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燁呆坐在凳子上,喃喃不語,胸口如同堵著一團火,灼燒著他的軀體,由內而外。
燒過後,留下片片灰燼,代表著絕望的灰燼。
是啊,告知宮中了,又能怎麽樣。
太仆寺掌管天下馬政,為朝廷買馬,差馬、軍馬、戰馬,都經太仆寺的手。
如果將太仆寺官員抓了,抓的可不是一個兩個,而是一大群。
抓一大群在任的官員,怎麽可能低調行事,那麽對外公開又是以什麽名義?
將真相說出來後,又該如何?
全天下都知道真相了,太仆寺和養馬的那些世家弄虛作假,坑騙朝廷的錢。
如果天下人都知道真相了,朝廷就必須連那些養馬的世家也一起抓,可朝廷,真的敢抓嗎?
不說這些世家是否會反製,就說抓了之後,誰為朝廷養馬?
抓了太仆寺官員,不抓利益背後的那些世家,正如張瑞山所說,朝廷和宮中會淪為笑柄,會被鄙夷。
就算抓那些世家,又能怎麽抓,那些世家已經積累了數代、數十代的財富,就算不養馬,他們依舊能夠活的好好的,隨意推出來幾個家族子弟頂罪,朝廷能如何?
將家族子弟推出來背鍋後,人家直接撂挑子不幹了,誰愛養馬誰養馬,反正我們是不養了。
任何行業都有圈子,養馬也是如此,利益早就劃分好了,到時候大家一起抱團,都不養馬了,難道叫自己養,從零開始?
就算從零開始,不說差馬,光說軍馬,戰馬,如果軍中用的馬匹供應不上,哪怕隻是幾個月,一旦出了岔子,外敵叩關,誰來擔這個責任?
所以說,抓太仆寺官員,就要抓那些世家,而且本身太仆寺的一些官員就出自那些養馬的世家。
抓那些世家就會牽一發動全身,後果極為嚴重。
為朝廷供應馬匹的草場、馬場,大大小小百餘處,這百餘處看似多,實際上都是由屈指可數的幾個世家控製的。
前朝剛開朝的時候,太仆寺也養馬,最早算是朝廷養,投入大量的資源、人力,還有專門的衙門,同時開始收民間的馬了,以供朝廷所需。
漸漸地,這些民間養馬的,開始加大產量,太仆寺一算賬,覺得讓民間養馬更劃算一些。
慢慢的養馬就漸漸被“壟斷”了,太仆寺隻買不養。
殊不知,也因此造成了如今這個局麵,太仆寺都沒有養馬相關的人才,能夠養馬的地點呢,還大多被那些世家所掌控。
“京中六部九寺十二監,國朝四地十二道,各州各府各衙署。”
張瑞山歎了口氣:“誰又是幹淨的,誰還沒些見不得光的事,你說老夫不告知宮中,可老夫在朝堂上提及此事又何嚐不是警示宮中,告知了,警示了,又能如何,難道我張瑞山還能憑空變出良駒數萬匹,還是說我張瑞山可叫那些養馬的豪族老老實實本本分分?”
張瑞山站起身,主動為齊燁倒了杯茶:“這朝廷呐,曆來都是如此的,很多事,天地知,臣子知,宮中也知,可大家都心照不宣的裝作不知,為何,都說知了,捅破了紙,那就是大亂子,亂子,朝廷解決不了,可他們願意當瞎子,當聾子,為了當瞎子,當籠子,他們寧願解決了捅破紙的人。”
齊燁慘笑道:“解決不了問題,就解決提出問題的人。”
“不錯,正是此意。”
“可這天下最不缺的就是人啊,他們不養馬,有的是人養馬,隻要有足夠的利益,一定會有其他世家接替他們吧。”
“此言差矣。”
張瑞山坐迴了凳子上:“宰了那些賊人,叫良人頂替,用不了幾年,這些良人也變賊人了,陛下開朝時,重用了多少心腹之人,多是軍中將領,如今再看,這些當年誓死效忠陛下的將軍們,又有多少成了新的世家,又有多少與當地豪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齊燁無言以對,打壓一批,扶持一批。
被打壓的,或許會徹底翻不了身。
可那些被扶持的,會越做越大,最終,又成為新的“世家”。
如此反複,一次又一次,總是如此。
“齊燁,聽老夫和你說…”
“不行!”
