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
晉州肅親王府,犯下了滔天大罪的趙廣先,此刻已全然沒有了雙修的興趣,基於對親弟弟的了解,他很清楚自己會是什麽下場。
偌大的正堂中,左排上首坐著的是私售軍械的世子趙然,俗話說:上梁不正下梁歪,作為上梁的趙廣先,自始至終都沒有責罰自己的大兒子,主要是沒臉。
右排上首坐著的是挖墳掘墓的關山川,換做以前趙廣先鐵定會大耳刮子抽他,但如今手握城守軍兵權的關山川,儼然成了肅親王最後的依靠。
此刻已然入夜,但趙廣先仍然在思考著,至於趙然和關山川則在默默的等待。
事發之後,從小就毫無建樹的肅親王,想到的唯一辦法便是逃跑,誰知剛剛說出口,便被趙然果斷否決,因為拖家帶口根本就逃不出織造局的視線。
知父莫若子,趙然恨鐵不成鋼的看了眼隻知道愁眉,卻始終拿不定主意的父親,不動聲色的對著關山川使了一個眼色。
“王爺,天色已經不早了,您老早些休息,末將先告退了。”
“父王,我送關將軍。”
這一送,一直送到了大門外,一路上未發一言的二人,隻是在關山川上了馬車之後,隨意的點了點頭。
深夜,一個鬼魅般的影子忽然出現在趙廣先的床前,頓時把絲毫沒有睡意的肅親王結結實實地嚇了一跳。
不待肅親王叫人,黑衣人立刻封住了肅親王的啞穴:“王爺莫怕,這裏有一封密信,您看後便會一目了然。”
驚魂未定,幹張嘴不出聲的肅親王,顫顫巍巍接過信,瞬間老淚縱橫。
信中隻有五個字:選一孫留後。
對趙元稹的字體再熟悉不過的趙廣先,感恩戴德地從床上滾落了下來,對著京城方向鄭重的磕了三個響頭。
“王爺,我在這裏等您。”說話間,黑衣人迅速解開了肅親王的穴道。
“有勞,代我給陛下請安,就說我這個當哥的讓他丟人了。”
事出緊急,趙廣先哪裏還顧的上什麽繁文縟節,一腳踹開了大兒子的房門,徑直走到床前,將正在吃奶的孫子一把抱了過來,不待驚慌失措的兒媳出聲,便一刀紮進了她的心窩。
直到黑衣人帶著嬰兒消失在黑夜中,趙廣先才突然想起來,趙然居然沒在房中,知子莫若父,肅親王心中很清楚自己得兒子會做什麽。
若是黑衣人沒來,趙廣先一定狠不下心,但此刻沒有絕孫的他,平生第一次有了殺伐決斷的魄力。
“立刻找到世子,若是他執意不迴來,就...就...殺了他。”
“王爺,您...”不敢相信自己耳朵的老管家,立時張大了嘴,一臉的驚詫之色。
“快去,按我說的辦。”
待管家離開之後,下完命令的趙廣先,直接癱在了椅子上,無比痛心的輕聲自語:“虎毒不食子,然兒你不要怪爹狠,爹這麽做全是為了你的兒子活。”
肅親王府周圍,早就布滿了織造局的探子,在朝廷和其他三支隊伍到來之前,他們的任務是嚴防死守,不得讓一人逃脫。
但事與願違,關山川不見了,就在剛剛迴去的路上,鬼使神差的消失了,一直在暗處跟蹤的幾位織造吏員,絲毫沒有察覺,更不知道是在哪裏出現了紕漏。
織造局晉州主事林源在得知關山川失蹤的消息之後,狠狠拍了拍自己得腦門,然後立馬安排了吏員將此消息上報給了尚在途中的趙雲瀾。
與此同時,蕭慕言也得知了此消息,當即下令隱藏在暗處的繡花廳速速查找,然後又安排了人分別去通知趙廉還有趙厚,並與二人約定了見麵地點。
