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六是沙場老將,越看軍報越不對勁。
哪裏不對勁,他知道。
為什麽不對勁,他不知道。
沒道理啊,這麽一場大戰、惡戰,意外頻出,守的如此艱難,怎麽就沒談軍功這事呢?
“不管如何總之是守住了,破敵軍二十餘萬,可謂大捷。”
看天色差不多了,老六站起身,活動活動老腰:“開朝再議吧。”
“陛下,還有一事。”
文德跟著站起了身:“開朝後,尚書省或會提及,隻是不知何時提及。”
“何事?”
“馬牌一事,京中馬牌需去南莊旁考取,此事本是南莊、京兆府、戶部…”
一聽涉及到了南莊,老六打斷道:“撿緊要的說。”
“尚書省欲將那考取馬照之權收迴朝廷。”
“尚書省…”老六的麵色變的有些玩味:“若朕的記得不錯,當初齊燁與戶部有言在先,這考取馬照之地由南莊統管。”
“是,贇尚書、張府尹二位大人的確應允過。”
“既是應允過,這尚書省又不統管搶糧…”
說到這,老六冷笑了一聲:“慢著,是尚書省,還是尚書省的官員。”
“左丞曲大人。”
“曲芠博?”
“是。”
“為何?”
“聽聞…聽聞是…”
文德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老六罵道:“有屁快放。”
“隻是猜測。”
“說!”
“怕隻是詰難由頭。”
“詰難齊燁?”
“應是如此,曲芠博是太子妃姨丈,而曲家在南地又與董家交好,董家…”
“董家又因呂元嘉之事被齊燁鬧的死去活來?”
“想來是這緣故。”
“應不是如此簡單,董孝通不傻,他比誰都知曉董家靠的是他這三道軍器監監正才走到今日,朕能給他,就能收迴來,他膽敢招惹齊燁,就不怕朕收了他這三道監正之職?”
文德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前些日子聽到了些宮中傳聞,老奴起初不以為意,現在想來應是真的。”
“是何傳聞?”
“齊世子離京前後不是讓人建了不少作坊嗎,之後這些作坊賺了錢,賺了大錢,可謂是日進鬥金,不少人便想投些份子,東宮…不,是太子妃似乎是也動了心思,派人去了南莊。”
“那便是了,如今南莊是季渃嫣那妮子做主,她豈會給太子妃顏麵,而曲芠博又曆來貪財。”
說到這,老六哼了一聲:“朕登基後未對尚書省大動幹戈,看來是這曲芠博以為他這左丞之位穩如泰山了。”
“那太子妃…”
“這是太子的事,待太子迴京自會處置。”
“是。”
“齊燁這孩子,可謂是非不離身。”
提起齊燁,老六也是哭笑不得:“他在京中時,朕覺著他莽撞,現在離了京朕方才知曉,他不莽撞又如何辦差,放眼朝廷皆是沉穩之輩,可這些沉穩的朝臣若是去了南地,當真可將呂元嘉一案查個水落石出?”
老六自問自答:“若不莽撞,這案子八成會成了懸案。”
“那陛下的意思是?”
“靜觀其變,齊燁去南地鬧的動靜可不小,想要收拾他的人應是不止一個曲芠博,待這些跳梁小醜統統跳出來時…”
老六沒說完,又露出了冷笑。
文德頗為意外:“陛下想要親自出手?”
“不錯。”老六又坐在了台階上:“齊燁離京前總是惹事,那時朕瞻前顧後,既想教訓他,又想護著他,倒是遇了不少風浪,終究是靠他自己化解。”
老六歎了口氣:“朕,悔了,應早些護著他,可還記得他得知了呂元嘉一事後,這孩子竟二話沒有離了京趕赴南地,還是在年關時,之後南關起了戰事,又馬不停蹄的趕到了南關,雖說去了也是添亂,可畢竟有這份心,如今他不在京中,朕也該做一些早就應該做的事了。”
“陛下,老奴覺著…覺著可能輪不到您出手。”
“這是什麽話。”老六沒好氣的說道:“朕不護著他,誰還能護著他?”
