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迴越州了,南野守住了,他也就沒必要在南野繼續待著。
真正決定勝負的是越州這邊,連太子康驍都覺得南野無關緊要。
當喻斌找到太子說齊燁要當軍從守備時,白修竹樂的和什麽似的。
一個堂堂世子要當軍從守備,這都不是自甘墮落了的事了。
軍從守備說是將軍吧,手底下沒精銳可用,全是一群民夫、罪囚以及山卒,稱之為輔兵都算是高抬他們了。
要說這軍從守備是“業餘”的吧,人家也領南軍的俸祿,在兵部和吏部有記錄的。
就說上一任軍從守備馬乾程,白修竹、各營主將以及一些校尉,倒是知道這位軍從守備曾經也是一員猛將,並且算是嚴格意義上的從龍之臣。
可還有一些校尉以及總旗之類的不清楚這事,因此沒將馬乾程當迴事。
連總旗都看不上軍從守備,可想而知這個職務有多拉胯。
戰時用不著,閑時管後勤,平常和一群罪囚、戰俘山卒、青壯民夫廝混在一起,哪有什麽牌麵可言。
戰時封一個軍從守備,太子是有這個權利,他太子代表宮中,又不是換一營主將和大帥,還是有這個資格的,畢竟身上帶著聖旨。
太子問喻斌為什麽齊燁要當軍從守備,喻斌說不知道,光說提這事的時候他家恩師罵罵咧咧的。
“混賬話。”當著白修竹的麵,太子罵上了:“齊燁怎地如此胡鬧,竟尋孤封他為軍從守備,他沒長腦子不成!”
白修竹樂的更起勁了,就得太子治齊燁那混賬東西。
“胡說八道。”太子氣唿唿的叫道:“孤的兵符在那他,要孤怎麽封,滾滾滾,迴去叫他自己封。”
白修竹:“…”
營帳之中一群將領們麵麵相覷,皇帝交給太子的兵符,怎麽能在一個世子手裏呢,到底誰他娘的才是太子?
一旁的董孝通,眼珠子滴溜亂轉。
相比這些將領,他更了解齊燁。
軍從守備,負責後勤工作,齊燁不會無緣無故的要求擔任這麽一個官職。
左思右想,董孝通猜不出齊燁的用意,可他潛意識又告訴自己,必須要搞清楚齊燁的用意,這小子,太能折騰了,在京中就喜歡折騰,那些將齊燁的折騰不當迴事的人,指不定哪天就被折騰的死去活來。
想到這,董孝通悄聲無息的退出了帥帳,找了匹馬前往南野了。
這位南地三道軍器監監正一路快馬疾馳,進入南野找到齊燁的時候,正在營帳之中。
此時的齊燁正在讓一名司衛寫“功勞簿”,齊燁念,司衛寫。
董孝通走進來後,一看齊燁念著軍功,雙眼一亮:“本官殺敵十二人可記上了。”
齊燁翻了個白眼:“剛要寫,那個誰,寫上,董孝通殺敵十二人。”
司衛哦了一聲,抓筆和抓著糞叉子似的,那幾個逼字寫的歪歪扭扭。
董孝通趕緊湊了過去,這一看,頓時破口大罵:“是董孝通殺敵十二人,不是董孝通敵十二人!”
司衛扭著頭:“殺字咋寫?”
“你他娘的不會寫也不能不寫啊,本官…”
董孝通氣的夠嗆,也嚇的夠嗆。
還好自己過來一趟,要是不過來,這功勞簿送到了兵部,自己全家都容易葬進去。
董孝通敵十二人,日他奶奶,兵部這一看,第一想法絕對不是功勞簿上少了個“殺”字,而是少了個通字,好嘛,成了董孝通通敵十二人了。
齊燁沒好氣的說道:“急個屁,寫完了喻斌還得檢查一遍呢。”
剛走進來的喻斌看向董孝通,嘿嘿一樂。
斌斌不樂吧,董孝通還鬆了口氣,斌斌這一樂,董孝通又鬧心上了。
喻家絕對算得上是國朝第一世家,在南地這邊,喻家和董家雖然井水不犯河水,可都互相防備著,至少董孝通和董家人覺得喻家防備著他們董家做大做強。
喻斌呢,又出自喻家,這要是明明看到少了一個字,還裝作沒看到,找誰說理去?