齊燁打斷道:“這事,我必須弄,至少也要弄了陳尚錦。”
“是,老夫之意是叫你大膽的去幹,出了事…”
齊燁感動的眼淚汪汪:“您給我兜著?”
“出了事,老夫自會將京兆府與你撇得幹幹淨淨。”
齊燁:“…”
張瑞山哈哈一笑:“玩笑話罷了,年輕人如何能不闖禍呢,世人皆以為天下有公道,公道在朝堂,之所以人們願意相信,全靠你這種愣頭青不信邪,也好,去吧,闖禍去吧,出了事,老夫盡力為你遮掩。”
齊燁站起身,躬身施了一禮:“若事不可為,世伯無需為難。”
“無甚大不了的,闖再大的禍,宮中也不會將你如何,去吧。”
“多謝老大人。”
就這樣,齊燁帶著劉旺離開了張府。
待二人走後,張瑞山不複剛剛那般一副無所吊謂的模樣,長歎了一聲。
“本可做逍遙世子,為何沾惹這朝堂是非。”
“老爺說的是。”管家走了進來,為張瑞山添了杯茶:“老爺何須憂心,您也說了,無論齊燁闖了再大的禍事,宮中應是不會將他如何。”
“當初雖是為這小子遮掩,可此事畢竟是因老夫而起,本以想著是先叫宮中知曉,卻未成想齊燁會插手此事。”
“那老爺您的意思是,幫著世子爺算計一番太仆寺?”
“先觀望觀望再說不遲,既他惡習難改,總要長進一番才是,自己長了本事,才可獨當一麵。”
“老爺就不怕您若不插手,世子爺他鬧的太過火?”
“齊燁過火?”
張瑞山冷笑道:“太仆寺就不過火嗎,要老夫說,這朝堂,這京中,這天下,就應多一些齊燁這種人,人人過火,人人瘋魔,人人癲狂,那些蠅營狗苟之人才不敢如此明目張膽。”
說到這,張瑞山長歎一聲:“想當年,老夫也是個瘋魔癲狂的俊美少年郎,奈何,奈何啊,歲月,終究是磨滅了老夫的淩雲之誌。”
管家張了張嘴,沒好意思吭聲,年輕那時候您長的就挺圓。
燒過後,留下片片灰燼,代表著絕望的灰燼。
是啊,告知宮中了,又能怎麽樣。
太仆寺掌管天下馬政,為朝廷買馬,差馬、軍馬、戰馬,都經太仆寺的手。
如果將太仆寺官員抓了,抓的可不是一個兩個,而是一大群。
抓一大群在任的官員,怎麽可能低調行事,那麽對外公開又是以什麽名義?
將真相說出來後,又該如何?
全天下都知道真相了,太仆寺和養馬的那些世家弄虛作假,坑騙朝廷的錢。
如果天下人都知道真相了,朝廷就必須連那些養馬的世家也一起抓,可朝廷,真的敢抓嗎?
不說這些世家是否會反製,就說抓了之後,誰為朝廷養馬?
抓了太仆寺官員,不抓利益背後的那些世家,正如張瑞山所說,朝廷和宮中會淪為笑柄,會被鄙夷。
就算抓那些世家,又能怎麽抓,那些世家已經積累了數代、數十代的財富,就算不養馬,他們依舊能夠活的好好的,隨意推出來幾個家族子弟頂罪,朝廷能如何?
將家族子弟推出來背鍋後,人家直接撂挑子不幹了,誰愛養馬誰養馬,反正我們是不養了。
任何行業都有圈子,養馬也是如此,利益早就劃分好了,到時候大家一起抱團,都不養馬了,難道叫自己養,從零開始?
就算從零開始,不說差馬,光說軍馬,戰馬,如果軍中用的馬匹供應不上,哪怕隻是幾個月,一旦出了岔子,外敵叩關,誰來擔這個責任?