兩日後,四支隊伍幾乎是在同一時間到達了晉城城下,燕北玄甲營繞到北門外安營紮寨,把本屬於自己的東門讓給了遠道而來的建安軍。
安西大軍在趙廉的帶領下按部就班的守住了西門,至於皇家禦林軍則是毫不猶豫的堵住了南門。
兵臨城下,四家都沒有著急進城,畢竟四位主子需要見上一麵,坐到一張桌上寒暄的同時,商榷一下此行的方案。
自己得大兒子到如今依然銷聲匿跡,更讓趙廣先不安的是,自己得王府剛剛被不叫自來的城守軍圍的水泄不通,帶兵前來的武談,這個平時在肅親王麵前,連大氣都不敢喘的四品將領,此刻卻有恃無恐,輕飄飄地丟下一句“奉統領之命,特來守護王府”的話後,直接從外麵鎖死了王府的大門,甚至連後門都沒有放過。
此舉不僅徹底打亂了趙廣先的計劃,更是讓他斷絕了與外麵的一切聯係。
“王爺,想必那幾支隊伍已經到了,否則關山川不會有此舉動,如果您有什麽話需要傳給六皇子,老仆誓死帶到。”
“如今已經晚了,沒有找到趙然,一切隻能聽天由命了。”
晉城南門,禦林軍軍營外,蕭慕言、趙然、趙厚一同前來拜訪,消息傳到中軍大帳之後,一向不愛穿衣,也不愛穿鞋的趙雲瀾居然第一時間來到營外迎接,顯然他早就穿好了衣服,做好了準備。
“安西趙廉,見過六皇子殿下。”
“燕北蕭慕言,見過六皇子殿下。”
“建安趙厚,見過六皇子殿下。”
“三位仁兄無需多禮,帳中備了薄酒,三位仁兄快快入營。”
此話一出,趙厚急忙出聲:“稟殿下,從輩分上您是在下的叔叔,可不能...”
“無妨無妨,再說早就出了五服,咱們隻按年齡、不按輩分。”
蕭慕言三人均是第一次見到趙雲瀾,相互拱手寒暄之後,四人皆是麵帶笑容的朝著中軍大帳走去,帳中除了熱騰騰的飯菜之外,空無一人。
“早聞三位仁兄的風姿,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來之前父皇特意交代,多虧燕北王、安西王、建安王洞若觀火、明察秋毫,否則皇家顏麵就徹底丟盡了,來,我敬三位仁兄一杯。”趙雲瀾親切的真像家裏來了三位知己一樣。
蕭慕言三人自然不會推辭,一邊說著“客氣了、不敢當、應該的”,一邊舉起酒杯互碰之後,皆是一飲而盡。
接下來的半個時辰裏,推杯換盞、觥籌交錯,帳中四人均沒有談論正事,不知道的還以為前途跋涉趕到此地的四人,隻是單純地為了把酒言歡而已。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已經上臉的趙雲瀾,突然說道:“三位仁兄,如今四門緊閉,城中也早早就開始了戒嚴,如此來看,咱們此行阻力不小啊。”
“嗯,殿下所言極是,雖然朝廷沒有讓晉州組建邊關大軍,但卻提高了晉州城守軍的數量,如果他們拒不開門,一時半會還真是進不去。“說話的是趙厚,但蕭慕言和趙廉顯然也認同這個觀點。
看到蕭慕言和趙雲瀾都沒有接話,趙廉不由發表了自己得看法:“咱們帶來的兩萬名將士,俱是上過戰場的勇士,打起來倒是不懼,但還是兵不血刃的好,不然不僅會白白葬送將士們的性命,還會殃及到城中的百姓。”
聞聽此言,趙雲瀾重重的點了點頭,然後忽然轉向蕭慕言,開口問道:“不知蕭兄有何高見?”
