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師徒相承
成為一代劍仙後,換了權謀副本 作者:三七花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公子常粗略地看了一遍就放下了竹簡:“這樣不累嗎?”
貴族和王室的規矩本來就多,而唐國更是翹楚,繁重的法條和不成文的規矩壓在每個人身上。
“還好,習慣了。”
公子昇在剛剛變法的時候還是個孩子,他很早就習慣了被束縛的生活,而他也是規矩的維係者。
千麵司抓的就是不遵守規矩的人,他做了許多年這樣的事情,早已麻木了。
要說最可惜的當屬那位挑釁公主劍珣的探子,他是公子昇絕對的心腹,可他不止一個心腹,在派出他去做這件事的時候,他就必須死。
而且他的死隻能由太子來決定,新法規定任何人都不能對王族無禮,犯此罪者殺無赦,由被衝撞的王族決定如何殺死此人。太子不想弄髒自己的手,所以命公子昇親自殺了他。
什麽事情做太多都會麻木的,奪取生命也是如此。
公子昇早已習慣走在刀尖的滋味,可公子常卻不是。
他是備受寵愛的幼子,母親也識趣,所以王後願意對他好,不讓他去麵對外界的風霜。
兩人在路上就無話可說,現在更是沉默,公子常開始研讀新法,公子昇則閉目養神。
“宗正,那位趙相邦是什麽樣的人?”
公子常看了幾頁後震驚了,他沒想到新法細致到這種地步,每個人該做的和能做的都詳細地規定了,該是什麽樣的人能寫出這樣的法律?
公子昇睜開眼睛:“是個忙碌的人。”
他和趙嬰關係不算親近,見麵都不會打招唿,但他的確很敬佩這個人。
他從各方麵深切地改造了唐國,把唐國變成了一台巨大的機器,又能保證絕大部分人的生存。
兩人不再對話,公子昇就這麽枯坐到傍晚,他早該死了,卻苟延殘喘到如今。
宵禁要到了,唐國日日都有宵禁,隻有唐王特別下令才能免除。
而公子昇是最遵守新法的,他告別了一言不發的公子常:“公子,新法很長,可以慢慢看。”
公子常眼眶泛紅:“我知道的。”
昨日唐王的行為給他留下了巨大的陰影,今日的新法又讓他害怕。
在新法中唯一至高無上的隻有唐王,但唐王也無權廢除新法和格院,除非天下一統,否則新法決不能廢,而格院更是永遠不能關閉。
可天下一統的代價是什麽?站在唐國和唐王的立場上當然很好,可其他六國呢?他們要放棄家國信仰,成為統合的天下的一部分,不激起反抗是不可能的。
他怕了,傳到國外和民間的新法都不是完全版,而真實的新法是以人的血肉為給養,碾碎他國和異族的絞肉機。
細致的規定是方便君王管理民眾和壓榨軍資的,他不可思議地合上竹簡,眼淚不停地掉落,這就是唐國真實的模樣嗎?他將要在這樣可怕的國度過完後半生嗎?
新法的最後是趙嬰寫的一句話:治世不一道,變國不法古,不可墨守成規。
他最怕的就是新朝君王抱著他寫的法律去治理已經改變的國家,所以特意提醒不要抱殘守缺,古人是無法代替今人的。
古人能留下智慧,但執行卻需要當下之人,而且世界是不斷變化的,法家的典籍中說的很明確。
若是現在的人民還住在山洞裏一定會被嘲笑,可於遠古時代的人卻是一個偉大的發現。
要是有人在有火石的情況下堅持鑽木取火,他也會被孤立,不是他們的行為本身有什麽問題,而是過時了。
同理可得用過去的法律治理當下的人民是何等可笑,變法不是更改法條,而是適應了時代。若是要一直不被時代甩下,就要永遠革新。
他長歎一口氣:“既然讓我看到這些,便是不能再迴去了。”
他隻是單純,並不是傻子,新法的完整版是絕對的機密,看了之後一輩子就都要被監視,半個字也不能說出去,唐王好狠的計謀!
