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皇子康凜,什麽都做過,什麽都幹過,什麽都當過,隻為了一個目標,讓百姓豐衣足食,讓世道更好。
他苦苦的尋求著,學習著,可總是一無所獲。
出身將軍府,他想對百姓感同身受,成了百姓。
百姓無錢,他想要天下人重視商賈,讓更多的百姓經商,讓朝廷國庫更加充盈,卻被世家與官員迎頭一棒。
老六造反成功後,康凜成了王爺,可封地上的官員、世家子,就連他自己的幕僚,不是酒囊飯袋之輩,就是野心勃勃之人。
這一切的一切,讓康凜憤怒,因此他成了邊關副帥,認為武力才是解決一切的保障。
可惜,軍伍甚至過的不如百姓,百姓苦歸苦,卻不會擔心下一刻就死在戰陣上
他想要提升軍伍的待遇,應有的待遇,卻死活做不到,遭受了常人難以想象的阻力,因為他是王爺,所以北邊軍拒絕他一切的幫助。
康凜甚至出家為僧,隻能求助於神佛,最終發現神佛不講這一世。
僧,不講此生,道,總該是講的吧。
成了道家子弟的康凜,再一次失望,失望到了麻木,道家的本事,多是亂世而用,甚至用了之後就成了亂世,康凜隻能脫下道袍,迴到了軍中,繼續當他的王爺,當他的副帥。
靜下心在軍中待著,甚至開始留心草原人,想要通過草原人來學一些東西,解決一些困惑。
之後康凜不惜以身犯險跑到了草原上,仗著體型和容貌優勢遊蕩在草原上,卻見到了比關內更加不公的世道,最終成了響馬,成了徹底爆發憤怒的響馬。
知道了幽王無敵於世,康凜又燃起了希望,前往西關,或許,幽王的辦法是行得通的,隻是幽王隻有一個,康凜,無法成為第二個幽王,學不來,也學不上幽王的本事。
所有能試過的方法,這位三皇子殿下,都試過了。
哪怕隻有一絲希望,哪怕會奔走萬裏,哪怕前往這世間最人跡罕至的地方,康凜都會前往,都會奮不顧身,可每次都是失望,一次又一次,次次如此。
康凜變換過太多的身份,融入其中,隻因想要感同身受,隻因看到這世界最真實的一麵,隻因想要找到救世良藥,他,隻是想百姓吃飽飯罷了,僅此而已,他認為這是他作為讀書人,作為一個王爺,應該做,應該去尋求的,並未為之奮鬥一生的目標。
這便是康凜的身份,從讀書以來,不停變換的身份,一次次成熟,一次次失望,一次次鍥而不舍。
“本王,該離去了。”
康凜長歎一聲,收迴了望向窗外的目光,衝著齊燁施了一禮。
“學生,多謝殿下,若無殿下,父皇會退位,皇兄,會死,若無殿下,父皇會少了幾分笑容,皇兄會整日愁容滿麵。”
“不,跟我入宮。”
齊燁話音一落,旺仔和陳幽堵住了房門。
康凜搖了搖頭:“入宮,入宮又能如何。”
“怎麽不能如何。”齊燁情真意切的說道:“讓陛下和太子殿下知道,禮部不想讓我削減讀書人的特權與打壓佛門,是你通過陷害四個讀書人縱火燒了國子監,以及冒充讀書人和僧人劫獄一事讓我達到目的,也是因殿下,程嬰與唐少秋才打亂了計劃提前在朝堂上攻訐我爹,從而給我爭取了時間調查整件事,同樣是因為殿下,本次科考,書樓學子定會多出數人上榜,前往西、南二關為官。”
“莫要自作多情。”
康凜微微一笑,明明是個五大三粗的壯漢,笑起來卻帶著幾分儒雅。
“佛教不事生產,隻說勸人向善,與百姓,與國朝,毫無臂助,百姓四季忙碌,存下來的幾文銅錢都要變成香火,本王自是厭惡至極,西、南二關之外,因你與幽王才變成我大康國土,若問天下哪家府邸不會在這二關外懷有私心,必然是你齊家,你齊家門生,至於這讀書人,目空一切,隻知空談不踐務實,哪來的德行配的上讀書人的身份,你要打壓本是本王期望看到的,暗中助你一臂之力,亦是本王所願,不是因你其人,而是因你其行。”
“可…”
“好了,莫要說些令人牙酸的話。”
康凜的口氣容不得任何拒絕的餘地,自顧自的開始收拾行囊。
“你來操辦科考一事,必會為朝廷選拔真正的賢良之才,若不然都叫這世家出身的讀書人成了官員去了西、北二關,假以時日,這關內與關外又有何區別,本王這就走了,莫要攔,莫要阻,父皇安康,皇兄依舊快意恩仇,這便夠了。”
說到這,康凜抬起頭:“除非世子殿下要將在國子監中殺死那四名讀書人之事昭告天下,那四人可不是善男信女,在各州府可謂是欺男霸女喪盡天良,若是叫你碰到了,哪怕是你不願殺人也會將其梟首,若不然,本王豈會使了手段混進了科考考生之中宰了他們鬧了亂子。”
齊燁無言以對,長歎一聲,蹲下身為康凜打點著行囊。
“那王爺你…保重。”
“殿下也要保重。”
行李很快就收拾好了,康凜將熄滅的火燭扔出了窗外。
下一秒,二十多個黑影從四麵八方趕來,齊聚於客棧之外,皆是王府護衛。
“在此別過。”
康凜施了一禮:“入京,見了殿下,又可以本來的麵目詳談,此行不虛,多謝殿下。”
“多謝楚王殿下。”齊燁鄭重的迴了一禮:“殿下保重身體,有緣再見,雖然你不在乎,可我一會會入宮,祝賀陛下,祝賀陛下生出殿下這般賢王。”
“有那閑暇,不如去練練拳腳。”
康凜微微一笑,戲謔的說道:“宮中你那一巴掌扇在本王臉上,輕飄飄的,本王還以為你在作戲,嚇的本王當你是看出了貓膩。”
齊燁:“…”
康凜笑容漸濃,背著行囊走下了樓梯。
齊燁突然跑到了窗邊:“我如何和宮中交代?”
