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京城,那些出宮後一路小跑的文臣們已是上了馬,跑不動了,隻能抱著京衛的腰折騰著大胯。
京外更是泥濘難行,馬車顛簸。
天子的禦駕也是馬車,也叫龍輦,六駿馬駕馭,不過車身上沒有金銀玉器、寶石珍珠什麽的,隻雕刻了九爪金龍的圖案。
龍輦以前有一些點綴的玉石什麽的,康止戈登基後扣了一大半,換錢了,剩下那一小半被太子給扣了。
太子扣完之後讓阿卓出宮去賣,阿卓抽調了八成跑腿費後,將剩下那兩成一文不動的交給了太子。
正如許多大臣所猜測那般,眼看著出了城,天子並未下令在城關等候,而是叫車隊繼續前行,想要去“接”災民。
不少人故意抬高聲音為天子點了個讚,什麽陛下仁德、出城迎接、社稷之福、朝廷之幸等等等等,尤其是一群禮部的偽君子,都準備作詩了。
災民徒步走了數百裏,缺吃少喝,不知累死多少,餓死多少,禮部官員不會去作詩,視如平常。
皇帝坐在馬車上不過數十裏,免風避雨卻被大唱讚歌。
值得一提的是孫駿和一些禮部官員,越是前行,越是暗自竊喜不已。
走的越遠,越能靠近皇莊,最好是到了皇莊才見到災民,正好天子將邪火全撒到齊燁身上。
或許相比起這群人,康老六還算是個勉強合格的皇帝,對比齊燁,他更加在乎災民們現在的情況。
他見過災民,見過無數次。
救過災民,也救過無數次。
所以他知道這些災民的身體狀況有多麽的脆弱,要是沿途官府發放一些米糧還好,若是沒有發放,路上不知要死多少人。
“為何還不見百姓蹤跡。”
天子已經顧不得遮不遮擋龍顏了,遮掉玉冠將腦袋伸了出去,大叫道:“禁衛統統散開,加快馬速,朕要位於最前方!”
不少大臣剛要勸阻,太子康驍已是高聲下令了。
將隊伍最中間的龍輦置於最前方,無疑是弄險的舉動,不少大臣開始裝作滿麵擔憂的模樣全殲了,車廂中的天子充耳不聞。
下完令的太子麵露冷笑,這也是他不喜歡大部分文臣的緣故,虛偽,虛偽到了骨子裏。
相比之下,再看兵部將領們,多是當年跟著天子征討天下的從龍之臣,已是讓人盡量準備好吃食了,不說,隻是做。
兩千多禁衛相隨,外放探馬長達三裏,護衛重重,真要是有刺客能在探馬發現之前靠近並且幹掉周圍數百名禁衛,那龍輦在什麽位置都沒用。
龍輦處於了隊伍的最前方,雨勢有些小了,不見晴空,烏雲依舊。
天子愈發焦急,催促太子親自帶著人加快馬速,探尋災民到底到了哪裏,按照之前先行京衛傳迴的消息,此時應該已經見到了才是。
太子康老二自幼長於軍中,哪裏見不得風雨的瘦弱身子骨,從馬腹下拿出蓑衣鬥笠,佩戴後便要揚鞭而去。
就在此時,幾匹快馬在雨幕中出現了身影,皆是身穿紅甲,二十餘人。
“是驍營探馬。”
太子高唿一聲,馬車旁的禁衛這才放下弓箭。
領頭之人是一名宮中校尉,太子認識,伸出腦袋的天子也認識,校尉翻身下馬,單膝跪地。
“稟陛下,已見百姓,二裏之外,多‘困’於皇莊之中。”
“困於皇莊之中?”
太子一頭霧水:“這是何意。”
“末將本以百姓應是見了有遮風避雨之處,欲前往暫居棲身,誰知皇莊不少京兆府差役、衙役,持棍,嘶吼怒罵,似乎在驅趕百姓,更有一些身穿幽王府家丁服侍之人手握刀劍,兇神惡煞,末將等人怕驚擾了百姓,不敢一探究…”
“什麽?!”
天子勃然大怒,眼眶暴跳,雙眼之中如同要射出火光一般。
太子也是胸膛起伏不定,怒吼罵道:“齊燁這狗東西難不成是齊大將軍從狗窩裏撿到的畜生不成,他怎能如此喪心病狂,百姓本已苦不堪言,竟還派人驅趕!”
“好,好,好。”
一連說了三聲“好”字,天子瞳孔縮的如同針尖一般。
周圍伴駕文臣武將麵色各異,幸災樂禍,有之,歎氣連連,有之,口誅筆伐,亦有之。
一些真正的大佬,知道齊懷武和天子究竟是怎麽一迴事的大佬們,惋惜不已,齊大將軍英雄蓋世,怎地就生了個如此冷血之輩。
“加快馬速,朕,要親自收拾那泯滅天良的宵小!”
