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休朝,早,辰時,國子監外揭榜了,狀元,月泉!
相比會試揭榜,今日榜下並無太多讀書人,二三百人罷了。
當他們望向榜單時,不少讀書人露出了既是預料之中也是意料之外的神情。
預料之中,是因為他們不懷疑月泉的才學了,而是懷疑出身,懷疑小子到底是不是從山林那邊過來的。
意料之外,是因書樓二十五名參加殿試的書樓學子,隻上榜了七人,僅有七人,其中還有個皇孫康玨。
這就是說,在會試中二十五名完全可以說是大放異彩的書樓學子,一起參加了殿試,結果被朝廷予了官身入朝的隻有七人,連三成都不到。
幸災樂禍,有之。
困惑不解,有之。
不管怎麽說,終究是有了個結果,平民書院南莊書樓,的確是在本次科考中大放異彩,隻是應該沒達到幽王府與南莊的預期。
狀元,肯定是要遊街示眾的,和死刑犯一個待遇。
禮部很重視,尚書周介帶著幾個屬官親自趕了過來,馬都牽來了,結果發現榜下一個書樓學子都沒有,別說學子,連南莊的莊戶都沒見著。
一群禮部官員大罵不休,當然,是在心裏罵,不敢出聲,怕齊燁突然從哪鑽出來,大笑三聲,哈哈哈,中計了吧,圈踢一頓後統統抓走!
狀元不在國子監外等著揭榜,有史以來頭一次,一群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終垂頭喪氣的鑽進了轎中,前往南莊“接”月泉去,按照規矩,遊街完畢狀元還得入宮叩謝天恩。
等這群人到了城門,從轎子中鑽進馬車後,又在官道上折騰了小半個時辰到了南莊時,傻了。
南莊今日歇業,新出爐的狀元郎,正在拜師。
大食堂前,數以百計的莊戶圍的裏三層外三層,一群身穿官袍的人,站在木台上,垂手而立。
周介擠了半天才擠進去,定睛一看,眼前一黑差點原地去世。
木台,很簡陋,公輸雲帶著人花了不到半個時辰搭建的,但是很大。
已經焚過了香,正準備奏表和誦經。
最前方,龔信穿著一身道袍,背後是一張畫像,離得遠看不清是哪個祖師爺。
讓周介腦瓜子嗡嗡的是台上站著的人。
月泉,正垂著腦袋聽龔信訓誡,強忍著淚水。
月泉忍者淚水的原因,和周介腦瓜子嗡嗡的原因,相同。
大康朝天子康止戈,一身儒袍,微笑而站,台下都沒幾個禁衛,全是司衛。
看見天子的那一刻,周介就一個想法,他娘的造反了算了,啥玩意啊這是,臣欲死戰,君為何先降?
周介還尋思給宮中挽迴些顏麵呢,結果老六直接跑這來觀禮了,你他娘的是怎麽好意思的,你的門生,天子門生,不入朝為官也就算了,還拜一老道為師,玩呢,鬧呢?
