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勝似我爹,堂堂抱刀司親軍統領連這句話都說出來了,齊燁還能怎麽樣,隻能聽聽了,畢竟人家阿卓連倫理都不在乎了。
阿卓的確是領了禦令,口諭,查太仆寺。
起因是因張瑞山,馬牌一事,一開始好多人想要攻訐齊燁,老張便去了久違的大殿之中準備活動活動筋骨。
太仆寺寺卿歐玉書跳出來了,老張一個常人看不懂的隱藏暴擊,直接給歐玉書打服了。
龍椅上的天子既好奇又警覺,不知道張瑞山到底拿捏了歐玉書什麽把柄,讓一個堂堂寺卿也要退避三舍。
之後天子倒是叫文德去了張府詢問老張,根據老張所說,他隻是“恰巧”知道的這件事。
前些時日,太仆寺的人將一個外地來的小馬販差點活活打死,不大不小險些鬧出人命,動手的又是一群文吏和衙役。
從律法上來講,衙役和文吏不是官員,京兆府是有權派人抓他們的,前提是苦主報官。
事實上苦主也沒報官,不過京兆府的衙役倒是知道了這件事。
按照張瑞山的說法,太仆寺肯定沒少上下其手,這一點大家都知道,當官的肯定不會髒了手,幹髒活拋頭露麵的多是文吏和衙役,歐玉書之所以顧忌,就是怕京兆府真的抓人的話,這些文吏和衙役再吐露出別的見不得光的事。
其實這種事天子知道,很多衙署都這樣,官威大,欺負小老百姓和沒根腳的商賈,隻是看歐玉書的模樣應該不隻這麽簡單。
之後老六就讓阿卓私下調查一番,平常也就算了,現在出了馬照一律,按理來說應該讓太仆寺負責,正好摸摸底,看看太仆寺爛沒爛,要是爛了又爛到了什麽程度。
阿卓也不是第一次幹這事,準備以那個險些喪命的小馬販作為切入口,了解了解當時是怎麽迴事,為什麽會挨揍。
結果暗中一打聽,太仆寺的人說這小馬販早就離京了,老家在京中下縣。
之後阿卓就去追唄,追到了京中下縣,找當地驛馬的人又一問,對方小馬販的老家不在下縣,在西地。
要知道古代可不是想去哪就去哪,需要很多手續,官府都有記錄的。
最後阿卓繼續追,馬不停蹄四天五夜,到了西地的祁城後傻眼了,根本沒這麽一號人,官府沒備案,也沒有任何馬販來祁城。
阿卓本能意識到了不對勁,就開始往迴趕,找到了之前“誤導”他的驛馬吏,踹牆角後就是一頓踢,最後驛馬吏才道出了實情,說是就在阿卓來追人之前就已經有人來過了,給了他十貫錢,叫他誤導“京兆府的差役”。
由此可見,應該有些人以為京兆府會真的追查此案所以提前做了準備,這些人,應該和太仆寺有關。
阿卓也不是傻子,誤導他讓他一路西去,隻有兩種可能,要麽,那個馬販子還在京中,要麽,那個馬販子已經死了。
接著馬不停蹄,阿卓迴到了京中,去之前馬販居住過的客棧打聽,最終在一個小廝那了解到,幾日前京城郊外發現了一具屍體,被火燒的麵目全非,看服侍應該是個小商賈。
阿卓又去了刑部,也看了屍體,刑部那邊之前通過粗略的調查,幾乎可以百分百確定就是那個小馬販。
線索到這就斷了,阿卓屬於是白折騰半個月,騎著馬日夜兼程,大胯都快磨碎了,和傻狗似的被人耍得團團轉。
殊不知正是因為如此,阿卓反而更上心了。
京兆府並沒有真的追查此事,張瑞山隻不過是在朝堂上提了一嘴嚇唬嚇唬歐玉書罷了,當事人竟然被殺人滅口。
不但殺人滅口,此案背後之人竟如此謹慎,誤以為京兆府真的會追查,特意提前布局讓查案之人遠赴西地爭取時間來善後。
“此案背後,必有隱情,大隱情!”