已經上了馬的康凜仰著頭,隻是凝望著齊燁,足足許久:“無需交代。”
齊燁朗聲道:“可我希望有一天,給天下人一個交代,至少,至少讓一些人知道了王爺你為大康付出過,努力過,拚盡全力過。”
康凜哈哈一笑,一揚馬鞭,消失在了月色之中。
大康朝三皇子康凜,走了,真的就那麽的走了。
齊燁沒有去送,他尊重康凜的選擇,隻是默默的注視著。
王府護衛也上了馬,其中三人露著明晃晃的大光頭。
直到這一行人消失在了月色之中,齊燁滿麵感慨之色。
正如他剛剛所說,能讓他佩服的人,屈指可數,兩隻手都數得過來,康凜,正是其中之一。
為追尋百姓安居樂業之法,本應逍遙度日享遍天下富貴,卻踏遍千山萬水吃盡萬般苦楚,將所有能想到的法子,都學了一遍,都用了一遍,隻為百姓,隻為百姓衣食無憂,這樣的人,如何不讓齊燁去敬仰。
“為添?黔首?一瓦米,甘著芥履赴九州,腰纏麟玉非豪傑,猛誌常在真丈夫。”
齊燁朝著黑暗中已是模糊的身影,再次施了重重一禮,旺仔與陳幽也走了進來,抬手施禮,心中祝福。
他苦苦的尋求著,學習著,可總是一無所獲。
出身將軍府,他想對百姓感同身受,成了百姓。
百姓無錢,他想要天下人重視商賈,讓更多的百姓經商,讓朝廷國庫更加充盈,卻被世家與官員迎頭一棒。
老六造反成功後,康凜成了王爺,可封地上的官員、世家子,就連他自己的幕僚,不是酒囊飯袋之輩,就是野心勃勃之人。
這一切的一切,讓康凜憤怒,因此他成了邊關副帥,認為武力才是解決一切的保障。
可惜,軍伍甚至過的不如百姓,百姓苦歸苦,卻不會擔心下一刻就死在戰陣上
他想要提升軍伍的待遇,應有的待遇,卻死活做不到,遭受了常人難以想象的阻力,因為他是王爺,所以北邊軍拒絕他一切的幫助。
康凜甚至出家為僧,隻能求助於神佛,最終發現神佛不講這一世。
僧,不講此生,道,總該是講的吧。
成了道家子弟的康凜,再一次失望,失望到了麻木,道家的本事,多是亂世而用,甚至用了之後就成了亂世,康凜隻能脫下道袍,迴到了軍中,繼續當他的王爺,當他的副帥。
靜下心在軍中待著,甚至開始留心草原人,想要通過草原人來學一些東西,解決一些困惑。
之後康凜不惜以身犯險跑到了草原上,仗著體型和容貌優勢遊蕩在草原上,卻見到了比關內更加不公的世道,最終成了響馬,成了徹底爆發憤怒的響馬。
知道了幽王無敵於世,康凜又燃起了希望,前往西關,或許,幽王的辦法是行得通的,隻是幽王隻有一個,康凜,無法成為第二個幽王,學不來,也學不上幽王的本事。
所有能試過的方法,這位三皇子殿下,都試過了。
哪怕隻有一絲希望,哪怕會奔走萬裏,哪怕前往這世間最人跡罕至的地方,康凜都會前往,都會奮不顧身,可每次都是失望,一次又一次,次次如此。
康凜變換過太多的身份,融入其中,隻因想要感同身受,隻因看到這世界最真實的一麵,隻因想要找到救世良藥,他,隻是想百姓吃飽飯罷了,僅此而已,他認為這是他作為讀書人,作為一個王爺,應該做,應該去尋求的,並未為之奮鬥一生的目標。
這便是康凜的身份,從讀書以來,不停變換的身份,一次次成熟,一次次失望,一次次鍥而不舍。
“本王,該離去了。”
康凜長歎一聲,收迴了望向窗外的目光,衝著齊燁施了一禮。
“學生,多謝殿下,若無殿下,父皇會退位,皇兄,會死,若無殿下,父皇會少了幾分笑容,皇兄會整日愁容滿麵。”
“不,跟我入宮。”
齊燁話音一落,旺仔和陳幽堵住了房門。
康凜搖了搖頭:“入宮,入宮又能如何。”
