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確是走水了,失火了。
所有考生都伸著脖子往外看,大量的司衛和京衛衝進了監中。
齊燁第一時間帶著人跑到了事發地點,到了地方就看一眼,無比的確定,人為的。
整個國子監的建築都集中在一條軸線上,自南而北,分別是聚賢門、太學門以及二堂一廳,其他建築圍繞主體建築分布周邊。
火勢最大的地方在賢門館區域,也就是最後方,平常是博士、助教、直講等教書先生們起居以及辦公的地方。
連成一片的房子,從旺仔見到濃煙到大家趕過來,至多半刻鍾,燒沒了三分之一。
西望,火勢愈發大的是林苑那邊,兩日前禮部命人將大量的食物、木柴送了過去,當做臨時的膳房,專門負責為科考學子們做飯送飯。
另一處失火地點是備營,也是臨時搭建的,供今夜禮部和各衙官員閱卷的地方,多是班房,建築比較分散,遠遠望去像是沒燒起來,有煙無火,應該是無傷。
“暫停所有考試,科考學子全部前往…”
齊燁一把抓過喻斌遞過來的布局圖,在上麵點了一下,當機立斷。
“這裏靠近國子監出口,讓考生全部撤離過去,張府尹率各部衙役保護這些學子,叫孫將軍帶著京衛封鎖國子監後,盤查所有出入人員。”
齊燁這邊剛下完令,沒等小夥伴們離開呢,一個京兆府衙役匆匆跑了過來。
“殿下,出事了,京兆府出事了,府尹大人讓您馬上前往京兆府地牢。”
一聽“地牢”二字,齊燁心裏咯噔一聲。
上氣不接下氣的衙役跑過來後,顧不得喘勻了氣:“劫獄,有賊人劫獄,案犯唐少秋險些被劫走了。”
“劫獄?!”齊燁眼眶暴跳:“慢著,險些被劫走了是什麽意思。”
“今日科考各房大人和衙役都來了國子監,京兆府中沒了人手,來了一群讀書人,蒙著麵,竟想將唐少秋給劫走,獄卒拚死用命,這才沒讓那些讀書人…被那群賊人劫走唐少秋。”
齊燁麵色一變再變,瞬間鎮定了下來。
“國子監走水失火,有賊人去京兆府地牢劫獄…”
齊燁滿腹狐疑:“兩件事有所關聯,難道是一夥人幹的,為了聲東擊西?”
小夥伴們連連點頭,也是這麽想的。
“說不通啊。”
齊燁立馬推翻了自己的猜測:“如果劫獄是目的,這時間也根本沒把握好啊,要麽是先縱火,將所有人都吸引過來,再去劫獄才對,要麽一起做,首尾難顧,給劫獄的人逃跑爭取時間。”
齊燁這麽一說,大家都反應過來了,是這麽迴事,說不通。
劉旺詢問一番京兆府跑來的衙役,果然,如齊燁所說,時間對不上。
劫獄的事情是兩刻鍾以前發生的,衙役跑到國子監的時候,正好發生縱火。
這就是說,劫獄要比縱火提前發生了至少一刻鍾。
那麽如果兩件事有關聯的話,應該是先縱火,再劫獄,而不是先劫獄,再縱火,或是兩件事一起做。
還有,縱火未免有些多此一舉了。
本身京兆府就沒什麽活口,除了幾個文吏就是獄卒,衙役都被叫來了,想要劫獄的話,難度係數並不高。
當然,也可以解釋為了爭取逃跑的時間,國子監一旦走水的話,京衛和武卒的注意力都被吸引了過來,追查和搜查的人手不會太多。
“這也太業餘了吧。”
齊燁滿腹疑竇:“果然是讀書人,劫個獄都沒劫成,抓了多少人?”
衙役吞咽了一口口水:“一人未抓到,跑…跑脫了。”
“什麽?!”齊燁一臉你特麽在逗我的表情:“一群手無縛雞之力的業餘讀書人,劫獄沒劫成,還全都跑走了?”
“是,是跑脫了,身手…身手高強,京兆府內的獄卒傷了不少人。”
齊燁眼眶微微抖動了一下,和小夥伴們麵麵相覷。
如果身手高強,為什麽劫獄沒成功?
劫獄不成功,代表這就是一群弱雞。
可既然是一群弱雞,又為什麽劫獄都劫不明白?