本想再爭論兩句,董孝通定睛看向功勞簿,沉默了。
功勞簿,寫的很詳細,詳細的完全不像個功勞簿,更像是一份份“個人簡曆”。
姓甚名誰,親族何人,守城時如何戰死,戰死時殺敵多少,戰死後親族如何度日,爹娘誰來照顧或是無人照顧,等等等等。
原本,功勞簿上隻有一個名字和寥寥數語。
可這一份功勞簿上,卻仿佛看到了一個活生生的人,一個活生生的人是如何保家衛國的。
看了一會,董孝通歎了口氣:“將本官的名字放在最後一頁吧,不寫官職,隻寫董孝通守城而戰便可。”
齊燁深深看了眼董孝通,隨即沒好氣的問道:“找我幹嘛。”
“為何要擔任南野軍從守備一職。”董孝通坐在了旁邊,雙目灼灼:“你要作甚?”
“關你雞毛事。”
一看齊燁這副愣頭青的模樣,董孝通也不怒,反而站起身整了整官袍,拱了拱手施了禮。
“本官敢問,世子殿下為何要擔南野軍從守備一職。”
俗話說的好,伸手不打笑臉人,更何況人家董孝通如此有禮,態度恭敬。
齊燁也不是毫無素質之人,整了整儒袍,拱了拱手:“關你雞毛事。”
“殿下…”
董孝通還是不怒,隻是頗感無奈,望著齊燁身旁站著的人,他是死活想不通,就齊燁這種鳥人,其他人到底是怎麽和他相處下來的。
坐下身,董孝通也不說話。
既然問不出來,他看就是了,齊燁就是再不講理,總不能將他一個堂堂南地三道軍器監監正趕出南野城吧。
公輸甲走了進來,滿麵疲憊之色:“恩公,鐵線拉好了,您瞧一眼?”
“去。”
齊燁站起身,帶著小夥伴們離開了,董孝通不知道這“鐵線”是什麽意思,急忙跟在身後。
一群人快步來到城牆後,隻見台階旁邊搭了好多木台子,和腳手架似的,中間連著鐵線,線前麵是像是齒城的幾塊石料。
董孝通不太確定的問道:“殿下這是要擴城,以線為隔,要…要擴這麽大?”
齊燁頗為意外,沒想到董孝通還是個內行,剛要說點什麽,吊著胳膊吃著上左肋部綁著腰部的阿卓走了過來。
“王家旁支王秀陽等一眾亂黨皆抓到了,司衛帶著柳州折衝府將士捉人時,王家主家大少爺王君坦也在,一同抓了,司衛說他叫了一路,要見你。”
“見我叫屈啊,嗬。”
原本還算平靜的齊燁,臉上升騰起了一陣怒意:“帶來!”
片刻後,哭嚎著的王君坦被帶來了,一見齊燁直接跪地上,大喊冤枉。
“沒定你罪呢,冤枉什麽。”
齊燁臉上的怒意一掃而空,笑吟吟的將王君坦攙扶了起來,指了指木架子上麵的鐵線。
“去,上線後麵站著去。”
“殿下,您要學生,您要學生…”
“少廢話,去。”
“學生冤枉,學生並不知,不,我王家並不知王秀陽…”
“勞資蜀道山。”齊燁眯起了眼睛:“去,上線後麵站著去。”
早就嚇的六神無主的王君坦隻能照做,哆哆嗦嗦的上了架子上,到了鐵線的後麵。
齊燁微微一笑,將馬鞭丟給司衛。
“抽,隻要抽不死就給本世子往死裏抽,先抽一百鞭子再說!”
王君坦嚇的癱倒在地,哭嚎道:“殿下,殿下這是為何,學生…”
“為慶祝南野城擴城活動。”齊燁嗬嗬一笑:“上線就送一百連抽。”
季元思樂嗬嗬的看著司衛:“一百鞭,不能抽死,能做到嗎。”
司衛波瀾不驚:“這份差事對我來說非常具有挑戰性。”
齊燁打了個響指:“now,這個就叫專業。”
司衛握了握馬鞭,爬上了木架,滿麵獰笑。
戰死南野的,可不止有輔兵,還有大量的司衛,他們的袍澤,他們的手足兄弟!
