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巍巍王權
成為一代劍仙後,換了權謀副本 作者:三七花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姬琮的描繪中,虞國的王宮可稱得上潑天富貴,地上鋪的磚都是整塊石頭切割而成的:“這麽多石頭光是運來就要不少金子。”
崔祁接了句:“那看來還達不到白玉為堂金做馬的地步嘛。”
“白玉堂沒有,但白玉床是真的。”
姬琮比了個尺寸,崔祁的眼睛瞬間瞪大了:“這可得多大的原石啊,虞王果真有錢!”
有了白玉床的珠玉在前,之後的珍珠簾子軟煙羅已經不足以令崔祁震驚了,他隻覺得金錢迷了他的眼睛。
“怪不得虞王一家都白白胖胖的,原來是太有錢了。”
現在瘦子很多,大多數人都是一把骨頭,但胖子真的少。
即便是富裕人家也隻能保證吃飽,多吃是不行的,糧食要儲存起來。
而且糖和油脂這兩樣東西極為缺乏,沒有它們,人是很難長胖的。
這也是為什麽目前的審美推崇高大健壯的緣故,物以稀為貴啊。
崔祁抱怨道:“他那麽有錢,為什麽俸祿那麽扣?八個虞刀都不夠他那一頓飯的。”
姬琮也深表讚同:“他不辭退我們就是因為沒人願意來。大家去做屬吏還有賞錢,書吏是清湯寡水,什麽都沒有。”
“阿霖,那你當初為什麽要做書吏?憑你跟隨大儒學習過的經曆,去做縣官應該沒問題。”
麵對這個問題,姬琮苦笑道:“因為我的身份。太子遺孤,聽著不錯,可實際上接近我的人不是想讓我迴去奪嫡就是看中我的財帛。”
“而且虞國的官位基本都是內定好的,不是貴族就是王族,哪裏有我這個他國遺孤的份?”
崔祁不由得感歎:“廢除世襲好啊。這樣的國家再如何富裕都是一潭死水。”
上次他把放了大半個月的花糕送給張老伯,他卻舍不得吃,崔祁是不能理解的:“老丈為何要帶迴去?直接吃掉不就好了?”
張老伯苦澀道:“年輕後生不懂啊。我兒子沒什麽出息,勉強識幾個字去做了屬吏,但他好酒,有錢都拿去喝酒了。”
“女兒嫁的不好,我得想辦法給她省些財帛。兩個孫子都要吃要喝,孫女還需要嫁妝。我這個年紀做屬吏已經不行了,隻能來抄書。”
“你們還年輕,沒有一家老小,自然體會不到。等成了親,有了兒女,你們就明白了。”
張老伯落寞地離開了,姬琮默默想到:自己是不可能耽誤姑娘的了,但他可以過上一輩子自在的生活,好像也不虧。
養孩子是件痛苦的事情,他雖然總是攔著崔祁不讓他懲罰霽兒,但他也承認,孩子的確很費精力,崔祁的暴躁他能理解。
越國的移民令也影響到了唐國,如果去了海外和嶺南,是不是就不用服徭役和兵役了呢?
他們懷揣著美好的幻想,直接被擋在關內,然後被判去服三年徭役。
趙嬰同崔祁說了這個苦惱,但崔祁雙手一攤:“沒辦法,人們過的太難時,一個幻影都能鼓動他們。”
“臨淵,如果幻影被打破了呢?”
趙嬰腦子轉得很快,既然海外是幻想,那麽打破它呢?