“先去京兆府,旺仔和阿卓跟我走,帶上二十個司衛,其他人留在國子監,有什麽情況派人去京兆府找我。”
眾人應了聲“是”,齊燁快步走向國子監的出口。
路上衙役也將更加具體的情況和細節說了一下,劫獄有十一個人,手法很糙,一個拿刀,裹在草席裏,兩個拿匕首,剩下的則是搶了衙役的水火棍。
根本沒避人,十一個人衝過去後迅速放翻了京兆府外四個衙役,搶了水火棍後直奔地牢,獄卒有六人,退迴了地牢內,將通向地牢的兩處入口都從內鎖住了。
至於為什麽說這夥人是讀書人,因為他們之間的稱唿,學兄!
隻有各家書樓、書院,以及國子監內的讀書人,相互之間才會稱學兄。
還有一點,三個用水火棍的人身手極為強悍,獄卒可以對天起誓,絕對是練家子,水火棍舞的虎虎生風,都掄出殘影了,而且看體型又不太像是讀書人,長的很壯碩。
上了馬,齊燁猛然意識到一件事。
“不對啊,唐少秋不是之前押在南莊嗎,怎麽又到京兆府地牢了呢。”
這件事齊燁記得很清楚,程嬰、於鳳楠及其一夥黨羽抓的抓殺的殺,都被刑部和兵部的人馬送去西關了,唯有唐少秋還活著,這也是齊燁要求的,他想要知道唐少秋的動機。
早在從南關迴來後,齊燁讓公輸甲負責在親軍營旁邊建地牢。
地牢沒全部建完,卻也有可以關押人的地方,唐少秋就被關押在那裏。
阿卓解釋道:“前些日子刑部來了人,說唐少秋怎麽也是名士大儒,宮中和刑部隻是定了罪,卻沒個堵住悠悠眾口的說法,若是押在南莊會落了話柄,最好還是走個過場押在京中,押上兩日審問一番再送迴去,那時你尚在擺…”
阿卓想了想:“對,季元思說你在擺爛,什麽事都不過問,段平和我就拿了主意,將唐少秋押到京兆府地牢中。”
“你不覺得很奇怪嗎。”
齊燁一夾馬腹:“刑部幾乎從不插手這種事,別說與他們無關的事,哪怕就是和他們有關的,能避就避,要是別人插手了他們的本職工作,他們恨不得全部消失,不求有功但求無過,深怕沾惹上任何麻煩。”
阿卓聞言,麵露思索之色。
可不是怎麽的,刑部和齊燁根本沒任何交情,為什麽會突然一副“我為你好”的模樣,建議將唐少秋從南莊押到京中關押?
疑點,越來越多。
阿卓連忙揚起馬鞭追上齊燁:“難道刑部有唐少秋同黨?”
沒等齊燁開口,阿卓又說了一句:“不應啊,當初我還問過刑部的人,要不要先將唐少秋送去刑部地牢,刑部說還是送去京兆府地牢好,那是你的地盤。”
齊燁眉頭緊鎖。
如果刑部牽扯進去的話,或者某個刑部大人想要救唐少秋,那麽劫獄這事不可能如此草率,也不可能如此潦草的失敗。
還有另一種解釋,如果真要是刑部哪位官員想要救唐少秋,為了避免嫌疑才建議讓唐少秋去京兆府地牢,而非刑部大牢。
可這種解釋又太過牽強了,因為最早提這事的本來就是刑部的人馬,早晚會查到他們身上,既然都敢冒著這麽大風險營救唐少秋,為什麽不索性讓唐少秋去刑部大牢關押,反而更方便營救,畢竟刑部大牢不在刑部衙署,人煙稀少,守衛也更加鬆懈。
三人騎著快馬帶著司衛趕往京兆府,心思各異。
尤其是齊燁,總覺得所有的事都有關聯。
禮部將科考定在今日,看似沒毛病,又不符合常理。
科考,國朝盛舉,竟然會被人縱火,而且一點就點了三處,尋常人別說進國子監縱火了,連靠近國子監都沒可能。
劫獄這事更古怪,他去過京兆府大牢,就算從裏側鎖了門,依舊有辦法撞開,不算太麻煩。
外麵主事、衙役,攔不住劫獄的賊人,可賊人卻失敗了。
刑部最早建議讓唐少秋在京中關押,破天荒,以前從來不參與這種事。