“宵小”二字都用出來了,由此可見天子憤怒到了什麽程度。
“父皇…”
太子本想提醒一些什麽,隻是到了嘴邊,話終究還是咽迴去了,他也無法接受,無法接受齊燁這麽“喪心病狂”。
速度再次加快,天子冷冷望向車窗外,目光如同刀子一般射在了京兆府府尹張瑞山的身上。
張瑞山注意到了天子的目光,倒是沒有流露出任何畏懼的神情,隻是滿是濃濃的困惑與不解。
要麽說齊燁能管張瑞山叫“世伯”,叫老包則是康老六,張瑞山雖說並不是整日和齊燁打交道,可老張活了大半輩子,什麽人沒見過,他相信自己的雙眼,相信自己識人之能,齊燁,斷然不會對百姓如此冷笑,中間,一定發生了什麽誤會。
眉頭緊鎖的張瑞山喃喃自語著:“百姓受災,本是如驚弓之鳥,莫不是如亂民一般衝入皇莊,這才令齊燁…”
“張大人慎言。”
太子輕聲說道:“百姓,可是災民,不可是亂民。”
張瑞山拱了拱手,沒再吭聲。
是啊,天子都出宮,都出城了,迎接的怎麽會是一群亂民呢,就算是亂民,那也是災民,驚弓之鳥好像是亂民但是絕對不會是亂民的災民。
眼看著能夠見到皇莊的輪廓了,官道上突然跑來一些“百姓”,災民百姓,君臣也終於見到這些災民了。
隻不過數量不多,數十人罷了,還多是年輕人,一邊跑一邊迴頭,麵黃肌瘦,蓬頭垢麵,亦是驚慌失措。
天子一腳踹開車門,高吼道:“止!”
一聲“止”,戰馬齊齊停蹄,馬上禁衛分散兩側成了矢陣,手握長弓卻未搭弦。
這群百姓明顯就是災民,好多人都赤著腳,各個衣衫襤褸,用盡了力氣朝著這邊跑,見到了大隊人馬,連忙止住身形,一副不知所措的模樣。
太子剛要打馬上前,天子一把將前者拽了下來,隨即帶著太子快步走了過去。
孫駿可算找到機會刷存在感了,扯著嗓子大喊道:“陛下在此,朝廷諸位大人在此,民勿憂,天子與臣當竭盡智謀安以民苦,行至此,便善以…”
“他娘的閉嘴!”
天子迴頭大罵一聲,隨即扭頭衝著百姓們喊道:“老子是皇帝,給天下百姓做主的皇帝,見了老子這皇帝,你們不要怕,不要跑,不要躲,老子為你們做主!”
一聽說是皇帝,三十多個災民身子一軟,癱地上了,亂作一團,隨即又馬上跪好,各個瑟瑟發抖,也不知道中間誰說了句什麽,紛紛開始磕頭,亂糟糟的叫著。
“皇帝老子長命百歲…”
“皇帝大人發財,發大財…”
“祝天子皇帝不愁吃不愁喝,年年生大胖小子,一胎八個…”
一群文臣們樂不可支,隻有一些朝臣大佬沒笑,麵色凝重,天子與太子亦是如此。
天子快步走了過去,焦急的問道:“為何隻有你等,災民數以千計,為何隻有你等!”
一群災民都不敢抬頭,瑟瑟發抖著。
太子蹲下身,輕聲道:“孤是…兄弟我是東宮太子,我爹是皇帝,你們莫要慌,餓了,有飯吃,渴了,有水喝,誰害了你們,我父子二人必會為你等做主。”
說完後,太子伸出了手,隨從連忙將裝滿吃食的包袱遞了過來。
太子揭開包袱,慢慢放在地上:“吃,先吃,吃飽了肚子再說。”
正當大家以為這群災民會撲上去狼吞虎咽之時,奇怪的事情發生了,不少災民抬起頭,其中一人竟然搖了搖頭。
“俺們…俺們不餓。”
說完後,這家夥還打了個飽嗝。
太子傻眼了,天子也是,群臣更是,災民不餓?
不餓你們跑這麽遠幹什麽,窮遊啊?
“哇”的一聲,其中一個災民突然痛哭出聲。
“大人,還請太子大人為我們做主,後麵,後麵那裏…”
開口之人迴頭指著皇莊叫道:“那裏抓人,兇得很,不從就要打,見人便打,兇如鬼,兇如鬼的!”