崔祁想了想:“堵不如疏,幹脆改成考核製,文武都要考,尤其是身體素質。誰通過測試才能前往,過幾個月再叫他們迴來,當著全國的麵說自己的真實經曆。不要騙人,但措辭上可以做些手腳。”
趙嬰深以為然:“的確,如果全數攔下百姓一定更向往,不如打碎他們的幻想。臨淵妙計,我自愧不如。”
崔祁不置可否:“見得多了而已。我和幼漁一般年紀的時候,還是個愣頭青呢。”
唐國是最適合考試的,崔祁決定拆了他們的傘。
考試對國家的好處顯而易見,但落到個人頭上就是負擔。
從哪裏開始考核也是趙嬰的難題,他想驅逐那些屍位素餐的人,但又沒有一個好的理由,越王這算是雪中送炭了。
開了頭,接下來就好辦了,他最擅長的就是溫水煮青蛙。
後世有一句話,旅遊就是從自己生活夠的地方去別人呆膩了的地方,崔祁對此言奉為圭臬。
他不喜歡出門,在家裏電腦手機水果飲料,比起去外麵汗流浹背地排隊要強多了。
想吃什麽不能網購嘛?想看什麽風景不能上網嘛?
為了一時新鮮受那麽大罪,他是真的做不到。
但現在嗷嗷叫著要去南方的百姓又不同,他們的日子太難了。
人挪活樹挪死,誰也不想躺平等死,南方在他們眼裏就是一方樂土,不拚一把,死了也合不上眼睛。
都說安土重遷,但災荒來了能跑的還是要跑。
沒辦法,活著才是第一要務,至於其他都得在解決生存問題後再考慮。
每一次遷徙都伴隨著死亡,唐國相比尚未開化,蛇蟲未淨的南方,還是更宜居的。
這也是考核標準的用意,一窩蜂地走了,可能都走不到目的地就客死他鄉,人命不是那麽糟蹋的。
必須是身強力壯適應性好的人才能過去也是為了保護婦孺。
用意如何底層是不知道的,但是有一個突破的口子也不錯,而且廟堂給的理由十分充足:南方人跡罕至,野獸瘴氣,蛇蟲毒物,非身強體壯者不可去,希望各位都能想明白,三思而後行。
“你聽說了嗎?大王允許我們去南方,隻是要通過考核。”
一個壯漢衣衫破舊,但精神很好,他心動了。
南方在越國的文字裏一年可以播種三四次,那得是多麽好的地方啊,就算有缺點他也不在乎。
另一個農夫也動了心思:“是啊,那裏有糖,那可是糖啊,如果我能給小兒帶一塊糖來…”
他的兒子夭折了,死前連哭都哭不出來。
唐國大多數人在格院和唐王君臣的運作下是餓不死的,但缺醫少藥和天災人禍同樣能殺人。
病重不治和凍餓而死比起來,還是病死好一點,普通人最大的渴望就是不挨餓,有衣服有房子。
得了病的話隻能靠熬,活過來是運氣好,死了也就草草埋葬。
他們聚集了十幾個人,一起去洛京參與考核。
直到草鞋磨破,他們才走到洛京,那裏立了一個大牌子,詳細地寫了考核要求。
他們不識字,便向負責此事的官員問道:“我們不識字,您能說說這些是什麽意思嗎?”
那穿著湖藍直裾的少年笑了:“幾位是來參與考核的嗎?我建議幾位還是先吃頓飽飯,歇息好了再來。”
少年容貌秀麗,眼神清澈,幾人不自覺地看著他的眼睛:“府君,這是何意?”
“因為考核需要力氣,看你們的模樣大概是剛到洛京,還是先養養力氣為好。”
見少年的話有理,幾人都去了附近的食肆要了最能扛餓的食物,少年還是笑,他很快也要去鄉下了,多看看沒壞處。
母親聲嘶力竭,才給他爭取了考核官的職務,他知道,父親不喜歡自己。
無論是自己的出身還是自己的性子,父親都不喜歡,最為紮眼的當屬他的嫡長子身份。
沒錯,少年就是唐王的嫡長子,王後唯一的兒子,公子不識。
他繼承了父親的好相貌,卻也繼承了母親的天真。他不算聰明,但也不傻,若是他智力真的有問題,他也活不到現在。
要說他身上最大的優點,大概就是平靜的心態。
對唐王來說,不夠優秀便是愚蠢,而他剛好沒什麽天賦,也沒有妹妹那樣的上進心,怎麽說他他也不在乎,該做什麽做什麽。
他不反抗,不上進,不努力,不優秀,看的唐王心頭火起,從不召見他。
梁王過世,他母親發了瘋,最後一個疼愛自己的人也沒了,唐王對此完全沒有表示,發妻的歇斯底裏隻讓他厭煩。
崔祁接了句:“那看來還達不到白玉為堂金做馬的地步嘛。”
“白玉堂沒有,但白玉床是真的。”
姬琮比了個尺寸,崔祁的眼睛瞬間瞪大了:“這可得多大的原石啊,虞王果真有錢!”