“怎麽不能如何。”齊燁情真意切的說道:“讓陛下和太子殿下知道,禮部不想讓我削減讀書人的特權與打壓佛門,是你通過陷害四個讀書人縱火燒了國子監,以及冒充讀書人和僧人劫獄一事讓我達到目的,也是因殿下,程嬰與唐少秋才打亂了計劃提前在朝堂上攻訐我爹,從而給我爭取了時間調查整件事,同樣是因為殿下,本次科考,書樓學子定會多出數人上榜,前往西、南二關為官。”
“莫要自作多情。”
康凜微微一笑,明明是個五大三粗的壯漢,笑起來卻帶著幾分儒雅。
“佛教不事生產,隻說勸人向善,與百姓,與國朝,毫無臂助,百姓四季忙碌,存下來的幾文銅錢都要變成香火,本王自是厭惡至極,西、南二關之外,因你與幽王才變成我大康國土,若問天下哪家府邸不會在這二關外懷有私心,必然是你齊家,你齊家門生,至於這讀書人,目空一切,隻知空談不踐務實,哪來的德行配的上讀書人的身份,你要打壓本是本王期望看到的,暗中助你一臂之力,亦是本王所願,不是因你其人,而是因你其行。”
“可…”
“好了,莫要說些令人牙酸的話。”
康凜的口氣容不得任何拒絕的餘地,自顧自的開始收拾行囊。
“你來操辦科考一事,必會為朝廷選拔真正的賢良之才,若不然都叫這世家出身的讀書人成了官員去了西、北二關,假以時日,這關內與關外又有何區別,本王這就走了,莫要攔,莫要阻,父皇安康,皇兄依舊快意恩仇,這便夠了。”
說到這,康凜抬起頭:“除非世子殿下要將在國子監中殺死那四名讀書人之事昭告天下,那四人可不是善男信女,在各州府可謂是欺男霸女喪盡天良,若是叫你碰到了,哪怕是你不願殺人也會將其梟首,若不然,本王豈會使了手段混進了科考考生之中宰了他們鬧了亂子。”
齊燁無言以對,長歎一聲,蹲下身為康凜打點著行囊。
“那王爺你…保重。”
“殿下也要保重。”
行李很快就收拾好了,康凜將熄滅的火燭扔出了窗外。
下一秒,二十多個黑影從四麵八方趕來,齊聚於客棧之外,皆是王府護衛。
“在此別過。”
康凜施了一禮:“入京,見了殿下,又可以本來的麵目詳談,此行不虛,多謝殿下。”
“多謝楚王殿下。”齊燁鄭重的迴了一禮:“殿下保重身體,有緣再見,雖然你不在乎,可我一會會入宮,祝賀陛下,祝賀陛下生出殿下這般賢王。”
“有那閑暇,不如去練練拳腳。”
康凜微微一笑,戲謔的說道:“宮中你那一巴掌扇在本王臉上,輕飄飄的,本王還以為你在作戲,嚇的本王當你是看出了貓膩。”
齊燁:“…”
康凜笑容漸濃,背著行囊走下了樓梯。
齊燁突然跑到了窗邊:“我如何和宮中交代?”
已經上了馬的康凜仰著頭,隻是凝望著齊燁,足足許久:“無需交代。”
齊燁朗聲道:“可我希望有一天,給天下人一個交代,至少,至少讓一些人知道了王爺你為大康付出過,努力過,拚盡全力過。”
康凜哈哈一笑,一揚馬鞭,消失在了月色之中。
大康朝三皇子康凜,走了,真的就那麽的走了。
齊燁沒有去送,他尊重康凜的選擇,隻是默默的注視著。
王府護衛也上了馬,其中三人露著明晃晃的大光頭。
直到這一行人消失在了月色之中,齊燁滿麵感慨之色。
正如他剛剛所說,能讓他佩服的人,屈指可數,兩隻手都數得過來,康凜,正是其中之一。
為追尋百姓安居樂業之法,本應逍遙度日享遍天下富貴,卻踏遍千山萬水吃盡萬般苦楚,將所有能想到的法子,都學了一遍,都用了一遍,隻為百姓,隻為百姓衣食無憂,這樣的人,如何不讓齊燁去敬仰。
“為添?黔首?一瓦米,甘著芥履赴九州,腰纏麟玉非豪傑,猛誌常在真丈夫。”
齊燁朝著黑暗中已是模糊的身影,再次施了重重一禮,旺仔與陳幽也走了進來,抬手施禮,心中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