天子樂嗬嗬的,太子也樂嗬嗬的,小二與齊燁並肩而站,有些幽怨,說觀禮沒問題,但是不能影響南莊正常營業啊,這一小天得損失多少錢。
除了天子與太子外,暫代尚書省右仆射卻有尚書令之權的曹權國也在。
曹權國旁邊站著京兆府府尹張瑞山,張瑞山旁邊站著戶部尚書贇乘泰,贇乘泰旁邊站著左侍郎喻文州。
這也就罷了,太子少師季伯昌與徐功的到來並不意外,令人意外的是還有個老和尚。
老和尚的名字沒人知道,光知道法號慧明,康朝最大寺院大空寺的主持,而非住持。
可以這麽說,哪怕是周介見了這老和尚都得恭敬的喊一聲“大法師”。
大法師不會釋放雷電術,但是幾乎在民間是家喻戶曉的,真正的得道高僧。
道家拜師,和尚觀禮,周介覺得這世道是真夠操蛋的。
踮著腳又看了一圈,周介心中泛起了驚濤駭浪。
大理寺少卿也來了。
少卿,在周介眼中自然是不如天子、太子和尚書等人的地位中。
讓周介震驚的是,那大理寺少卿竟然站在陳淵身後,這就是說,大理寺少卿是齊懷武的人,或者說是幽王府的人,而且並不避諱這一點,穿著官袍來的。
大理寺少卿還和旁邊的人交頭接耳,正是刑部尚書鍾茹雅。
周介已經麻木了,他已經懶得去想為什麽鍾茹雅和齊燁有了交情跑來觀禮。
台上的人很多,還有兵部尚書孫功以及一些將領。
南莊中的小頭目們,大管事們,有一個算一個,都在。
周介甚至覺得這些人,這場麵,不適合拜師,適合誰登高一唿說要造反,這才應景。
一群禮部官員麵麵相覷,突然覺得這“狀元”,似乎也沒什麽意思,狀元最多遊街,然後去宮中謝個恩,再瞅瞅人家拜師,這場麵,這觀禮的人們,不知道的還以為誰封侯拜相了。
月玲瓏都沒上台,不想上,死活不上,隻是在台下偷偷的抹眼淚。
拜了龔信為師,今日後,再沒人敢說月泉是異族,再沒人敢說月神部族人是野人,誰說,誰死!
可這拜師的場麵,齊燁折騰出來的場麵,則是讓任何人都閉了嘴,關於當初月玲瓏去過南邊軍,並且還和徐夙廝混過,以及無奈之下殺了他的兄長等事,即便以後有人知道了也不會妄議。
程序很繁瑣,可就連天子都耐心的觀著禮,臉上帶著淡淡的笑容。
月泉跪在了畫像麵前,旺仔鬧心扒拉的被齊燁推了出來,跪在了旁邊。
龔信燃了另一爐香,拜的是當年去過的道觀,隨即與旺仔、月泉師兄弟二人跪成一排。
禮畢後是嘉勉與訓誡,一套繁瑣的流程終於結束了。
昏昏欲睡的齊燁連忙用力的鼓著掌,小夥伴們已經習慣了,跟著鼓掌。
然後是君臣們,君臣們猶豫了一下後也開始跟著鼓掌,緊接著是台下。
莊戶們都是百姓,隻是他們比尋常百姓更加奔放,不但鼓掌,還叫好。
更有一些外圍的莊戶們根本不知道咋迴事,一邊叫好一邊喊著吉祥話,什麽多子多孫,什麽財源廣進之類的,不知道的還以為台上是僧人拜師。
掌聲經久不衰,月玲瓏略顯笨拙的爬上了高台,摁著月泉的腦袋就讓他給齊燁磕了三個響頭,搞的齊燁有些不知所措,他還是喜歡月泉之前那桀驁不馴的模樣。
“阿彌陀佛,善哉善哉。”
高僧望著齊燁的目光很是幽怨,哪怕是真的得道高僧,古井無波的內心也滿是波瀾,每一圈兒波瀾都叫做無奈。
“之前要不是本世子攔著,全國朝的寺廟和僧人都要倒黴,得好吧您內。”
齊燁翻了個白眼,高僧笑了。
二人都笑了,對視一眼,心照不宣。
能夠傳承千年,數千年的宗教,哪有壞的,所謂的“壞”,隻是人與人心。
“還是那句話,內部整頓,入寺的門檻兒提高,寺廟不準放印子錢,百姓香火錢除了寺廟供養外,不能用於個人私用,還有一些其他要求之前也提過了,您是真正的高僧,知道我是為了真正的佛教徒考慮。”
話鋒一轉,齊燁低聲說道:“您也知道但凡任何事一旦我介入了,結果都不是很好看,希望不會出現這一日。”
高僧點了點頭,除了點頭外,還能說什麽呢,至少,他與齊燁達成了共識,達成了一致。
台下,人群中的賁瞅了眼旁邊的紅袖:“胖娘們,老板這是怎麽了,將拜師的日子提前了不說,今早又催促著姓喻的那小子去熊府提親,忙忙活活的,怎地和交代後…和急著要投…和得了不治之…”
一句話沒說完,賁挨了三個逼兜子,季渃嫣唿的。
紅袖側目看了眼賁,終於知道齊燁為啥不待見這家夥了。
相比會試揭榜,今日榜下並無太多讀書人,二三百人罷了。