阿卓將自己所了解的情況都說了一遍後,雙目灼灼:“若是尋常案子,斷然不會殺人滅口,更不會如此大費周章,定與太仆寺有關,如此行事,這背後不知牽扯了多少見不得光之事。”
“一個小小馬販,隻是帶著十幾匹馬…”
齊燁皺著眉,疑惑不解:“來到西市販馬,被同行舉報說賣的太貴,太仆寺幹預,讓他賣的便宜點,他不同意,然後就挨揍了,這種事為什麽會值得殺人滅口?”
齊燁的確困惑,先不說殺人滅口,就說被同行舉報,舉報也應該是舉報賣的太便宜才對,賣貴了為什麽要被舉報?
疑點也不止這一處,馬的品相不同,價格是公開透明的,識貨的出多少錢都行,也不是問了價就把刀架脖子上逼著人家買,太仆寺多什麽事?
還有,市場自由,太仆寺不應該幹涉商賈定價才對,馬算是高端奢侈品,也不是米糧等日用品,惡意抬高價格朝廷衙署才會介入,馬賣貴了,太仆寺有什麽理由管這事?
“動手的不是衙役嗎,被太仆寺文吏帶過去的衙役。”
齊燁問道:“這群行兇者呢,為什麽不先抓了他們然後嚴刑拷…然後動之以情曉之以理?”
“辭了公務,下落不明。”
“我去。”
齊燁樂了:“太仆寺這是真的怕沒人注意到他們啊。”
“不,太仆寺的人不傻,如此做明明引人注目卻依舊要做,可想而知此案背後有多駭人。”
“倒也是。”
齊燁點了點頭,將“臨時工”全部開除,並且掩蓋了下落,反而是欲蓋彌彰此地無銀三百兩,他們依舊這麽做了,不是昏招,而是寧願被懷疑也不想冒任何險,基本上就等於告訴所有人,我們是有問題,可你們沒證據啊,愛咋咋地。
“那麽大一個衙署,衙役聽文吏的,文吏也得聽官員的,文吏和衙役不幹了,難道他們的上官也不幹了,調查上官唄。”
“如何調查。”
“你問我呢,你是抱刀司親軍統領。”
阿卓苦笑道:“我怕打草驚蛇,太仆寺以為即便是查案也是京兆府多管閑事,若是抱刀司露麵,怕他們會狗急跳牆。”
“也對,涉事的人衙役加文吏,一共三個人,一個文吏兩個衙役,三個大活人,就這麽消失了?”
“不錯,查無可查,還有一事,太仆寺寺卿歐玉書數日前上書請辭,以家中老母孤苦無依為由,加之年老體邁,告老還鄉,朝廷已是允了。”
“真的假的,太仆寺都沒長腦子嗎,本來就夠讓人懷疑了,這個節骨眼他還請辭?”
阿卓提醒道:“太仆寺尚且不知道抱刀司插手,應是也暗中打探了京兆府。”
“明白了,就是說太仆寺現在隻是掩蓋證據,並不確定有人查這件事,即便如此,歐玉書也成了驚弓之鳥,怕的直接上書請辭了。”
“正是此意。”
“宮中怎麽說?”
“我還未迴宮,迴京後便先尋了你。”
“我謝謝你嗷。”
齊燁撓了撓下巴:“按照你們抱刀司正常的辦案查案流程,接下來應該怎麽辦?”
“找你尋求幫助。”
“特麽的以前有我嗎,我說沒我的時候。”
“以前沒有,現在有了。”
齊燁:“…”
阿卓陪著笑:“你鬼主意最多,助我一臂之力。”
“我怎麽助?”
“你如何說,我就如何做。”
“那我說現在讓你光天化日之下抓個太仆寺官員嚴刑拷…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你幹啊?”