所以說,抓太仆寺官員,就要抓那些世家,而且本身太仆寺的一些官員就出自那些養馬的世家。
抓那些世家就會牽一發動全身,後果極為嚴重。
為朝廷供應馬匹的草場、馬場,大大小小百餘處,這百餘處看似多,實際上都是由屈指可數的幾個世家控製的。
前朝剛開朝的時候,太仆寺也養馬,最早算是朝廷養,投入大量的資源、人力,還有專門的衙門,同時開始收民間的馬了,以供朝廷所需。
漸漸地,這些民間養馬的,開始加大產量,太仆寺一算賬,覺得讓民間養馬更劃算一些。
慢慢的養馬就漸漸被“壟斷”了,太仆寺隻買不養。
殊不知,也因此造成了如今這個局麵,太仆寺都沒有養馬相關的人才,能夠養馬的地點呢,還大多被那些世家所掌控。
“京中六部九寺十二監,國朝四地十二道,各州各府各衙署。”
張瑞山歎了口氣:“誰又是幹淨的,誰還沒些見不得光的事,你說老夫不告知宮中,可老夫在朝堂上提及此事又何嚐不是警示宮中,告知了,警示了,又能如何,難道我張瑞山還能憑空變出良駒數萬匹,還是說我張瑞山可叫那些養馬的豪族老老實實本本分分?”
張瑞山站起身,主動為齊燁倒了杯茶:“這朝廷呐,曆來都是如此的,很多事,天地知,臣子知,宮中也知,可大家都心照不宣的裝作不知,為何,都說知了,捅破了紙,那就是大亂子,亂子,朝廷解決不了,可他們願意當瞎子,當聾子,為了當瞎子,當籠子,他們寧願解決了捅破紙的人。”
齊燁慘笑道:“解決不了問題,就解決提出問題的人。”
“不錯,正是此意。”
“可這天下最不缺的就是人啊,他們不養馬,有的是人養馬,隻要有足夠的利益,一定會有其他世家接替他們吧。”
“此言差矣。”
張瑞山坐迴了凳子上:“宰了那些賊人,叫良人頂替,用不了幾年,這些良人也變賊人了,陛下開朝時,重用了多少心腹之人,多是軍中將領,如今再看,這些當年誓死效忠陛下的將軍們,又有多少成了新的世家,又有多少與當地豪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齊燁無言以對,打壓一批,扶持一批。
被打壓的,或許會徹底翻不了身。
可那些被扶持的,會越做越大,最終,又成為新的“世家”。
如此反複,一次又一次,總是如此。
“齊燁,聽老夫和你說…”
“不行!”
齊燁打斷道:“這事,我必須弄,至少也要弄了陳尚錦。”
“是,老夫之意是叫你大膽的去幹,出了事…”
齊燁感動的眼淚汪汪:“您給我兜著?”
“出了事,老夫自會將京兆府與你撇得幹幹淨淨。”
齊燁:“…”
張瑞山哈哈一笑:“玩笑話罷了,年輕人如何能不闖禍呢,世人皆以為天下有公道,公道在朝堂,之所以人們願意相信,全靠你這種愣頭青不信邪,也好,去吧,闖禍去吧,出了事,老夫盡力為你遮掩。”
齊燁站起身,躬身施了一禮:“若事不可為,世伯無需為難。”
“無甚大不了的,闖再大的禍,宮中也不會將你如何,去吧。”
“多謝老大人。”
就這樣,齊燁帶著劉旺離開了張府。
待二人走後,張瑞山不複剛剛那般一副無所吊謂的模樣,長歎了一聲。
“本可做逍遙世子,為何沾惹這朝堂是非。”
“老爺說的是。”管家走了進來,為張瑞山添了杯茶:“老爺何須憂心,您也說了,無論齊燁闖了再大的禍事,宮中應是不會將他如何。”
“當初雖是為這小子遮掩,可此事畢竟是因老夫而起,本以想著是先叫宮中知曉,卻未成想齊燁會插手此事。”
“那老爺您的意思是,幫著世子爺算計一番太仆寺?”
“先觀望觀望再說不遲,既他惡習難改,總要長進一番才是,自己長了本事,才可獨當一麵。”
“老爺就不怕您若不插手,世子爺他鬧的太過火?”
“齊燁過火?”
張瑞山冷笑道:“太仆寺就不過火嗎,要老夫說,這朝堂,這京中,這天下,就應多一些齊燁這種人,人人過火,人人瘋魔,人人癲狂,那些蠅營狗苟之人才不敢如此明目張膽。”
說到這,張瑞山長歎一聲:“想當年,老夫也是個瘋魔癲狂的俊美少年郎,奈何,奈何啊,歲月,終究是磨滅了老夫的淩雲之誌。”
管家張了張嘴,沒好意思吭聲,年輕那時候您長的就挺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