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尚峰又是臨危受命,成了虎城知府。


    到東海一共倆月,齊燁幹了倆知府,吳尚峰幹了倆知府。


    至於原知府,被龔信和月泉師徒二人調教去了。


    調教了整整三個時辰,師徒二人為了考驗單躍石的服從性,給了任務,要單躍石公開露麵了,穿著官袍,裏麵啥都沒有,和百姓們嗷嗷叫,世子來啦,虎城就太平啦,世子來啦,青天就有啦,大致就是這個意思,穩固民心。


    服從性百分百,關於濟世門和瀛賊的事,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齊燁穿上了便裝,帶著身手最好的幾個人在城中溜達了一圈。


    虎城是大城,真正的大城,百姓多,富人多,世家多,官員多,兵備輔兵也多。


    並沒有預想之中的順利,夅城能那麽快“平靜”下來,百姓少隻是一方麵。


    夅城百姓靠的是“地”吃飯,城外的地很多,無非就是地的主人換了,從世家變成了官府,從世家收租子變成官府減了大部分租子。


    虎城不同,虎城靠海也靠山,靠著海吃飯就能吃飽了,大多數的事兒都和“海運”有關,和虎城的港口有關。


    海運與港口,又與秦家有關。


    現在秦家的人都被抓了,城中的商賈們都不知道該找誰。


    以前關於“海”的事,都有秦家人負責,無需找官府,秦家人說了算。


    何時開海,何時停靠海船,何時搬貨,何時騰倉,等等等等,數之不盡與海有關的事,秦家人有著一套相對嚴格的製度與辦事流程,沒有出過亂子。


    現在秦家人被抓,如果齊燁無法將這些事交給專業的人去做,去保證不偏離正軌的話,城中很快就會出亂子。


    “單單是大大小小的客棧就有四十多家,大倉小倉上百處,停靠船隻海岸線延綿十六裏,錢莊都有三處,嘖嘖嘖,整座城,整座城的百姓,從生到死,所經曆的事,認識的人,誰也不敢說與秦家沒有任何關係,任何聯係。”


    在城中逛了一圈的齊燁,帶著人堂而皇之的住在了秦家大宅中,司衛已經接管了這裏,隻留下小部分下人。


    就是這小部分的下人,也有二十多人,可想而知秦家大宅有多大,光是下人就上百個。


    大家得知這件事的時候嘖嘖稱奇,滿臉羨慕嫉妒恨,唯獨喻斌不以為然,斌斌非但沒嫉妒,還略微有些鄙夷。


    留下了二十多個下人,全是丫鬟,不是齊燁不想將她們趕走,而是趕走了人家,這群人也沒地方去。


    就說管丫鬟的後房大丫鬟吧,名叫崔蘭,今年正好二十五,十五歲的時候被人牙子賣到了秦府,連親爹親媽是誰都不知道,也未成婚,更無夫家,專門帶著幾個丫鬟伺候秦家小少爺們,一技之長都沒有。


    是真的沒有任何一技之長,伺候人也不是正經伺候人,而是教授小少爺們人倫之事。


    要說這些丫鬟忠心秦家吧,也不是,這裏要提一下秦家的“虛偽”。


    秦家是惡事做絕,可秦家不是親自做這些事,而是讓海商們去做,勾結瀛賊,殘害其他地方的百姓等等。


    至於秦家,虎城中的秦家,京營的詩禮傳家樂善好施的名聲,表麵人,背麵鬼那種。


    當然,百姓心裏和明鏡似的,知道好多惡名昭彰的海商是秦家的人,可城中百姓能有什麽辦法,改不了,也逆不了,還得靠著秦家吃飯,私下裏議論議論就好了,表麵上得叫秦家是大善人。


    不管如何,秦家人表麵做的很好,就說這些丫鬟們吧,給的工錢多,也沒什麽髒心髒肺的事,好好辦差,該給工錢給工錢,該給賞錢給賞錢,府中的下人也參與不到秦家的事兒中。


    別看崔蘭伺候了秦家少爺們整整十年了,光聽聞過秦家養了好多海商、海船,和官府勾結無惡不作,可聽是聽了,這位充滿成熟女人韻味的大丫鬟,愣是沒信,覺得別人是嫉妒罷了,秦家這麽好的主家,怎麽可能做了那麽多壞事呢,以訛傳訛而已。


    齊燁進入臥房的時候,崔蘭忐忑不安的站在門口。


    見到了崔蘭,齊燁下意識問道:“你們平日在府中就這麽穿嗎?”


    崔蘭抬起頭,很是茫然。


    衣是薄紗,很透,胸口隻能遮住一半,就挺擦邊的。


    季元思笑道:“看似破綻百出,實則滴水不漏。”


    “換正常點衣服,都是。”


    齊燁沒有多做停留,進入了臥房之中。


    臥房並非是秦洛川的主臥,是秦家一個小少爺的臥房。


    趕路到了虎城後又逛了一圈兒,齊燁疲憊至極,自己脫光了衣服後跳進了木桶之中。


    守在外麵的崔蘭聽到水花聲,下意識想要進去服侍,被旺仔攔住了。


    “你,所有人,除了拾掇屋子與庭院外,無需伺候任何人,更不可出府一步,若是違背了,輕則趕出府中,重則小命不保,可是記得了。”


    崔蘭緊張的點了點頭,連忙欠身後轉身離開。


    府中被留下的丫鬟們都很惶恐,如果有的選的話,她們也想離開,隻是離開後無處容身。


    秦府太大了,又留下了很多丫鬟,周寶隻能讓這些丫鬟盡量居住在一起,並讓司衛兩班倒巡視整個府中,還要了五十折衝府將士們待在府外外圍。


    第二日天還未亮,龔信一腳踹開了齊燁的房門。


    齊燁從夢中驚醒,揉了揉眼睛:“核實了?”