“幹。”
“好,你說的。”齊燁都氣樂了:“那行,現在入京,見到個太仆寺官員就抓,先抓一個揍一頓再說。”
“一個夠嗎?”阿卓認真的說道:“多抓幾個吧,先揍了再說。”
齊燁:“…”
阿卓的確是領了禦令,口諭,查太仆寺。
起因是因張瑞山,馬牌一事,一開始好多人想要攻訐齊燁,老張便去了久違的大殿之中準備活動活動筋骨。
太仆寺寺卿歐玉書跳出來了,老張一個常人看不懂的隱藏暴擊,直接給歐玉書打服了。
龍椅上的天子既好奇又警覺,不知道張瑞山到底拿捏了歐玉書什麽把柄,讓一個堂堂寺卿也要退避三舍。
之後天子倒是叫文德去了張府詢問老張,根據老張所說,他隻是“恰巧”知道的這件事。
前些時日,太仆寺的人將一個外地來的小馬販差點活活打死,不大不小險些鬧出人命,動手的又是一群文吏和衙役。
從律法上來講,衙役和文吏不是官員,京兆府是有權派人抓他們的,前提是苦主報官。
事實上苦主也沒報官,不過京兆府的衙役倒是知道了這件事。
按照張瑞山的說法,太仆寺肯定沒少上下其手,這一點大家都知道,當官的肯定不會髒了手,幹髒活拋頭露麵的多是文吏和衙役,歐玉書之所以顧忌,就是怕京兆府真的抓人的話,這些文吏和衙役再吐露出別的見不得光的事。
其實這種事天子知道,很多衙署都這樣,官威大,欺負小老百姓和沒根腳的商賈,隻是看歐玉書的模樣應該不隻這麽簡單。
之後老六就讓阿卓私下調查一番,平常也就算了,現在出了馬照一律,按理來說應該讓太仆寺負責,正好摸摸底,看看太仆寺爛沒爛,要是爛了又爛到了什麽程度。
阿卓也不是第一次幹這事,準備以那個險些喪命的小馬販作為切入口,了解了解當時是怎麽迴事,為什麽會挨揍。
結果暗中一打聽,太仆寺的人說這小馬販早就離京了,老家在京中下縣。
之後阿卓就去追唄,追到了京中下縣,找當地驛馬的人又一問,對方小馬販的老家不在下縣,在西地。
要知道古代可不是想去哪就去哪,需要很多手續,官府都有記錄的。
最後阿卓繼續追,馬不停蹄四天五夜,到了西地的祁城後傻眼了,根本沒這麽一號人,官府沒備案,也沒有任何馬販來祁城。
阿卓本能意識到了不對勁,就開始往迴趕,找到了之前“誤導”他的驛馬吏,踹牆角後就是一頓踢,最後驛馬吏才道出了實情,說是就在阿卓來追人之前就已經有人來過了,給了他十貫錢,叫他誤導“京兆府的差役”。
由此可見,應該有些人以為京兆府會真的追查此案所以提前做了準備,這些人,應該和太仆寺有關。
阿卓也不是傻子,誤導他讓他一路西去,隻有兩種可能,要麽,那個馬販子還在京中,要麽,那個馬販子已經死了。
接著馬不停蹄,阿卓迴到了京中,去之前馬販居住過的客棧打聽,最終在一個小廝那了解到,幾日前京城郊外發現了一具屍體,被火燒的麵目全非,看服侍應該是個小商賈。
阿卓又去了刑部,也看了屍體,刑部那邊之前通過粗略的調查,幾乎可以百分百確定就是那個小馬販。
線索到這就斷了,阿卓屬於是白折騰半個月,騎著馬日夜兼程,大胯都快磨碎了,和傻狗似的被人耍得團團轉。
殊不知正是因為如此,阿卓反而更上心了。
京兆府並沒有真的追查此事,張瑞山隻不過是在朝堂上提了一嘴嚇唬嚇唬歐玉書罷了,當事人竟然被殺人滅口。
不但殺人滅口,此案背後之人竟如此謹慎,誤以為京兆府真的會追查,特意提前布局讓查案之人遠赴西地爭取時間來善後。
“此案背後,必有隱情,大隱情!”