有了白玉床的珠玉在前,之後的珍珠簾子軟煙羅已經不足以令崔祁震驚了,他隻覺得金錢迷了他的眼睛。
“怪不得虞王一家都白白胖胖的,原來是太有錢了。”
現在瘦子很多,大多數人都是一把骨頭,但胖子真的少。
即便是富裕人家也隻能保證吃飽,多吃是不行的,糧食要儲存起來。
而且糖和油脂這兩樣東西極為缺乏,沒有它們,人是很難長胖的。
這也是為什麽目前的審美推崇高大健壯的緣故,物以稀為貴啊。
崔祁抱怨道:“他那麽有錢,為什麽俸祿那麽扣?八個虞刀都不夠他那一頓飯的。”
姬琮也深表讚同:“他不辭退我們就是因為沒人願意來。大家去做屬吏還有賞錢,書吏是清湯寡水,什麽都沒有。”
“阿霖,那你當初為什麽要做書吏?憑你跟隨大儒學習過的經曆,去做縣官應該沒問題。”
麵對這個問題,姬琮苦笑道:“因為我的身份。太子遺孤,聽著不錯,可實際上接近我的人不是想讓我迴去奪嫡就是看中我的財帛。”
“而且虞國的官位基本都是內定好的,不是貴族就是王族,哪裏有我這個他國遺孤的份?”
崔祁不由得感歎:“廢除世襲好啊。這樣的國家再如何富裕都是一潭死水。”
上次他把放了大半個月的花糕送給張老伯,他卻舍不得吃,崔祁是不能理解的:“老丈為何要帶迴去?直接吃掉不就好了?”
張老伯苦澀道:“年輕後生不懂啊。我兒子沒什麽出息,勉強識幾個字去做了屬吏,但他好酒,有錢都拿去喝酒了。”
“女兒嫁的不好,我得想辦法給她省些財帛。兩個孫子都要吃要喝,孫女還需要嫁妝。我這個年紀做屬吏已經不行了,隻能來抄書。”
“你們還年輕,沒有一家老小,自然體會不到。等成了親,有了兒女,你們就明白了。”
張老伯落寞地離開了,姬琮默默想到:自己是不可能耽誤姑娘的了,但他可以過上一輩子自在的生活,好像也不虧。
養孩子是件痛苦的事情,他雖然總是攔著崔祁不讓他懲罰霽兒,但他也承認,孩子的確很費精力,崔祁的暴躁他能理解。
越國的移民令也影響到了唐國,如果去了海外和嶺南,是不是就不用服徭役和兵役了呢?
他們懷揣著美好的幻想,直接被擋在關內,然後被判去服三年徭役。
趙嬰同崔祁說了這個苦惱,但崔祁雙手一攤:“沒辦法,人們過的太難時,一個幻影都能鼓動他們。”
“臨淵,如果幻影被打破了呢?”
趙嬰腦子轉得很快,既然海外是幻想,那麽打破它呢?
崔祁想了想:“堵不如疏,幹脆改成考核製,文武都要考,尤其是身體素質。誰通過測試才能前往,過幾個月再叫他們迴來,當著全國的麵說自己的真實經曆。不要騙人,但措辭上可以做些手腳。”
趙嬰深以為然:“的確,如果全數攔下百姓一定更向往,不如打碎他們的幻想。臨淵妙計,我自愧不如。”
崔祁不置可否:“見得多了而已。我和幼漁一般年紀的時候,還是個愣頭青呢。”
唐國是最適合考試的,崔祁決定拆了他們的傘。
考試對國家的好處顯而易見,但落到個人頭上就是負擔。
從哪裏開始考核也是趙嬰的難題,他想驅逐那些屍位素餐的人,但又沒有一個好的理由,越王這算是雪中送炭了。
開了頭,接下來就好辦了,他最擅長的就是溫水煮青蛙。
後世有一句話,旅遊就是從自己生活夠的地方去別人呆膩了的地方,崔祁對此言奉為圭臬。
他不喜歡出門,在家裏電腦手機水果飲料,比起去外麵汗流浹背地排隊要強多了。
想吃什麽不能網購嘛?想看什麽風景不能上網嘛?
