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一日一日的過去,轉眼間已是入了秋。
南關,依舊是那個南關。
南關,卻也不是當初那個南關。
變的是人,而非城。
變的是心,而非關。
齊燁愈發的閑散,大量的工坊蓋滿了南野後方。
工坊旁,又出現了規模巨大的市集。
人們早已習慣穿著布衣的異族穿梭在南野,甚至出現在越州城中。
越州城的南城門,也不知多少時日未曾抬起了,除了上工的百姓自由出入,還有大量的世家子跟著南野“戰卒”出關入山。
越州城外三裏處,出現了一座大牆,離得遠了,是一座牆,離的近了,如同一座堡壘,上麵滿是軍器,可以容納千人有餘。
每當望向這座即將徹底完工的“大牆”時,白修竹等人總在感慨,如果有朝一日還有異族叩關,必先要攻打這座大牆,可這座大牆,比越州城牆更加難攻,與其如此,不如攻打越州。
但是攻打越州呢,又等於進入了大牆與越州城牆中間的死亡地帶,腹背受敵。
隻是白修竹等人認為這座大牆或許建廢了,怕是永遠用不上了。
因為太多太多的異族都跑來上工了,鑄大牆,砍樹,建房子。
老白毫不懷疑,真要有異族部落打過來,怕是不等邊軍動手,這些來自各部的異族就會衝上去與叩關之人以命相搏。
沒辦法,齊燁給的太多了,太多太多了。
越州城外,連片的“住宅區”,都是異族居住的,為了建蓋這些居住區,塗州外麵的山林都快砍光了。
人們總是在想,如果有一天異族沒活可幹的時候該怎麽辦,會迴到山林之中,還是如何?
每當他們冒出這個想法的時候,沒過多久,齊燁又搞出新花樣了,每個花樣,都需要大量的人手,勞動力似乎總是不夠用,遠遠不夠用。
大量的財貨被朵、木鹿二部帶迴來後,一些世家出關了,進了山,入了林,在距離邊關不遠的位置建造聚居地,村落,膽子很大,仿佛不怕死一樣。
南關,變了,關裏關外,徹底變了。
導致這些改變的,是一個年輕人,後麵跟著一條小狼的年輕人,穿著儒袍,騎在馬上,哈欠連連。
人們見到這位年輕人時,總是側耳傾聽,傾聽著這位年輕人會說出什麽話,每一個字都聽的認真,因為每個字,都關乎著無數人的生計。
第一場秋雨落下了,雨很大,風很狂,各個工頭接到了通知,迴去休息,工錢照發。
越州城外,已經可以白日上工的異族們,在雨中奔跑著,很失望。
因為他們和南野的百姓約好了,今日下工要大幹一場,踢球!
雨不停,踢不了,風太大。
南野城南方向,有一個叫做足球場的地方,人們最喜歡去那裏,看熱鬧,下注,揮舞著手臂嗷嗷叫著,為自己喜歡的球隊加油打氣。
百姓有兩支球隊,一支叫做世子爺威武隊,一支叫做開拓者隊。
南軍有六支球隊,一營一支。
異族有三支,朵隊、木鹿隊、幼狼隊。
雨來的快,去的也快,工頭們打聽了一下,今日不上工了,歡唿聲響起,大量的百姓和異族跑向足球場,南野基金會讚助的忠君愛國杯今日可以四強比賽了。
雨剛停,日頭露了出來,一輛馬車悄聲無息的進入了越州。
剛進越州城門,馬車停下,一位老者在隨從的攙扶下走了進來。