真正決定勝負的是越州這邊,連太子康驍都覺得南野無關緊要。
當喻斌找到太子說齊燁要當軍從守備時,白修竹樂的和什麽似的。
一個堂堂世子要當軍從守備,這都不是自甘墮落了的事了。
軍從守備說是將軍吧,手底下沒精銳可用,全是一群民夫、罪囚以及山卒,稱之為輔兵都算是高抬他們了。
要說這軍從守備是“業餘”的吧,人家也領南軍的俸祿,在兵部和吏部有記錄的。
就說上一任軍從守備馬乾程,白修竹、各營主將以及一些校尉,倒是知道這位軍從守備曾經也是一員猛將,並且算是嚴格意義上的從龍之臣。
可還有一些校尉以及總旗之類的不清楚這事,因此沒將馬乾程當迴事。
連總旗都看不上軍從守備,可想而知這個職務有多拉胯。
戰時用不著,閑時管後勤,平常和一群罪囚、戰俘山卒、青壯民夫廝混在一起,哪有什麽牌麵可言。
戰時封一個軍從守備,太子是有這個權利,他太子代表宮中,又不是換一營主將和大帥,還是有這個資格的,畢竟身上帶著聖旨。
太子問喻斌為什麽齊燁要當軍從守備,喻斌說不知道,光說提這事的時候他家恩師罵罵咧咧的。
“混賬話。”當著白修竹的麵,太子罵上了:“齊燁怎地如此胡鬧,竟尋孤封他為軍從守備,他沒長腦子不成!”
白修竹樂的更起勁了,就得太子治齊燁那混賬東西。
“胡說八道。”太子氣唿唿的叫道:“孤的兵符在那他,要孤怎麽封,滾滾滾,迴去叫他自己封。”
白修竹:“…”
營帳之中一群將領們麵麵相覷,皇帝交給太子的兵符,怎麽能在一個世子手裏呢,到底誰他娘的才是太子?
一旁的董孝通,眼珠子滴溜亂轉。
相比這些將領,他更了解齊燁。
軍從守備,負責後勤工作,齊燁不會無緣無故的要求擔任這麽一個官職。
左思右想,董孝通猜不出齊燁的用意,可他潛意識又告訴自己,必須要搞清楚齊燁的用意,這小子,太能折騰了,在京中就喜歡折騰,那些將齊燁的折騰不當迴事的人,指不定哪天就被折騰的死去活來。
想到這,董孝通悄聲無息的退出了帥帳,找了匹馬前往南野了。
這位南地三道軍器監監正一路快馬疾馳,進入南野找到齊燁的時候,正在營帳之中。
此時的齊燁正在讓一名司衛寫“功勞簿”,齊燁念,司衛寫。
董孝通走進來後,一看齊燁念著軍功,雙眼一亮:“本官殺敵十二人可記上了。”
齊燁翻了個白眼:“剛要寫,那個誰,寫上,董孝通殺敵十二人。”
司衛哦了一聲,抓筆和抓著糞叉子似的,那幾個逼字寫的歪歪扭扭。
董孝通趕緊湊了過去,這一看,頓時破口大罵:“是董孝通殺敵十二人,不是董孝通敵十二人!”
司衛扭著頭:“殺字咋寫?”
“你他娘的不會寫也不能不寫啊,本官…”
董孝通氣的夠嗆,也嚇的夠嗆。
還好自己過來一趟,要是不過來,這功勞簿送到了兵部,自己全家都容易葬進去。
董孝通敵十二人,日他奶奶,兵部這一看,第一想法絕對不是功勞簿上少了個“殺”字,而是少了個通字,好嘛,成了董孝通通敵十二人了。
齊燁沒好氣的說道:“急個屁,寫完了喻斌還得檢查一遍呢。”
剛走進來的喻斌看向董孝通,嘿嘿一樂。
斌斌不樂吧,董孝通還鬆了口氣,斌斌這一樂,董孝通又鬧心上了。
喻家絕對算得上是國朝第一世家,在南地這邊,喻家和董家雖然井水不犯河水,可都互相防備著,至少董孝通和董家人覺得喻家防備著他們董家做大做強。
喻斌呢,又出自喻家,這要是明明看到少了一個字,還裝作沒看到,找誰說理去?