    “核實過了,那狗官單躍石所言非虛。”


    剛從夅城迴來的龔信,專門跑去拷問秦家人了,對比單躍石所說,關於舟師,關於鷹道人,關於濟世門。


    “看你的表情就知道了。”


    齊燁披上外袍,點燃了油燈,坐在了龔信的對麵。


    二人對視一眼,無言,又不約而同的歎了口氣,垂下頭,目光有些渙散。


    足足過了許久,齊燁伸手從旁邊的櫃上取過了笛子。


    “其實,其實我希望他是一個好人,有著不為人知的隱情,可為何,為何他要收一個瀛賊為徒,單單是這件事,無論是什麽隱情,他…”


    “都會死。”


    龔信的話,說的殺氣騰騰,可麵容終究滿是莫名之色。


    “你不殺他,老道也要清理門戶。”


    “不說這事了,私掠船什麽時候到。”


    “很快,很多。”


    “有多快,有多少?”


    “秋末至入春,天寒地凍,行海極難,因此東海三道鮮少有瀛賊私掠船蹤跡,一旦入了春,夏初始,其他二道不說,單單是東慶道,季季有,月月有,百姓亦知,因此一到入春便躲在深山之中,瀛賊極為猖獗,不止靠岸登陸,更敢入山入林,乃至跑到官道上招搖過市,折衝府不聞不問,官府緊閉城門,苦的卻是城外百姓。”


    “其他二道我管不了,鞭長莫及,東慶道的海岸線也太長了,咱們隻有三艘船,可至少…至少虎城南側海岸線,咱們要守住,不但要守住,還要對瀛賊迎頭痛擊。”


    “說的是極。”


    龔信猶豫了一下:“隻是我等不善海戰,不知海戰,便是卓娃子也是多年未迴東海,怕是…”


    一時之間,龔信也不知該如何說。


    殺瀛賊,他一百個讚同,可要是從大局來看,最好先忍一忍。


    首先是大家人手不夠,光知道瀛賊來,什麽時候來不知道,來多少不知道,就連船型也不知道,伏擊瀛賊,虎城這邊的防守就會鬆懈。


    其次是打贏了打輸了,長遠來看,意義都不大。


    打贏了,會被瀛賊惦記,將會有越來越多的私掠船過來,人數越來越多,攻勢越來越猛烈,舟師根本靠不住。


    打輸了,丟人不說,損兵折將,人手更不夠用了。


    因此龔信覺著應該先招募兵勇,搜羅海船,戒備虎城,等人手夠了,至少保證虎城不失的前提下才張貼榜文公告號召附近所有城池的百姓一同抗擊瀛賊私掠船。


    這也是龔信拷問了秦家人後才改變了想法,通過秦家人所說,當年也有幾個海商在附近大城聯合抗擊瀛賊私掠船,倒是打贏了兩次,可之後私掠船越來越多,就連瀛島船軍的戰船都來了,掛著黑旗,幾乎破了城,將附近下縣燒殺一空。


    將心中想法和齊燁一說,門口的旺仔都微微歎了口氣。


    “如果舟師可用就好了。”


    齊燁用力的揉著眉心:“守著虎城,守著海岸線,都需要大量的人手,哪怕肖湞江那邊出一營軍伍,十幾條船,足夠足夠了,可惜這王八蛋拿著國朝的俸祿,卻成了瀛賊的狗。”


    “非是老道怯戰,隻是…”


    “不行,必須要打。”


    齊燁下定了決心:“我們現在隻知道我們的敵人是誰,卻不知朋友是誰,隻有打了,隻有不當縮頭烏龜,隻有將瀛賊趕盡殺絕,隻有讓所有人知道我們的決心,才能找到朋友,才能知道誰是朋友,才能讓更多誌同道合之人幫助我們。”


    “也好,既如此,也隻有使用火藥弩了。”


    說到這,龔信笑道:“你那火藥弩,與我道家古籍煉丹之術頗有相似之處,是幽王爺教授你的?”


    “無意中學到的,我已經讓季元思在城中藥鋪買…等等!”


    齊燁麵色劇變:“那梁伯鳳呢,既然你知道火藥與道家煉丹師有關,梁伯鳳會不會…他會不會知道火藥弩後,也鼓搗出火藥來!”


    “不會。”


    龔信寬慰道:“不少出入之處,梁伯鳳拜師道觀修的是心,老道知曉是因…當年往事不提一罷,不過老道倒是覺著若想不叫人聯想,有一妙法。”


    “什麽意思?”


    “可知《山海經》?”


    “知道啊,怎麽了。”


    “夔牛呢。”


    “也知道啊。”


    齊燁一頭霧水,夔牛,出自《山海經.中山經》中的神獸,外形似牛,吼聲如雷,每每出現都會帶來狂風暴雨,天地間風起雲湧,體內體表夾雜閃電雷光。


    知道是知道,齊燁不知道龔信提這東西幹什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紈絝世子不好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菲碩莫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菲碩莫薯並收藏紈絝世子不好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