“這…”
文德有些猶豫了,給老六一個打擊吧,怕傷著他,不給他一個打擊吧,這家夥還擱那自我感動。
“陛下,老奴覺著應是輪不到您出手了。”
文德覺得還是應該懟懟老六:“無論是誰要對齊世子出手,不外乎朝堂攻訐、士林聲討以及耍些陰謀詭計。”
“不錯,都是小道罷了。”
“您看啊,若是朝堂攻訐,贇乘泰、喻文州,二位大人會出手,贇大人已是多次提及,想要叫齊世子入朝為官,入戶部為官,喻大人之子喻斌又是齊世子弟子,二位大人不會置身事外。”
“有道理,可若是士林聲討呢?”
文德提醒道:“季少師逢人便以齊世子泰山自居,還有如今在書樓教書的徐功許老大人,有這二位在,誰敢在士林中搞風搞雨。”
老六麵色有些古怪,沉吟了片刻:“你這麽一說,齊燁還真是…”
文德接著說道:“朝堂攻訐,贇大人、喻大人,還有張府尹,有這三位大人在,士林,有季少師與徐功,至於說這陰謀詭計…”
老六迫不及待的大笑道:“哈,朕最善對付這耍陰謀詭計之人,一切陰謀詭計在朕的…”
文德小聲提醒道:“季大小姐。”
老六的笑聲戛然而止。
文德瞅了眼老六,他是發現了,眼前這主兒是吃屎都趕不上熱的,現在想罩著齊燁了,早幹嘛去了,如今人家根本不需要你了,哪涼快哪待著去吧。
“不行!”老六急了:“朕可是知曉的,齊燁一定在南地搜刮了不少錢財,若不然前幾日他豈會讓太子派人轉交給宮中十萬貫為德妃祝壽。”
文德:“…”
老六明顯急了:“太子那狗日的定是私下黑了不少,齊燁八成是給了二十萬貫,太子黑下了十萬貫,將剩下那十萬貫交到宮中,以朕對齊燁的了解,他曆來是十取一的,這便是說,他在南地至少到手了百五十萬貫到二百萬貫,朕若不為他做點事,待他迴了京,朕又要如何向他伸手。”
文德沒吭聲,老六,總是能夠刷新底線,一次又一次。
不過話說迴來,老六的確是挺了解齊燁的,這個“十取一”不能說完全準確吧,反正浮動不大。
可惜,老六了解齊燁是真了解,就是有點不太了解他親兒子。
哪裏不對勁,他知道。
為什麽不對勁,他不知道。
沒道理啊,這麽一場大戰、惡戰,意外頻出,守的如此艱難,怎麽就沒談軍功這事呢?
“不管如何總之是守住了,破敵軍二十餘萬,可謂大捷。”
看天色差不多了,老六站起身,活動活動老腰:“開朝再議吧。”
“陛下,還有一事。”
文德跟著站起了身:“開朝後,尚書省或會提及,隻是不知何時提及。”
“何事?”
“馬牌一事,京中馬牌需去南莊旁考取,此事本是南莊、京兆府、戶部…”
一聽涉及到了南莊,老六打斷道:“撿緊要的說。”
“尚書省欲將那考取馬照之權收迴朝廷。”
“尚書省…”老六的麵色變的有些玩味:“若朕的記得不錯,當初齊燁與戶部有言在先,這考取馬照之地由南莊統管。”
“是,贇尚書、張府尹二位大人的確應允過。”
“既是應允過,這尚書省又不統管搶糧…”
說到這,老六冷笑了一聲:“慢著,是尚書省,還是尚書省的官員。”
“左丞曲大人。”
“曲芠博?”
“是。”
“為何?”
“聽聞…聽聞是…”
文德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老六罵道:“有屁快放。”
“隻是猜測。”
“說!”
“怕隻是詰難由頭。”
“詰難齊燁?”
“應是如此,曲芠博是太子妃姨丈,而曲家在南地又與董家交好,董家…”
“董家又因呂元嘉之事被齊燁鬧的死去活來?”
“想來是這緣故。”
“應不是如此簡單,董孝通不傻,他比誰都知曉董家靠的是他這三道軍器監監正才走到今日,朕能給他,就能收迴來,他膽敢招惹齊燁,就不怕朕收了他這三道監正之職?”
文德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前些日子聽到了些宮中傳聞,老奴起初不以為意,現在想來應是真的。”
“是何傳聞?”
