轎子落下後,張瑞山探出了腦袋。


    老張四下看了看,和賊似的:“楚王走了?”


    “走了。”齊燁滿麵狐疑:“世伯剛剛就迴來了?”


    “誒呦。”張瑞山鑽了出來:“倒是剛剛迴來了,見了那楚王,便未敢露麵。”


    說完後,張瑞山上下打量了一番齊燁,樂嗬嗬的:“殿下遠赴南地辛勞至極,為我國朝立下赫赫戰功,本官還未…”


    齊燁沒好氣的說道:“世伯咱別裝了行嗎,有意思嗎。”


    一聽這熟悉的“世伯”二字,張瑞山哈哈大笑,他就喜歡聽齊燁叫“世伯”,落難的時候,一口一個世伯,抖起來的時候,也是叫世伯,惹禍了,還是世伯,如今走到了國朝從未有人走到了高度,依舊還是叫著世伯,這叫什麽,這他娘的就叫做初心,初心不改!


    “走走走,進去。”


    張瑞山大笑著,特意和齊燁並肩而行,走的也不快,和炫耀似的。


    許多官員見到二人有說有笑,大大的鬆了口氣,齊燁,還是那個齊燁,至少不會暴擊自己人。


    加上旺仔,三人進了正堂,不待張瑞山坐下,齊燁開口問道:“那楚王怎麽迴事,看著那麽別扭呢。”


    提到“楚王”,老張的笑容維持不下去了:“昨夜他便要尋本世伯。”


    “為小鳥宮央那事?”


    “不錯,要本世伯將那瀛人學子放了。”


    “世伯怎麽說的。”


    “還能怎麽說。”張瑞山呷了口茶:“世侄兒你抓的人,莫說他楚王,便是朝廷下了條子,本世伯也斷然不會放人。”


    這是實話,齊燁抓了很多人,都在京兆府地牢裏撅著。


    有幾個人的罪名其實也不大,哪怕是按照國朝律法,關了這麽久也該放出去了。


    之前齊燁離開了京中,前往了南關,就有一些人過來找張瑞山,尋思勸說一番將人放了,吏部和大理寺那邊走個程序,合情合理不用顧忌。


    張瑞山鳥都不鳥這群人,就一句話,齊燁抓來的人,要放讓齊燁放,他京兆府地牢就是出個地方,其他的不管,總之就是誰的麵子都不給。


    昨夜齊燁將小鳥宮央抓了後,吃了半筐餅,丟京兆府地牢裏消食去了。


    那時候張瑞山已經迴府了,齊燁也迴了南莊,楚王康凜得了信後就跑到了張府,讓張瑞山將人放了。


    老張也是頭鐵,麵對這位國朝三皇子,直接閉門不見,該吃吃該喝喝,睡到早上快上朝的時候,門子說康凜在門口杵了一個多時辰,後半夜太冷了,實在熬不住了才迴去的。


    張瑞山將昨夜的情況說了一下,齊燁聽的滿麵佩服之色。


    “世伯這麽猛的嗎,雖然您是三品大員,可康凜畢竟是皇子,連您府邸的門兒都沒進去?”


    “換了別的皇子,本世伯自然是不會如此怠慢的。”


    值得注意的是,老張說的是“自然是不會如此怠慢”,而非“自然是不敢如此怠慢”。


    “您的意思是…”齊燁沒聽明白:“三皇子脾氣好?”


    “錯!”


    張瑞山給齊燁和劉旺分別倒了杯茶後,這才坐下來幽幽的說道:“這龍子龍孫中,楚王性子最是急躁。”


    “能看出來,長的就挺急躁的。”


    見到文吏將茶點也送了上來,齊燁抓起兩塊桂花糕,和旺仔一人一塊。


    一大早就來了京中,到現在還沒吃飯呢,去老丈人那,季伯昌倒是讓倆人留下吃頓午飯,齊燁推辭了,著急辦正事。


    “剛剛遠遠在轎中觀望,楚王拂袖怒極而去,想來是世侄兒你惹惱了他。”


    張瑞山笑吟吟的說道:“就知定會是這結果。”


    齊燁聳了聳肩:“他走的時候還威脅我。”


    “威脅要讓讀書人聲討你?”


    “您怎麽知道?”


    “這位楚王殿下…”張瑞山滿麵揶揄之色:“也就這點能耐了。”


    齊燁沒聽懂:“這話是什麽意思?”


    “世侄兒來尋我,那可是問對人了,陛下登基後才冊封了這位楚王殿下,開朝至今,楚王首次入京,因此在京中知曉這位楚王是個什麽底細之人,屈指可數,本世伯便是其中之一。”


    齊燁點了點頭,除了太子外,其他幾個皇子都不在京中,隻有當年跟著老六造反,並且造反之前跟隨老六的人才和這幾位皇子接觸過。


    張瑞山倒不是老六的原班人馬,不過在前朝的時候暗中沒少幫助老六,老六舉旗造反後,老張也從京中跑到了北地投奔去了,那時候幾個皇子都在軍中。


    “三皇子,楚王殿下,自幼孔武有力,不,應是說天生神力,力大無窮。”


    張瑞山收起了戲謔笑容:“陛下本就是將軍出身,而楚王殿下可以說是十八般兵刃樣樣不通。”


    “嗯,能看出來,長的就和連環殺人…等會。”


    齊燁愣了一下:“是精通啊,還是不通啊?”