本想再爭論兩句,董孝通定睛看向功勞簿,沉默了。
功勞簿,寫的很詳細,詳細的完全不像個功勞簿,更像是一份份“個人簡曆”。
姓甚名誰,親族何人,守城時如何戰死,戰死時殺敵多少,戰死後親族如何度日,爹娘誰來照顧或是無人照顧,等等等等。
原本,功勞簿上隻有一個名字和寥寥數語。
可這一份功勞簿上,卻仿佛看到了一個活生生的人,一個活生生的人是如何保家衛國的。
看了一會,董孝通歎了口氣:“將本官的名字放在最後一頁吧,不寫官職,隻寫董孝通守城而戰便可。”
齊燁深深看了眼董孝通,隨即沒好氣的問道:“找我幹嘛。”
“為何要擔任南野軍從守備一職。”董孝通坐在了旁邊,雙目灼灼:“你要作甚?”
“關你雞毛事。”
一看齊燁這副愣頭青的模樣,董孝通也不怒,反而站起身整了整官袍,拱了拱手施了禮。
“本官敢問,世子殿下為何要擔南野軍從守備一職。”
俗話說的好,伸手不打笑臉人,更何況人家董孝通如此有禮,態度恭敬。
齊燁也不是毫無素質之人,整了整儒袍,拱了拱手:“關你雞毛事。”
“殿下…”
董孝通還是不怒,隻是頗感無奈,望著齊燁身旁站著的人,他是死活想不通,就齊燁這種鳥人,其他人到底是怎麽和他相處下來的。
坐下身,董孝通也不說話。
既然問不出來,他看就是了,齊燁就是再不講理,總不能將他一個堂堂南地三道軍器監監正趕出南野城吧。
公輸甲走了進來,滿麵疲憊之色:“恩公,鐵線拉好了,您瞧一眼?”
“去。”
齊燁站起身,帶著小夥伴們離開了,董孝通不知道這“鐵線”是什麽意思,急忙跟在身後。
一群人快步來到城牆後,隻見台階旁邊搭了好多木台子,和腳手架似的,中間連著鐵線,線前麵是像是齒城的幾塊石料。
董孝通不太確定的問道:“殿下這是要擴城,以線為隔,要…要擴這麽大?”
齊燁頗為意外,沒想到董孝通還是個內行,剛要說點什麽,吊著胳膊吃著上左肋部綁著腰部的阿卓走了過來。
“王家旁支王秀陽等一眾亂黨皆抓到了,司衛帶著柳州折衝府將士捉人時,王家主家大少爺王君坦也在,一同抓了,司衛說他叫了一路,要見你。”
“見我叫屈啊,嗬。”
原本還算平靜的齊燁,臉上升騰起了一陣怒意:“帶來!”
片刻後,哭嚎著的王君坦被帶來了,一見齊燁直接跪地上,大喊冤枉。
“沒定你罪呢,冤枉什麽。”
齊燁臉上的怒意一掃而空,笑吟吟的將王君坦攙扶了起來,指了指木架子上麵的鐵線。
“去,上線後麵站著去。”
“殿下,您要學生,您要學生…”
“少廢話,去。”
“學生冤枉,學生並不知,不,我王家並不知王秀陽…”
“勞資蜀道山。”齊燁眯起了眼睛:“去,上線後麵站著去。”
早就嚇的六神無主的王君坦隻能照做,哆哆嗦嗦的上了架子上,到了鐵線的後麵。
齊燁微微一笑,將馬鞭丟給司衛。
“抽,隻要抽不死就給本世子往死裏抽,先抽一百鞭子再說!”
王君坦嚇的癱倒在地,哭嚎道:“殿下,殿下這是為何,學生…”
“為慶祝南野城擴城活動。”齊燁嗬嗬一笑:“上線就送一百連抽。”
季元思樂嗬嗬的看著司衛:“一百鞭,不能抽死,能做到嗎。”
司衛波瀾不驚:“這份差事對我來說非常具有挑戰性。”
齊燁打了個響指:“now,這個就叫專業。”
司衛握了握馬鞭,爬上了木架,滿麵獰笑。
戰死南野的,可不止有輔兵,還有大量的司衛,他們的袍澤,他們的手足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