此時的格院依舊熱火朝天,玻璃一旦開始燒製就不能停下,十二個時辰三班倒,爐火不能熄滅,不然重新燒起來很麻煩。
陳盈仔細檢查著配料和工序,公主淯便跟在他身邊學習,記錄。
她本就寡言,現在更是很少開口,除非陳盈主動提問。
“公主,當年我們因為燒製透明玻璃總是失敗求助於崔先生,他說攪一攪玻璃漿就好。之前我去拜訪崔先生,他又送了許多種子,現在想來,格院仰賴崔先生良多。”
他很喜歡格院,而公主淯也喜歡這裏,格院比起深宮要自在許多,每個人都忙的火熱,再沒有心思傷春悲秋了。
格院是陳盈和趙嬰一起打造的,他們在此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建立出這麽一個在洛京仿佛世外桃源的地方。
公主淯神色不變:“崔先生的確大才,我曾和他談過一次,他說建立起一個連通天下的網絡是可以實現的。”
她尤記得那場談話,崔祁並非不近人情,反而很是親切。
玻璃工坊炎熱非常,兩人的臉都被烤的紅彤彤的,出來時被涼風一激有些癢,陳盈摸摸自己的臉,又看看淯的小臉,去尋了鄒無拿藥。
鄒無在帶孩子的路上漸行漸遠,他也不研究陰陽術了,全心全意地撫養徒弟,一到晚上常陽就哭,他隻好把孩子抱在懷裏:“別哭哇,你哭的我都想哭了。”
他過去的記憶隨著逆流之術失去一部分,這導致他的人生雖漫長,可他能記得的年歲卻不多。
見到鄒無,陳盈有些感慨,他知道他就是鄒先生,是千麵司這麽多年秘藥的供應者,因為不知名原因隻能住地下。可他為撿來的孩子取名常陽,一個向往陽光的人卻不得不久居地下也是折磨,真不知道他如何在漆黑一片的地方紀年。
地底沒有光亮,但每個月準時開放的半月蓮花都會告知他自己又活過了一個月。
鄒無其實並不是想象中那樣苦惱,他是個一心一意的人,追求長生時心無旁騖,決心放下也幹淨利落。
對於奶孩子也不屈不撓地在堅持,他帶了常陽幾個月發現學陰陽術要比帶娃簡單多了,他師父沒在自己鬧的時候動手真是太好了。
“鄒先生,玉雪還有嗎?”
陳盈自己倒不會在意皮膚如何,但淯還小,又是個小姑娘,不能和他一樣粗糙。
鄒無把常陽放到陳盈懷中,自己去地窖翻翻找找,終於從一個角落找到了玉雪。
他拿著藥上來時常陽又在哭泣,他扶額:“難為陳先生了,這孩子隻在我懷裏不哭。”
他試過給常陽找空閑的宮妃,但孩子不買賬,他隻要師父。
“無妨,我以前也帶過孩子,小嬰兒認人的。”
陳盈有些尷尬,他接過藥迅速離開了,鄒無還得繼續哄著常陽。
陳盈雖是常年住在格院很少離開,但他也有家人。
畢竟在當前不成婚是大罪,新法規定女子十八不嫁,男子二十不娶就要罰全家半年的徭役。另外要交一筆天價罰金,當地官員也要受罰。
在硬性規定下沒有人家敢留自家兒女,新法是主張分家的,但不想分開也行,反正他們交的是人頭稅,有多少人交多少錢就是,同時也要多交一筆合家稅。
而分家是要予以鼓勵的,當地的裏正亭長都要幫助新安家的年輕人。
貴族和王室的規矩本來就多,而唐國更是翹楚,繁重的法條和不成文的規矩壓在每個人身上。
“還好,習慣了。”
公子昇在剛剛變法的時候還是個孩子,他很早就習慣了被束縛的生活,而他也是規矩的維係者。
千麵司抓的就是不遵守規矩的人,他做了許多年這樣的事情,早已麻木了。
要說最可惜的當屬那位挑釁公主劍珣的探子,他是公子昇絕對的心腹,可他不止一個心腹,在派出他去做這件事的時候,他就必須死。
而且他的死隻能由太子來決定,新法規定任何人都不能對王族無禮,犯此罪者殺無赦,由被衝撞的王族決定如何殺死此人。太子不想弄髒自己的手,所以命公子昇親自殺了他。
什麽事情做太多都會麻木的,奪取生命也是如此。
公子昇早已習慣走在刀尖的滋味,可公子常卻不是。
他是備受寵愛的幼子,母親也識趣,所以王後願意對他好,不讓他去麵對外界的風霜。
兩人在路上就無話可說,現在更是沉默,公子常開始研讀新法,公子昇則閉目養神。
“宗正,那位趙相邦是什麽樣的人?”
公子常看了幾頁後震驚了,他沒想到新法細致到這種地步,每個人該做的和能做的都詳細地規定了,該是什麽樣的人能寫出這樣的法律?
公子昇睜開眼睛:“是個忙碌的人。”
他和趙嬰關係不算親近,見麵都不會打招唿,但他的確很敬佩這個人。
他從各方麵深切地改造了唐國,把唐國變成了一台巨大的機器,又能保證絕大部分人的生存。
兩人不再對話,公子昇就這麽枯坐到傍晚,他早該死了,卻苟延殘喘到如今。
宵禁要到了,唐國日日都有宵禁,隻有唐王特別下令才能免除。
而公子昇是最遵守新法的,他告別了一言不發的公子常:“公子,新法很長,可以慢慢看。”
公子常眼眶泛紅:“我知道的。”
昨日唐王的行為給他留下了巨大的陰影,今日的新法又讓他害怕。
在新法中唯一至高無上的隻有唐王,但唐王也無權廢除新法和格院,除非天下一統,否則新法決不能廢,而格院更是永遠不能關閉。
可天下一統的代價是什麽?站在唐國和唐王的立場上當然很好,可其他六國呢?他們要放棄家國信仰,成為統合的天下的一部分,不激起反抗是不可能的。
他怕了,傳到國外和民間的新法都不是完全版,而真實的新法是以人的血肉為給養,碾碎他國和異族的絞肉機。
細致的規定是方便君王管理民眾和壓榨軍資的,他不可思議地合上竹簡,眼淚不停地掉落,這就是唐國真實的模樣嗎?他將要在這樣可怕的國度過完後半生嗎?