穿著儒袍低調入城的熊思賢唿吸著新鮮的空氣與泥土的芬芳,敲了敲老腰。
“可算是到了,苦煞老夫,少說也有十年未如此遠行過了。”
一位書生裝扮的年輕人下了車,身材修長,一身一塵不染的白衣極為惹眼,頭戴鬥笠,冷不丁一看還當是翩翩少年郎,湊近一看才知是個女子,身材雖是修長,卻略微有些“平坦”。
“阿爺何須如此。”
女子名叫熊琪,正是當朝門下省侍中熊思賢親孫女。
“自從入了南地,一路走來越是靠近南關,越是聽到那幽王府世子的名號,百姓、士林、世家,無不提及賢名,單單憑著此事便知有貓膩。”
“眼見為實耳聽為虛,未親眼所見,不可隨意定論。”
熊思賢四下張望著:“既來了,自要親眼瞧瞧,瞧瞧這幽王府世子殿下,究竟是靠著什麽本事竟能令南地的諸世家都如此忌憚服帖。”
“空穴來風必有因,阿爺還應小心幾分。”
熊琪將車門關上後,輕聲道:“京中傳言愈演愈烈,南軍誇,世家誇,百姓亦誇,似是這南地人人皆誇,由此可見這幽王府世子要麽是大偽大奸,要麽是大賢大良,他才這般歲數,要我看,八成是其前者。”
熊思賢啞然失笑,沒有多說什麽。
其實早在很久之前他就和老六說過想來南地,來南關親自看看,隻是老六一直拖延著,也不想他來。
要知道那個期間是尚書省被打殘的前後,下獄了很多人,緣由正是南地諸世家跑去京中給齊燁請功。
事倒是結了,可影響卻極為深遠。
知道離京前,京中已經謠言沸沸揚揚,齊燁都離京這麽久了,去了南地,去了南關這麽久了,到底要幹什麽,為什麽還不迴京,又為什麽南地那邊人人誇讚。
關於齊燁的傳聞有很多,似真似假,關於南軍,關於異族,關於很多很多事,人們議論紛紛。
禮部左侍郎仇潤豐和陸行迴去了,對齊燁不吝讚美之詞,對百姓如何如何好等等等等。
可越是如此,朝廷也愈發擔憂,齊燁,離開的太久了。
要麽說很多官員也是賤,齊燁在京中的時候,他們希望這狗日的趕緊滾,滾的久了,又心裏發慌,想著趕緊叫迴來,你他娘的一個天天惹是生非的二杆子,跑南地之後是個人都誇你,咋的,被奪舍了?
不管怎麽說,宮中對齊燁是無條件的信任,老六似乎也是怕謠言越來越誇張影響到齊燁,傳了熊思賢入宮,原本是讓熊思賢選個人來南關看看,這位老大人卻要求親自過來。
老六最終也就同意了,朝廷中,是沒有人比熊思賢更加適合叫天下人閉嘴了。
爺孫倆外加一個馬夫和隨從,一行四人,正暗暗奇怪呢,越州是兵城,怎麽出入的百姓這麽多。
一個虎頭虎腦的小子突然湊了過來,眼珠子地裏咕嚕亂轉。
“老爺爺,您們一看就是打北邊來的,尋向導嗎。”
半大的小子古靈精怪,拍了拍胸脯:“半貫錢,帶你們走遍南關三城,老爺爺您說地方,沒有小圖不知的去處。”
“半貫錢?”熊琪沒好氣的說道:“你當我們是…”
“慢著!”
熊思賢猛皺眉頭:“小娃娃,你這模樣…非是漢人?”
“不是,小圖是鷹圖族人。”
“鷹圖…關外山林蠻…山林異族?”
“是,別看小圖不是漢民,可小圖最懂…”
熊思賢迫不及待的打斷道:“既是異族,為何出現在我大康關城之中,難道…難道傳聞是真的?”
熊琪也是秀眉微皺:“你這漢話與誰學的?”