    “不通。”


    “十八般兵刃樣樣不通?”


    “不錯。”


    “啊?”齊燁張大了嘴巴:“您剛剛不是說他小時候天生神力嗎?”


    “嗯,如今也是天生神力。”


    “那怎麽還樣樣不通呢?”


    “天生神力,與不精兵刃,有何幹係?”


    “明白了,拳腳功夫!”齊燁恍然大悟:“就他這長相,這體格,也不需要使用兵刃了。”


    “不,楚王生平最是厭煩打殺之事,從不以力壓人。”


    齊燁:“???”


    “大人。”旺仔都聽不下去了,奇怪的問道:“那楚王殿下額頭上的疤是哪來的?”


    “喜讀書,愛不釋卷,讀書就入迷,吃飯、睡覺、入恭,書不離手,聽聞是幼年時讀書讀的入迷了,不小心撞在了兵器架上,長矛劃的。”


    旺仔:“…”


    齊燁的表情五花八門:“書呆子啊?”


    “倒也不能說是書呆子。”


    張瑞山搖了搖頭:“書呆子,至少還知曉這花前月下,這楚王殿下,隻知讀書,隻有讀書,隻會讀書,你可知他為何長的如此壯碩?”


    “為啥啊?”


    “吃飽撐的。”


    齊燁:“…”


    “用飯時也喜讀書,入了迷便不知不覺吃了許多,久而久之,便成了這般體型了。”


    “我…”齊燁張著嘴,半天都不知道該說點什麽。


    旺仔一頭霧水:“那不應該極為癡肥嗎,為何會如此壯碩?”


    “常年奔波所致,最喜拜訪名士大儒,許多大家隱居山林,楚王慕名而訪,可謂跋山涉水路途遙遠極為奔波,窮山惡水之地皆是盜匪與猛獸,為了可拜訪這些大家,楚王便勤增力氣,健壯身形,以供行路及驅惡人猛獸之用。”


    “臥槽,這特麽就是個奇葩啊,那陛下怎麽還讓他擔任北軍副帥呢?”


    “陛下恐他再這麽下去,遲早有一日讀書讀傻了…”


    說到一半,張瑞山嘴裏嘀咕了一句,估計是說“已經夠傻的了”。


    齊燁都不知是該笑還是該哭了:“那怎麽和瀛賊搞到一起去了呢,他不知道陛下恨瀛賊嗎?”


    “是否知曉,不敢妄議,不過這楚王殿下最是敬京中讀書人,學子、書生、文臣、名士、大儒、大家,極為敬重,無論學識好壞高低,也最喜與這些人打交道,若說與瀛賊親密,倒也不見得,應是覺著抓了瀛賊讀書人有亂國朝禮儀顏麵,除了這書、這讀書人,他最是重視這禮之一字,加之應是國子監煽風點火,方與殿下氣惱。”


    “怪不得。”齊燁撮著牙花子:“難怪剛才整那死出。”


    張瑞山又笑了:“若是旁人被楚王厭惡了,尤是讀書人或是文臣,便是大禍臨頭,可若是世侄兒你,無需擔憂。”


    齊燁哈哈大笑,知道老張什麽意思。


    就康凜這德行,最多從道德與名聲的兩個角度攻訐自己,這種招數對自己來講,可以說是完全miss,下下閃避,因為他根本沒道德,至於名聲,嗬嗬,等於是反向輸出,名聲越不好他越喜歡。


    張瑞山不知是想到了什麽,麵露幾分莫名。


    “雖說不用過於擔憂,不過…”


    “不過什麽?”


    “倒是前幾年聽過一些傳聞,北地傳聞。”


    張瑞山放下茶杯:“北地官場有幾名官員出自世家,官聲極差,欺民害民,聽聞楚王得知後便尋了過去,整日守在那些官員府邸門口,張口賜教,閉口論道,張嘴大禮,閉嘴小節,滿嘴之乎者也,滿口人倫道德,那些官員是打,不敢,罵,不敬,驅趕,又沒這膽子,足足月餘不厭其煩,論道賜教,論不過,也教不成,最終被楚王煩的辭去了官職,還有一人似是得了瘋病,說是即便夜間歇息了,楚王那說教的聲音也如魔音灌腦一般喋喋不休揮之不去,尋了無數名醫,皆說是心病,最終似是要尋短見一了百了。”


    齊燁的額頭,開始見汗了。


    旺仔吞咽了一口口水,腦補了一下相關的情景,臉上罕見的流露出了幾分懼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紈絝世子不好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菲碩莫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菲碩莫薯並收藏紈絝世子不好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