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燁放棄了,不準備讓阿卓探探龔信的底細了。
他怕阿卓再被龔信給宰了,這老頭太特麽嚇人了!
龔信這事,齊燁決定不深究了,去了南地再說吧,這種危險分子,還是帶在身邊一起去南地吧。
留在南莊,留在書樓,萬一哪天這老家夥不像畫小動物改畫大活人甚至是畫死屍的話,後果不堪設想…
想到這,齊燁覺得應該找孫功和龔信聊聊,讓這老頭改改愛好,畫小動物多沒意思啊,畫世家,畫一群世家,那多過癮。
新增名單一共三個人,除了龔信還有喻斌以及季元思。
龔信這事不了了之了,季元思沒任何話語權,他想不想去都得去,他姐說的。
至於喻斌,第二日一大早跟著齊燁一起入城。
齊燁上朝配合老六小二演戲,喻斌在皇宮門口等他爹下朝,和他爹說一聲要跟著齊燁一起去南地。
宮中已是開了朝,齊燁正低著頭站在大殿中。
六部奏完事,董孝通出班,沒點名道姓,就是一副困惑不解的模樣詢問。
詢問為什麽軍器被“外包”出去了,由南莊私人承包。
這位代表著南地諸多世家利益的三道軍器監監正,出班後並沒有一副要幹死齊燁的模樣,就事論事,對事不對人,表麵上來看是這樣的。
齊燁出班,天子讓他出來的,叫他這位當事人親自解釋一下。
“南莊的確是下官名下,隻是南莊軍器坊是南莊軍器坊,南莊是南莊,南莊軍器坊是嵐山侯公輸甲統轄的。”
齊燁麵色平靜如水,側目看了眼董孝通。
如果暫時無法改變規矩,那就先順應規矩。
換了以前,齊燁可能直接氣唿唿的走了出來,指著董孝通就開罵,找茬是不是,咋的,就由本世子承包了軍器,不服就幹一架!
如今身份不同了,齊燁也成熟了,愣頭青,可以當,暴力往往是解決問題的唯一方式。
強行降智,也沒問題,給小夥伴們出頭和表現的機會,喜聞樂見。
不過得分情況,不能總裝傻子,時間長了,人們還以為這是個真傻子。
“齊主事所言本官知曉,隻是兵部皆說南莊軍器坊由齊主事促成。”
董孝通笑了笑表明沒有敵意,話鋒一轉:“本官並非是說無例不可興有例不可滅,隻是想要知曉為何這軍器坊不可建於南地,不可建於南莊之外?”
“技術保密。”
齊燁重複了一遍:“確保技術不外傳,軍器不同於刀劍甲胄,一旦被心懷不軌之人得知了製造工藝,後果不堪設想。”
“有道理。”
董孝通點頭表示認可:“齊主事所言極是,隻是本官以為不可因噎廢食。”
“倒也是。”
齊燁挑了挑眉:“董監正的意思下官明白了,那麽以董大人之見應如何是好。”
二人你一言我一句,龍椅上的老六一腦袋問號,不由看向了右側下首的太子,爺倆麵麵相覷。
嘛呢,幹嘛呢,這怎麽還嘮上了呢?
按照他倆的想法,今天就是上朝來做戲。
董孝通出班,質問兵部為何隻建立一個南莊軍器坊,又為什麽隻供應東海舟師。
兵部一推二五六,說不是他們決定的,要問問齊燁。
然後齊燁出來,如同以往那般梗著個脖子就開始叫喚,咋的,不服啊,不服幹一下,來,現在就幹!
之後倆人吵的和鬥雞似的,然後老六居中調和,趁機加強一下人設,假模假樣的說東海重要,南地也重要,南邊軍更重要,那就在南地先設立幾處軍器坊吧。
齊燁肯定會表現出一副不服的模樣,這時候太子就該出現了,說不如讓齊燁親自去一趟南地,由他負責籌備軍器坊不就結了嗎。
齊燁呢,一聽這話就開始逼逼賴賴的,大冬天大過年的,憑啥我折騰那麽遠,最後就開始老六收尾了,一拍龍椅,老子是皇帝,老子讓你幹你就必須得幹,也別過完年了,明天,明天給老子滾出京前往南地,帶著匠人去南地建立軍器坊!