君臣,無不震驚,無不憤怒。
這一番話,不正好印證了之前先行禁衛所說之言嗎。
京外更是泥濘難行,馬車顛簸。
天子的禦駕也是馬車,也叫龍輦,六駿馬駕馭,不過車身上沒有金銀玉器、寶石珍珠什麽的,隻雕刻了九爪金龍的圖案。
龍輦以前有一些點綴的玉石什麽的,康止戈登基後扣了一大半,換錢了,剩下那一小半被太子給扣了。
太子扣完之後讓阿卓出宮去賣,阿卓抽調了八成跑腿費後,將剩下那兩成一文不動的交給了太子。
正如許多大臣所猜測那般,眼看著出了城,天子並未下令在城關等候,而是叫車隊繼續前行,想要去“接”災民。
不少人故意抬高聲音為天子點了個讚,什麽陛下仁德、出城迎接、社稷之福、朝廷之幸等等等等,尤其是一群禮部的偽君子,都準備作詩了。
災民徒步走了數百裏,缺吃少喝,不知累死多少,餓死多少,禮部官員不會去作詩,視如平常。
皇帝坐在馬車上不過數十裏,免風避雨卻被大唱讚歌。
值得一提的是孫駿和一些禮部官員,越是前行,越是暗自竊喜不已。
走的越遠,越能靠近皇莊,最好是到了皇莊才見到災民,正好天子將邪火全撒到齊燁身上。
或許相比起這群人,康老六還算是個勉強合格的皇帝,對比齊燁,他更加在乎災民們現在的情況。
他見過災民,見過無數次。
救過災民,也救過無數次。
所以他知道這些災民的身體狀況有多麽的脆弱,要是沿途官府發放一些米糧還好,若是沒有發放,路上不知要死多少人。
“為何還不見百姓蹤跡。”
天子已經顧不得遮不遮擋龍顏了,遮掉玉冠將腦袋伸了出去,大叫道:“禁衛統統散開,加快馬速,朕要位於最前方!”
不少大臣剛要勸阻,太子康驍已是高聲下令了。
將隊伍最中間的龍輦置於最前方,無疑是弄險的舉動,不少大臣開始裝作滿麵擔憂的模樣全殲了,車廂中的天子充耳不聞。
下完令的太子麵露冷笑,這也是他不喜歡大部分文臣的緣故,虛偽,虛偽到了骨子裏。
相比之下,再看兵部將領們,多是當年跟著天子征討天下的從龍之臣,已是讓人盡量準備好吃食了,不說,隻是做。
兩千多禁衛相隨,外放探馬長達三裏,護衛重重,真要是有刺客能在探馬發現之前靠近並且幹掉周圍數百名禁衛,那龍輦在什麽位置都沒用。
龍輦處於了隊伍的最前方,雨勢有些小了,不見晴空,烏雲依舊。
天子愈發焦急,催促太子親自帶著人加快馬速,探尋災民到底到了哪裏,按照之前先行京衛傳迴的消息,此時應該已經見到了才是。
太子康老二自幼長於軍中,哪裏見不得風雨的瘦弱身子骨,從馬腹下拿出蓑衣鬥笠,佩戴後便要揚鞭而去。
就在此時,幾匹快馬在雨幕中出現了身影,皆是身穿紅甲,二十餘人。
“是驍營探馬。”
太子高唿一聲,馬車旁的禁衛這才放下弓箭。
領頭之人是一名宮中校尉,太子認識,伸出腦袋的天子也認識,校尉翻身下馬,單膝跪地。
“稟陛下,已見百姓,二裏之外,多‘困’於皇莊之中。”
“困於皇莊之中?”
太子一頭霧水:“這是何意。”
“末將本以百姓應是見了有遮風避雨之處,欲前往暫居棲身,誰知皇莊不少京兆府差役、衙役,持棍,嘶吼怒罵,似乎在驅趕百姓,更有一些身穿幽王府家丁服侍之人手握刀劍,兇神惡煞,末將等人怕驚擾了百姓,不敢一探究…”
“什麽?!”
天子勃然大怒,眼眶暴跳,雙眼之中如同要射出火光一般。
太子也是胸膛起伏不定,怒吼罵道:“齊燁這狗東西難不成是齊大將軍從狗窩裏撿到的畜生不成,他怎能如此喪心病狂,百姓本已苦不堪言,竟還派人驅趕!”
“好,好,好。”
一連說了三聲“好”字,天子瞳孔縮的如同針尖一般。
周圍伴駕文臣武將麵色各異,幸災樂禍,有之,歎氣連連,有之,口誅筆伐,亦有之。
一些真正的大佬,知道齊懷武和天子究竟是怎麽一迴事的大佬們,惋惜不已,齊大將軍英雄蓋世,怎地就生了個如此冷血之輩。
“加快馬速,朕,要親自收拾那泯滅天良的宵小!”