當他們望向榜單時,不少讀書人露出了既是預料之中也是意料之外的神情。
預料之中,是因為他們不懷疑月泉的才學了,而是懷疑出身,懷疑小子到底是不是從山林那邊過來的。
意料之外,是因書樓二十五名參加殿試的書樓學子,隻上榜了七人,僅有七人,其中還有個皇孫康玨。
這就是說,在會試中二十五名完全可以說是大放異彩的書樓學子,一起參加了殿試,結果被朝廷予了官身入朝的隻有七人,連三成都不到。
幸災樂禍,有之。
困惑不解,有之。
不管怎麽說,終究是有了個結果,平民書院南莊書樓,的確是在本次科考中大放異彩,隻是應該沒達到幽王府與南莊的預期。
狀元,肯定是要遊街示眾的,和死刑犯一個待遇。
禮部很重視,尚書周介帶著幾個屬官親自趕了過來,馬都牽來了,結果發現榜下一個書樓學子都沒有,別說學子,連南莊的莊戶都沒見著。
一群禮部官員大罵不休,當然,是在心裏罵,不敢出聲,怕齊燁突然從哪鑽出來,大笑三聲,哈哈哈,中計了吧,圈踢一頓後統統抓走!
狀元不在國子監外等著揭榜,有史以來頭一次,一群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終垂頭喪氣的鑽進了轎中,前往南莊“接”月泉去,按照規矩,遊街完畢狀元還得入宮叩謝天恩。
等這群人到了城門,從轎子中鑽進馬車後,又在官道上折騰了小半個時辰到了南莊時,傻了。
南莊今日歇業,新出爐的狀元郎,正在拜師。
大食堂前,數以百計的莊戶圍的裏三層外三層,一群身穿官袍的人,站在木台上,垂手而立。
周介擠了半天才擠進去,定睛一看,眼前一黑差點原地去世。
木台,很簡陋,公輸雲帶著人花了不到半個時辰搭建的,但是很大。
已經焚過了香,正準備奏表和誦經。
最前方,龔信穿著一身道袍,背後是一張畫像,離得遠看不清是哪個祖師爺。
讓周介腦瓜子嗡嗡的是台上站著的人。
月泉,正垂著腦袋聽龔信訓誡,強忍著淚水。
月泉忍者淚水的原因,和周介腦瓜子嗡嗡的原因,相同。
大康朝天子康止戈,一身儒袍,微笑而站,台下都沒幾個禁衛,全是司衛。
看見天子的那一刻,周介就一個想法,他娘的造反了算了,啥玩意啊這是,臣欲死戰,君為何先降?
周介還尋思給宮中挽迴些顏麵呢,結果老六直接跑這來觀禮了,你他娘的是怎麽好意思的,你的門生,天子門生,不入朝為官也就算了,還拜一老道為師,玩呢,鬧呢?
天子樂嗬嗬的,太子也樂嗬嗬的,小二與齊燁並肩而站,有些幽怨,說觀禮沒問題,但是不能影響南莊正常營業啊,這一小天得損失多少錢。
除了天子與太子外,暫代尚書省右仆射卻有尚書令之權的曹權國也在。
曹權國旁邊站著京兆府府尹張瑞山,張瑞山旁邊站著戶部尚書贇乘泰,贇乘泰旁邊站著左侍郎喻文州。
這也就罷了,太子少師季伯昌與徐功的到來並不意外,令人意外的是還有個老和尚。
老和尚的名字沒人知道,光知道法號慧明,康朝最大寺院大空寺的主持,而非住持。
可以這麽說,哪怕是周介見了這老和尚都得恭敬的喊一聲“大法師”。
大法師不會釋放雷電術,但是幾乎在民間是家喻戶曉的,真正的得道高僧。
道家拜師,和尚觀禮,周介覺得這世道是真夠操蛋的。
踮著腳又看了一圈,周介心中泛起了驚濤駭浪。
大理寺少卿也來了。
少卿,在周介眼中自然是不如天子、太子和尚書等人的地位中。
讓周介震驚的是,那大理寺少卿竟然站在陳淵身後,這就是說,大理寺少卿是齊懷武的人,或者說是幽王府的人,而且並不避諱這一點,穿著官袍來的。
大理寺少卿還和旁邊的人交頭接耳,正是刑部尚書鍾茹雅。
周介已經麻木了,他已經懶得去想為什麽鍾茹雅和齊燁有了交情跑來觀禮。
台上的人很多,還有兵部尚書孫功以及一些將領。
南莊中的小頭目們,大管事們,有一個算一個,都在。
周介甚至覺得這些人,這場麵,不適合拜師,適合誰登高一唿說要造反,這才應景。
一群禮部官員麵麵相覷,突然覺得這“狀元”,似乎也沒什麽意思,狀元最多遊街,然後去宮中謝個恩,再瞅瞅人家拜師,這場麵,這觀禮的人們,不知道的還以為誰封侯拜相了。
月玲瓏都沒上台,不想上,死活不上,隻是在台下偷偷的抹眼淚。
拜了龔信為師,今日後,再沒人敢說月泉是異族,再沒人敢說月神部族人是野人,誰說,誰死!