誰知父子二人預料之中的“衝突”場麵並沒有出現,董孝通沒率先急眼,老六和小二不奇怪,這是個老狐狸。
問題是齊燁也沒急眼,還煞有其事的和董孝通“嘮”起來了,這讓老六和小二也沒辦法接戲啊。
“齊主事擔憂無不道理,本官執掌南地三道軍器,知曉其中輕重。”
董孝通露出了一絲苦笑:“可這軍器優劣事關各營軍伍性命,事關南地安定,齊主事可否想個兩全其美的法子,若是能將這軍器監設立在南地,章程皆由齊主事來定,本官,三道各州府軍器監,定會蕭規曹隨。”
齊燁微微看了眼董孝通,心想這是遇到高手了。
董孝通的確和以往齊燁碰到的朝臣有著不同,顯著的不同。
很多朝臣上了朝,三把斧,規矩、律法、先例,排名不分先後,論政,議事,哪怕是朝堂攻訐,都要以這三把斧為核心,先站上各種製高點再說。
就說南莊軍器坊這事,哪有軍器承包給“私人”的,聞所未聞,沒這規矩,沒這先例,也沒這律法。
所以說如果董孝通完全可以利用這三把斧先砍一頓齊燁,能不能砍著無所謂,先砍了再說。
誰知董孝通非但沒有這麽幹,反而一副好商好量的態度。
伸手不打笑臉人,習慣了上來就刺刀見紅的齊燁也是迅速調整了戰略,二人開始探討起了“解決方案”。
二人都在說著自己的見解,笑容也越來越濃。
你一言我一語,氣氛融洽,態度友好,嘮了半天,齊燁扭過頭看向天子。
“陛下,微臣起初不同意在南地建立軍器坊,是因怕製造工藝外傳,今日見到了董大人,心中再無顧慮,軍器坊可以建立在南地,董大人可以作保,要是軍器製造技術外傳出去,他全家死。”
話音一落,滿朝傻眼,董孝通臉上的笑容,凝固了。
齊燁終於按照劇本來了,正色道:“董大人敢賭上身家性命,微臣自然放心。”
“不,不不。”
董孝通連忙叫道:“本官何時說過這番話。”
“沒說嗎?”
齊燁一副困惑的模樣:“大人沒說,就是沒作保,沒作保,下官怎麽打消疑慮,大人都無法保證軍器製造工藝不外傳,你叫下官在南地設立什麽軍器坊。”
董孝通氣的鼻子都歪了,著實沒想到這齊燁竟然是屬狗的,翻臉不說,還玩上套路了,換著花樣咬人。
龍椅上的天子,樂了。
他就知道,齊燁一如既往的浪。
他怕阿卓再被龔信給宰了,這老頭太特麽嚇人了!
龔信這事,齊燁決定不深究了,去了南地再說吧,這種危險分子,還是帶在身邊一起去南地吧。
留在南莊,留在書樓,萬一哪天這老家夥不像畫小動物改畫大活人甚至是畫死屍的話,後果不堪設想…
想到這,齊燁覺得應該找孫功和龔信聊聊,讓這老頭改改愛好,畫小動物多沒意思啊,畫世家,畫一群世家,那多過癮。
新增名單一共三個人,除了龔信還有喻斌以及季元思。
龔信這事不了了之了,季元思沒任何話語權,他想不想去都得去,他姐說的。
至於喻斌,第二日一大早跟著齊燁一起入城。
齊燁上朝配合老六小二演戲,喻斌在皇宮門口等他爹下朝,和他爹說一聲要跟著齊燁一起去南地。
宮中已是開了朝,齊燁正低著頭站在大殿中。
六部奏完事,董孝通出班,沒點名道姓,就是一副困惑不解的模樣詢問。
詢問為什麽軍器被“外包”出去了,由南莊私人承包。
這位代表著南地諸多世家利益的三道軍器監監正,出班後並沒有一副要幹死齊燁的模樣,就事論事,對事不對人,表麵上來看是這樣的。
齊燁出班,天子讓他出來的,叫他這位當事人親自解釋一下。
“南莊的確是下官名下,隻是南莊軍器坊是南莊軍器坊,南莊是南莊,南莊軍器坊是嵐山侯公輸甲統轄的。”
齊燁麵色平靜如水,側目看了眼董孝通。
如果暫時無法改變規矩,那就先順應規矩。
換了以前,齊燁可能直接氣唿唿的走了出來,指著董孝通就開罵,找茬是不是,咋的,就由本世子承包了軍器,不服就幹一架!
如今身份不同了,齊燁也成熟了,愣頭青,可以當,暴力往往是解決問題的唯一方式。
強行降智,也沒問題,給小夥伴們出頭和表現的機會,喜聞樂見。
不過得分情況,不能總裝傻子,時間長了,人們還以為這是個真傻子。
“齊主事所言本官知曉,隻是兵部皆說南莊軍器坊由齊主事促成。”
董孝通笑了笑表明沒有敵意,話鋒一轉:“本官並非是說無例不可興有例不可滅,隻是想要知曉為何這軍器坊不可建於南地,不可建於南莊之外?”