新法的最後是趙嬰寫的一句話:治世不一道,變國不法古,不可墨守成規。
他最怕的就是新朝君王抱著他寫的法律去治理已經改變的國家,所以特意提醒不要抱殘守缺,古人是無法代替今人的。
古人能留下智慧,但執行卻需要當下之人,而且世界是不斷變化的,法家的典籍中說的很明確。
若是現在的人民還住在山洞裏一定會被嘲笑,可於遠古時代的人卻是一個偉大的發現。
要是有人在有火石的情況下堅持鑽木取火,他也會被孤立,不是他們的行為本身有什麽問題,而是過時了。
同理可得用過去的法律治理當下的人民是何等可笑,變法不是更改法條,而是適應了時代。若是要一直不被時代甩下,就要永遠革新。
他長歎一口氣:“既然讓我看到這些,便是不能再迴去了。”
他隻是單純,並不是傻子,新法的完整版是絕對的機密,看了之後一輩子就都要被監視,半個字也不能說出去,唐王好狠的計謀!
此時的格院依舊熱火朝天,玻璃一旦開始燒製就不能停下,十二個時辰三班倒,爐火不能熄滅,不然重新燒起來很麻煩。
陳盈仔細檢查著配料和工序,公主淯便跟在他身邊學習,記錄。
她本就寡言,現在更是很少開口,除非陳盈主動提問。
“公主,當年我們因為燒製透明玻璃總是失敗求助於崔先生,他說攪一攪玻璃漿就好。之前我去拜訪崔先生,他又送了許多種子,現在想來,格院仰賴崔先生良多。”
他很喜歡格院,而公主淯也喜歡這裏,格院比起深宮要自在許多,每個人都忙的火熱,再沒有心思傷春悲秋了。
格院是陳盈和趙嬰一起打造的,他們在此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建立出這麽一個在洛京仿佛世外桃源的地方。
公主淯神色不變:“崔先生的確大才,我曾和他談過一次,他說建立起一個連通天下的網絡是可以實現的。”
她尤記得那場談話,崔祁並非不近人情,反而很是親切。
玻璃工坊炎熱非常,兩人的臉都被烤的紅彤彤的,出來時被涼風一激有些癢,陳盈摸摸自己的臉,又看看淯的小臉,去尋了鄒無拿藥。
鄒無在帶孩子的路上漸行漸遠,他也不研究陰陽術了,全心全意地撫養徒弟,一到晚上常陽就哭,他隻好把孩子抱在懷裏:“別哭哇,你哭的我都想哭了。”
他過去的記憶隨著逆流之術失去一部分,這導致他的人生雖漫長,可他能記得的年歲卻不多。
見到鄒無,陳盈有些感慨,他知道他就是鄒先生,是千麵司這麽多年秘藥的供應者,因為不知名原因隻能住地下。可他為撿來的孩子取名常陽,一個向往陽光的人卻不得不久居地下也是折磨,真不知道他如何在漆黑一片的地方紀年。
地底沒有光亮,但每個月準時開放的半月蓮花都會告知他自己又活過了一個月。
鄒無其實並不是想象中那樣苦惱,他是個一心一意的人,追求長生時心無旁騖,決心放下也幹淨利落。
對於奶孩子也不屈不撓地在堅持,他帶了常陽幾個月發現學陰陽術要比帶娃簡單多了,他師父沒在自己鬧的時候動手真是太好了。
“鄒先生,玉雪還有嗎?”
陳盈自己倒不會在意皮膚如何,但淯還小,又是個小姑娘,不能和他一樣粗糙。
鄒無把常陽放到陳盈懷中,自己去地窖翻翻找找,終於從一個角落找到了玉雪。
他拿著藥上來時常陽又在哭泣,他扶額:“難為陳先生了,這孩子隻在我懷裏不哭。”
他試過給常陽找空閑的宮妃,但孩子不買賬,他隻要師父。
“無妨,我以前也帶過孩子,小嬰兒認人的。”
陳盈有些尷尬,他接過藥迅速離開了,鄒無還得繼續哄著常陽。
陳盈雖是常年住在格院很少離開,但他也有家人。
畢竟在當前不成婚是大罪,新法規定女子十八不嫁,男子二十不娶就要罰全家半年的徭役。另外要交一筆天價罰金,當地官員也要受罰。
在硬性規定下沒有人家敢留自家兒女,新法是主張分家的,但不想分開也行,反正他們交的是人頭稅,有多少人交多少錢就是,同時也要多交一筆合家稅。
而分家是要予以鼓勵的,當地的裏正亭長都要幫助新安家的年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