“殿下言重了,在下並沒有什麽見解。剛剛兩位世子已說的非常清楚,另外殿下也必然有了計策,我等依殿下之令行事即可。”蕭慕言並沒有做任何表達,就像他真的隻是來喝酒似的。
“我等皆依殿下之令行事。”趙然和趙厚立即附和。
“三位仁兄抬愛了,既然如此,那明日一早我就安排公公前去宣旨,看看他們是什麽意思,到時咱們再隨機應變,來來,三位仁兄,咱們滿飲此杯。”
正事聊了不到十句,而酒卻喝了好幾壇。
晉州肅親王府,犯下了滔天大罪的趙廣先,此刻已全然沒有了雙修的興趣,基於對親弟弟的了解,他很清楚自己會是什麽下場。
偌大的正堂中,左排上首坐著的是私售軍械的世子趙然,俗話說:上梁不正下梁歪,作為上梁的趙廣先,自始至終都沒有責罰自己的大兒子,主要是沒臉。
右排上首坐著的是挖墳掘墓的關山川,換做以前趙廣先鐵定會大耳刮子抽他,但如今手握城守軍兵權的關山川,儼然成了肅親王最後的依靠。
此刻已然入夜,但趙廣先仍然在思考著,至於趙然和關山川則在默默的等待。
事發之後,從小就毫無建樹的肅親王,想到的唯一辦法便是逃跑,誰知剛剛說出口,便被趙然果斷否決,因為拖家帶口根本就逃不出織造局的視線。
知父莫若子,趙然恨鐵不成鋼的看了眼隻知道愁眉,卻始終拿不定主意的父親,不動聲色的對著關山川使了一個眼色。
“王爺,天色已經不早了,您老早些休息,末將先告退了。”
“父王,我送關將軍。”
這一送,一直送到了大門外,一路上未發一言的二人,隻是在關山川上了馬車之後,隨意的點了點頭。
深夜,一個鬼魅般的影子忽然出現在趙廣先的床前,頓時把絲毫沒有睡意的肅親王結結實實地嚇了一跳。
不待肅親王叫人,黑衣人立刻封住了肅親王的啞穴:“王爺莫怕,這裏有一封密信,您看後便會一目了然。”
驚魂未定,幹張嘴不出聲的肅親王,顫顫巍巍接過信,瞬間老淚縱橫。
信中隻有五個字:選一孫留後。
對趙元稹的字體再熟悉不過的趙廣先,感恩戴德地從床上滾落了下來,對著京城方向鄭重的磕了三個響頭。
“王爺,我在這裏等您。”說話間,黑衣人迅速解開了肅親王的穴道。
“有勞,代我給陛下請安,就說我這個當哥的讓他丟人了。”
事出緊急,趙廣先哪裏還顧的上什麽繁文縟節,一腳踹開了大兒子的房門,徑直走到床前,將正在吃奶的孫子一把抱了過來,不待驚慌失措的兒媳出聲,便一刀紮進了她的心窩。
直到黑衣人帶著嬰兒消失在黑夜中,趙廣先才突然想起來,趙然居然沒在房中,知子莫若父,肅親王心中很清楚自己得兒子會做什麽。
若是黑衣人沒來,趙廣先一定狠不下心,但此刻沒有絕孫的他,平生第一次有了殺伐決斷的魄力。
“立刻找到世子,若是他執意不迴來,就...就...殺了他。”
“王爺,您...”不敢相信自己耳朵的老管家,立時張大了嘴,一臉的驚詫之色。
“快去,按我說的辦。”
待管家離開之後,下完命令的趙廣先,直接癱在了椅子上,無比痛心的輕聲自語:“虎毒不食子,然兒你不要怪爹狠,爹這麽做全是為了你的兒子活。”
肅親王府周圍,早就布滿了織造局的探子,在朝廷和其他三支隊伍到來之前,他們的任務是嚴防死守,不得讓一人逃脫。
但事與願違,關山川不見了,就在剛剛迴去的路上,鬼使神差的消失了,一直在暗處跟蹤的幾位織造吏員,絲毫沒有察覺,更不知道是在哪裏出現了紕漏。
織造局晉州主事林源在得知關山川失蹤的消息之後,狠狠拍了拍自己得腦門,然後立馬安排了吏員將此消息上報給了尚在途中的趙雲瀾。
與此同時,蕭慕言也得知了此消息,當即下令隱藏在暗處的繡花廳速速查找,然後又安排了人分別去通知趙廉還有趙厚,並與二人約定了見麵地點。
兩日後,四支隊伍幾乎是在同一時間到達了晉城城下,燕北玄甲營繞到北門外安營紮寨,把本屬於自己的東門讓給了遠道而來的建安軍。