“技術保密。”
齊燁重複了一遍:“確保技術不外傳,軍器不同於刀劍甲胄,一旦被心懷不軌之人得知了製造工藝,後果不堪設想。”
“有道理。”
董孝通點頭表示認可:“齊主事所言極是,隻是本官以為不可因噎廢食。”
“倒也是。”
齊燁挑了挑眉:“董監正的意思下官明白了,那麽以董大人之見應如何是好。”
二人你一言我一句,龍椅上的老六一腦袋問號,不由看向了右側下首的太子,爺倆麵麵相覷。
嘛呢,幹嘛呢,這怎麽還嘮上了呢?
按照他倆的想法,今天就是上朝來做戲。
董孝通出班,質問兵部為何隻建立一個南莊軍器坊,又為什麽隻供應東海舟師。
兵部一推二五六,說不是他們決定的,要問問齊燁。
然後齊燁出來,如同以往那般梗著個脖子就開始叫喚,咋的,不服啊,不服幹一下,來,現在就幹!
之後倆人吵的和鬥雞似的,然後老六居中調和,趁機加強一下人設,假模假樣的說東海重要,南地也重要,南邊軍更重要,那就在南地先設立幾處軍器坊吧。
齊燁肯定會表現出一副不服的模樣,這時候太子就該出現了,說不如讓齊燁親自去一趟南地,由他負責籌備軍器坊不就結了嗎。
齊燁呢,一聽這話就開始逼逼賴賴的,大冬天大過年的,憑啥我折騰那麽遠,最後就開始老六收尾了,一拍龍椅,老子是皇帝,老子讓你幹你就必須得幹,也別過完年了,明天,明天給老子滾出京前往南地,帶著匠人去南地建立軍器坊!
誰知父子二人預料之中的“衝突”場麵並沒有出現,董孝通沒率先急眼,老六和小二不奇怪,這是個老狐狸。
問題是齊燁也沒急眼,還煞有其事的和董孝通“嘮”起來了,這讓老六和小二也沒辦法接戲啊。
“齊主事擔憂無不道理,本官執掌南地三道軍器,知曉其中輕重。”
董孝通露出了一絲苦笑:“可這軍器優劣事關各營軍伍性命,事關南地安定,齊主事可否想個兩全其美的法子,若是能將這軍器監設立在南地,章程皆由齊主事來定,本官,三道各州府軍器監,定會蕭規曹隨。”
齊燁微微看了眼董孝通,心想這是遇到高手了。
董孝通的確和以往齊燁碰到的朝臣有著不同,顯著的不同。
很多朝臣上了朝,三把斧,規矩、律法、先例,排名不分先後,論政,議事,哪怕是朝堂攻訐,都要以這三把斧為核心,先站上各種製高點再說。
就說南莊軍器坊這事,哪有軍器承包給“私人”的,聞所未聞,沒這規矩,沒這先例,也沒這律法。
所以說如果董孝通完全可以利用這三把斧先砍一頓齊燁,能不能砍著無所謂,先砍了再說。
誰知董孝通非但沒有這麽幹,反而一副好商好量的態度。
伸手不打笑臉人,習慣了上來就刺刀見紅的齊燁也是迅速調整了戰略,二人開始探討起了“解決方案”。
二人都在說著自己的見解,笑容也越來越濃。
你一言我一語,氣氛融洽,態度友好,嘮了半天,齊燁扭過頭看向天子。
“陛下,微臣起初不同意在南地建立軍器坊,是因怕製造工藝外傳,今日見到了董大人,心中再無顧慮,軍器坊可以建立在南地,董大人可以作保,要是軍器製造技術外傳出去,他全家死。”
話音一落,滿朝傻眼,董孝通臉上的笑容,凝固了。
齊燁終於按照劇本來了,正色道:“董大人敢賭上身家性命,微臣自然放心。”
“不,不不。”
董孝通連忙叫道:“本官何時說過這番話。”
“沒說嗎?”
齊燁一副困惑的模樣:“大人沒說,就是沒作保,沒作保,下官怎麽打消疑慮,大人都無法保證軍器製造工藝不外傳,你叫下官在南地設立什麽軍器坊。”
董孝通氣的鼻子都歪了,著實沒想到這齊燁竟然是屬狗的,翻臉不說,還玩上套路了,換著花樣咬人。
龍椅上的天子,樂了。
他就知道,齊燁一如既往的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