所有的所有,一切的一切,禮部、刑部,國子監科考、京兆府劫獄,不知為何,齊燁總覺得這些事有所關聯。
所有考生都伸著脖子往外看,大量的司衛和京衛衝進了監中。
齊燁第一時間帶著人跑到了事發地點,到了地方就看一眼,無比的確定,人為的。
整個國子監的建築都集中在一條軸線上,自南而北,分別是聚賢門、太學門以及二堂一廳,其他建築圍繞主體建築分布周邊。
火勢最大的地方在賢門館區域,也就是最後方,平常是博士、助教、直講等教書先生們起居以及辦公的地方。
連成一片的房子,從旺仔見到濃煙到大家趕過來,至多半刻鍾,燒沒了三分之一。
西望,火勢愈發大的是林苑那邊,兩日前禮部命人將大量的食物、木柴送了過去,當做臨時的膳房,專門負責為科考學子們做飯送飯。
另一處失火地點是備營,也是臨時搭建的,供今夜禮部和各衙官員閱卷的地方,多是班房,建築比較分散,遠遠望去像是沒燒起來,有煙無火,應該是無傷。
“暫停所有考試,科考學子全部前往…”
齊燁一把抓過喻斌遞過來的布局圖,在上麵點了一下,當機立斷。
“這裏靠近國子監出口,讓考生全部撤離過去,張府尹率各部衙役保護這些學子,叫孫將軍帶著京衛封鎖國子監後,盤查所有出入人員。”
齊燁這邊剛下完令,沒等小夥伴們離開呢,一個京兆府衙役匆匆跑了過來。
“殿下,出事了,京兆府出事了,府尹大人讓您馬上前往京兆府地牢。”
一聽“地牢”二字,齊燁心裏咯噔一聲。
上氣不接下氣的衙役跑過來後,顧不得喘勻了氣:“劫獄,有賊人劫獄,案犯唐少秋險些被劫走了。”
“劫獄?!”齊燁眼眶暴跳:“慢著,險些被劫走了是什麽意思。”
“今日科考各房大人和衙役都來了國子監,京兆府中沒了人手,來了一群讀書人,蒙著麵,竟想將唐少秋給劫走,獄卒拚死用命,這才沒讓那些讀書人…被那群賊人劫走唐少秋。”
齊燁麵色一變再變,瞬間鎮定了下來。
“國子監走水失火,有賊人去京兆府地牢劫獄…”
齊燁滿腹狐疑:“兩件事有所關聯,難道是一夥人幹的,為了聲東擊西?”
小夥伴們連連點頭,也是這麽想的。
“說不通啊。”
齊燁立馬推翻了自己的猜測:“如果劫獄是目的,這時間也根本沒把握好啊,要麽是先縱火,將所有人都吸引過來,再去劫獄才對,要麽一起做,首尾難顧,給劫獄的人逃跑爭取時間。”
齊燁這麽一說,大家都反應過來了,是這麽迴事,說不通。
劉旺詢問一番京兆府跑來的衙役,果然,如齊燁所說,時間對不上。
劫獄的事情是兩刻鍾以前發生的,衙役跑到國子監的時候,正好發生縱火。
這就是說,劫獄要比縱火提前發生了至少一刻鍾。
那麽如果兩件事有關聯的話,應該是先縱火,再劫獄,而不是先劫獄,再縱火,或是兩件事一起做。
還有,縱火未免有些多此一舉了。
本身京兆府就沒什麽活口,除了幾個文吏就是獄卒,衙役都被叫來了,想要劫獄的話,難度係數並不高。
當然,也可以解釋為了爭取逃跑的時間,國子監一旦走水的話,京衛和武卒的注意力都被吸引了過來,追查和搜查的人手不會太多。
“這也太業餘了吧。”
齊燁滿腹疑竇:“果然是讀書人,劫個獄都沒劫成,抓了多少人?”
衙役吞咽了一口口水:“一人未抓到,跑…跑脫了。”
“什麽?!”齊燁一臉你特麽在逗我的表情:“一群手無縛雞之力的業餘讀書人,劫獄沒劫成,還全都跑走了?”
“是,是跑脫了,身手…身手高強,京兆府內的獄卒傷了不少人。”
齊燁眼眶微微抖動了一下,和小夥伴們麵麵相覷。
如果身手高強,為什麽劫獄沒成功?
劫獄不成功,代表這就是一群弱雞。
可既然是一群弱雞,又為什麽劫獄都劫不明白?