“宵小”二字都用出來了,由此可見天子憤怒到了什麽程度。
“父皇…”
太子本想提醒一些什麽,隻是到了嘴邊,話終究還是咽迴去了,他也無法接受,無法接受齊燁這麽“喪心病狂”。
速度再次加快,天子冷冷望向車窗外,目光如同刀子一般射在了京兆府府尹張瑞山的身上。
張瑞山注意到了天子的目光,倒是沒有流露出任何畏懼的神情,隻是滿是濃濃的困惑與不解。
要麽說齊燁能管張瑞山叫“世伯”,叫老包則是康老六,張瑞山雖說並不是整日和齊燁打交道,可老張活了大半輩子,什麽人沒見過,他相信自己的雙眼,相信自己識人之能,齊燁,斷然不會對百姓如此冷笑,中間,一定發生了什麽誤會。
眉頭緊鎖的張瑞山喃喃自語著:“百姓受災,本是如驚弓之鳥,莫不是如亂民一般衝入皇莊,這才令齊燁…”
“張大人慎言。”
太子輕聲說道:“百姓,可是災民,不可是亂民。”
張瑞山拱了拱手,沒再吭聲。
是啊,天子都出宮,都出城了,迎接的怎麽會是一群亂民呢,就算是亂民,那也是災民,驚弓之鳥好像是亂民但是絕對不會是亂民的災民。
眼看著能夠見到皇莊的輪廓了,官道上突然跑來一些“百姓”,災民百姓,君臣也終於見到這些災民了。
隻不過數量不多,數十人罷了,還多是年輕人,一邊跑一邊迴頭,麵黃肌瘦,蓬頭垢麵,亦是驚慌失措。
天子一腳踹開車門,高吼道:“止!”
一聲“止”,戰馬齊齊停蹄,馬上禁衛分散兩側成了矢陣,手握長弓卻未搭弦。
這群百姓明顯就是災民,好多人都赤著腳,各個衣衫襤褸,用盡了力氣朝著這邊跑,見到了大隊人馬,連忙止住身形,一副不知所措的模樣。
太子剛要打馬上前,天子一把將前者拽了下來,隨即帶著太子快步走了過去。
孫駿可算找到機會刷存在感了,扯著嗓子大喊道:“陛下在此,朝廷諸位大人在此,民勿憂,天子與臣當竭盡智謀安以民苦,行至此,便善以…”
“他娘的閉嘴!”
天子迴頭大罵一聲,隨即扭頭衝著百姓們喊道:“老子是皇帝,給天下百姓做主的皇帝,見了老子這皇帝,你們不要怕,不要跑,不要躲,老子為你們做主!”
一聽說是皇帝,三十多個災民身子一軟,癱地上了,亂作一團,隨即又馬上跪好,各個瑟瑟發抖,也不知道中間誰說了句什麽,紛紛開始磕頭,亂糟糟的叫著。
“皇帝老子長命百歲…”
“皇帝大人發財,發大財…”
“祝天子皇帝不愁吃不愁喝,年年生大胖小子,一胎八個…”
一群文臣們樂不可支,隻有一些朝臣大佬沒笑,麵色凝重,天子與太子亦是如此。
天子快步走了過去,焦急的問道:“為何隻有你等,災民數以千計,為何隻有你等!”
一群災民都不敢抬頭,瑟瑟發抖著。
太子蹲下身,輕聲道:“孤是…兄弟我是東宮太子,我爹是皇帝,你們莫要慌,餓了,有飯吃,渴了,有水喝,誰害了你們,我父子二人必會為你等做主。”
說完後,太子伸出了手,隨從連忙將裝滿吃食的包袱遞了過來。
太子揭開包袱,慢慢放在地上:“吃,先吃,吃飽了肚子再說。”
正當大家以為這群災民會撲上去狼吞虎咽之時,奇怪的事情發生了,不少災民抬起頭,其中一人竟然搖了搖頭。
“俺們…俺們不餓。”
說完後,這家夥還打了個飽嗝。
太子傻眼了,天子也是,群臣更是,災民不餓?
不餓你們跑這麽遠幹什麽,窮遊啊?
“哇”的一聲,其中一個災民突然痛哭出聲。
“大人,還請太子大人為我們做主,後麵,後麵那裏…”
開口之人迴頭指著皇莊叫道:“那裏抓人,兇得很,不從就要打,見人便打,兇如鬼,兇如鬼的!”
君臣,無不震驚,無不憤怒。
這一番話,不正好印證了之前先行禁衛所說之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