可這拜師的場麵,齊燁折騰出來的場麵,則是讓任何人都閉了嘴,關於當初月玲瓏去過南邊軍,並且還和徐夙廝混過,以及無奈之下殺了他的兄長等事,即便以後有人知道了也不會妄議。
程序很繁瑣,可就連天子都耐心的觀著禮,臉上帶著淡淡的笑容。
月泉跪在了畫像麵前,旺仔鬧心扒拉的被齊燁推了出來,跪在了旁邊。
龔信燃了另一爐香,拜的是當年去過的道觀,隨即與旺仔、月泉師兄弟二人跪成一排。
禮畢後是嘉勉與訓誡,一套繁瑣的流程終於結束了。
昏昏欲睡的齊燁連忙用力的鼓著掌,小夥伴們已經習慣了,跟著鼓掌。
然後是君臣們,君臣們猶豫了一下後也開始跟著鼓掌,緊接著是台下。
莊戶們都是百姓,隻是他們比尋常百姓更加奔放,不但鼓掌,還叫好。
更有一些外圍的莊戶們根本不知道咋迴事,一邊叫好一邊喊著吉祥話,什麽多子多孫,什麽財源廣進之類的,不知道的還以為台上是僧人拜師。
掌聲經久不衰,月玲瓏略顯笨拙的爬上了高台,摁著月泉的腦袋就讓他給齊燁磕了三個響頭,搞的齊燁有些不知所措,他還是喜歡月泉之前那桀驁不馴的模樣。
“阿彌陀佛,善哉善哉。”
高僧望著齊燁的目光很是幽怨,哪怕是真的得道高僧,古井無波的內心也滿是波瀾,每一圈兒波瀾都叫做無奈。
“之前要不是本世子攔著,全國朝的寺廟和僧人都要倒黴,得好吧您內。”
齊燁翻了個白眼,高僧笑了。
二人都笑了,對視一眼,心照不宣。
能夠傳承千年,數千年的宗教,哪有壞的,所謂的“壞”,隻是人與人心。
“還是那句話,內部整頓,入寺的門檻兒提高,寺廟不準放印子錢,百姓香火錢除了寺廟供養外,不能用於個人私用,還有一些其他要求之前也提過了,您是真正的高僧,知道我是為了真正的佛教徒考慮。”
話鋒一轉,齊燁低聲說道:“您也知道但凡任何事一旦我介入了,結果都不是很好看,希望不會出現這一日。”
高僧點了點頭,除了點頭外,還能說什麽呢,至少,他與齊燁達成了共識,達成了一致。
台下,人群中的賁瞅了眼旁邊的紅袖:“胖娘們,老板這是怎麽了,將拜師的日子提前了不說,今早又催促著姓喻的那小子去熊府提親,忙忙活活的,怎地和交代後…和急著要投…和得了不治之…”
一句話沒說完,賁挨了三個逼兜子,季渃嫣唿的。
紅袖側目看了眼賁,終於知道齊燁為啥不待見這家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