商老爺了嗎。”
“可他們到現在也沒有動靜,而老爺您又不能把刀架在他們脖子上。”
“誰說我不能把刀架在他們脖子上!”吳鳳山說完,咬了咬牙,同時緊緊握住了拳頭。
對於成功堵住決堤口,打撈安葬災民屍體,以及等洪水退去災區重建等一係列不可避免的大事,吳鳳山此刻已根本無力去想,好在災區還有俞瀾英的鷹銳軍在晝夜不停的忙碌著,所以他把所有心思都放在了城下的災民身上。
紅拂院,自前日刺史大人穿著官服來過一趟之後,這兩日已基本無人問津,幾十年來,從未有過如此冷淡。
而紅拂院的忠實顧客,例如李榮祿、錢富山、金寶庫等,跺跺腳、湘江城就會晃三晃的富紳巨賈們,此刻正齊聚一堂,商量著所謂的捐款事宜。
被刺史大人親自堵在了青樓,這個款是絕對要捐的,畢竟吳鳳山的麵子怎麽著也都的給,但沒有一個人想多捐,所以在少捐的基礎上,捐多少成為了眾人需要討論的問題。
“剛剛我偷偷見了李春華大人,據他說目前城外的災民在六十五萬人左右,按照一天一人一碗粥計算,稍微熬稀點,一斤米怎麽著也能熬出二十碗粥,所...”
錢富山扒拉著算盤,可是還沒等他算完,金寶庫便急赤白臉的站了起來。
“老錢,你當這些難民是你們家下人呢,還一斤米熬二十碗粥,這些個連狗都不如的東西,一斤米五十碗粥他們都會搶破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