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林澄接任元輔,朝局便維持在了一個詭異的平衡中,直至小皇帝在廷議上提出要組建精騎犁庭掃穴。


    老臣們麵麵相覷,林澄暗暗歎了口氣,上前勸道:“大鄭元氣未複,此時並不是出兵的好時機,九世之仇尤可報也,陛下春秋鼎盛,不必急於一時。”


    秦昭冷哼一聲:“元輔先生向來有理,朕本不願大動幹戈,可北虜欺辱我母,作曲諷刺,怎能就這樣咽下這口氣!”


    《舊綾羅》的來處查清了,是投獻北虜的王黨所作。當不上官的窮酸文人大鄭多得是,他們手無縛雞之力,做不了粗活,便以寫戲本子傳奇為生,隻要肯出錢,什麽都能寫。


    在皇帝及冠親政前,太後的意義非比尋常,可大鄭太後高珞有個巨大的缺陷,那就是她入宮前的不倫之情。


    宮女出身不是什麽問題,有過情郎也不是什麽問題,情郎是同胞哥哥才是大問題。


    太平十三年,高珞身懷皇嗣,獲封昭儀,一時風光無兩,同年,高瑛死於韓公渠,匆匆下葬,無諡無封。


    這也不能算諷刺吧?


    林澄垂下頭以掩飾尷尬,其他廷臣也低下了頭。


    能走到皇帝麵前的京官年歲都不小了,當年的事他們都是親曆者。


    得知高三郎死訊,高七娘悲痛難忍,腹中六個月大的孩子早產,誕下一個小貓似的公主,縱然精心照料也隻活了三月。


    大殿鴉雀無聲,林澄身為元輔,必須出麵製止小皇帝不切實際的想法,他上奏道:“國之大事,在祀與戎,戰事更是需要從長計議,以籌備糧草,製定戰術,征召兵卒民夫,此皆非一蹴而就之功,陛下萬萬不可用兵如戲。”


    秦昭大怒,一把抄起鎮紙就扔了過去,幸而他年小力弱,沒有準頭,隻是砸碎了一片青磚。


    砰的一聲,三兩銀子一塊的青磚便砸出了坑洞,林澄側頭躲過塵煙,不卑不亢地說道:“陛下少年意氣,不忍聖母受辱,大鄭受辱,接下來的話陛下容臣僭越臣才能說下去。”


    秦昭怒道:“有話便痛痛快快地說完,朕難道是以言降罪的昏君嗎?”


    大家再次沉默,從小皇帝目前的表現看,他性子急且暴躁易怒。


    可大鄭如今就像被纏在蛛絲裏的蝴蝶,需得細細抽絲剝繭方能有一線生機。


    林澄一咬牙,跪了下去,語氣悲愴:“陛下,大鄭不興,受辱的時候還少嗎?”


    “太平八年,北虜叩關,掠人丁財物無數、太平九年,欒水泛濫、太平十年,韓公渠淤堵,京師糧荒,餓凍百姓千人、太平十三年,夏季大雨,欒水決堤、太平十四年,蝗災遍野,顆粒無收。”


    說著,他鄭重地行了三叩九拜大禮:“陛下,臣受先帝遺命教導陛下,難不成便是教陛下一輩子活在深宮,不識民間疾苦嗎?”


    作為臣子,這番話的確僭越,林澄字字泣血:“陛下若是不願聽臣這老倌多言,臣自請致仕歸鄉,隻是大鄭受不住折騰了啊。”


    秦昭怒色漸退,麵上卻掛不住了,此時另一道清亮的聲音及時響了起來:“林元輔已經是給陛下留麵子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成為一代劍仙後,換了權謀副本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七花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七花園並收藏成為一代劍仙後,換了權謀副本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