“齊世子離京前後不是讓人建了不少作坊嗎,之後這些作坊賺了錢,賺了大錢,可謂是日進鬥金,不少人便想投些份子,東宮…不,是太子妃似乎是也動了心思,派人去了南莊。”
“那便是了,如今南莊是季渃嫣那妮子做主,她豈會給太子妃顏麵,而曲芠博又曆來貪財。”
說到這,老六哼了一聲:“朕登基後未對尚書省大動幹戈,看來是這曲芠博以為他這左丞之位穩如泰山了。”
“那太子妃…”
“這是太子的事,待太子迴京自會處置。”
“是。”
“齊燁這孩子,可謂是非不離身。”
提起齊燁,老六也是哭笑不得:“他在京中時,朕覺著他莽撞,現在離了京朕方才知曉,他不莽撞又如何辦差,放眼朝廷皆是沉穩之輩,可這些沉穩的朝臣若是去了南地,當真可將呂元嘉一案查個水落石出?”
老六自問自答:“若不莽撞,這案子八成會成了懸案。”
“那陛下的意思是?”
“靜觀其變,齊燁去南地鬧的動靜可不小,想要收拾他的人應是不止一個曲芠博,待這些跳梁小醜統統跳出來時…”
老六沒說完,又露出了冷笑。
文德頗為意外:“陛下想要親自出手?”
“不錯。”老六又坐在了台階上:“齊燁離京前總是惹事,那時朕瞻前顧後,既想教訓他,又想護著他,倒是遇了不少風浪,終究是靠他自己化解。”
老六歎了口氣:“朕,悔了,應早些護著他,可還記得他得知了呂元嘉一事後,這孩子竟二話沒有離了京趕赴南地,還是在年關時,之後南關起了戰事,又馬不停蹄的趕到了南關,雖說去了也是添亂,可畢竟有這份心,如今他不在京中,朕也該做一些早就應該做的事了。”
“陛下,老奴覺著…覺著可能輪不到您出手。”
“這是什麽話。”老六沒好氣的說道:“朕不護著他,誰還能護著他?”
“這…”
文德有些猶豫了,給老六一個打擊吧,怕傷著他,不給他一個打擊吧,這家夥還擱那自我感動。
“陛下,老奴覺著應是輪不到您出手了。”
文德覺得還是應該懟懟老六:“無論是誰要對齊世子出手,不外乎朝堂攻訐、士林聲討以及耍些陰謀詭計。”
“不錯,都是小道罷了。”
“您看啊,若是朝堂攻訐,贇乘泰、喻文州,二位大人會出手,贇大人已是多次提及,想要叫齊世子入朝為官,入戶部為官,喻大人之子喻斌又是齊世子弟子,二位大人不會置身事外。”
“有道理,可若是士林聲討呢?”
文德提醒道:“季少師逢人便以齊世子泰山自居,還有如今在書樓教書的徐功許老大人,有這二位在,誰敢在士林中搞風搞雨。”
老六麵色有些古怪,沉吟了片刻:“你這麽一說,齊燁還真是…”
文德接著說道:“朝堂攻訐,贇大人、喻大人,還有張府尹,有這三位大人在,士林,有季少師與徐功,至於說這陰謀詭計…”
老六迫不及待的大笑道:“哈,朕最善對付這耍陰謀詭計之人,一切陰謀詭計在朕的…”
文德小聲提醒道:“季大小姐。”
老六的笑聲戛然而止。
文德瞅了眼老六,他是發現了,眼前這主兒是吃屎都趕不上熱的,現在想罩著齊燁了,早幹嘛去了,如今人家根本不需要你了,哪涼快哪待著去吧。
“不行!”老六急了:“朕可是知曉的,齊燁一定在南地搜刮了不少錢財,若不然前幾日他豈會讓太子派人轉交給宮中十萬貫為德妃祝壽。”
文德:“…”
老六明顯急了:“太子那狗日的定是私下黑了不少,齊燁八成是給了二十萬貫,太子黑下了十萬貫,將剩下那十萬貫交到宮中,以朕對齊燁的了解,他曆來是十取一的,這便是說,他在南地至少到手了百五十萬貫到二百萬貫,朕若不為他做點事,待他迴了京,朕又要如何向他伸手。”
文德沒吭聲,老六,總是能夠刷新底線,一次又一次。
不過話說迴來,老六的確是挺了解齊燁的,這個“十取一”不能說完全準確吧,反正浮動不大。
可惜,老六了解齊燁是真了解,就是有點不太了解他親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