為了一時新鮮受那麽大罪,他是真的做不到。
但現在嗷嗷叫著要去南方的百姓又不同,他們的日子太難了。
人挪活樹挪死,誰也不想躺平等死,南方在他們眼裏就是一方樂土,不拚一把,死了也合不上眼睛。
都說安土重遷,但災荒來了能跑的還是要跑。
沒辦法,活著才是第一要務,至於其他都得在解決生存問題後再考慮。
每一次遷徙都伴隨著死亡,唐國相比尚未開化,蛇蟲未淨的南方,還是更宜居的。
這也是考核標準的用意,一窩蜂地走了,可能都走不到目的地就客死他鄉,人命不是那麽糟蹋的。
必須是身強力壯適應性好的人才能過去也是為了保護婦孺。
用意如何底層是不知道的,但是有一個突破的口子也不錯,而且廟堂給的理由十分充足:南方人跡罕至,野獸瘴氣,蛇蟲毒物,非身強體壯者不可去,希望各位都能想明白,三思而後行。
“你聽說了嗎?大王允許我們去南方,隻是要通過考核。”
一個壯漢衣衫破舊,但精神很好,他心動了。
南方在越國的文字裏一年可以播種三四次,那得是多麽好的地方啊,就算有缺點他也不在乎。
另一個農夫也動了心思:“是啊,那裏有糖,那可是糖啊,如果我能給小兒帶一塊糖來…”
他的兒子夭折了,死前連哭都哭不出來。
唐國大多數人在格院和唐王君臣的運作下是餓不死的,但缺醫少藥和天災人禍同樣能殺人。
病重不治和凍餓而死比起來,還是病死好一點,普通人最大的渴望就是不挨餓,有衣服有房子。
得了病的話隻能靠熬,活過來是運氣好,死了也就草草埋葬。
他們聚集了十幾個人,一起去洛京參與考核。
直到草鞋磨破,他們才走到洛京,那裏立了一個大牌子,詳細地寫了考核要求。
他們不識字,便向負責此事的官員問道:“我們不識字,您能說說這些是什麽意思嗎?”
那穿著湖藍直裾的少年笑了:“幾位是來參與考核的嗎?我建議幾位還是先吃頓飽飯,歇息好了再來。”
少年容貌秀麗,眼神清澈,幾人不自覺地看著他的眼睛:“府君,這是何意?”
“因為考核需要力氣,看你們的模樣大概是剛到洛京,還是先養養力氣為好。”
見少年的話有理,幾人都去了附近的食肆要了最能扛餓的食物,少年還是笑,他很快也要去鄉下了,多看看沒壞處。
母親聲嘶力竭,才給他爭取了考核官的職務,他知道,父親不喜歡自己。
無論是自己的出身還是自己的性子,父親都不喜歡,最為紮眼的當屬他的嫡長子身份。
沒錯,少年就是唐王的嫡長子,王後唯一的兒子,公子不識。
他繼承了父親的好相貌,卻也繼承了母親的天真。他不算聰明,但也不傻,若是他智力真的有問題,他也活不到現在。
要說他身上最大的優點,大概就是平靜的心態。
對唐王來說,不夠優秀便是愚蠢,而他剛好沒什麽天賦,也沒有妹妹那樣的上進心,怎麽說他他也不在乎,該做什麽做什麽。
他不反抗,不上進,不努力,不優秀,看的唐王心頭火起,從不召見他。
梁王過世,他母親發了瘋,最後一個疼愛自己的人也沒了,唐王對此完全沒有表示,發妻的歇斯底裏隻讓他厭煩。