“先去京兆府,旺仔和阿卓跟我走,帶上二十個司衛,其他人留在國子監,有什麽情況派人去京兆府找我。”
眾人應了聲“是”,齊燁快步走向國子監的出口。
路上衙役也將更加具體的情況和細節說了一下,劫獄有十一個人,手法很糙,一個拿刀,裹在草席裏,兩個拿匕首,剩下的則是搶了衙役的水火棍。
根本沒避人,十一個人衝過去後迅速放翻了京兆府外四個衙役,搶了水火棍後直奔地牢,獄卒有六人,退迴了地牢內,將通向地牢的兩處入口都從內鎖住了。
至於為什麽說這夥人是讀書人,因為他們之間的稱唿,學兄!
隻有各家書樓、書院,以及國子監內的讀書人,相互之間才會稱學兄。
還有一點,三個用水火棍的人身手極為強悍,獄卒可以對天起誓,絕對是練家子,水火棍舞的虎虎生風,都掄出殘影了,而且看體型又不太像是讀書人,長的很壯碩。
上了馬,齊燁猛然意識到一件事。
“不對啊,唐少秋不是之前押在南莊嗎,怎麽又到京兆府地牢了呢。”
這件事齊燁記得很清楚,程嬰、於鳳楠及其一夥黨羽抓的抓殺的殺,都被刑部和兵部的人馬送去西關了,唯有唐少秋還活著,這也是齊燁要求的,他想要知道唐少秋的動機。
早在從南關迴來後,齊燁讓公輸甲負責在親軍營旁邊建地牢。
地牢沒全部建完,卻也有可以關押人的地方,唐少秋就被關押在那裏。
阿卓解釋道:“前些日子刑部來了人,說唐少秋怎麽也是名士大儒,宮中和刑部隻是定了罪,卻沒個堵住悠悠眾口的說法,若是押在南莊會落了話柄,最好還是走個過場押在京中,押上兩日審問一番再送迴去,那時你尚在擺…”
阿卓想了想:“對,季元思說你在擺爛,什麽事都不過問,段平和我就拿了主意,將唐少秋押到京兆府地牢中。”
“你不覺得很奇怪嗎。”
齊燁一夾馬腹:“刑部幾乎從不插手這種事,別說與他們無關的事,哪怕就是和他們有關的,能避就避,要是別人插手了他們的本職工作,他們恨不得全部消失,不求有功但求無過,深怕沾惹上任何麻煩。”
阿卓聞言,麵露思索之色。
可不是怎麽的,刑部和齊燁根本沒任何交情,為什麽會突然一副“我為你好”的模樣,建議將唐少秋從南莊押到京中關押?
疑點,越來越多。
阿卓連忙揚起馬鞭追上齊燁:“難道刑部有唐少秋同黨?”
沒等齊燁開口,阿卓又說了一句:“不應啊,當初我還問過刑部的人,要不要先將唐少秋送去刑部地牢,刑部說還是送去京兆府地牢好,那是你的地盤。”
齊燁眉頭緊鎖。
如果刑部牽扯進去的話,或者某個刑部大人想要救唐少秋,那麽劫獄這事不可能如此草率,也不可能如此潦草的失敗。
還有另一種解釋,如果真要是刑部哪位官員想要救唐少秋,為了避免嫌疑才建議讓唐少秋去京兆府地牢,而非刑部大牢。
可這種解釋又太過牽強了,因為最早提這事的本來就是刑部的人馬,早晚會查到他們身上,既然都敢冒著這麽大風險營救唐少秋,為什麽不索性讓唐少秋去刑部大牢關押,反而更方便營救,畢竟刑部大牢不在刑部衙署,人煙稀少,守衛也更加鬆懈。
三人騎著快馬帶著司衛趕往京兆府,心思各異。
尤其是齊燁,總覺得所有的事都有關聯。
禮部將科考定在今日,看似沒毛病,又不符合常理。
科考,國朝盛舉,竟然會被人縱火,而且一點就點了三處,尋常人別說進國子監縱火了,連靠近國子監都沒可能。
劫獄這事更古怪,他去過京兆府大牢,就算從裏側鎖了門,依舊有辦法撞開,不算太麻煩。
外麵主事、衙役,攔不住劫獄的賊人,可賊人卻失敗了。
刑部最早建議讓唐少秋在京中關押,破天荒,以前從來不參與這種事。
所有的所有,一切的一切,禮部、刑部,國子監科考、京兆府劫獄,不知為何,齊燁總覺得這些事有所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