“老爺快看。”沒等小家夥開口,馬夫目瞪口呆:“阿爺快看。”
一行人順著熊琪的目光望了過去,望去,少說數十人,三三兩兩結伴而行,皆是異族,擦肩而過的軍伍、漢家百姓,早就習以為常,看都不會多看一眼。
南關,依舊是那個南關。
南關,卻也不是當初那個南關。
變的是人,而非城。
變的是心,而非關。
齊燁愈發的閑散,大量的工坊蓋滿了南野後方。
工坊旁,又出現了規模巨大的市集。
人們早已習慣穿著布衣的異族穿梭在南野,甚至出現在越州城中。
越州城的南城門,也不知多少時日未曾抬起了,除了上工的百姓自由出入,還有大量的世家子跟著南野“戰卒”出關入山。
越州城外三裏處,出現了一座大牆,離得遠了,是一座牆,離的近了,如同一座堡壘,上麵滿是軍器,可以容納千人有餘。
每當望向這座即將徹底完工的“大牆”時,白修竹等人總在感慨,如果有朝一日還有異族叩關,必先要攻打這座大牆,可這座大牆,比越州城牆更加難攻,與其如此,不如攻打越州。
但是攻打越州呢,又等於進入了大牆與越州城牆中間的死亡地帶,腹背受敵。
隻是白修竹等人認為這座大牆或許建廢了,怕是永遠用不上了。
因為太多太多的異族都跑來上工了,鑄大牆,砍樹,建房子。
老白毫不懷疑,真要有異族部落打過來,怕是不等邊軍動手,這些來自各部的異族就會衝上去與叩關之人以命相搏。
沒辦法,齊燁給的太多了,太多太多了。
越州城外,連片的“住宅區”,都是異族居住的,為了建蓋這些居住區,塗州外麵的山林都快砍光了。
人們總是在想,如果有一天異族沒活可幹的時候該怎麽辦,會迴到山林之中,還是如何?
每當他們冒出這個想法的時候,沒過多久,齊燁又搞出新花樣了,每個花樣,都需要大量的人手,勞動力似乎總是不夠用,遠遠不夠用。
大量的財貨被朵、木鹿二部帶迴來後,一些世家出關了,進了山,入了林,在距離邊關不遠的位置建造聚居地,村落,膽子很大,仿佛不怕死一樣。
南關,變了,關裏關外,徹底變了。
導致這些改變的,是一個年輕人,後麵跟著一條小狼的年輕人,穿著儒袍,騎在馬上,哈欠連連。
人們見到這位年輕人時,總是側耳傾聽,傾聽著這位年輕人會說出什麽話,每一個字都聽的認真,因為每個字,都關乎著無數人的生計。
第一場秋雨落下了,雨很大,風很狂,各個工頭接到了通知,迴去休息,工錢照發。
越州城外,已經可以白日上工的異族們,在雨中奔跑著,很失望。
因為他們和南野的百姓約好了,今日下工要大幹一場,踢球!
雨不停,踢不了,風太大。
南野城南方向,有一個叫做足球場的地方,人們最喜歡去那裏,看熱鬧,下注,揮舞著手臂嗷嗷叫著,為自己喜歡的球隊加油打氣。
百姓有兩支球隊,一支叫做世子爺威武隊,一支叫做開拓者隊。
南軍有六支球隊,一營一支。
異族有三支,朵隊、木鹿隊、幼狼隊。
雨來的快,去的也快,工頭們打聽了一下,今日不上工了,歡唿聲響起,大量的百姓和異族跑向足球場,南野基金會讚助的忠君愛國杯今日可以四強比賽了。
雨剛停,日頭露了出來,一輛馬車悄聲無息的進入了越州。
剛進越州城門,馬車停下,一位老者在隨從的攙扶下走了進來。
穿著儒袍低調入城的熊思賢唿吸著新鮮的空氣與泥土的芬芳,敲了敲老腰。
“可算是到了,苦煞老夫,少說也有十年未如此遠行過了。”