阿卓將自己所了解的情況都說了一遍後,雙目灼灼:“若是尋常案子,斷然不會殺人滅口,更不會如此大費周章,定與太仆寺有關,如此行事,這背後不知牽扯了多少見不得光之事。”
“一個小小馬販,隻是帶著十幾匹馬…”
齊燁皺著眉,疑惑不解:“來到西市販馬,被同行舉報說賣的太貴,太仆寺幹預,讓他賣的便宜點,他不同意,然後就挨揍了,這種事為什麽會值得殺人滅口?”
齊燁的確困惑,先不說殺人滅口,就說被同行舉報,舉報也應該是舉報賣的太便宜才對,賣貴了為什麽要被舉報?
疑點也不止這一處,馬的品相不同,價格是公開透明的,識貨的出多少錢都行,也不是問了價就把刀架脖子上逼著人家買,太仆寺多什麽事?
還有,市場自由,太仆寺不應該幹涉商賈定價才對,馬算是高端奢侈品,也不是米糧等日用品,惡意抬高價格朝廷衙署才會介入,馬賣貴了,太仆寺有什麽理由管這事?
“動手的不是衙役嗎,被太仆寺文吏帶過去的衙役。”
齊燁問道:“這群行兇者呢,為什麽不先抓了他們然後嚴刑拷…然後動之以情曉之以理?”
“辭了公務,下落不明。”
“我去。”
齊燁樂了:“太仆寺這是真的怕沒人注意到他們啊。”
“不,太仆寺的人不傻,如此做明明引人注目卻依舊要做,可想而知此案背後有多駭人。”
“倒也是。”
齊燁點了點頭,將“臨時工”全部開除,並且掩蓋了下落,反而是欲蓋彌彰此地無銀三百兩,他們依舊這麽做了,不是昏招,而是寧願被懷疑也不想冒任何險,基本上就等於告訴所有人,我們是有問題,可你們沒證據啊,愛咋咋地。
“那麽大一個衙署,衙役聽文吏的,文吏也得聽官員的,文吏和衙役不幹了,難道他們的上官也不幹了,調查上官唄。”
“如何調查。”
“你問我呢,你是抱刀司親軍統領。”
阿卓苦笑道:“我怕打草驚蛇,太仆寺以為即便是查案也是京兆府多管閑事,若是抱刀司露麵,怕他們會狗急跳牆。”
“也對,涉事的人衙役加文吏,一共三個人,一個文吏兩個衙役,三個大活人,就這麽消失了?”
“不錯,查無可查,還有一事,太仆寺寺卿歐玉書數日前上書請辭,以家中老母孤苦無依為由,加之年老體邁,告老還鄉,朝廷已是允了。”
“真的假的,太仆寺都沒長腦子嗎,本來就夠讓人懷疑了,這個節骨眼他還請辭?”
阿卓提醒道:“太仆寺尚且不知道抱刀司插手,應是也暗中打探了京兆府。”
“明白了,就是說太仆寺現在隻是掩蓋證據,並不確定有人查這件事,即便如此,歐玉書也成了驚弓之鳥,怕的直接上書請辭了。”
“正是此意。”
“宮中怎麽說?”
“我還未迴宮,迴京後便先尋了你。”
“我謝謝你嗷。”
齊燁撓了撓下巴:“按照你們抱刀司正常的辦案查案流程,接下來應該怎麽辦?”
“找你尋求幫助。”
“特麽的以前有我嗎,我說沒我的時候。”
“以前沒有,現在有了。”
齊燁:“…”
阿卓陪著笑:“你鬼主意最多,助我一臂之力。”
“我怎麽助?”
“你如何說,我就如何做。”
“那我說現在讓你光天化日之下抓個太仆寺官員嚴刑拷…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你幹啊?”
“幹。”
“好,你說的。”齊燁都氣樂了:“那行,現在入京,見到個太仆寺官員就抓,先抓一個揍一頓再說。”
“一個夠嗎?”阿卓認真的說道:“多抓幾個吧,先揍了再說。”
齊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