安西大軍在趙廉的帶領下按部就班的守住了西門,至於皇家禦林軍則是毫不猶豫的堵住了南門。
兵臨城下,四家都沒有著急進城,畢竟四位主子需要見上一麵,坐到一張桌上寒暄的同時,商榷一下此行的方案。
自己得大兒子到如今依然銷聲匿跡,更讓趙廣先不安的是,自己得王府剛剛被不叫自來的城守軍圍的水泄不通,帶兵前來的武談,這個平時在肅親王麵前,連大氣都不敢喘的四品將領,此刻卻有恃無恐,輕飄飄地丟下一句“奉統領之命,特來守護王府”的話後,直接從外麵鎖死了王府的大門,甚至連後門都沒有放過。
此舉不僅徹底打亂了趙廣先的計劃,更是讓他斷絕了與外麵的一切聯係。
“王爺,想必那幾支隊伍已經到了,否則關山川不會有此舉動,如果您有什麽話需要傳給六皇子,老仆誓死帶到。”
“如今已經晚了,沒有找到趙然,一切隻能聽天由命了。”
晉城南門,禦林軍軍營外,蕭慕言、趙然、趙厚一同前來拜訪,消息傳到中軍大帳之後,一向不愛穿衣,也不愛穿鞋的趙雲瀾居然第一時間來到營外迎接,顯然他早就穿好了衣服,做好了準備。
“安西趙廉,見過六皇子殿下。”
“燕北蕭慕言,見過六皇子殿下。”
“建安趙厚,見過六皇子殿下。”
“三位仁兄無需多禮,帳中備了薄酒,三位仁兄快快入營。”
此話一出,趙厚急忙出聲:“稟殿下,從輩分上您是在下的叔叔,可不能...”
“無妨無妨,再說早就出了五服,咱們隻按年齡、不按輩分。”
蕭慕言三人均是第一次見到趙雲瀾,相互拱手寒暄之後,四人皆是麵帶笑容的朝著中軍大帳走去,帳中除了熱騰騰的飯菜之外,空無一人。
“早聞三位仁兄的風姿,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來之前父皇特意交代,多虧燕北王、安西王、建安王洞若觀火、明察秋毫,否則皇家顏麵就徹底丟盡了,來,我敬三位仁兄一杯。”趙雲瀾親切的真像家裏來了三位知己一樣。
蕭慕言三人自然不會推辭,一邊說著“客氣了、不敢當、應該的”,一邊舉起酒杯互碰之後,皆是一飲而盡。
接下來的半個時辰裏,推杯換盞、觥籌交錯,帳中四人均沒有談論正事,不知道的還以為前途跋涉趕到此地的四人,隻是單純地為了把酒言歡而已。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已經上臉的趙雲瀾,突然說道:“三位仁兄,如今四門緊閉,城中也早早就開始了戒嚴,如此來看,咱們此行阻力不小啊。”
“嗯,殿下所言極是,雖然朝廷沒有讓晉州組建邊關大軍,但卻提高了晉州城守軍的數量,如果他們拒不開門,一時半會還真是進不去。“說話的是趙厚,但蕭慕言和趙廉顯然也認同這個觀點。
看到蕭慕言和趙雲瀾都沒有接話,趙廉不由發表了自己得看法:“咱們帶來的兩萬名將士,俱是上過戰場的勇士,打起來倒是不懼,但還是兵不血刃的好,不然不僅會白白葬送將士們的性命,還會殃及到城中的百姓。”
聞聽此言,趙雲瀾重重的點了點頭,然後忽然轉向蕭慕言,開口問道:“不知蕭兄有何高見?”
“殿下言重了,在下並沒有什麽見解。剛剛兩位世子已說的非常清楚,另外殿下也必然有了計策,我等依殿下之令行事即可。”蕭慕言並沒有做任何表達,就像他真的隻是來喝酒似的。
“我等皆依殿下之令行事。”趙然和趙厚立即附和。
“三位仁兄抬愛了,既然如此,那明日一早我就安排公公前去宣旨,看看他們是什麽意思,到時咱們再隨機應變,來來,三位仁兄,咱們滿飲此杯。”
正事聊了不到十句,而酒卻喝了好幾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