一位書生裝扮的年輕人下了車,身材修長,一身一塵不染的白衣極為惹眼,頭戴鬥笠,冷不丁一看還當是翩翩少年郎,湊近一看才知是個女子,身材雖是修長,卻略微有些“平坦”。
“阿爺何須如此。”
女子名叫熊琪,正是當朝門下省侍中熊思賢親孫女。
“自從入了南地,一路走來越是靠近南關,越是聽到那幽王府世子的名號,百姓、士林、世家,無不提及賢名,單單憑著此事便知有貓膩。”
“眼見為實耳聽為虛,未親眼所見,不可隨意定論。”
熊思賢四下張望著:“既來了,自要親眼瞧瞧,瞧瞧這幽王府世子殿下,究竟是靠著什麽本事竟能令南地的諸世家都如此忌憚服帖。”
“空穴來風必有因,阿爺還應小心幾分。”
熊琪將車門關上後,輕聲道:“京中傳言愈演愈烈,南軍誇,世家誇,百姓亦誇,似是這南地人人皆誇,由此可見這幽王府世子要麽是大偽大奸,要麽是大賢大良,他才這般歲數,要我看,八成是其前者。”
熊思賢啞然失笑,沒有多說什麽。
其實早在很久之前他就和老六說過想來南地,來南關親自看看,隻是老六一直拖延著,也不想他來。
要知道那個期間是尚書省被打殘的前後,下獄了很多人,緣由正是南地諸世家跑去京中給齊燁請功。
事倒是結了,可影響卻極為深遠。
知道離京前,京中已經謠言沸沸揚揚,齊燁都離京這麽久了,去了南地,去了南關這麽久了,到底要幹什麽,為什麽還不迴京,又為什麽南地那邊人人誇讚。
關於齊燁的傳聞有很多,似真似假,關於南軍,關於異族,關於很多很多事,人們議論紛紛。
禮部左侍郎仇潤豐和陸行迴去了,對齊燁不吝讚美之詞,對百姓如何如何好等等等等。
可越是如此,朝廷也愈發擔憂,齊燁,離開的太久了。
要麽說很多官員也是賤,齊燁在京中的時候,他們希望這狗日的趕緊滾,滾的久了,又心裏發慌,想著趕緊叫迴來,你他娘的一個天天惹是生非的二杆子,跑南地之後是個人都誇你,咋的,被奪舍了?
不管怎麽說,宮中對齊燁是無條件的信任,老六似乎也是怕謠言越來越誇張影響到齊燁,傳了熊思賢入宮,原本是讓熊思賢選個人來南關看看,這位老大人卻要求親自過來。
老六最終也就同意了,朝廷中,是沒有人比熊思賢更加適合叫天下人閉嘴了。
爺孫倆外加一個馬夫和隨從,一行四人,正暗暗奇怪呢,越州是兵城,怎麽出入的百姓這麽多。
一個虎頭虎腦的小子突然湊了過來,眼珠子地裏咕嚕亂轉。
“老爺爺,您們一看就是打北邊來的,尋向導嗎。”
半大的小子古靈精怪,拍了拍胸脯:“半貫錢,帶你們走遍南關三城,老爺爺您說地方,沒有小圖不知的去處。”
“半貫錢?”熊琪沒好氣的說道:“你當我們是…”
“慢著!”
熊思賢猛皺眉頭:“小娃娃,你這模樣…非是漢人?”
“不是,小圖是鷹圖族人。”
“鷹圖…關外山林蠻…山林異族?”
“是,別看小圖不是漢民,可小圖最懂…”
熊思賢迫不及待的打斷道:“既是異族,為何出現在我大康關城之中,難道…難道傳聞是真的?”
熊琪也是秀眉微皺:“你這漢話與誰學的?”
“老爺快看。”沒等小家夥開口,馬夫目瞪口呆:“阿爺快看。”
一行人順著熊琪的目光望了過去,望去,少說數十人,三三兩兩結伴而行,皆是異族,擦肩而過的軍伍、漢家百姓,早就習以為常,看都不會多看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